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機械傳動裝置系統的特性

機械傳動裝置系統的特性

發布時間:2021-10-16 07:07:44

㈠ 主要的機械傳動裝置及其作用

齒輪傳動:旋轉運動,精度高
齒條傳動:直線運動,精度高
皮帶傳動:內旋轉運動,精度低,沖擊容小
凸輪傳動:往復運動,順序動作
渦輪渦桿傳動:變比大,精度高
螺桿傳動:往復運動,精度高
鏈條傳動:精度低,結構簡單還有象電機帶活塞的,不知道叫什麼。
(非機械專業,答錯勿笑!)

㈡ 機械傳動的功能是什麼

機械傳動在機械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是指利用機械方式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傳回動。分為兩類:一是靠機件間的答摩擦力傳遞動力與摩擦傳動,二是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

主要功用
工作機一般都要靠原動機供給一定形式的能量,但是,把原動機和工作機直接連接起來的情況很少,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間加入傳遞動力或改變運動狀態的傳動裝置:
(1)工作機所需要的速度一般與原動機的最優速度不相符合。。
(2)很多工作機都需要根據生產要求進行速度調整,但是依靠原動機的速度來達到這一目的是不經濟的,也不可能。
(3)在有些情況下,需要用一台原動機帶動若干個工作速度不同的工作機。
(4)為了安全及維護方便,或因機器的外廓尺寸受到限制等原因,不能將原動機和工作機直接連接在一起。

