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注塑機射出裝置作用

注塑機射出裝置作用

發布時間:2021-10-14 09:41:58

❶ 誰有注塑機顯示屏里的各個功能的意思及作用呢比如『射出』『保壓』。。。之類的。謝謝

1. 螺桿向模具方向移動就叫注射,相反移動就要射退或叫防涎或叫松退;
2. 注射結束後螺桿轉入壓力保持階段,此時系統里有一定的壓力,由於冷卻收縮的緣故繼續向模內補充塑料,此時螺桿移動緩慢,這個階段叫保壓;
3. 把塑料粒子融化並計量的動作就叫儲料或叫預塑,通過螺桿旋轉和加熱圈加熱使塑料融化;
4. 使噴嘴向模具方向移動就叫噴嘴進或射台進,相反就叫噴嘴退或射台退,噴嘴與模具澆口接觸就叫噴嘴進到位;
5. 使兩個半模合上的動作就叫合模,使兩個半模分開的動作叫開模;
6. 開模結束後把公模上的產品頂下來的動作就叫頂出或叫脫模,通過頂桿實現這個動作,頂桿後退就叫頂退或叫脫模退;
7. 把產品從模具上分離下來有時也用吹氣動作,一般是一些重量輕,壁薄的產品,如一次性快餐盒;
8. 有些產品中空或形狀復雜那會用到中子或叫抽插芯,此時模具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多個部分通過中子油缸組合到一塊;
9. 模具有厚薄,為適應不同的模厚就需要用到調模動作,分調模前進和調模退兩個動作,進模厚變薄,退模厚變厚;
以上動作在鍵盤上都有對應的按鍵,可以在手動模式下或調模模式下操作。

❷ 注塑的射出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注塑行業問題。不好意思,看到問題遲了。
在注塑成型工藝中,溶膠是螺桿通過旋轉剪切,將原料變為流動形態推送至炮筒頭部。這個設置具體位置,壓力,速度,背壓,要根據製品的大小來確定,初學者,建議你去車間別的機器上看看,教你個辦法,你可以看過別的機器後,自己估計一個值,設置到溶膠最後一個位置,如果正常射料後,操作屏的射料位置為0mm或者0.1mm時,就把溶膠位置再調大一點。一般情況下,射料後的值為大於或接近10mm為宜。
射出是螺桿將炮筒頭部的料通過一定的壓力,速度推送至模具內部。射出的大小直接影響製品的成型,壓力,速度,時間,都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產生。
保壓,顧名思義,保持壓力,是注塑機射料後,因為模具內部的料還不能完全定型,增加一個力,把製品托住,不讓料迴流。
希望能夠幫助你,具體的請追問。購買注塑機,請咨詢!祝你水平步步高升!

❸ 注塑機的射出位置跟射出壓力速度有什麼關系

射出壓力和位置是影響射出速度和射出量的關鍵參數,一般情況下:

1、在某段射出行程中,射出壓力越大,在該行程中射出速度越快

2、射出位置主要用來控制各射出階段的射出量,比如:從開始射出A到料流到澆口位置B一般為快速充膠,過澆口為防止噴射痕和應力採用低速,這時就需要有一個轉換位置B,在A到B的行程中射出壓力大,通過B後射出壓力小。

注射系統的作用:注射系統是注塑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桿式、螺桿預塑柱塞注射式3種主要形式。應用最廣泛的是螺桿式。

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機的一個循環中,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一定數量的塑料加熱塑化後,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通過螺桿將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結束後,對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3)注塑機射出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注塑機的工作原理與打針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藉助螺桿(或柱塞)的推力,將已塑化好的熔融狀態(即粘流態)的塑料注射入閉合好的模腔內,經固化定型後取得製品的工藝過程。

注射成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壓注射—充模冷卻—啟模取件。取出塑件後又再閉模,進行下一個循環。

一般螺桿式注塑機的成型工藝過程是:首先將粒狀或粉狀塑料加入機筒內,並通過螺桿的旋轉和機筒外壁加熱使塑料成為熔融狀態,然後機器進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噴嘴貼緊模具的澆口道,接著向注射缸通入壓力油。

