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貨車升降高欄
做貨車升降高欄可以去店裡咨詢一下呀!
『貳』 大貨車隨車應備哪些工具
一,手電筒復
簡稱電筒,是一種制手持式電子照明工具。一個典型的手電筒有一個經由電池供電的燈泡和聚焦反射鏡,並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殼。
二,汽車工具包
維修類工具包也有常用的小扳手,螺絲刀之類的小工具袋。以及,緊急搶險三角工具包。這種緊急搶修類工具包,一般都有反光條,整個包的形狀就像一個警示標。
三,車載急救包
車載急救包是車輛上配備的醫用急救設備和葯物的包裹,可以在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傷亡時展開自救,是有效降低交通死亡人數的手段之一。車載急救包內主要有包紮用品像彈性頭套、卡扣式止血帶、彈性綳帶等,無菌敷料像紗布,綳帶,一次性手套等。
四,滅火器
滅火器具是一種平時往往被人冷落,急需時大顯身手的消防必備之物。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
五,汽車千斤頂
汽車千斤頂有氣動千斤頂、電動千斤頂、液壓千斤頂和機械式千斤頂,一般常用的是液壓和機械千斤頂。汽車千斤頂用於更換備用輪胎,開車出門在外輪胎壞了方便更換。
『叄』 自卸車卸貨時怎樣操作
自卸汽車是指利用本車發動機動力驅動液壓舉升機構,將其車廂傾斜一定角度卸貨,並依靠車廂自重使其復位的專用汽車。
自卸車操作規程:
行車前檢查
(1)驗查自動傾卸車駕駛室內車輛起升警報器、指示燈是否有效,起升操縱手柄各種工作位置應准確可靠。
(2)應檢查自動傾卸車液壓工作系統管路、接頭牢靠無滲漏,油路暢通,操縱自如,不得有卡阻現象。
(3)檢查自動傾卸車自動鎖止與開啟機構是否靈活有效,保持車輛其餘各部的技術狀況處於完好狀態。
自動傾卸車行駛
(1)廠內自動傾卸車司機在行駛途中必須嚴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廠內交通安全管理標准》和「安全生產守則」。
(2)車輛起步前應觀察車輛四周情況,確認安全無誤後,(氣壓制動器汽車待氣壓表讀數達到規定數值)鳴笛起步。起步後應按操作要領由慢漸快地加速。
(3)使用自動傾卸車運送貨物時,應按規定噸位均衡裝載,嚴禁超高、超重,偏載。裝載大、重貨物時,貨物不得卡在車廂欄板上。
(4)自動傾卸車適宜裝載散積物。裝載塊狀物時應採取措施以避免卸載時造成車廂變形和鎖止機構損壞。嚴禁運載易燃、易爆物品。
(5)自動傾卸車車廂內、駕駛室外平台,腳踏板等處不準乘人,但安裝有效鎖止裝置的可附載裝卸人員1~4人。
(6)自動傾卸車卸料前,應認真察視汽車上方有無電 線或其它障礙物,附近無人員後方可翻卸。特殊情況下作業應設專人監護,與上方電線或障礙物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7)由挖掘機向自動傾卸車上裝料時,駕駛室不準坐人。
(8)自動傾卸車車廂起升前應將鎖銷撥出。
(9)自動傾卸車的起升操作應平穩,不準猛踏油門,禁止在起升狀態下行駛(起升裝載過程除外)。
(10)不準在車廂起升狀態下排除車廂開啟機構失靈故障,如必須進行修理時,應用撐桿撐住車廂,防止突然下落。
(11)自動傾卸車卸料時應選擇平坦場地,向坑,溝內卸料時應與坑、溝邊緣保持相應安全距離,設置擋墩,以防翻車。在特別危險地段(高坡邊緣等)卸車時應有專人指揮,負責安全監護工作。
(12)自動傾卸車的車廂下落操作要平穩,不準邊走邊落。傾卸完畢後,應鎖牢傾卸門,並將操縱桿放在空檔位置。
自動傾卸車收車後保養
(1)檢修自動傾卸車時,應將變速桿置於空檔位置,採取制動,掩輪等安全防護措施。如在車廂起升狀態下進行車箱檢修作業時,必須採取有效的支撐等安全防護措施。
(2)自動傾卸車發動機熄滅後,察看電流表有無漏電現象。同時檢查駕駛室內的車廂起升警報器,指示燈等,必須齊全有效。
(3)清潔全車、檢查各部螺絲鎖緊情況,檢查輪胎與鋼圈、鋼板彈簧、吊耳、騎馬螺栓等。
(4)檢查補充潤滑油、燃油、液壓油等,察看各管路接頭處有無滲漏。
『肆』 輕卡貨車自己怎麼加自卸裝置
需要改的東西很多,大慨基本要加:取力器,頂缸,液壓油箱,小梁,還必須加固貨箱。等等
『伍』 高欄貨車改廂式貨車需要什麼手續
以東莞市為例,高欄貨車改廂式貨車需要的手續資料如下:
1、填寫《機動車變更登記/備案申請表》;
2、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3、機動車登記證書;
4、機動車行駛證;
5、機動車預約查驗申請流水憑證【註:辦理時需提交車輛識別代碼(車架號碼)拓印膜1份】;
6、根據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有關資料。
