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機械系統
所謂系統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間具有一定聯系的許多要素構成的一個整體,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要素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整體都是系統。系統本身可分成若干個子系統;子系統里有時還可以分出更小的小子系統;反過來,系統本身還可以作為更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例如,照相機本身可以看作是由機、光、電能(全自動照相機)及其控制系統所組成的一個系統。若把它的機械繫統再細分,又可分為相機殼體、光學鏡頭支承架、膠卷支承架和進、退膠卷的傳動機構等不同的機械子系統。當把該照相機固定到衛星上,讓它隨著衛星一起去拍攝衛星所經之處,記錄人們想知道而又不能到達地方的情景時,則該照相機又是衛星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了。圖3-1所示的家用吸塵器,從某種意義來講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由底座、後蓋等部分組成。
圖3-1家用吸塵器1—底座;2—報警鳴示;3—密封護套;4—前蓋;5—前搭扣;6—擋尖板;7—把手;8—卷線按鈕;9—中蓋;10—後蓋;11—後蓋座;12—後輪;13—電線插頭;14—毛刷升降開關;15—地板刷;16—曲管;17—吸力調節器:18—軟管插管任何機械產品都是由若干個零部件及裝置組成的一個特定系統,即一個由確定質量、剛度及阻尼的若干個物質所組成,彼此間有機聯系,並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統均可稱為機械繫統。機械設計課程中所講授的各種機械零件則是組成機械繫統的基本要素,它們為組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機械繫統有機聯系著。為了初步了解機械,下面對相關概念作出解釋。機構是人為的實物組合,各部分之間有確定的相對運動。組成機構的運動單元稱為構件。機器是用於某種目的要求而設計的機械繫統,機器是由機構組成,並且可以做機械功或進行能量轉換。機構和機器統稱為機械。下面針對機器、機械、機構進行分析。
Ⅱ 安全生產管理中 人 機 料 法 環 五個要素分別對安全有何影響
安全生產:「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規范
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生產是企業、社會發展最根本的保障。不同的工種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都要求有不同的安全措施,生產車間安全生產措施、法則,可歸納為對「人、機、料、境、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規范。
「人」,即人的管理1安全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人的管理。生產車間崗位的人員需求程序應是非常規范的。車間新需求的員工,根據公司所薦人員的詳細材料,先形成定崗的初步意向,然後到輔助崗位進行一段時間的磨合。在這段磨合期中,車間以責任感強弱為該員工最基本的評價基準,然後根據該員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練程度等情況進行總評,形成書面資料,反饋給公司,以落實定崗。對初評不能擔當本崗位者,車間通過以培訓、再教育等途徑來提升該員工的綜合能力,以達到勝任的目的。如再不能勝任的員工,則謝絕錄用。在日常生產中,車間管理者要注重與員工進行溝通,通過表揚、鼓勵、獎賞等激勵方法增加員工的工作信心和激情。
「機」,即機器設備的管理
2機器設備是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的物質條件,是進行安全生產的首要保障。作為一名生產車間管理者,應根據設備保養的復雜性,對每台設備定製 「設備責任牌」,落實專人負責。公司不定期開展現場管理檢查,並建立相配套的獎罰制度,使每個設備責任人形成自覺保養設備的良好習慣。員工在交接班的時候,必須有機器設備運行情況的交接記錄,一旦發現機器設備運行異常便可及時報告、及時維護。此外,還應定期組織安排機器設備操作培訓或理論培訓,以達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料」,即物料的管理
3物料管理是安全生產中的基本因素,由於化學物料的特殊性,物料性能的轉換相當快,也就是說,從低溫到高溫,從低壓到高壓,由稀變稠等一系列反應,伴著一種物料的加入,只在瞬間便可完成。車間從領料人員開始著手,應進行專業的培訓,使他們熟悉工藝流程,通曉每種物料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對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計算精確。對於不適存放的物料,嚴禁在車間停留,做到現領現用。領料人員必須對倉庫原料進行及時檢驗,嚴禁將不合格原料領進車間。為此,車間還應建立專門的考核制度,培養員工認真、仔細的工作作風。
