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全地形車傳動裝置結構

全地形車傳動裝置結構

發布時間:2021-10-13 15:11:05

『壹』 地球末日怎麼獲得加特林和全地形車傳動裝置

傳送裝置還沒出呢,聽說1.6.9版本就要出,至於加特林,其是渣得很,拿著很沉跑得慢,沒必要的

『貳』 全地形車轉向原理是怎樣的

把式全地形車(ATV)是通過連接軸和車把手轉動實現轉向全地形車轉向原理是很多專業玩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其轉向的幅度和把手旋轉程度成正比。首先。要了解全地形車的轉向原理,全地形車的轉向原理關繫到操作方法,這就涉及到轉動的幅度和轉向角度的判斷問題,首先要了解全地形車的屬性、車速判定和車距判斷等一系列問題、駕駛習慣,是通過轉動方向盤來實現車輪軸轉向,也就是全地形車的配置和制式等基本原理,對於習慣操作摩托車的人來說很好判斷,操作方法也接近普通汽車。還有一種是盤式全地形車,但需要施加的力度較大,其轉向制式和一般的汽車一樣,也叫農夫車(UTV),在車距判定和轉幅判定上也會更准確,另外UTV一般都設有變速檔等,所以一般的車型都配有助力轉向器,習慣於駕駛小型汽車的人會比較習慣盤式操作,是一種常用於專業用途的全地形車,可以降低上手難度,角度也基本上吻合

『叄』 傳動裝置的結構

傳動抄裝置:是將原動機的運襲動和動力傳給工作機構的中間裝置。.
對於前置後驅的汽車來說,發動機發出的轉矩依次經過離合器、變速箱、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給後車輪,所以後輪又稱為驅動輪。驅動輪得到轉矩便給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並因此而使地面對驅動輪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就是汽車的驅動力。汽車的前輪與傳動系一般沒有動力上的直接聯系,因此稱為從動輪。
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肆』 汽車傳動系統常見五種布置形式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
汽車發動機的動力經傳動系統傳動而驅使汽車運動。一般來說汽車有前、後兩排車輪, 其中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轉動, 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車輪即是驅動輪。按照驅動輪的數量, 可分為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大類;根據發動機在汽車中的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位置, 兩輪驅動又分為前置前驅(FF)、前置後驅(FR)、後置後驅(RR)和中置後驅(MR)等四種形式。四輪驅動也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全時四輪驅動(Full-Time)、分時四輪驅動(Part-Time)和適時四輪驅動(Real-Time)。目前, 在轎車最常用的驅動方式是前置前驅、前置後驅和全時四輪驅動三種形式。
一、前置前驅: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
這種形式操縱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主要應用於發動機排量在2.5L以下的乘用車上,且一般都將發動機橫置,與設計緊湊的變速驅動橋相連。
優點:
1.省略傳動軸裝置,減輕了車重,結構比較緊湊;
2.有效地利用了發動機室的空間,駕駛室內空間較為寬敞,並有利於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適性;
3.發動機靠近驅動輪,動力傳遞效率高,燃油經濟性好;
4.發動機等總成前置,增加了前軸負荷,提高了轎車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和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5.簡化了後懸架系統;
6.在積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駛時,靠前輪牽拉車身,有利於保證方向穩定性;
7.汽車散熱器布置在汽車前部,散熱條件好,發動機可得到足夠的冷卻;
8.行李箱布置在汽車後部,有足夠大的行李箱空間。
缺點:
1.啟動、加速或爬坡時,前輪負荷減少,導致牽引力下降;
2.前橋既是轉向橋,又是驅動橋,結構及工藝復雜,製造成本高、維修保養困難;
3.前橋負荷較後軸重,並且前輪又是轉向輪,故前輪工作條件惡劣,輪胎壽命短;

『伍』 BV206裝甲全地形車的結構有哪些特點

瑞典BV206裝甲全地形車由兩節車廂組成,車身之間用轉向裝置連接。每一節車廂由底盤和車身組成。底盤部分由中央梁、側傳動和行動裝置總成組成。

4個獨立的行動裝置總成可互相替換。前車廂內可戴貨600千克或容納5名士兵和1名駕駛員;後車廂可載貨1400千克或有可載11名全副武裝士兵的足夠空間。他們的座位在車廂兩旁及前面,背囊等物可放在車頂,最重可達200千克。

該車滿載時可拖一輛總重為2.5噸的拖車在任何道路環境下行駛,後車廂可輕易地更換以作特殊用途。

『陸』 汽車地盤傳動系統的構造是什麼

首先是變速器

(1)改變傳動比,滿足不同行駛條件對牽引力的需要,使發動機盡量工作在有利的工況下,滿足可能的行駛速度要求。
(2)實現倒車行駛,用來滿足汽車倒退行駛的需要。
(3)中斷動力傳遞,在發動機起動,怠速運轉,汽車換檔或需要停車進行動力輸出時,中斷向驅動輪的動力傳遞。

