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同學用玉米幼苗作實驗材料,利用右圖實驗裝置進行探究活動.裝置中隔板與無色透明鍾罩之間以及隔板中央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因為成熟區由大量的根毛;
(2)若小燒杯中的液體是澄清的石灰水,將裝置放在暗處一段時間後,小燒杯中的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證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
(3)通過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裝置中小燒杯里的水應為清水,證明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水分以氣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葉是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因為小燒杯內有液體,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騰作用,要移走小燒杯.
(5)種子萌發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胚根突破種皮發育成根,胚芽突破種皮發育成莖和葉;
故答案為:(1)成熟區(2)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清水
(4)移走小燒杯(5)胚根;莖和葉
Ⅱ 在實驗室里,可以利用右圖裝置製得鐵.(1)在玻璃管內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2)A處所發生反應的化學
(1)一抄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將紅棕襲色的氧化鐵還原為黑色的鐵粉,所以本題答案為:紅棕色粉末變黑;
(2)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所以本題答案為:CO2+Ca(OH)2═CaCO3↓+H2O;
(3)一氧化碳有毒,排進空氣中易造成污染,所以可以使用燃燒的方法進行一氧化碳處理,所以本題答案為: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氣.
Ⅲ 張老師利用右圖裝置為同學們做了一個興趣實驗.a是氣球,b中放入白色的碳酸鋇固體,c、d是膠頭滴管,d中
(1)因為碳酸鋇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故填:鹽酸;BaCO 3 +2HCl=BaCl 2 +H 2 O+CO 2 ↑內 (容2)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澱和氯化鈉,二氧化碳被消耗,瓶內氣體壓強變小,所以氣球縮小,故填:氣球縮小,有白色沉澱生成;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Na 2 CO 3 +BaCl 2 =BaCO 3 ↓+2NaCl |
Ⅳ 利用圖實驗裝置,能得出相應實驗結論的是() ① ② ③ 實驗結論 A 濃醋酸 CaCO3
A.醋酸易揮發,③中變渾濁可能為醋酸與苯酚鈉的反應,則圖中裝內置不能確定碳酸容與苯酚的酸性強弱,故A錯誤;
B.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使蔗糖變為C,且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與C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按照圖中裝置發生的實驗現象能說明濃硫酸的性質,故B正確;
C.電石與水反應生成乙炔,乙炔與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但電石中混有含硫物質,會生成硫化氫等,硫化氫也能使溶液褪色,則不能說明乙炔的還原性,故C錯誤;
D.比較非金屬性可利用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而鹽酸為無氧酸,圖中裝置只能說明酸性的強弱,不能得出非金屬性的強弱,故D錯誤;
故選B.
Ⅳ 某同學用玉米幼苗作實驗材料,利用下圖實驗裝置進行探究活動.裝置中隔板與無色透明鍾罩之間以及隔板中央
(1)玉米種子由復種皮、制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胚乳是玉米種子貯存養料的結構.
(2)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叫呼吸作用,小燒杯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了,證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
(3)通過一組對照試驗,試驗裝置中小燒杯里的水應為清水,證明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水分以氣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葉是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因為小燒杯內有液體,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騰作用,要移走小燒杯.
故答案為:((1)胚乳;(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玉米幼苗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小燒杯中盛清水(或蒸餾水),其他與原裝置相同清水(蒸餾水);(4)移走小燒杯
Ⅵ 利用如圖的實驗裝置,測定某氧化銅試樣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根據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B的作用
(1)由圖可知,裝置B的作用是 吸收氯化氫氣體,裝置F的作用是 吸收空氣中的回水蒸氣;答
(2)因為C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氫氣中水蒸氣,故裝置C中盛放的液體試劑是濃硫酸;
(3)E裝置增加的質量為水的質量,水的質量=104.4g-100.8g=3.6g
設參加反應的氧化銅的質量為x.
Cu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