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G-C-G1應急照明控制器是什麼品牌
1、系統組成:應急照明控制器、集中電源、分配電裝置、應急標志燈、應急照明燈;
2、系統供電:採用集中(分布式)電源供電;
3、系統通信匯流排:二線制(電源+通信共用二匯流排)
4、系統聯動方式: RS232協議聯動、有源24V或無源干接點
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功能特點:
滿足國家標准GB17945-2010《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要求;
作為通信及配電設備,接收系統主機的指令,用子消防應急燈具供電及控制;
先進的信息交互功能,智能分析模塊,提高巡檢響應速度;
設有拔碼開關,方便現場設置本機地址;
對在線燈具可進行登記並保存,運行時自動對所有燈具進行實時巡檢,出現通訊故障或光源故障後可以迅速上報故障地址;
模塊化設計,方使組合及維護;
冗餘化設計,性能穩定,保證系統可靠連續工作;
具有短路、過載等自保護功能;
型號及規格:
應急照明控制器TY-C
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TY-FP-700W12B
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TY-FP-350W06B
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TY-FP-350W12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分布式) TY-D-0.28KVA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分布式) TY-D-0.2KVA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分布式) TY-D-0.6KVA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集中式) TY-D-1.2KVA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集中式) TY-D-2KVA
單面標志燈TY-BL JC-1LROEI 1W53(A/B)
單面標志燈TY-BUC-1LROEI 1W57(A/B)
嵌牆標志燈TY-BUJC-1LROEI 1W56(A/B)
2. 製造油管需做無損檢測嗎
一般都要的,這是控制質量的手段。尤其是在石油領域
3. API標准有那些
具體如下:
一、標准共分三大類:
1.石油設備設計及製造規范;
2.石油設備使用及維護推薦做法;
3.鑽井及採油作業推薦做法。
目前,API公布了已用於API產品認證的54項產品規范。
二、API標准化政策
美國石油學會規范的出版,有利於采購標准化的材料和設備,同時也是為了製造商生產符合本會相應規范的材料或設備提供指導。這些規范不是旨在排隊優良技術的需求,也不以任何方式阻礙任何人購買生產符合其它規范的產品。制定、發布API規范和API質量綱要規范,絕非旨在限制買主向未授權使用API會標的製造商購買產品。
API規范可供願意執行規范的所有人使用。本會已做出不懈的努力,以保證其規范數據的准確性和可靠性。但是,本會對出版任何一個API規范都不表態擔保和保證,並聲明:凡因使用API規范而造成的損失或損壞所引起的責任和義務,API均不予以承擔。
凡在自己生產的設備或材料上標有某一API規范的製造商,均有責任遵守該規范的全部條款。但API對其產品是否確實符合相應的API規范不作任何錶態、擔保和保證。