使螺桿向前推進,從而以很高的壓力和較快的速度將熔料注入溫度較低的閉合模具內,經過一定時間和壓力保持(又稱保壓)、冷卻,使其固化成型,便可開模取出製品(保壓的目的是防止模腔中熔料的反流、向模腔內補充物料,以及保證製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

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實現和保證成型製品質量的前提,而為滿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壓力和速度。同時,由於注射壓力很高,相應地在模腔中產生很高的壓力(模腔內的平均壓力一般在20~45MPa之間),因此必須有足夠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見,注射裝置和合模裝置是注塑機的關鍵部件。

❹ 注塑機各部位起什麼作用

(1)注射系統
注射系統的作用:注射系統是注塑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桿式、螺桿預塑柱塞注射式3種主要形式。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螺桿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機的一個循環中,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一定數量的塑料加熱塑化後,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通過螺桿將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結束後,對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注射系統的組成:注射系統由塑化裝置和動力傳遞裝置組成。 螺桿式注塑機塑化裝置主要由加料裝置、料筒、螺桿、射咀部分組成。動力傳遞裝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動油缸以及螺桿驅動裝置(熔膠馬達)。
(2)合模系統
合模系統的作用:合模系統的作用是保證模具閉合、開啟及頂出製品。同時,在模具閉合後,供給予模具足夠的鎖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進入模腔產生的模腔壓力,防止模具開縫,造成製品的不良現狀。 合模系統的組成:合模系統主要由合模裝置、調模機構、頂出機構、前後固定模板、移動模板、合模油缸和安全保護機構組成。
(3)液壓系統
液壓傳動系統的作用是實現注塑機按工藝過程所要求的各種動作提供動力,並滿足注塑機各部分所需壓力、速度、溫度等的要求。它主要由各自種液壓元件和液壓輔助元件所組成,其中油泵和電機是注塑機的動力來源。各種閥控制油液壓力和流量,從而滿足注射成型工藝各項要求。
(4)電氣控制系統
電氣控制系統與液壓系統合理配合,可實現注射機的工藝過程要求(壓力、溫度、速度、時間)和各種程序動作。主要由電器、電子元件、儀表、加熱器、感測器等組成。一般有四種控制方式,手動、半自動、全自動、調整。
(5)加熱/冷卻系統
編輯本段
加熱系統是用來加熱料筒及注射噴嘴的,注塑機料筒一般採用電熱圈作為加熱裝置,安裝在料筒的外部,並用熱電偶分段檢測。熱量通過筒壁導熱為物料塑化提供熱源;冷卻系統主要是用來冷卻油溫,油溫過高會引起多種故障出現所以油溫必須加以控制。另一處需要冷卻的位置在料管下料口附近,防止原料在下料口熔化,導致原料不能正常下料。
(6)潤滑系統
編輯本段
潤滑系統是注塑機的動模板、調模裝置、連桿機鉸等處有相對運動的部位提供潤滑條件的迴路,以便減少能耗和提高零件壽命,潤滑可以是定期的手動潤滑,也可以是自動電動潤滑;
(7)安全保護與監測系統
編輯本段
注塑機的安全裝置主要是用來保護人、機安全的裝置。主要由安全門、液壓閥、限位開關、光電檢測元件等組成,實現電氣——機械——液壓的聯鎖保護。 監測系統主要對注塑機的油溫、料溫、系統超載,以及工藝和設備故障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情況進行指示或報警。

❺ 注塑機的射出動作是如何設定的,什麼時候用射出一,什麼時候用射出一、二、三、四等。

這個問題呀比較有深度,一般看產品的性質來決定,我在這里給你做個工作原理解釋,看是否對你有幫助。一般我們有熔膠位置(也叫加料到位位置)我們不防設到50.那在來看射膠位置,如果射一設為40,那就是說從50到40這個距離的膠量採用的就是射一的壓力跟速度。射二設為25,那就是從40到25這段膠採用的就是射二的壓力跟速度。以此類推。至於什麼時候用射出一、二、三、四等,這個就要看產品了,一般小產品用二段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採用幾段呢?是因為如果一直用一段會因為單用一段壓力過大就會產品有毛邊,壓力過小就會射不飽,那你要問不能調到剛剛好嗎,很難的,因為剛開始射的時候膠道還是冷的,壓力小了注不進去,等料流過了在用這個壓力可能就會大了,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是否對你有幫助。