㈢ 機械繫統設計的系統法有哪些內容特性

機械繫統設計的系統法就是把研究的對象作為系統或系統的要素和結構,從整體上系統地、全面地進行確定的科學方法。它從系統的觀點出發,著眼於整體與局部、系統與環境、人與機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並且綜合地、精確地考察研究對象,從而最佳地處理所研究的問題。下面側重闡述系統分解和系統分析的相關內容。
1、系統分解
任何較大的復雜的系統均可分成若幹部分或層次,對於時間過程系統可以分成若干階段。如何將所研究的系統按不同層次或階段,以至逐個地把組成系統的要素或子系統區分開來進行分析,使復雜的系統整體變換成許多簡單的子系統,這就是系統的分解問題。系統整體如何通過分解簡化為若干個子系統,這對於認識整體系統,作出決策,以及協調配合都關系極大。系統分解大體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1)按空間結構關系進行分解
這是系統分解的常用方法。將系統按空間關系劃分為若干相互關聯的子系統,同一層次的子系統屬平行關系。
例如,一個機械廠如按空間關系可以劃分為鑄造車間、鍛造車間、金工車間、裝配車間、檢修車間等相對獨立的各個子系統,彼此之間雖有聯系,但基本上屬於平行關系。
(2)按系統總目標進行分解
這是將整體系統的總目標劃分為若幹部分的分目標。這種系統分析法有利體現系統不同的屬性。
例如,一台行走式穀物聯合收獲機其總目標是收獲穀物。它可以分解為動力、傳動、執行(包括作物莖稈切斷、穀粒與谷穗分離、穀粒清選等)、操縱控制、行走、支承等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各個子系統分別實現分目標。這種劃分任務明確、目的性強。
(3)按系統模型的關聯性進行分解
這種方法藉助於系統模型的關聯性對系統分解。首先對系統建立主框圖模型,用圖示法或圖表法反映各子目標的相互關系;其次按掌握的資料建立定量的數學模型,反映各子目標的函數關系;其三,將屬性模型轉換為計算機語言以便進行分析計算。通過模型的關聯性分解得到系統的各子系統的相互關系。
(4)按系統控制和管理過程進行分解
為了便於系統工程施工以及進入運行階段的控制和管理,在工程系統中,還必須把一個完整的控制問題變換成一組控制的子問題,然後採取不同方法加以解決。
機械繫統的分解採用第2種方法居多。在進行系統分解時,要特別關注系統的整體性和相關性,並把容易綜合獲得最優的整體方案作為首要條件。
系統分解可以平面分解,也可以分級分解,或者兼有二者的組合分解
系統分解時應注意下述各點:
1)分解數和層次應適宜分解數太少,子系統仍很復雜,不便於子系統的模型化和優化等設計工作;分解數和層次太多,又會給總體系統的綜合設計造成困難。
2)避免過於復雜的分界面對那些聯系緊密的要素不宜分解拆開,即分解的界面應盡可能選擇在要素間結合枝數(聯系數)較少和作用較弱的地方。
3)保持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流動途徑通常機械繫統工作時都存在著能量、物料和信息三種流的傳遞和變換,它們在從系統輸入到系統輸出的過程中,按一定方向和途徑流動,既不可中斷阻塞,也不能造成干涉或紊流,即便分解成各個子系統,它們的流動途徑仍應明確和暢通。
4)了解系統分解與功能分解的關聯及不同系統分解時,每個子系統仍是一個子系統,它把具有比較緊密結合關系的要素集合在一起,其結構成員雖稍為簡單,但其功能往往還有多項。而功能分解時是按功能體系進行逐級分解,直至不能再分解的單元功能為止。
2、系統分析
系統分析是一種科學的決策方法,其目的是幫助決策者,對所要決策的問題逐步提高其清晰度。它是採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用定性和定量的工具,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系統結構和系統狀態的分析,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和替代方案,並進行分析和評價,為決策者選擇最優系統方案提供主要依據。
系統分析的一般程序如下:
1)系統目標設定系統目標是系統分析的出發點和進行評價、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應進行系統研究——通過對廣泛的資料的分析,獲得有關信息,並利用有效方法(如進行統計和檢驗等)對信息進行處理,以確定系統目標。
2)構造模型模型是實體系統的抽象,它應能表示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在運用條件下因果作用和反作用的相互關系。構造模型的目的是用較少的風險、時間和費用來對實體系統作研究和實驗,以便更好地得到系統的性能。模型包括數學模型、實物模型、計算機模擬及各種圖表等。在構造模型時,必須全面考慮系統的各影響因素,分清主次,盡可能如實描述系統的主要特徵。在能滿足系統目標的前提下,應盡量簡化,以需要、簡明、易解為原則。
機械繫統是物理系統,描述物理系統的模型常用圖像模型和數學模型。由於計算機技術的滲透,數學模型的應用越來越廣,尤其是需要對系統進行精確定量分析的場合。
雖然構造模型對於系統分析是很重要的,但也不能排除經驗分析和類比判斷。當設計師能夠根據自己或他人的經驗直觀地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時,也可不必建立模型,但應提出可靠的例證。
3)系統最優化系統最優化就是應用最優化理論和方法,對各個候選方案進行最優化設計和計算,以獲得最優的系統方案。
由於系統的變數眾多,結構通常都很復雜,在系統目標設定時,常常有多個目標,其中有些可能是矛盾的,很難完全兼顧,因此,在多目標的系統分解中,常採取合理的妥協和折中的辦法,如滿意性設計或協調性設計。前者為不一定追求系統的真正最優,而是尋求一個綜合考慮功能、技術、經濟、使用等因素後的滿意的系統;後者在系統中,不一定每項性能指標都達到最優,雖然從局部看不都是最優,但從整體看則是最優,整個系統具有良好的協調性。
4)系統評價系統評價是對系統分析過程和結果的鑒定,其主要目的是判斷所設計的系統是否達到了預定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系統的評價對於決策的有效性關系極大,正確的評價可以使決策獲得成功,取得很大的效益,錯誤的評價可以導致決策失敗,付出沉重的代價。
系統評價時,首先要根據系統目標規定一組評價指標,確定系統的評價項目,制定評價的准則。不同的系統應該有不同的評價指標。系統評價的項目是由構成系統的性能要素來確定的,主要包括系統的功能、速度、成本、可靠性、實用性、適應性、壽命、技術水平、生存能力、競爭能力、重量、體積、外觀、能耗等因素。由這些因素構成描述系統的有序集合,可以根據系統所處的實際環境條件安排它們的評價順序。通過對各因素賦予反映價值地位的加權系數,形成一種評價的價值體系。這種價值體系主要是從技術和經濟的角度來進行衡量的。
系統評價應視被評價系統的特點和企業具體條件確定指標體系。一般機械繫統採用較多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價值和投資體系,對系統總投資費用和總收益進行分析和評價,以選擇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最優系統方案。