2.變速器分類

(1)按傳動比的變化方式劃分,變速器可分為有級式、無級式和綜合式三種。

(a)有級式變速器:有幾個可選擇的固定傳動比,採用齒輪傳動。又可分為:齒輪軸線固定的普通齒輪變速器和部分齒輪(行星齒輪)軸線旋轉的行星齒輪變速器兩種。
(b)無級式變速器:傳動比可在一定范圍內連續變化,常見的有液力式,機械式和電力式等。
(c)綜合式變速器:由有級式變速器和無級式變速器共同組成的,其傳動比可以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幾個分段的范圍內作無級變化。

(2)按操縱方式劃分,變速器可以分為強制操縱式,自動操縱式和半自動操縱式三種。

(a)強制操縱式變速器:靠駕駛員直接操縱變速桿換檔。
(b)自動操縱式變速器:傳動比的選擇和換檔是自動進行的。駕駛員只需操縱加速踏板,變速器就可以根據發動機的負荷信號和車速信號來控制執行元件,實現檔位的變換。
(c)半自動操縱式變速器: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部分檔位自動換檔,部分檔位手動(強制)換檔;另一類是預先用按鈕選定檔位,在採下離合器踏板或松開加速踏板時,由執行機構自行換檔。

3.變速器操縱機構

變速器操縱機構能讓駕駛員使變速器掛上或摘下某一檔,從而改變變速器的工作狀態。

為了保證變速器的可靠工作,變速器操縱機構應能滿足以下要求:

(1)掛檔後應保證結合套於與結合齒圈的全部套合(或滑動齒輪換檔時,全齒長都進入嚙合)。在振動等條件影響下,操縱機構應保證變速器不自行掛檔或自行脫檔。為此在操縱機構中設有自鎖裝置。

(2)為了防止同時掛上兩個檔而使變速器卡死或損壞,在操縱機構中設有互鎖裝置。

(3)為了防止在汽車前進時誤掛倒檔,導致零件損壞,在操縱機構中設有倒檔鎖裝置。

萬向傳動裝置

1.概述

在汽車傳動系及其它系統中,為了實現一些軸線相交或相對位置經常變化的轉軸之間的動力傳遞,必須採用萬向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一般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有時還要有中間支承

2.萬向節

萬向節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

(1)萬向節的分類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2)不等速萬向節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為汽車上廣泛使用的不等速萬向節,允許相鄰兩軸的最大交角為15゜~20゜。下圖所示的十字軸式萬向節由一個十字軸,兩個萬向節叉和四個滾針軸承等組成。兩萬向節叉1和3上的孔分別套在十字軸2的兩對軸頸上。這樣當主動軸轉動時,從動軸既可隨之轉動,又可繞十字軸中心在任意方向擺動。在十字軸軸頸和萬向節叉孔間裝有滾針軸承5,滾針軸承外圈靠卡環軸向定位。為了潤滑軸承,十字軸上一般安有注油嘴並有油路通向軸頸。潤滑油可從注油嘴注到十字軸軸頸的滾針軸承處。

十字軸萬向節結構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具有結構簡單,傳動效率高的優點,但在兩軸夾角α不為零的情況下,不能傳遞等角速轉動。
當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可以實現由變速器的輸出軸到驅動橋的輸入軸的等角速傳動:

1)傳動軸兩端萬向節叉處於同一平面內;
2)第一萬向節兩軸間夾角α1與第二萬向節兩軸間夾角α2相等。

因為在行駛時,驅動橋要相對於變速器跳動,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有α1=α2,實際上只能做到變速器到驅動橋的近似等速傳動。

在以上傳動裝置中,軸間交角α越大,傳動軸的轉動越不均勻,產生的附加交變載荷也越大,對機件使用壽命越不利,還會降低傳動效率,所以在總體布置上應盡量減小這些軸間交角。

(3)准等速萬向節

常見的准等速萬向節有雙聯式和三銷軸式兩種,它們的工作原理與雙十字軸式萬向節實現等速傳動的原理是一樣的。

(4)等速萬向節
目前轎車上常用的等速萬向節為球籠式萬向節,也有採用球叉式萬向節或自由三樞軸萬向節的。
3.傳動軸及中間支承
在有一定距離的兩部件之間採用萬向傳動裝置傳遞動力時,一般需要在萬向節之間安裝傳動軸。若兩部件之間的距離會發生變化,而萬向節又沒有伸縮功能時,則還要將傳動軸做成兩段,用滑動花鍵相連接。為減小傳動軸花鍵連接部分的軸向滑動阻力和摩損,需加註潤滑脂進行潤滑,也可以對花鍵進行磷化處理或噴塗尼龍層,或是在花鍵槽內設置滾動元件。
在採用獨立懸架連接的驅動橋上,差速器與驅動輪之間的傳動軸又稱為驅動半軸。在工作時,差速器與驅動輪之間的距離變化是靠內側伸縮型萬向節來適應的。