❻ 注塑機射膠原理

1)注射系統
注射系統的作用:注射系統是注塑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桿式、螺桿預塑柱塞注 立式注塑機
射式3種主要形式。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螺桿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機的一個循環中,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一定數量的塑料加熱塑化後,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通過螺桿將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結束後,對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注射系統的組成:注射系統由塑化裝置和動力傳遞裝置組成。 螺桿式注塑機塑化裝置主要由加料裝置、料筒、螺桿、射咀部分組成。動力傳遞裝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動油缸以及螺桿驅動裝置(熔膠馬達)。
(2)合模系統
合模系統的作用:合模系統的作用是保證模具閉合、開啟及頂出製品。同時,在模具閉合後,供給予模具足夠的鎖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進入模腔產生的模腔壓力,防止模具開縫,造成製品的不良現狀。 合模系統的組成:合模系統主要由合模裝置、調模機構、頂出機構、前後固定模板、移動模板、合模油缸和安全保護機構組成。
(3)液壓系統
液壓傳動系統的作用是實現注塑機按工藝過程所要求的各種動作提供動力,並滿足注塑機各部分所需壓力、速度、溫度等的要求。它主要由各自種液壓元件和液壓輔助元件所組成,其中油泵和電機是注塑機的動力來源。各種閥控制油液壓力和流量,從而滿足注射成型工藝各項要求。
(4)電氣控制系統
電氣控制系統與液壓系統合理配合,可實現注射機的工藝過程要求(壓力、溫度、速度、時間)和各種 原理示意圖
程序動作。主要由電器、電子元件、儀表、加熱器、感測器等組成。一般有四種控制方式,手動、半自動、全自動、調整。
(5)加熱/冷卻系統
加熱系統是用來加熱料筒及注射噴嘴的,注塑機料筒一般採用電熱圈作為加熱裝置,安裝在料筒的外部,並用熱電偶分段檢測。熱量通過筒壁導熱為物料塑化提供熱源;冷卻系統主要是用來冷卻油溫,油溫過高會引起多種故障出現所以油溫必須加以控制。另一處需要冷卻的位置在料管下料口附近,防止原料在下料口熔化,導致原料不能正常下料。
(6)潤滑系統
潤滑系統是注塑機的動模板、調模裝置、連桿機鉸等處有相對運動的部位提供潤滑條件的迴路,以便減少能耗和提高零件壽命,潤滑可以是定期的手動潤滑,也可以是自動電動潤滑;
(7)安全保護與監測系統
注塑機的安全裝置主要是用來保護人、機安全的裝置。主要由安全門、液壓閥、限位開關、光電檢測元件等組成,實現電氣——機械——液壓的聯鎖保護。 監測系統主要對注塑機的油溫、料溫、系統超載,以及工藝和設備故障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情況進行指示或報警。

❼ 注塑機的射出位置是什麼意思

注塑機的射出位置螺桿注射時以設定的速度和壓力達到設定的位置.

知識拓展:

射出位置,與儲料沒多大關系。不過射出位置不可能超過儲料位置的。用多段注射是針對不同的產品優化注塑工藝,減少或避免產品注塑缺陷的,具體的在產品的哪個位置要看那一段料能充填到產品哪個位置。一般的話第一段是打膠口,最後一段射膠位置為0,是進行補縮保壓。

注塑機又名注射成型機或注射機。它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分為立式、卧式、全電式。注塑機能加熱塑料,對熔融塑料施加高壓,使其射出而充滿模具型腔。

注塑機分類:

(1)按塑化方式分類

1. 柱塞式塑料注射成型機
它的混煉性很差的,塑化性也不好,要加裝分流梭裝置。已很少使用。
2. 往復式螺桿式塑料注射成型機;
依靠螺桿進行塑化與注射,混煉性和塑化性都很好,現在使用最多。
3. 螺桿——柱塞式塑料注射成型機依靠螺桿進行塑化與依靠柱塞進行注射,兩個過程分開來。

(2)按合模方式分類

1.機械式
2.液壓式
3..液壓——機械式

❽ 注塑射出位置有什麼作用對產品有什麼影響

注塑機射出位置主要用於多段射出,依產品需要而設定,第一段設定料頭的位置,其他是依照產品轉折和厚薄來設定位置,壓力,速度;全部注射位置加起來才是射出行程,它一定比加料行程小,否則就缺膠射不飽了;最大位置是看機台大小,位置尺行程長度而定,你可以手動加料或者松退到最後端,就可以知道最大射出行程了。

