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霧器的結構
除霧器主要是由板片、支承裝置構成。板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PP、FRP等)或不銹鋼(如316L、317L等)2大類材料製作而成。一般分為流線型和折線型。
2. 濕式負壓誘導除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濕式負壓誘導除塵器是通過誘導風機建立負壓源,將含塵氣體卷吸進入霧化親和腔和振弦分離腔,實現空氣與粉塵的分離,達到凈化之目的。
3. 管束除塵器工作原理
管束除霧器的結構包括管束筒體、增速器、分離器、匯流環和導流環,筒體垂直並且光潔,圓滑沒有偏心,通過增速器確保以小的阻力條件提升氣流的旋轉運動速度,用分離器實現不同粒徑的霧滴在煙氣中的分離,通過匯流環控制液膜厚度,維持的氣流分布狀態,導流環控制氣口狀態,防止捕悉液滴被二次夾帶。
4. 管束除塵器,下面原除霧器還需要保留嗎
當然需要保留了,要組合使用才能更有效果
5. 高效除塵除霧裝置除塵效率一般多少
旋風除塵器
的除塵效率,要看它所要處理對象的特點,對於除掉粒徑在5-10微米以上的粉塵,它的效率是較高的,一般不低於90%。
6. 管束式除霧器和無級式除霧器哪個好
脫硫除霧器一般用折流板結構的,也有流線型的,不過流線型的只能通過模具做出來,作用是使脫硫後的帶水煙氣通過彎道減速、碰撞等物理作用把煙氣中的水汽除去,避免風機帶水。一般還應該配有除霧器沖洗系統。根據你說的情況,你應該用的是碳鋼塔+內部防腐,除霧器材質用316L完全可以。個人感覺用304的就完全滿足使用了,316L的不好加工,價格還貴。
7. 管束除霧器
在上下汽包的鍋爐中就有對流管束;對流管束的管子熱負荷最高,這部分的管子受熱水變成蒸汽,由下往上運動;其主要作用就是吸收熱量傳給水和蒸汽和作為鍋爐水循環的上升部分。
8. 管束除霧器管束除塵器真的好用嗎
旋流子除霧器只能適用小煙氣量的除霧,其原因為:液滴靠離心力向外側移動,如除霧直徑過大,大部分微小液滴其未到達外側壁板就已經離開除霧器,不能與其他液滴凝聚,也就使除霧效果並不理想。
為此,減小旋流子外徑尺寸就成關鍵。新技術是將旋流子做成小直徑模塊,並上下2-3個旋流子組成一個單元(視工況設計)。大煙氣量的大型脫硫塔則布置數個或數十個旋流子單元,從而達到良好的除塵除霧效果。
其為小直徑圓柱狀,下部設置3層旋流子除塵除霧器及折板式除霧器一層。
為保證旋流子不發生堵塞現象,以及外側壁不積灰,在下部旋流子中心盲板處設置有噴水裝置,可定期或不定期對外側管壁和旋流板進行沖洗。
為達到良好的除塵除霧效果,根據煙氣量大小布置一體化除塵除霧單元輸入,以控制進入筒內煙氣流速在合適的范圍。
為防止液滴隨煙氣向上流動,在外筒內側設置一定數量的聚液環,一方面可制止液滴隨煙氣向上一定,另一方面可使液滴進一步凝聚長大。
為防止較大的漿液凝結在旋流子單元內及給檢修提供檢修平台,我們推薦在管束式除霧器下層保留或者增添一級粗除折板式除霧器。
吸收塔噴淋後的凈煙氣首先經過氣旋除塵除霧區,煙氣中含有大量的霧滴,霧滴由漿液液滴、凝結液滴和塵顆粒組成,大量的細小液滴與顆粒在經過氣旋除塵除霧器的旋流板時,與旋流板葉片發生碰撞,煙氣中的小顆粒霧滴經過碰撞聚集成為大顆粒,同時在旋流板葉片上形成液膜,煙氣中的粉塵與液膜碰撞後被捕捉下來,液膜厚度逐漸增加從葉片脫離向下流入吸收塔漿池,實現除塵除霧滴作用。煙氣經過旋流板後,運動方向由原來的垂直向上運動變成旋轉上升運動,未被旋流板捕捉的霧滴在旋轉運動過程中受離心力的作用向氣旋筒表面運動,氣旋筒表面同樣是存在均勻的液膜,運動到液膜表面的霧滴及粉塵同樣被捕捉,從而進一步達到了除塵除霧的作用。
一般經過三級旋流板除塵除霧器後,可以使得煙氣中的霧滴含量降至30mg/Nm3,粉塵濃度降至5mg/Nm3。
9. 如何提高管束式除霧器的除塵效率
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效率,要看它所要處理對象的特點,對於除掉粒徑在5-10微米以上的粉塵,它的效率是較高的,一般不低於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