傳動軸動平衡問題

傳動軸在高速旋轉時,任何質量的偏移都會導致劇烈振動。生產廠家在把傳動軸與萬向節組裝後,都進行動平衡。經過動平衡的傳動軸兩端一般都點焊有平衡片,拆卸後重裝時要注意保持二者的相對角位置不變。

在傳動距離較長時,往往將傳動軸分段,即在傳動軸前增加帶中間支承的前傳動軸, 當變速器和後橋之間距離較長時常使用兩段傳動軸

傳動軸中間支承

六.驅動橋

驅動橋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驅動橋殼等組成。其主要功用是將萬向傳動裝置傳來的發動機動力經過降速,將增大的轉矩分配到驅動車輪。

驅動橋一般可分為非斷開式和斷開式兩種。

1。非斷開式驅動橋

非斷開式驅動橋也稱為整體式驅動橋,它由驅動橋殼,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組成。驅動橋殼1由中間的主減速器殼和兩邊與之剛性連接的半軸套管組成,通過懸架與車身或車架相連。兩側車輪安裝在此剛性橋殼上,半軸與車輪不可能在橫向平面內作相對運動。

輸入驅動橋的動力首先傳到主減速器主動小齒輪,經主減速器減速後轉矩增大,再經差速器分配給左右兩半軸,最後傳至驅動車輪。

後輪驅動驅動橋的主要部件

2。斷開式驅動橋

為了與獨立懸架相適應,驅動橋殼需要分為用鉸鏈連接的幾段,更多的是只保留主減速器殼(或帶有部分半軸套管)部分,主減速器殼固定在車架或車身上,這種驅動橋稱為斷開式驅動橋。為了適應驅動輪獨立上下跳動的需要,差速器與車輪之間的半軸也要分段,各段之間用萬向節連接。
具有轉向功能的驅動橋,又稱之為轉向驅動橋。前輪驅動汽車的前橋都是轉向驅動橋。

『柒』 汽車底盤結構傳動器結構及作用圖

這個篇幅很大的,可以在網上搜下。
但一般動力傳遞路線為:
1、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後驅動輪(對於後驅車)。
2、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前驅動輪(對於前驅車)。
3、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分兩路:(1)、前萬向傳動裝置-前主減速器-前差速器-前半軸-前驅動輪;(2)、後萬向傳動裝置-後主減速器-後差速器-後半軸-後驅動輪;(對於四驅車)。

『捌』 汽車制動傳動裝置的分類及組成

制動器可以分為摩擦式和非摩擦式兩大類。
①摩擦式制動器。靠制動件與運動件之間的摩擦力制動。
②非摩擦式制動器。制動器的結構形式主要有磁粉制動器(利用磁粉磁化所產生的剪力來制動)、磁渦流制動器(通過調節勵磁電流來調節制動力矩的大小)以及水渦流制動器等。
按制動件的結構形式又可分為外抱塊式制動器、內張蹄式制動器、帶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等;按制動件所處工作狀態還可分為常閉式制動器(常處於緊閘狀態,需施加外力方可解除制動)和常開式制動器(常處於松閘狀態,需施加外力方可制動);按操縱方式也可分為人力、液壓、氣壓和電磁力操縱的制動器。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玖』 汽車轉向傳動裝置屬於什麼結構