㈣ 二級機械傳動各有什麼特點設計機械傳動多級傳動應考慮哪些因素

1:結構上首先要考慮自由度的問題,也就是工作空間范圍的問題,自由度越多結構和控制系統越復雜,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機械手以2~6個自由度的為多,當然,一般需要有3個自由度以上的才能稱為機械手,3個或3個以下的一般稱為坐標機器人。 除了自由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精度和剛性問題(後者在多自由度機械手中非常重要),前者關繫到工作準確性,後者則關繫到工作時的負載大小及速度。 2:關於驅動系統,如果是中小負載中高工作速度,建議選用全電驅動或電氣聯合驅動,反之則可以考慮電液氣混合驅動。 3:關於設計方法,建議以使用目的為導向來考慮,具體無經驗,不多說。 4:關於發展趨勢:目前世界高端工業機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軸化,輕量化的發展趨勢。定位精度可以滿足微米及亞微米級要求,運行速度可以達到3M/S,量產產品達到6軸,負載2KG的產品系統總重已突破100KG。

㈤ 機械傳動有哪些種類及其各種傳動的優點和缺點

機械傳動有多種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①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摩擦傳動,包括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等。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大都能適應軸間距較大的傳動場合,過載打滑還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傳動裝置的作用,但這種傳動一般不能用於大功率的場合,也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②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包括齒輪傳動、鏈傳動、螺旋傳動和諧波傳動等。嚙合傳動能夠用於大功率的場合,傳動比准確,但一般要求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安裝精度。 機械傳動按傳力方式分,可分為 : 1 摩擦傳動。 2 鏈條傳動。 3 齒輪傳動。 4 皮帶傳動。 5 渦輪渦桿傳動。 6 棘輪傳動。 7 曲軸連桿傳動 8 氣動傳動。 9 液壓傳動(液壓刨) 10 萬向節傳動 11 鋼絲索傳動(電梯中應用最廣) 12 聯軸器傳動 13 花鍵傳動。 1、帶傳動的特點 由於帶富有彈性,並靠摩擦力進行傳動,因此它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雜訊小,能緩沖吸振,過載時帶會在帶輪上打滑,對其他零件起過載保護作用,適用於中心距較大的傳動等優點。 但帶傳動也有不少缺點,主要有: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傳動效率低(約為0.90~0.94),帶的使用壽命短,不宜在高溫、易燃以及有油和水的場合使用。 2,齒輪傳動的基本特點 1、齒輪傳遞的功率和速度范圍很大,功率可從很小到數十萬千瓦,圓周速度可從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齒輪尺寸可從小於1mm到大於10m。 2、齒輪傳動屬於嚙合傳動,齒輪齒廓為特定曲線,瞬時傳動比恆定,且傳動平穩、可靠。 3、齒輪傳動效率高,使用壽命長。 4、齒輪種類繁多,可以滿足各種傳動形式的需要。 5、齒輪的製造和安裝的精度要求較高。4. 鏈傳動的特點 1)能保證較精確的傳動比(和皮帶傳動相比較) 2)可以在兩軸中心距較遠的情況下傳遞動力(與齒輪傳動相比) 3)只能用於平行軸間傳動 4)鏈條磨損後,鏈節變長,容易產生脫鏈現象。5. 蝸桿傳動的特點 單級傳動就能獲得很大的傳動比,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無雜訊,但傳動效率低。6. 螺旋傳動的特點:傳動精度高、工作平穩無噪音,易於自鎖,能傳遞較大的動力等特點。

㈥ 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機械傳動裝置應具有哪些特徵

首先要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保證長時間的功效運作,然後防塵安全性要好,此外,牽扯到電方面的要做好電信號的傳輸不要有動作延誤和延遲,包括誤動作

㈦ 坦克機械傳動裝置有哪些特點

坦克機械傳動裝置和液體傳動裝置性能比較:關於坦克速度的變化范圍:液體傳動由於有液體元件,液體元件的主、被動部分是由液體來傳遞能量,所以可使坦克速度能連續變化,能降低速度到零而保待足夠的牽引力。