三、API認證介紹
1.API會標 API會標是美國石油學會的學會標志。該標志經美國注冊登記,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使用。
2.API取證 API取證即通過一個申請、檢查、確認程序,有API向產品技術商符合API產品規范、質量保證體系符合API質量綱要規范的製造廠授予證書,允許製造廠在其產品上使用API會標標志。API取證的實質是商標轉讓使用的授權活動。
3.API對會標的說明
(1)只授予通過API認證的製造廠
(2)不是對製造廠的擔保
(3)不是對設計的贊同
(4)不是對產品的擔保
(5)製造廠保證經確認的產品,每一個都符合製造時的API規范
(6)API承認製造廠在遵守制定的API標准方面受到了API的信任
四、API認證的需求
API認證從過去的潛在需求,在加入WTO的進程中,變為了顯在的需求,石油機械產品的定貨中,越來越注重API產品的質量認可,是由於API在石油行業的特殊地位所決定。API在美國國內及國外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它所制定的石油化工和採油機械技術標准被許多國家採用,它是美國商業部和美國貿易委員會承認的石油機械認證機構。API的認證標志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信譽。佩帶API標志的石油機械不僅被認為是質量可靠而具有先進水平,當然,價格也較高。
企業普遍反映API認證的費用太高。確實,就算是在歐美發達國家,認證也是一筆較高的投入。從很現實的角度來看,認證的費用最終是由購買者承擔,企業在認證上的投入實際上應視為是產品附加值提高的技術成本投入。
中東、南美和亞洲許多國家的石油公司在招標采購石油機械時,一般都要求佩有API標志的產品才能有資格參加投標。
API對申請認證的產品不要求強制性的實驗室檢測,但對涉及石油、天然氣的採集、加工行業的各種設備,API提出了55種詳細規范。如,6D規范涉及管線閥門,包括球閥、閘閥、止回閥等。這些規范規定了產品需滿足的最低要求。雖然無強制檢測,但API的觀察員會檢查廠家遞交的產品計劃書,確保廠方在生產過程中執行產品規范體系。
4. L80-1需要無損檢測嗎
八零剛一需要無檢測嗎?需要檢測必須要檢測不檢測不過關
5. 鑽桿無損檢測方法分析
5.2.1 鑽桿體檢測
5.2.1.1 鑽桿體探傷
據有關資料,由於積膚效應,渦流檢測法對鑽桿內壁損傷不靈敏,對壁厚>6mm的管材檢測效果更差。鑽桿壁厚>6mm時,對鑽桿體的探傷不能選用渦流檢測法。
5.2.1.2 鑽桿管壁測厚
對鑽桿柱的檢測應該包括鑽桿壁厚的檢測。用磁通法測厚其檢測精度很低;當鑽桿偏磨時,其檢測結果誤差更大。原因主要是磁通測量的是平均壁厚,而偏磨是局部壁厚的減小。因此,一般應盡量避免採用。
鑽桿管壁測厚可採用超聲波法。但由於鑽桿體屬於管材類且表面積大,要識別鑽桿的偏磨需要對鑽桿體全程全斷面測量,需要採用多通道超聲自動測厚系統,因此效率較低。
5.2.2 鑽桿兩端和接頭的探傷
對鑽桿兩端絲扣部分的探傷可使用磁粉探傷和超聲波探傷法。前者一般用在檢測中心對鑽桿絲扣或接頭外表面和絲扣部分的探傷,特點是對絲扣的探傷速度快、直觀;缺點是只能探出表面或近表面損傷。後者主要用於現場對絲扣和接頭的探傷,優點是檢測儀輕便、可同時探測內外部缺陷;缺點是超聲波探測絲扣還無統一的標准及現成檢測裝置可用。實際探測時,一般是用戶根據絲扣螺紋形式和錐度選擇同等錐度的超聲探頭,探測過程中應始終保持探頭錐度方向與被測螺紋錐度方向的一致性。另外,作為檢測前的校驗儀器和確定檢測靈敏度用的對比試塊,是不可缺少的量具和程序。另外,超聲波探傷法檢測速度慢,且由於絲扣的特殊結構要求探測工藝較高,經過專門培訓認證的人員才可做到。