(5)高欄貨車怎麼設計隨車卸貨裝置擴展閱讀
《機動車登記規定》中規定:
第五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
(一)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及其掛車的車身或者車廂後部未按照規定噴塗放大的牌號或者放大的牌號不清晰的;
(二)機動車噴塗、粘貼標識或者車身廣告,影響安全駕駛的;
(三)載貨汽車、掛車未按照規定安裝側面及後下部防護裝置、粘貼車身反游標識的;
(四)機動車未按照規定期限進行安全技術檢驗的;
(五)改變車身顏色、更換發動機、車身或者車架,未按照本規定第十條規定的時限辦理變更登記的;
(六)機動車所有權轉移後,現機動車所有人未按照本規定第十八條規定的時限辦理轉移登記的;
(七)機動車所有人辦理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機動車檔案轉出登記地車輛管理所後,未按照本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的時限到住所地車輛管理所申請機動車轉入的。
『陸』 各種卡車自卸車卸貨步驟
簡單說,就是取力器接合,使齒輪泵旋轉提供液壓油輸出;手控閥控制氣路使氣控換向閥由中停工位到舉升工位,液壓油輸入油缸下腔,實現舉升開始卸貨,到達極限高度後將貨卸干凈,觸動限位閥氣路開放,使換向閥回到中停工位;手控閥搬到下降工位,油缸下腔液壓油回到油箱,使油缸下降,有快降和慢降兩種形式。
『柒』 貨車左右側面防護裝置怎麼製作的
汽車和掛車側面及後下部防護裝置安裝要求 一、側防護裝置要求 (一)形狀、尺寸 側面防護裝置的外表面應光滑,並盡可能前後連續;相鄰部件允許搭接,但搭接的外露邊沿應向後或向下,沿縱向可留出不大於25mm的間隙,但後部不能超出前部的邊緣。允許圓頭螺栓和鉚釘以及光滑並倒圓的其他零件凸出外表面10mm以內。所有外露的棱邊和角皆應倒圓,圓角半徑不小於2.5mm。 側面防護裝置可以是一個連續平面,或由一根或多根橫桿構成,或者是平面於橫桿的組合體,其截面最小厚度不小於2mm;當採用橫桿結構時,橫桿間距不大於300mm,且截面高度為N2和03類車輛不小於50mm;N3和04類車輛不小於100mm。 (二)安裝位置 ①外表面位置:側面防護裝置不應增加車輛的總寬;外表面的主要部分位於車輛最外側以內不大於120mm的位置;後端至少有250mm位於後輪胎最外側以內不大於30mm的位置。 ②前緣位置: 半掛車:前緣應位於支腿中心橫截面後不大於250mm處,且到轉向中心銷位於最後位置時的中心橫截面的距離不能超過2.7mm; 載貨汽車:前緣應處在最靠近它的輪胎周向鉛垂切面之後300mm的范圍內;若上述300mm尺寸落在駕駛室區域內,則前緣與駕駛室後壁板件的間隙不應超過100mm;前緣若為開闊空間,則應由一個連續的、貫穿其整個高度的垂直構件組成;其前端面向後彎曲至少50mm(N2和03)或100mm(N3和04),外側面向內彎曲100mm;若前緣與駕駛室後壁板件的間隙在100mm以內,則該條不使用。此時,前緣可先後彎曲不到45度。 ③後緣位置:應處在最靠近它的輪胎周向鉛垂切面之前300mm的范圍內。 ④下緣位置:下緣任何一點的離地高度不應大於550mm。 二、後下部裝置要求 (一)形狀、尺寸 後下部防護裝置橫向構件的截面高度不小於100mm;截面材料的最小厚度不小於3mm;其端部不得彎向車輛後方或有尖銳外緣。否則,其端部應倒圓,圓角半徑不小於2.5mm。 (二)安裝位置 1、橫向構件 後下部防護裝置的安裝盡可能位於靠近車輛後部的位置。若後下部防護裝置具有不同的安裝位置,則應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證其安裝後在安裝位置上不會隨意移動。 2、下緣離地高度 後下部防護的狀態可以調整的車輛:後防裝置下邊緣的離地高度應不大於450mm。 後下部防護的狀態不能調整的車輛:後防裝置下邊緣的離地高度應不大於550mm。 3、橫向構件安裝寬度 後防裝置的寬度不得大於車輛後軸兩側車輪最外點的距離;且任一端最外邊緣與這一側車輛後軸車輪最外端的水平橫向距離不大於100mm。 三、安裝固定方式 後下部防護裝置應與車架或車體的其他可靠部位有效固定連接。施加外力後,裝置應無明顯松動、變形或移位現象。
『捌』 高欄車邊布怎麼綁
高欄車邊布和蓋篷布技巧如下:
1、苫蓋:基本要求,貨物裝載高度超過端側牆1m以上或有押運人乘坐的敞車不得苫蓋篷布。
『玖』 貨車高欄立柱的製作
正常不算改裝 碰上幾個年紀大的老驗車員,就要找點麻煩了 這個是以前制度的問題 所以去驗車時找個年輕點的很要緊
『拾』 4米2高欄車拉小轎車如何用綁帶固定
看你車行駛證的核載重量,你就知道拉幾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