❾ 什麼是塑膠射出成型機它是用來做什麼的成品又是什麼呢

塑膠射出成型機是用於注塑出產品的機器,產品非常廣泛,像一般的NOTEBOOK,LCD框,手機殼,電視機殼等等,幾乎所有塑膠件都是這樣做出來的。
以下是注塑機的工作原理和注塑成型的過程:

1、注塑成型機的工作原理
注塑機的工作原理與打針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藉助螺桿(或柱塞)的推力,將已塑化好的熔融狀態(即粘流態)的塑料注射入閉合好的模腔內,經固化定型後取得製品的工藝過程。
注射成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壓注射——充模冷卻——啟模取件。取出塑件後又再閉模,進行下一個循環。

2、注塑機的結構
注塑機根據塑化方式分為柱塞式注塑機和螺桿式注塑機,按機器的傳動方式又可分為液壓式、機械式和液壓——機械(連桿)式,按操作方式分為自動、半自動、手動注塑機。
(1)卧式注塑機:這是最常見的類型。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處於同一水平中心線上,且模具是沿水平方向打開的。其特點是:機身矮,易於操作和維修;機器重心低,安裝較平穩;製品頂出後可利用重力作用自動落下,易於實現全自動操作。目前,市場上的注塑機多採用此種型式。
(2)立式注塑機: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處於同一垂直中心線上,且模具是沿垂直方向打開的。因此,其佔地面積較小,容易安放嵌件,裝卸模具較方便,自料斗落入的物料能較均勻地進行塑化。但製品頂出後不易自動落下,必須用手取下,不易實現自動操作。立式注塑機宜用於小型注塑機,一般是在60克以下的注塑機採用較多,大、中型機不宜採用。
(3)角式注塑機:其注射方向和模具分界面在同一個面上,它特別適合於加工中心部分不允許留有澆口痕跡的平面製品。它佔地面積比卧式注塑機小,但放入模具內的嵌件容易傾斜落下。這種型式的注塑機宜用於小機。
(4)多模轉盤式注塑機:它是一種多工位操作的特殊注塑機,其特點是合模裝置採用了轉盤式結構,模具圍繞轉軸轉動。這種型式的注塑機充分發揮了注射裝置的塑化能力,可以縮短生產周期,提高機器的生產能力,因而特別適合於冷卻定型時間長或因安放嵌件而需要較多輔助時間的大批量製品的生產。但因合模系統龐大、復雜,合模裝置的合模力往往較小,故這種注塑機在塑膠鞋底等製品生產中應用較多。
一般注塑機包括注射裝置、合模裝置、液壓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等部分。
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實現和保證成型製品質量的前提,而為滿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壓力和速度。同時,由於注射壓力很高,相應地在模腔中產生很高的壓力(模腔內的平均壓力一般在20~45MPa之間),因此必須有足夠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見,注射裝置和合模裝置是注塑機的關鍵部件。

3.注塑機的操作

3.1注塑機的動作程序
合模→預塑→倒縮→噴嘴前進→注射→保壓→噴嘴後退→冷卻→開模→頂出→開門→取工件→關門→合模。

3.2注塑機操作項目:注塑機操作項目包括控制鍵盤操作、電器控制櫃操作和液壓系統操作三個方面。分別進行注射過程動作、加料動作、注射壓力、注射速度、頂出形式的選擇,料筒各段溫度及電流、電壓的監控,注射壓力和背壓壓力的調節等。

