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要寫一篇關於大學物理實驗的心得體會,對物理的認識,和對物理實驗哪裡有改進的地方之類的,
自己寫吧,不難,反正不是考試,不必緊張!
『貳』 大學物理實驗中某個實驗的改進方法
實驗內容及方法的改進(冰的溶解熱實驗)(如果需要的話發你郵箱,有些圖片)
(一)、實驗裝置的改進
1本實驗的原裝置圖如右圖所示:
1.1對實驗器材存在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實驗過程中對本裝置的觀察分析與應用,使我對此裝置的優缺點有了深入了解。該裝置原理簡易明了,在此次實驗中為一近似的量熱孤立系統。在實驗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一步驟卻給同學們帶來極大的不便,從而也會因個別同學不留心操作不夠規范而造成較大的誤差。
仔細觀察該裝置後不難發現,該裝置若想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則必須蓋子密封性絕熱性良好,於是在絕熱蓋部分與瓶子十分緊湊,這就對本實驗的操作造成了不利影響。
1.2實驗器材的主要缺陷
實驗中很重要的一步是放入冰塊,然後立即記錄15秒後的數據。其不利因素可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十五秒內要把冰塊放入杯中並蓋好瓶塞,時間太過於緊迫,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因此記錄數據時已經過了十五秒,造成記錄數據不準確,最終繪圖時誤差也比較大。另一方面為放冰塊時杯中熱水的溫度仍舊高於室溫,如此大幅度地打開杯子蓋子會造成杯中熱量的散失,對流現象明顯,孤立系統很難再滿足條件。
2改進後的裝置圖如下(為表示出瓶蓋的翻轉,選擇了兩個方向的視圖):
2.1改進構想
原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主要在於蓋子打開放冰時散熱以及打開時不方便,對此部分做出改進:將杯蓋改裝成繞中軸旋的蓋子,然後在邊緣加一橡膠圈起固定作用。此種改進方法近似於翻蓋式的垃圾桶,投冰時免去了手動打開合上蓋子的過程,大大縮短了操作時間和此過程中的熱量散失。
2.2改進後的思考
該實驗裝置改進後的確克服了原來的一些缺陷與不足,但也存在一些小的問題值得思考。比如裝置的密封性要得到保證等。改進後的裝置也要盡量使用絕熱性良好的材料,盡可能地減少散熱。
(二)、實驗原理和數據處理的改進
1.採用環境溫度的水溶解冰
系統的溫度始終低於環境溫度,系統只從環境中吸熱,因吸熱造成終溫偏高,為此做散熱修正。
修正方法:先做出冰溶解曲線得到實測終溫,然後做系統吸熱升溫曲線,升溫曲線為斜率很小的直線,將直線延長與縱軸相交,交點處的溫度就是修正後的終溫。
採用環境溫度的水後,冰的溶解速率降低,溶解過程變慢,慢過程的對測溫的准確度是有利的。但較長時間得內系吸收的熱量不可忽視。系統吸收的熱量
按照吸熱升溫曲線可求出系統的散熱常數k,由牛頓冷卻定律,
散熱常數R很小,溶解的過程中近似地認為k不變。因吸熱溫度升高
( 為修正後的終溫)
2.溶解過程中不進行攪拌
攪拌過程破壞了溶解的平衡,並且由於是低溫溶解,該溶解過程比較慢,攪拌使溶解過程起伏,所以不進行攪拌測出的溫度即為比較准確的平衡時溫度了。
『叄』 大學物理實驗裡面某一個實驗儀器的改進
給個郵箱地址吧 我發給你
『肆』 求 大學物理實驗創新報告 一份
計時光屏
論文題目:計時光屏
設想:
普通物理實驗中,在測量光柵常數時我們發現光屏上亮斑之間的距離測量存在較大的誤差和諸多不便,比如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光線容易被擋住;多次測量會導致眼部疲勞。所以我們設想改進一下光屏來克服以上問題,於是我們想到了計時光屏,通過計時的方式,直觀、方便地測量出我們需要的數據。
研究過程:
1、 起初由於測量光屏上亮斑之間距離時,手部操作會擋住光線,因此我們想將現用的白色光屏換成磨砂玻璃,從另一面來測量。但是經過討論和咨詢老師,發現光經過玻璃會產生折射,引起新的誤差。並且激光會對人眼產生不良影響,所以第一個想法被否定了。
2、 基於玻璃的缺點,我們又想簡單的一張紙或一塊布就可以解決以上問題。但是用紙和布記錄又存在不可重復利用的缺點,而且記錄錯誤時不利於改正,於是我們又否定了第二個想法。
3、 從可重復利用這一點出發,我們想到了兒童寫字板,它可以重復利用而且記錯時課方便地改正。但經過討論和實踐發現,兒童寫字板記錄的斑點較大,測量兩個光板之間的距離仍存在較大誤差。因此我們也舍棄了第三個想法。
4、 在直接測量希望不大時,我們想到了把光信號轉化成電信號,進行間接測量的方法。但了解到市場上已有的用CCD記錄圖象信息的裝置,其成本過高。
5、 同樣用光信號轉換成為電信號的方法,可以將光敏電阻與示波器組合。經過實驗發現,光敏電阻的靈敏度過低,而激光器的功率通常又只有2mV和4mV。另一方面是示波器存在的問題。首先,示波器要求必須有嚴格勻速變化的信號。其次,一般的實驗室示波器都無記憶功能,為此,怎樣記錄一閃而過的信號成為難題。所以用光敏電阻和示波器組合的方式也被淘汰。
6、 在光敏電阻的基礎上我們找到了更靈敏且具有放大作用的光敏三極體,這樣解決了圖象信號和電信號之間的轉換問題。在找將電信號返還為圖象信號的過程中,經多次咨詢以及小組討論後,我們否決了示波器、多用電表以及電腦,最終決定將計時器和可帶動光敏三極體運動的螺桿相結合,通過位移,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求得光斑之間的距離,這樣就可以巧妙地達到最終目的。
(這里要插個圖的,你留個郵箱吧)
設計優點:
1、 迴避了原來測量方法中目測產生的誤差,同時通過高精度的計時儀器來測量計算,從兩方面來減小實驗誤差。
2、 用光敏三級管可以准確地感受到光強相等的位置,進而准確反映兩亮點之間的距離。
3、 避免了測量過程中長時間觀察激光光斑所引起的眼部疲勞。
4、 實用電子化操作,使實驗操作更為便捷。
『伍』 你對大學物理實驗楊氏彈性有何改進想法
你說的如果是光杠桿法測楊氏模量,那我有些看法:建議在光杠桿的小鏡中心安裝一個激光發射裝置(使激光垂直鏡面發射)在調解光路時調節鏡面使得激光點打在望遠鏡與尺子中間附近,即平面鏡法線在望遠鏡與尺子中間,就能快速調好光路。節省調節時間。另外,測量金屬絲直徑時最好測量兩端預留出的部分,要不然容易將鋼絲弄出小彎,使測量的楊氏模量偏小。
『陸』 學期末了,老師讓做一個大學物理實驗改進的東西,可以我的知識哪會啊,求高人指點,做不成就掛科了
伏安法測電阻中的待測電阻給出了一個大概范圍100Ω左右,但是在實際測量中如果不知道電阻的大概范圍,則通過電壓表和電流表和電阻值的比較則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因為先可以粗略測出待測電阻的阻值)。在實驗過程中,因為需要採用半偏法測量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內阻,這樣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一共需做的5個實驗中,大部分同學只做出了2個,少部分同學做出了3個,能做4到5個的同學只是極少數了。所以我們提幾點改進的意見,第一是為了提高精確度,第二則是為了簡化操作,能夠讓同學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實驗。
最好留個郵箱吧,有些東西是粘不上的
『柒』 幫忙找個關於大學物理實驗中某個實驗的改進方法
多 這個要你自己去用心哦 比如說你可以去看哈你做的實驗那些誤差大撒 如楊氏模量的測定
『捌』 大學物理實驗改進論文
你可以在自己大學的校園圖書網內搜論文,在外面不太好找,而且一般好要錢。
『玖』 你對大學物理實驗電表改裝有何改進想法
沒有想法
『拾』 大學物理實驗的改進方法
可以添加一些自動化設備,例如電動位移台,電動角位台,升降台旋轉台等。這些設備精度高,有利於更好的操作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