「法」,即操作法,指導書
4操作法是引導操作的路線,在操作過程中路線不能變。有的操作工特別是新員工對操作法常有疑惑,作為生產車間管理者,除了解釋,還應派出經驗豐富的老操作工進行手把手教導,直到他們完全理解和掌握。為了減少安全隱患,車間還應根據原始記錄、顯示記錄儀,不定期地進行檢查,提醒操作人員時刻保持警惕,做到操作與規定完全一致。針對每個不同崗位,車間還應制定各崗位的職能考核細則,一周一小評,一月一大評,獎罰根據考核細則所規定的條例進行,進一步提高操作工在操作工序中的細心程度。
「環」,即環境的管理
5環境可直接影響到安全生產,也是創造優質產品的前提。作為一名生產車間管理者,應結合「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的5S管理思想,以現場管理為出發點,通過開展自查與互查的方式,結合車間實際制定相應細則。車間各種用品、工具的擺放應當規范,並成為一種習慣。生產車間管理者應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合理化建議」活動,發現、探索各類提高現場管理的有效建議,並對相關建議進行分析,完善,付諸實施,以達到不斷改進的目的。
總之,一定要認清:安全生產不是一項階段性工作,而是長期不斷的持續性工程。
Ⅲ 圖中是一種古希臘人發明的機械裝置示意圖,這個裝置的動力來源於 受熱後的膨脹
受熱膨脹後,氣體擠入下面的球形容器,水被排入到水桶,水的質量增加,向下下降,牽引右邊桿上的繩子,再通過滑輪將繩子收縮,從而控制門的打開。我覺得應該是這樣
Ⅳ 分析你所熟悉的一個機械裝置
我熟悉的機械裝置-------自行車
1、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內省力杠桿,可增大容剎車皮的拉力.
2、鏈輪牙盤與腳蹬,後輪與飛輪,車龍頭與轉軸等都是輪軸,利用它們可以省力.
3、自行車的外胎,車把手塑料套,踏板套,閘把套等處均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剎車時,手用力握緊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車輪鋼圈的壓力,以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剎車時,車輪不再滾動,而在地面上滑動,變滾動為滑動後,摩擦大大增加,所以車能夠迅速制動
Ⅳ 一個人被炸死了,後來人們給他安上了一整套機械裝置,但是被人控制。並且是外國
《機械戰警》是抄由何塞·帕迪里亞執導,喬爾·金納曼、塞繆爾·傑克遜、加里·奧德曼等主演的一部科幻電影,改編自1987年保羅·范霍文執導的同名電影。影片於2014年2月12日在美國上映,2014年2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1]
影片的故事背景與原版基本相同,故事設定在2028年的底特律,男主角亞歷克斯·墨菲是一名正直的警察,被壞人安裝在車上的炸彈炸成重傷,為了救他,OmniCorp公司將他改造成了生化機器人「機器戰警」,代表著美國司法的未來。
Ⅵ 質量管理中的六要素(人、機、料、環、法、測)具體概念是什麼
在質量管理中,六要素分別表示:
人:操作者對質量的認識、技術熟練程度、身體狀況等;
機:機器設備、測量儀器的精度和維護保養狀況等;
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等;
法:這里包括生產工藝、設備選擇、操作規程等;
環:主要指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是否標准、正確;
測:工作地的溫度、濕度、照明和清潔條件等;
由於這五個因素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是M和E,所以常簡稱為5M1E。
工序是產品形成的基本環節,工序質量是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礎,工序質量對產品質量、生產成本、生產效率有著重要影響。
工序標准化作業對工序質量的保證起著關鍵作用,工序標准化在工序質量改進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質量受5M1E即人、機、料、法、環、測六方面因素的影響,工序標准化就是要尋求5M1E的標准化。
Ⅶ 機械設備質量問題找誰鑒定
機械設備質量司法鑒定,依據不同情況確定檢驗或鑒定
因為大型機械設備通常具有構造復雜、修復性強、需反復調試的特點。對此類質量問題鑒定或檢驗應作階段性區分。
1、驗收階段:檢驗
鑒於該階段設備尚未投產,相當於傳統產品的「新」產品,此階段發生糾紛,可委託檢驗機構依照技術協議、相關標准(企標、地標、行標、國標)進行檢驗,參考檢驗結果確定雙方責任,而無需進行質量鑒定。
但是,應該注意的是,檢驗前應該給賣方合理調試期限,而且檢驗結果並非是確定雙方責任的終局依據。
同時,鑒於此類設備修復性強、需反復調試的特點,還要綜合考慮質量瑕疵是否重大、是否不可或不宜修復等因素來確定雙方責任承擔。因一次檢驗未能通過就斷定設備不合格進而判決退貨賠償損失,既是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也將嚴重損害生產者生產積極性。