一.機械轉向系統
l.轉向盤 2.安全轉向軸 3.轉向節 4.轉向輪5.轉向節臂 6.轉向橫拉桿 7.轉向減振器 8.機械轉向器駕駛員對轉向盤1施加的轉向力矩通過轉向軸2輸入轉向器8。從轉向盤到轉向傳動軸這一系列零件即屬於轉向操縱機構。作為減速傳動裝置的轉向器中有1、2級減速傳動副(右圖所示轉向系統中的轉向器為單級減速傳動副)。經轉向器放大後的力矩和減速後的運動傳到轉向橫拉桿6,再傳給固定於轉向節3上的轉向節臂5,使轉向節和它所支承的轉向輪偏轉,從而改變了汽車的行駛方向。這里,轉向橫拉桿和轉向節臂屬於轉向傳動機構。
二.轉向操縱機構
轉向操縱機構由方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等組成,它的作用是將駕駛員轉動轉向盤的操縱力傳給轉向器。
三.機械轉向器
齒輪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分兩端輸出式和中間(或單端)輸出式兩種。
1.轉向橫拉桿 2.防塵套 3.球頭座 4.轉向齒條 5.轉向器殼體 6.調整螺塞 7.壓緊彈簧8.鎖緊螺母 9.壓塊 10.萬向節 11.轉向齒輪軸 12.向心球軸承 13.滾針軸承兩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如圖d-zx-5所示,作為傳動副主動件的轉向齒輪軸11通過軸承12和13安裝在轉向器殼體5中,其上端通過花鍵與萬向節叉10和轉向軸連接。與轉向齒輪嚙合的轉向齒條4水平布置,兩端通過球頭座3與轉向橫拉桿1相連。彈簧7通過壓塊9將齒條壓靠在齒輪上,保證無間隙嚙合。彈簧的預緊力可用調整螺塞6調整。當轉動轉向盤時,轉向器齒輪11轉動,使與之嚙合的齒條4沿軸向移動,從而使左右橫拉桿帶動轉向節左右轉動,使轉向車輪偏轉,從而實現汽車轉向。

中間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如圖d-zx-6所示,其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兩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它在轉向齒條的中部用螺栓6與左右轉向橫拉桿7相連。在單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上,齒條的一端通過內外托架與轉向橫拉桿相連。
1.萬向節叉 2.轉向齒輪軸 3.調整螺母 4.向心球軸承 5.滾針軸承 6.固定螺栓 7.轉向橫拉桿 8.轉向器殼體 9.防塵套 10.轉向齒條 11.調整螺塞 12.鎖緊螺母 13.壓緊彈簧 14.壓塊
循環球式轉向器
循環球式轉向器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型式之一, 一般有兩級傳動副,第一級是螺桿螺母傳動副,第二級是齒條齒扇傳動副。
為了減少轉向螺桿轉向螺母之間的摩擦,二者的螺紋並不直接觸,其間裝有多個鋼球,以實現滾動摩擦。轉向螺桿和螺母上都加工出斷面輪廓為兩段或三段不同心圓弧組成的近似半圓的螺旋槽。二者的螺旋槽能配合形成近似圓形斷面的螺旋管狀通道。螺母側面有兩對通孔,可將鋼球從此孔塞入螺旋形通道內。轉向螺母外有兩根鋼球導管,每根導管的兩端分別插入螺母側面的一對通孔中。導管內也裝滿了鋼球。這樣,兩根導管和螺母內的螺旋管狀通道組合成兩條各自獨立的封閉的鋼球"流道"。
轉向螺桿轉動時,通過鋼球將力傳給轉向螺母,螺母即沿軸向移動。同時,在螺桿及螺母與鋼球間的摩擦力偶作用下,所有鋼球便在螺旋管狀通道內滾動,形成"球流"。在轉向器工作時,兩列鋼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閉流道內循環,不會脫出。

『拾』 汽車傳動系都有哪些結構組成

傳動系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
一、傳動系的功用
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
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二、傳動系的種類和組成
傳動系可按能量傳遞方式的不同,劃分為機械傳動、液力傳動、液壓傳動、電傳動等。
三、傳動系的故障現象
汽車傳動系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等主要部件組成。若其中某個部件調整不當或嚴重磨損,都會造成傳動系的異響。離合器常見故障有打滑、分離不徹底、發抖、發響。變速器常見故障是跳檔、亂檔、異響、換檔困難和漏油。萬向傳動裝置的常見故障有傳動軸振動和噪音聲、起動撞擊及滑行異響。

閱讀全文

與全地形車傳動裝置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牙用什麼材料最好 瀏覽:219
辦公設備的凈殘值如何 瀏覽:736
騰亞南京塑料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44
購機工具箱 瀏覽:720
注塑後機械手用來干什麼 瀏覽:50
水表閥門s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533
博世電動工具木工專用 瀏覽:38
8匹柴油機飛輪軸承怎麼拆下 瀏覽:884
收割機軸承拿不下來怎麼弄 瀏覽:634
電療儀器指哪些 瀏覽:134
病房測心跳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191
大型設備上崗證怎麼列印 瀏覽:86
諾信數控機床控制系統怎麼連網 瀏覽:839
直播賣貨用什麼設備清晰度好 瀏覽:190
機械裝置拆裝工具 瀏覽:888
防護閥門用字母怎麼代表 瀏覽:115
影視器材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802
空冷軸承運行中內外溫差多少 瀏覽:769
matlab安裝遺傳演算法工具箱 瀏覽:367
冰櫃為什麼製冷頻繁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