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圖甲是一位同學做「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1)讓一重物拉著一條紙帶自由下落,通過打點計時器在
(1)2點的速度v2=
0.028+0.032 |
0.02×2 |
1 |
2 |
1 |
2 |
0.0396+0.0434 |
0.02×2 |
1 |
2 |
1 |
2 |
② (1)「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當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0
(1)該是實驗中要進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正常情況是紙帶上打出點先逐漸增大,後內間距不變,即小車先加容速後勻速,若兩端密、中間疏則說明小車後來做減速運動,這說明沒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夠,即沒有使木板傾斜或傾角太小,故A正確;
B、當小車速度達到最大時,橡皮筋處於原長狀態,小車勻速運動,故B錯誤;
C、根據實驗原理可知,當小車勻速運動時速度達到最大,因此應選擇紙帶上點距均勻的一段計算小車的最大速度,故C正確;
D、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繩做的功與物體獲得速度的關系,這個速度是指橡皮繩做功完畢時的速度,而不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
故選AC.
(2)①根據功能關系可知:mgsinθ?μmgcosθ=
1 |
2 |
③ 某實驗小組的欲驗證「動能定理」,他們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另外他們還找到了打點計時器所用的學生電源、
在實驗中,需要測量滑塊、沙和沙桶的質量,所以還需要天平,紙帶處理需要測量計數點間的距離,所以還需要刻度尺. 時間是通過打點計時器來確定的,所以不需要秒錶,也不需要彈簧秤. 故選AB. |
④ 圖(a)為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步驟如下:①長木板適當傾斜,以平衡小車運動過程中受到的
(1) ![]() ⑤ 某同學驗證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傾斜的氣墊導軌;導軌上A點處有一帶長方形遮光
①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為:0.1cm=1mm,游標尺上第4個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對齊,所以內游標讀數容為4×0.1mm=0.4mm=0.04cm,所以最終讀數為:1mm+0.4mm=1.4mm,遮光片的實際寬度:為1.4mm+0.4mm=1.8mm;
根據功能關系可知需要驗證的表達式為:mgL=
故答案為:①1.4;1.8;②mg;③mgL=
⑥ (1)某探究學習小組驗證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①實驗時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取下沙桶,把木板不帶滑輪
(1)①系統受到的阻力包括限位孔對紙帶的阻力,故要拖著紙帶平衡摩擦力; |
⑦ 「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當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0.當
A、小車獲得的動能應該等於橡皮筋對其做的功,所以小車必須從同一位置由靜止彈出.故A正確.
B、「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如果沒有平衡摩擦力或沒有使木板傾斜或傾角太小,則在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後,由於過一段距離後又被橡皮筋反拉著,導致速度減小,出現「兩端密、中間疏」現象,故B正確;
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和小車獲得的動能滿足:W=
1 |
2 |
x |
t |
7.2×10?3 |
0.02 |
⑧ 關於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
本實驗要求M>>m 這樣做的目的是木塊受到細繩的拉力F=mg
WG=mgh=1/2Mv^2 其實忽略了 砝碼和砝碼盤的1/2mv^2(系統誤差)。
砝碼盤的質量不是遠遠地小於砝碼質量,它的重力勢能就不能忽略了
不明追問
⑨ 動能定理驗證實驗需要的器材
在實驗中,需要測量滑塊、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所以還需要天平,紙帶處理需要測量計數點間的距離,所以還需要刻度尺.
時間是通過打點計時器來確定的,所以不需要秒錶,也不需要彈簧秤.
故選:AB.
⑩ 「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當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0.當用
「探究動能復定理」的制實驗中:如果沒有平衡摩擦力或沒有使木板傾斜或傾角太小,則在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後,由於過一段距離後又被橡皮筋反拉著,導致速度減小,出現「兩端密、中間疏」現象,故A正確;若實驗前已平衡好摩擦力,則當小車速度達到最大時,橡皮筋應處於原長狀態,B錯誤;因小車勻速時速度最大,故C正確;顯然D錯誤.
故答案為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