機械傳動是有級的,坦克速度不能連續,如不切斷發動機動力,車速不能降到零。

關於坦克牽引力的變化范圍:兩種傳動裝置都可擴大發動機的扭距變化范圍,但是機械傳動不能擴大發動機的扭距適應性系數K。

液體傳動中,由於液體元件本身的特性,能擴大K值。也就是說可以擴大坦克的適應性。

關於發動機的功率利用狀況:液體元件的特性可使發動機在其最大功率范圍內工作,因而可充分利用發動機的功率。

而在機械傳動中,發動機功率的利用程度是受檔數限制的,檔數越多,功率利用越好。一般不如液體傳動。

由於有液體元件的滑轉,所以當外界阻力突然增大時,裝液體傳動的坦克,其發動機不會熄火。而裝機械傳動的坦克,則可能導致發動機熄火。

就傳動功率來說,液體傳動比機械傳動低。為此,近代坦克的液體元件在高速時都採用了閉鎖裝置,即使其在高速時由變矩器變為效率較高的偶合器,以提高其傳動效率。

從結構上看,機械傳動簡單,容易製造,因而成本低,便於大量生產,且維修保養容易。

總之,從坦克機動性方面來看,液體傳動優於機械傳動。

但不等於說,所有的坦克都要用液體傳動,因為作為戰斗車輛來說,機械傳動有簡單、可靠、耐用、成本低廉等突出優點,所以前蘇聯都採用機械傳動,當然機械傳動在前蘇聯現代坦克中有了很大的改進和發展。

㈧ 1)試總結歸納機械傳動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2)說明傳動系統方案是如何確定的,有何特點

第一部分為電動機選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主要確定電動機類型和結構形式、工作機主動軸功率、電動輸出功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第二部分為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主要確定各軸轉速、各軸的輸入功率、及各軸轉矩。第三部分為有關錐齒輪的計算,選擇齒輪、材料、精度、等級、確定齒輪齒數、轉矩、載荷系數、輪寬系數及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第四部分為帶輪的設計包括帶輪類型的選擇、帶輪尺寸參數的確定。第五部分為聯軸器類型的選擇及聯軸器尺寸(型號)的確定 。
該變速器主要由齒輪、軸、軸承、箱體等組成。為方便減速器的製造、裝配及使用 ,還在減速器上設置一系列附件,如檢查孔、透氣孔、油標尺或油麵指示器、吊鉤及起蓋螺釘等。在原動機於變速器間採用是機械設備中應用較多的傳動裝置帶傳動,主要有主動輪、從動輪和傳動帶組成。工作時靠帶與帶輪間的摩擦或嚙合實現主、從動輪間運動和動力的傳遞,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價格低廉、緩沖吸振及過載打滑以保護其他零件的優點。
設計者以嚴謹務實的認真態度進行了此次設計,但由於知識水平與實際經驗有限。在設計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缺點和疏漏,誠請位評審老師能給於批評和指正。
摘 要
這次畢業設計是由封閉在剛性殼內所有內容的齒輪傳動是一獨立完整的機構。通過這一次設計可以初步掌握一般簡單機械的一套完整的設計及方法,構成減速器的通用零部件。
這次畢業設計主要介紹了減速器的類型作用及構成等,全方位的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如:機械制圖,金屬材料工藝學公差等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得以分析和解決。減速器的一般類型有: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齒輪減速器、齒輪-蝸桿減速器,軸裝式減速器、組裝式減速器、聯體式減速器。
在這次設計中進一步培養了工程設計的獨立能力,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掌握常用的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和簡單機械設計的方法
和步驟,要求綜合的考慮使用經濟工藝性等方面的要求。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

㈨ 簡述機械傳動裝置的性能要求

從基本結構來看,抄伺服系統主要有三襲部分組成:控制器、功率驅動裝置、反饋裝置和電動機。控制器按照數控系統的給定值和通過反饋裝置檢測的實質運行值的差,調節控制量:功率驅動裝置作為系統的主迴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將電網中的電能作用到電動機上,調節電動機轉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電動機的亞球吧恆壓恆頻的電網供電轉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電動機的要求把恆壓恆頻的電網供電轉換為電動機所需的交流電火直流電;電動機則按供電大小拖動機械雲裝。