3.2.1注射過程動作選擇
一般注塑機既可手動操作,也可以半自動和全自動操作。
手動操作是在一個生產周期中,每一個動作都是由操作者撥動操作開關而實現的。一般在試機調模時才選用。
半自動操作時機器可以自動完成一個工作周期的動作,但每一個生產周期完畢後操作者必須拉開安全門,取下工件,再關上安全門,機器方可以繼續下一個周期的生產。
全自動操作時注塑機在完成一個工作周期的動作後,可自動進入下一個工作周期。在正常的連續工作過程中無須停機進行控制和調整。但須注意,如需要全自動工作,則(1)中途不要打開安全門,否則全自動操作中斷;(2)要及時加料;(3)若選用電眼感應,應注意不要遮閉了電眼。
實際上,在全自動操作中通常也是需要中途臨時停機的,如給機器模具噴射脫模劑等。
正常生產時,一般選用半自動或全自動操作。操作開始時,應根據生產需要選擇操作方式(手動、半自動或全自動),並相應撥動手動、半自動或全自動開關。
半自動及全自動的工作程序已由線路本身確定好,操作人員只需在電櫃面上更改速度和壓力的大小、時間的長短、頂針的次數等等,不會因操作者調錯鍵鈕而使工作程序出現混亂。
當一個周期中各個動作未調整妥當之前,應先選擇手動操作,確認每個動作正常之後,再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操作。

3.2.2預塑動作選擇
根據預塑加料前後注座是否後退,即噴嘴是否離開模具,注塑機一般設有三種選擇。
(1)固定加料:預塑前和預塑後噴嘴都始終貼進模具,注座也不移動。
(2)前加料:噴嘴頂著模具進行預塑加料,預塑完畢,注座後退,噴嘴離開模具。選擇這種方式的目的是:預塑時利用模具注射孔抵住噴嘴,避免熔料在背壓較高時從噴嘴流出,預塑後可以避免噴嘴和模具長時間接觸而產生熱量傳遞,影響它們各自溫度的相對穩定。
(3)後加料:注射完成後,注座後退,噴嘴離開模具然後預塑,預塑完注座前進。該動作適用於加工成型溫度特別窄的塑料,由於噴嘴與模具接觸時間短,避免了熱量的流失,也避免了熔料在噴嘴孔內的凝固。
注射結束、冷卻計時器計時完畢後,預塑動作開始。螺桿旋轉將塑料熔融料擠送到螺桿頭前面。由於螺桿前端單向閥的作用,熔融塑料積存在機筒的前端,將螺桿向後迫退。當螺桿退到預定的位置時(此位置由行程開關確定,控制螺桿後退的距離,實現定量加料),預塑停止,螺桿停止轉動。緊接著是倒縮動作,倒縮即螺桿做微量的軸向後退,此動作可使聚集在噴嘴處的熔料的壓力得以解除,克服由於機筒內外壓力的不平衡而引起的「流涎」現象。若不需要倒縮,則應把倒縮停止,開關調到適當位置,讓預塑停止。開關被壓上的同一時刻,倒縮停止開關也被壓上。當螺桿做倒縮動作後退到壓上停止開關時,倒縮停止。接著注座開始後退。當注座後退至壓上停止開關時,注座停止後退。若採用固定加料方式,則應注意調整好行程開關的位置。
一般生產多採用固定加料方式以節省注座進退操作時間,加快生產周期。

❿ 注塑機的射出123段的距離起什麼作用

注塑一般程序是:注射、保壓、冷卻(同時塑化)、開模、頂出、合模,如此循環。
這這里講的「射出」應該是指「注射」過程吧,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注射1段就夠了,而這個距離就表示需要注射的料量(距離X料筒內截面積X密度=料量)。

而有些產品在充填時候,在不同料量的階段可能需要不同的速度和壓力,這樣就有了分成幾段的功能。

閱讀全文

與注塑機射出裝置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牙用什麼材料最好 瀏覽:219
辦公設備的凈殘值如何 瀏覽:736
騰亞南京塑料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44
購機工具箱 瀏覽:720
注塑後機械手用來干什麼 瀏覽:50
水表閥門s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533
博世電動工具木工專用 瀏覽:38
8匹柴油機飛輪軸承怎麼拆下 瀏覽:884
收割機軸承拿不下來怎麼弄 瀏覽:634
電療儀器指哪些 瀏覽:134
病房測心跳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191
大型設備上崗證怎麼列印 瀏覽:86
諾信數控機床控制系統怎麼連網 瀏覽:839
直播賣貨用什麼設備清晰度好 瀏覽:190
機械裝置拆裝工具 瀏覽:888
防護閥門用字母怎麼代表 瀏覽:115
影視器材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802
空冷軸承運行中內外溫差多少 瀏覽:769
matlab安裝遺傳演算法工具箱 瀏覽:367
冰櫃為什麼製冷頻繁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