『壹』 建築物分類對防雷裝置檢測的意義
建築物的防雷裝置分為防直擊雷、側擊雷和感應雷裝置三大部分。雷電直接擊中建內築物稱為直擊容雷擊;擊中天面以下,地面以上為側擊雷擊;因雷電電磁感應作用形成的過電壓經各類金屬管道、電纜線或信號線等損壞建築物內的電器設備稱之為感應雷擊。直擊雷、側擊雷的防護主要是使擊在建築物上的強大雷電流,沿建築物柱筋或外設引下線泄入大地,從而保護建築物本身不受雷擊損害;感應雷的防護是通過受電信連接屏蔽等手段阻止雷電脈沖通過金屬管道、線纜進入建築物,從而保護建築物內各類電器設備免遭雷擊。
據省防雷減災中心多年調查發現:由於有的單位和個人防雷安全意識淡薄,對防雷裝置的概念缺少全面的認識,對防雷裝置安全性能是否合格更是缺乏深入了解,使得許多建築物因避雷帶、引下線銹斷、接地裝置腐蝕、接地電阻不達標、防感應雷措施不完善等隱患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整改而遭受雷擊的事件經常發生。為確保建築物免遭雷擊損失,定期對其防雷裝置進行安全性能測試,及時發現並消除雷擊隱患十分重要。當前,對防雷裝置進行定期檢測工作已納入法制管理多年,各單位更應積極配合防雷減災管理部門做好本單位的防雷裝置檢測工作。
『貳』 防雷裝置檢測單位首次檢測內容是什麼
8項內容進行:(1)防雷裝置類別;(2)接閃器;(3)下線;(4)接地裝置;(5)防雷區劃分;(6)電磁屏蔽;(7)等電位連接;(8)電涌保護器。
關於首次檢測請參看防雷裝置檢測管理辦法
『叄』 建築物防雷裝置的組成及作用原理是什麼
防雷裝置是指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電涌保護器(SPD)及其他連接導體的總和。
一般將建築物的防雷裝置分為兩大類——外部防雷裝置和內部防雷裝置。外部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即傳統的防雷裝置。內部防雷裝置主要用來減小建築物內部的雷電流及其電磁效應,如採用電磁屏蔽、等電位連接和裝設電涌保護器(SPD)等措施,防止雷擊電磁脈沖可能造成的危害。
接地裝置是防雷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接地裝置向大地泄放雷電流,限制防雷裝置對地電壓不致過高。除獨立避雷針外,在接地電阻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裝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裝置共用。
(1)避雷針
避雷針一般用鍍鋅圓鋼或鍍鋅焊接鋼管製成。它通常安裝在構架、支柱或建築物上,其下端經引下線與接地裝置焊接。由於避雷針高於被保護物,又和大地直接相連,當雷雲先導接近時,它與雷雲之間的電場強度最大,所以可將雷雲放電的通路吸引到避雷針本身並經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將雷電流安全地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護物體免受直接雷擊。
避雷針的保護范圍以它能防護直擊雷的空間來表示。避雷針保護范圍按GB50057-19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方法計算。
(2)避雷線
避雷線架設在架空線路的上邊,用以保護架空線路或其他物體(包括建築物)免受直接雷擊。由於避雷線既架空又接地,所以又叫做架空地線。避雷線的原理和功能與避雷針基本相同,其保護范圍按GB50057-200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方法計算。
(3)避雷帶和避雷網
避雷帶和避雷網普遍用來保護較高的建築物免受雷擊。避雷帶一般沿屋頂周圍裝設,高出屋面100mm~150mm,支持卡間距離1m~1.5m。避雷網除沿屋頂周圍裝設外,需要時屋頂上面還用圓鋼或扁鋼縱橫連接成網。避雷帶和避雷網必須經引下線與接地裝置可靠地連接。
(4)避雷器
避雷器並聯在被保護設備或設施上,正常時裝置與地絕緣,當出現雷擊過電壓時,裝置與地由絕緣變成導通,並擊穿放電,將雷電流或過電壓引入大地,起到保護作用。過電壓終止後,避雷器迅速恢復不通狀態,恢復正常工作。避雷器主要用來保護電力設備和電力線路,也用作防止高電壓侵入室內的安全措施。避雷器有保護間隙、管型避雷器和閥型避雷器和氧化鋅避雷器。
避雷器是一種過電壓保護設備,用來防止雷電所產生的大氣過電壓沿架空線路侵入變電所或其他建築物內。避雷器也可以限制內部過電壓。避雷器一般與被保護設備並聯,且位於電源側,其放電電壓低於被保護設備的絕緣耐壓值。當過電壓沿線路侵入時,將首先使避雷器擊穿並對地放電,從而保護了後面的設備。
『肆』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分類及項目有哪一些
