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實驗室用如右圖的裝置製取二氧化碳,並完成有關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1)將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試液,觀察
(1)將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試液,因為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所以石蕊試液會變紅色.答案:石蕊試液會變紅色 (2)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 (3)乾燥二氧化碳可以選用濃硫酸,因為濃硫酸不與二氧化碳反應.答案:濃硫酸 (4)設欲產生500mL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0044 x0.5L×1.977g/L
x=2.25g 答:(略) |
Ⅱ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裝置研究CO2的性質.提示:①忽略塊狀大理石中雜質對本實驗的影響②鹼性碳酸鈉溶液與中
(1)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溶於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變紅;
(2)關閉K,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產生CO2,使b管中的氣壓增大,b中液體被壓入a中,大理石與稀鹽酸脫離接觸,所以反應停止;
(3)反應停止後,向a中滴入酚酞溶液,並加入一定量氫氧化鈉固體,充分反應後a中溶液呈紅色,溶液顯鹼性,氫氧化鈉固體溶於水使溫度升高,氣壓變大,液面上升;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氯化鈉,故溶液變渾濁,氫氧化鈉也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最終b中紅色褪去,說明溶液無顯鹼性的物質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此時b中溶液的溶質可能為NaCl或NaCl、CaCl2.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紫色石蕊小花變紅
(2)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產生CO2,使b管中的氣壓增大,b中液體被壓入a中,大理石與稀鹽酸脫離接觸,所以反應停止.
(3)液面上升,溶液變渾濁.NaCl或NaCl、CaCl2
Ⅲ 實驗室用下圖裝置進行碳酸鈉的性質實驗,燒杯A中是澄清石灰水並滴加了酚酞,C中是石灰乳.實驗開始前,稱
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過濾後濾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說明該溶液中含有鹼性物質--氫氧化鈣,但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確定: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反應部分二氧化碳;也可能沒有二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是:氫氧化鈣;不能;
②檢驗氫氧化鈣的操作是:取樣加水溶解並滴加酚酞,溶液變紅色,說明濾渣中含有氫氧化鈣;然後繼續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碳酸鈣;
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 | 所用的試劑或檢驗方法 | 結 論 |
步驟一 | 取樣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 | 證明 Ca(OH)2存在 |
步驟二 | 繼續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 | 證明 CaCO3存在 |
預測的反應現象 | B中反應後,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 燒杯A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A中溶液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澱產生,紅色不褪去. | Na2CO3、Na2SO4 | Na2CO3+Ca(OH)2=CaCO3↓+2NaOH |
Ⅳ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二氧化碳的製取和部分性質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關閉E打開C,從長頸漏
(1)二氧化碳氣體使D中的蠟燭慢慢熄滅,說明它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 故答案為: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 (2)要檢驗碳酸鈉,根據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故可加入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碳酸鈉,檢驗碳酸鈉的方法是加入稀鹽酸,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上生成白色沉澱;化學方程式為: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虛線框內裝置適於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的反應,因此可以用來製取氫氣,化學方程式可選擇鋅和稀硫酸反應. 故答案為:稀鹽酸(或稀硫酸);玻璃片上出現白色固體;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氫氣(或H 2 );Zn+H 2 SO 4 =ZnSO 4 +H 2 ↑; |
Ⅳ (2012普陀區二模)實驗室用下圖裝置進行碳酸鈉的性質實驗,燒杯A中是澄清石灰水並滴加了酚酞,C中是石
①10.6g純鹼的物質的量是:
10.6g |
106g/mol |
1 |
0.1mol |
1 |
x |
實驗步驟 | 所用的試劑或檢驗方法 | 結 論 |
步驟一 | 取樣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 | 證明 Ca(OH)2存在 |
步驟二 | 繼續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 | 證明 CaCO3存在 |
預測的反應現象 | B中反應後,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 燒杯A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A中溶液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澱產生,紅色不褪去. | Na2CO3、Na2SO4 | Na2CO3+Ca(OH)2═CaCO3↓+2NaOH |
A中溶液並沒有大量的白色沉澱產生,紅色褪去. | H2SO4、Na2SO4 | H2SO4+Ca(OH)2═CaSO4+2H2O |
Ⅵ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二氧化碳的製取和部分性質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關閉E打開C,從長頸漏斗A
(1)二氧化碳氣體使D中的蠟燭慢慢熄滅,說明它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故答案為: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CaCO3+2HCl=CaCl2+CO2↑+H2O;
(2)要檢驗碳酸鈉,根據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故可加入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碳酸鈉,檢驗碳酸鈉的方法是加入稀鹽酸,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上生成白色沉澱;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
虛線框內裝置適於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的反應,因此可以用來製取氫氣,化學方程式可選擇鋅和稀硫酸反應.
故答案為:稀鹽酸(或稀硫酸);玻璃片上出現白色固體;
Ca(OH)2+CO2=CaCO3↓+H2O
2Na2O2+2CO2=2Na2CO3+O2
氫氣(或H2);Zn+H2SO4=ZnSO4+H2↑;
Ⅶ (2014通州區二模)下面是利用如圖裝置完成驗證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1)注射器1中盛有10mL水,注射器2
(1)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且容器版內氣體減少,權壓強減小,在外界氣壓的作用下,打開K會看到燒杯B中的溶液進入錐形瓶;故填:溶液變紅色;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溶液沿導管進入錐形瓶;
(2)①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導致錐形瓶內的壓強減小,外界空氣由玻璃管進入氣球,看到氣球變大,若向外拉動注射器1,石灰水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澱和氫氧化鈉;故填:氣球變鼓;溶液變渾濁;
②但是氫氧化鈣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也會出現碳酸鈣白色沉澱,可以用加入鹽酸的方法來檢驗是否有碳酸鈉的存在,可打開K,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鹽酸進入錐形瓶,若看到有氣泡產生,則證明發生了反應.故填:二氧化碳也能使石灰水變渾濁;有氣泡生成;Na2CO3+2HCl═2NaCl+H2O+CO2↑.
Ⅷ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二氧化碳的製取和部分性質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 抑制燃燒,或是使燃燒熄滅。 CaCO3+2HCl=CaCl2 +CO2+H2O
2 它考的是碳酸鈉的檢驗,與酸反應產生氣體。可以填稀鹽酸。產生二氧化碳,玻璃片變渾濁。Ca(OH)2+CO2=CaCO3+H2O
3 2Na2O2+2CO2=2Na2CO3+O2
H2 Zn+2HCl=ZnCl2+H2(裝置類型固體與液體不加熱反應)
Ⅸ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二氧化碳的製取與部分性質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關閉E打開C,從長
(1)二氧化碳使燃燒著的蠟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製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要檢驗碳酸鈉,根據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故可加入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碳酸鈉,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2Na2O2=2Na2CO3+O2;
虛線框內裝置是固液常溫型裝置,實驗室中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可用此裝置,化學方程式為:2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