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用裝置①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裝置
A.氯氣難溶於飽和食鹽水,用圖1所示裝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故A正確;
B.氯化內鈉難揮發容,水易揮發,可用蒸發分離,故B正確;
C.一氧化碳和CO2與氯化鈣都不反應,故C錯誤;
D.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試管炸裂,故D錯誤.
故選AB.
㈡ 用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圖1選擇合適的試劑,可分別製取少量CO2
A.NO不能利用排空氣法收集,圖中裝置可製取少量CO2、O2,故A錯誤;
B.Fe為陽極,能制備氫氧化亞鐵,煤油能隔絕空氣,可防止氫氧化亞鐵被氧化,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故B正確;
C.Cu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氮與水反應,不能利用排水法測量氣體的體積,故C錯誤;
D.乙醇易揮發,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錳酸鉀氧化,圖中裝置不能說明乙醇發生消去反應,應排除乙醇的干擾,故D錯誤;
故選B.
㈢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用此裝置可以驗證溴乙烷發生了消去反應B.
A.乙醇具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對乙烯的檢驗造成干擾,故A錯誤;
B.制備銀氨溶液,應在硝酸銀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澱恰好溶解時為止,故B錯誤;
C.水和乙醇互溶,且二者沸點不同,所以利用沸點不同採用蒸餾的方法提取工業酒精,冷凝管中下口為進水口,上口為出水口,溫度計測量蒸氣溫度,所以溫度計水銀球位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故C正確;
D.苯的密度比水小,溴的苯溶液從上口倒出,故D錯誤;
故選C.
㈣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圖1 ...
c
試題分析:a、圖1所示裝置除去cl
2
中含有的少量hcl,錯誤,b、加熱fecl
3
溶液促進fecl
3
的水解,錯誤;c、cl
2
與naoh反應造成燒瓶內壓強減小,形成噴泉,正確;d、nh
3
的密度小於空氣,進氣管應在集氣瓶口處,錯誤。
㈤ 高中化學: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顯然不是,因為比H
+
Al3
+的多電子陰極產生氫氣,而不是鋁元素
B.,煤油,不溶於水,密度比水小,可液體密封
這是鋁熱反應實驗室實踐
點燃鎂氯酸鉀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量,使鋁的反應與二氧化錳
3MnO2
+4
AL
=加熱=
2Al2O3
+3分鍾
D.不,啊,條件是不一樣的加熱
碳酸氫鈉直接加熱,和Na2CO3
碳酸氫鈉分解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比低濃度Na2CO3
碳酸氫鈉內碳酸氫鈉分解也無法解釋來解釋的NaHCO3熱穩定性比低濃度Na2CO3
㈥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用圖l裝置完成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B.用圖2
A.乙酸乙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水解,應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且導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故A錯誤;
B.硫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微溶於水的硫酸鈣,反應不能順利進行,應用硫酸和碳酸鈉溶液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故B錯誤;
C.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離,故C正確;
D.制備氫氧化亞鐵時,Fe應為陽極,故D錯誤.
故選C.
㈦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圖①除去CO2中的HClB.圖②裝置制備Fe(OH
A.碳酸鈉溶液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將原物質除掉,故A錯誤;
B.Fe為陽極,能制備氫氧化亞鐵,煤油能隔絕空氣,可防止氫氧化亞鐵被氧化,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故B正確;
C.C2H5OH和H2O互溶,不能用分液分離,故C錯誤;
D.乙醇易揮發,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錳酸鉀氧化,圖中裝置不能說明乙醇發生消去反應,應排除乙醇的干擾,故D錯誤;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