例如:在河北省豐寧縣某建材有限公司與上海市某機械有限公司砂加氣砌塊自動生產線質量糾紛一案中,由於該生產線模箱設備存在質量問題,導致所產出的產品次品率較高,達不到行業普遍標准。相關部門並未以不合格的現狀就對產品作出退貨的簡單處理,而是容許後者通過技術改進(更換技術模塊)達到合同約定的標准。雖然後者因延期交貨給予前者一定的經濟補償,但是相比於退貨帶來的巨大損失是微乎其微的。
2、使用階段:鑒定
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在包修期內非因使用不當,賣方應該負責免費修理和更換部件。在這個階段發生的訴訟,多是由於設備損害嚴重,維修費用高,賣方不認可是設備本身存在質量原因而引發。
在這個階段發生的訴訟,通常就需要委託鑒定機構對故障原因進行分析、判斷,確定是安裝原因、產品自身質量原因還是使用不當造成的。
Ⅷ 機械繫統的組成是什麼
機械繫統的具體組成:
1、動力系統:包括動力機及其配套裝置.是機械繫統工作的動力源。如內燃機、汽輪機、水輪機等動力機;有把二次能源(如電能、液能、氣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
2、傳動系統:是把動力機的動力和運動傳遞給執行系統的中間裝置。
3、執行系統:包括機械的執行機構和執行構件,它是利用機械能來改變作業對象的性質、狀態、形狀或位置。或對作業對象進行檢測、度量等,以進行生產或達到其他預定要求的裝置。
4、操縱控制系統:是為了使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彼此協調運行,並准確、可靠地完成整機功能的裝置。
(8)一個機械裝置中人的質量擴展閱讀:
發展趨勢
1、智能化:是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慧在機械建設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
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慧、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
2、模塊化: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程。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介面、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復雜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研製集減速、智能調速、電機於一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
3、微型化:指的是機電一體化向微型機器和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稱其為微電子機械繫統(MEMS),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並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在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Ⅸ 電工題目和機械題目 高手來 做部分也行~
1.B 定子繞組("釘"應改為"定")
2.B可編程序控制器
3.B過載保護(通常用於長期的過載保護)
4.A通斷主電路
5. A電源
6.A串聯在主電路中
7.C短路保護(有一定過載保護作用,但主要還是短路保護)
8.D一側面
9.B緊固防松
10.B傳動絲杠
11.A齒面磨損(開式的失效主要有齒面磨損與齒根折斷)
12.A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很明顯的,直齒圓柱齒輪只有徑向力作用.最簡單的.)
13.B應力集中(軸肩處有應力集中現象)
14.C保持架(不是工作面,不需要那麼好的材料)
15.D 徑向尺寸小 (徑向空間受限,應設計為滑動軸承)
16.A 鑄鐵(便宜,堅固)
17.A降低硬度(退火是一種加工前的准備工藝,降低硬度改進了切削性能,使工件易於加工)
18.C 液壓缸或液壓馬達(有機械能輸出的裝置是為執行元件也)
19.B速度.扭矩.功率可作無級調速(液壓糸統特點:高動力輸出,無級調速,易於自動化,易於實現過載保護,與其他傳動聯用;傳動准確度及效率不高.)
20.B電路圖
上面的老兄是在胡說八道,千萬不要相信.
Ⅹ 機電安裝的題,謝謝大家給個正確答案!謝謝
1.高壓鍋有好差,而一般家用高壓鍋有閥門能小量地排氣,使壓力不再提升,而穩定在一個值,所以水的沸點可達110~120℃.
2.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是36.2℃~37.3℃度,這一般指是腋下溫度. 37.4-38度為低熱,38度以上為高熱 。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3,家用冰箱多為三星級冰箱,冷凍室達到-18℃後,每下降1℃都是困難的,越冷越難下降,但連續運行最低溫度可達零下24℃以下,而此時同樣也會內外溫差大,冷量散失多而出現開機時間很長甚至不停機。
4,漠河是全國最冷的地方,冬季溫度常在零下30~40℃,極端最低溫度曾達到零下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