根據2016年4月1日實來施的《建自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 21431-2015)的規定,建築物防雷檢測主要分為以下八項:
1.建築物的防雷分類
2.接閃器
3.引下線
4.接地裝置
5.防雷區的劃分
6.雷擊電磁脈沖屏蔽
7.等電位鏈接
8.電涌保護器(SPD)
防雷檢測為了加強雷電災害防禦工作,規范雷電災害管理,提高雷電災害防禦能力和水平,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製定。
防雷檢測為了加強雷電災害防禦工作,規范雷電災害管理,提高雷電災害防禦能力和水平,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製定。
『伍』 防雷裝置檢測必要性
防雷檢測是十分必要的,【鈞和電子】帶您一起分析一下必要性:
安裝了防雷裝置之後,是不是雷電防護就萬事大吉了呢?當然不是,因為所有的防雷裝置是否有效發揮作用才是雷電防護的關鍵所在。因此,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是,外部防雷裝置的有效連接、接地電阻值符合規范要求,才能達到防雷作用。
外部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部分組成,三者之間應連接良好,並且接地電阻符合規范要求,才能達到防雷的作用。盡管避雷針被冠以「避雷」二字,但僅僅是指其能使被保護物體避免雷害的意思,而其本身恰恰相反,是「引雷」上身,經年置身於雷暴的侵襲之中,其性能自然也倍受「考驗」。再加上常年經受風吹、日曬、雨淋、霜凍等嚴寒酷暑的考驗以及銹蝕腐爛,往往導致其發生折斷、腐化、嚴重銹蝕、接觸不良甚至三部分之間斷裂的情況發生,這樣的防雷裝置不僅不能防雷,還有可能成為引雷裝置,反而加重雷電危害的潛在危險。
二是,防雷裝置安裝完畢後,由於後期的工程施工等原因導致防雷裝置損壞
其次,建築物在維修、改造、裝飾等過程中,有些單位及施工人員不注意對其避雷帶(網)的保護,造成人為損壞,有的在施工中不慎將接地裝置挖斷致使引下線斷裂等,都會帶來防雷安全隱患。
三是,防雷裝置上電器線路凌亂
由於防雷安全意識淡漠,對防雷裝置的性能不了解,在防雷裝置上亂拉、亂接其它電氣線路,如電話線、廣播線、電視接收天線以及架空低壓線等。這些電氣線路往往成為建築物內各種電子設備遭受感應雷擊的「罪魁禍首」。這些自然的和人為的損壞,給防雷裝置造成了巨大的隱患,一旦遭受雷擊,後果不堪設想。
四是,防雷元器件為易損件,容易失效
建築物內部防雷措施主要是針對各種電子、電氣設備防感應雷而採用的避雷裝置,由於其使用的材質主要是氧化鋅壓敏電阻元件及其它電子元器件,這些避雷器件在遭受一次或多次反復感應雷擊後,其性能明顯降低或劣化衰減,所以也必須要進行定期檢查,通過檢測發現問題,以便及時維修或更換。而從筆者單位每年的年檢(抽查)數據來看,防雷裝置檢測合格率也只有八成左右。
綜上,按照《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場所、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計算機系統和學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每年要進行兩次防雷裝置檢測,確保防雷裝置的安全有效運行,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陸』 為什麼要對建築物防雷裝置的安全性能進行檢測
建築物的防雷裝置分為防直擊雷、側擊雷和感應雷裝置三大部分。雷電直接擊中建築物稱為直擊雷擊;擊中天面以下,地面以上為側擊雷擊;因雷電電磁感應作用形成的過電壓經各類金屬管道、電纜線或信號線等損壞建築物內的電器設備稱之為感應雷擊。直擊雷、側擊雷的防護主要是使擊在建築物上的強大雷電流,沿建築物柱筋或外設引下線泄入大地,從而保護建築物本身不受雷擊損害;感應雷的防護是通過受電信連接屏蔽等手段阻止雷電脈沖通過金屬管道、線纜進入建築物,從而保護建築物內各類電器設備免遭雷擊。
據省防雷減災中心多年調查發現:由於有的單位和個人防雷安全意識淡薄,對防雷裝置的概念缺少全面的認識,對防雷裝置安全性能是否合格更是缺乏深入了解,使得許多建築物因避雷帶、引下線銹斷、接地裝置腐蝕、接地電阻不達標、防感應雷措施不完善等隱患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整改而遭受雷擊的事件經常發生。為確保建築物免遭雷擊損失,定期對其防雷裝置進行安全性能測試,及時發現並消除雷擊隱患十分重要。當前,對防雷裝置進行定期檢測工作已納入法制管理多年,各單位更應積極配合防雷減災管理部門做好本單位的防雷裝置檢測工作。
『柒』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GB/T21431-2015
你好,已上傳到附件,滿意請及時採納為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