5.2.3 鑽柱現場快速檢測可行性分析
5.2.3.1 繩索取心鑽桿
繩索取心技術是我國鑽探領域主要的技術成果之一,大陸科學鑽探先導孔可能部分採用繩索取心鑽桿。對繩索取心鑽柱的檢測成為主要研究對象之一。調研發現,對採油管損傷的漏磁無損檢測技術在國內外都已成熟,既可實現台架檢測也可實現井口下管過程實時監測。繩索取心鑽桿在結構上與採油管有相似之處:即均為兩端帶絲扣、基本外平的細長無縫鋼管。因此,渦流、金屬磁記憶、漏磁無損檢測方法可以適用於對繩索取心鑽桿的損傷檢測。特別是,金屬磁記憶檢測方法對在役鐵鑽桿由於材料不連續性(缺陷)或外力而導致應力集中,以全新的快捷檢測方式,給出設備疲勞損傷的早期診斷,評價鑽桿的使用壽命。
另一方面,與石油鑽柱相比,繩索取心鑽柱的損傷類型與前者是一致的,主要有縱向、橫向裂紋、磨蝕、偏磨、螺紋、接箍損傷、腐蝕斑點以及應力集中等。但結構上兩者差別較大:石油鑽井用鑽桿,其絲扣部分比鑽桿體直徑大,鑽柱的磨損主要集中在鑽桿的絲扣部分和焊接部位及接頭;繩索取心鑽桿的壁厚比同直徑的石油鑽桿薄,其絲扣部分與鑽桿體的內徑或外徑是基本相同的,就是說,繩索取心鑽柱體和接頭的磨損幾率是相等的。因此,對繩索取心鑽柱的檢測,應包括接頭、鑽桿絲扣和整個鑽桿體,其檢測工作量遠比石油鑽柱檢測大很多。對繩索取心鑽柱的檢測,其主要矛盾是如何提高檢測速度,一般應不小於0.20m/s。
對繩索取心鑽柱的損傷進行無損檢測,必須採用自動檢測裝置(繩索取心鑽桿的基本內外平的結構較為適合使用自動檢測方法),以滿足實際檢測對速度的要求。
針對鑽桿接頭、接頭螺紋的檢測,可以用每條螺紋一個檢測渦流和磁記憶通道進行旋轉一周的探傷方式,一次掃查即可同時檢測出接頭螺紋的缺陷與疲勞應力集中狀態,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接頭及接頭螺紋組合檢測方法。
5.3.2.2 API石油鑽桿
超深井科學鑽探將會使用API石油鑽桿或類似的改進產品。API石油鑽桿的檢測與繩索取心鑽桿不同。
(1)石油鑽桿與繩索取心鑽桿的區別
繩索取心鑽桿一般為內外平的薄壁結構,檢測裝置的通孔直徑只需考慮鋼管外徑即可,但石油鑽桿柱由鑽桿和接頭構成,接頭外徑大於鑽桿外徑,整個鑽桿柱屬於非同徑管材,安裝檢測裝置時其通孔直徑需按鑽桿柱中直徑最大部分(如接頭或穩定器等)的外徑設計,檢測方法的選擇要同時考慮到對接頭外徑、接箍外徑和鑽桿體外徑等的檢測。即使在井口安裝鑽桿柱漏磁檢測裝置,也只能對鑽桿體部分進行探傷,而對鑽桿兩端(包括絲扣)和接頭等部分不能進行有效探傷,這是由於絲扣部分也會產生較大漏磁通的緣故。
(2)繩索取心鑽桿、石油鑽桿與採油管的工況比較
採油管沒有外徑的偏磨和圓周磨損問題,所以採油管不需對管壁進行測厚。由於在鑽進和起下鑽過程中鑽桿柱與孔壁或套管間易產生磨損,當鑽桿柱嚴重彎曲時易產生偏磨現象,對鑽桿柱的檢測必須解決鑽桿壁厚的測厚問題。用磁通法測厚其檢測精度低,這是難以實現在井口對鑽桿進行實時測厚的主要原因。另外,鑽井施工與下油管施工工況不同,一個鑽孔其起下鑽工況需要重復多次,對鑽桿柱檢測也需要重復多次;鑽進過程中有沖洗液循環介質參與;鑽進過程鑽機和鑽柱系統振動顯著。如在井口安裝鑽桿柱檢測裝置,其工作環境是非常惡劣的。特別是,由於漏磁檢測屬於感測器接觸檢測,在人工操作控制起下鑽速度時,要及時改變感測器通孔直徑是困難的。另外,一般測量裝置安裝在轉盤下方、泥漿槽上方,轉盤平面的實際高度可能要增加,給施工帶來不便。實際上,只有起下鑽過程自動化時鑽桿柱井口實時檢測才有可能。下採油管施工過程則工況單一、採油管外平,井口周圍無沖洗液介質,容易在井口安裝採油管檢測裝置並在下管過程中實時檢測採油管損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