㈩ 機械傳動的方式及特點

傳動方式:皮帶傳動
鏈傳動
齒輪傳動
蝸桿傳動
螺紋(絲桿)傳動
齒輪齒條傳動
其他傳動機構: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隙運動機構
特點:
皮帶傳動:
1) 平皮帶傳動:
a) 結構簡單,可以傳動的中心距較大,傳動中不產生震動
b) 滑動系數大,傳遞功率較小
2) 三角皮帶傳動:
a) 滑動系數比平皮帶傳動小,傳遞功率大(多根皮帶組合使用),傳動中不產生震動
b) 摩擦較大,皮帶輪加工比平皮帶輪困難
* 三角皮帶傳動時,由於皮帶截面上各點的直徑不同(D, d1, d2),因此各點的回轉速度不同,而皮帶本身是一個整體,由此皮帶上部和下部相對皮帶輪的槽作相反方向的滑移,產生較大摩擦,也易因摩擦產生熱。
* 由於三角皮帶的周長是標准固定的,對於非標中心距的皮帶傳動不能採用標準的三角皮帶,這時可以選用「活絡三角皮帶」,該類皮帶與標准皮帶具有相同的截面,但它是由小塊連接件用螺釘緊固的,因此在使用中可以按所需的長度任意增加或減少連接件。這類皮帶傳動的功率要比同類規格的標准三角皮帶小。
鏈傳動:
1) 能保證准確的平均速比
2) 可以作中心距較大的兩輪軸間傳遞動力和運動
3) 鏈條較容易磨損,磨損後的鏈條節距加大,鏈條易脫落
4) 鏈條傳動的速度較低,運行時有雜訊
齒輪傳動:
1)傳動的運動速度比套筒鏈快,運行時的雜訊比套筒鏈的低,是高速鏈傳動的形式。
2)對鏈輪材料和熱處理的要求較高,因為齒形鏈對鏈輪圓周面的壓力和摩擦較大,易引起磨損。
蝸桿傳動:
1) 由於蝸桿相當於一個螺桿,當蝸桿的導程角小於摩擦角時,蝸桿傳動帶有自鎖性,這時渦輪副只能由蝸桿驅動渦輪,不能由渦輪驅動蝸桿。
2) 蝸輪副傳動的結構緊湊,渦輪箱的外形尺寸較小。
3) 蝸輪副傳動平穩,無雜訊
4) 蝸輪副傳動是滑動摩擦,在傳動中摩擦損害較大,因此傳動效率較低。採用自鎖蝸桿傳動時,效率約為50%。
5) 由於蝸桿傳動時,蝸桿和蝸輪輪齒間的運動速度較大,摩擦也大,為了提高蝸輪副傳動的壽命,一般蝸桿採用鋼材製造,而蝸輪採用耐磨的材料如青銅等製造。
螺紋(絲桿)傳動:
能將較小的回轉力矩轉變為較大的軸向力。
能達到較高的傳動精度,通過回轉的角度能轉化為較為精確的直線運動距離。
螺紋傳動的工作平穩,易於自鎖。
結構簡單,製造方便。
缺點是摩擦損失較大,傳動效率較低。

閱讀全文

與機械傳動裝置系統的特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牙用什麼材料最好 瀏覽:219
辦公設備的凈殘值如何 瀏覽:736
騰亞南京塑料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44
購機工具箱 瀏覽:720
注塑後機械手用來干什麼 瀏覽:50
水表閥門s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533
博世電動工具木工專用 瀏覽:38
8匹柴油機飛輪軸承怎麼拆下 瀏覽:884
收割機軸承拿不下來怎麼弄 瀏覽:634
電療儀器指哪些 瀏覽:134
病房測心跳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191
大型設備上崗證怎麼列印 瀏覽:86
諾信數控機床控制系統怎麼連網 瀏覽:839
直播賣貨用什麼設備清晰度好 瀏覽:190
機械裝置拆裝工具 瀏覽:888
防護閥門用字母怎麼代表 瀏覽:115
影視器材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802
空冷軸承運行中內外溫差多少 瀏覽:769
matlab安裝遺傳演算法工具箱 瀏覽:367
冰櫃為什麼製冷頻繁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