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銹鋼攪拌罐的加熱裝置或冷卻裝置
一般是使用單位根據物料是否加熱或乾燥或冷卻而定。在定製范圍內,溫度應為230℃以下,使用壓力低於0.1Mpa。加熱方式可根據使用單位的生產條件而定。加熱方式有熱油等介質循環和直接電加熱兩種。熱油等介質循環是導熱油在另配置的加熱罐內加溫到一定溫度後,通過熱油泵進行輸送循環;直接加熱是夾套上直接安裝電加熱管,使導熱油加熱到所需溫度(溫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冷卻循環是採用水在夾套內外循環,使物料在一定的溫度下不產生結塊或粘性。
❷ 反應釜先加熱,後冷卻,結構如何設計好
最好還是用導熱油,冷熱油切換一下,很方便。我們這里都是用導熱油的。如果嫌加熱速度慢,可以換高牌號的油,溫度升高些,加熱就快了。
❸ 冷卻裝置組成
散熱器,水泵,風扇
❹ 如何設計感應加熱裝置包括電路控制設計,溫度反饋系統,和感應裝置冷卻系統。
整套方案設計售價400RMB
❺ 冷卻系統的設計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在模具設計中,冷卻系統的設計應優於頂出系統,應盡早將冷卻方式和冷卻迴路的位置確定下來,在考慮冷卻系統設計時不受頂出系統的影響,以便得到較好的冷卻效果。
2.注意型芯和型腔之間的熱平衡。由於大多數模具的型芯和型腔所吸收熱量是不同的,熱量多靠銎芯傳遞,同時,在型芯中布置冷卻迴路往往空間較小,加上頂出系統的干擾,因此,一般應採用兩條迴路分別冷型芯和型腔,在冷卻系統設計中,型芯的冷卻是重點考慮之處。
3.當模具冷卻系統僅設一個進水口和一個出水口時。應將冷卻管道進行串聯連接。串聯連接一方面可避免管道某處的堵塞,另一方面形成相同的冷卻條件。當需要使用並聯接時,需要在每個迴路中設置水量調節裝置。
4.當製件壁厚均勻時,盡可能使所有冷卻管道孔到型腔表面的距離相等,如圖2-26 (a) 所示。當製件壁厚不均勻時,在厚壁處應開設距離型腔表面較小的冷卻管道,如圖2-26 (b) 所示。
5.為使冷卻均勻,應合理確定冷卻管道與型腔壁的距離以及冷卻管道之間的中心距。如圖2-27所示,圖2-27(a) 所布置的冷卻管道間距合理,從而保證了型腔表面溫度均勻分布,其溫差僅為0.05℃,如圖2-27(b) 所示。而圖2-27(c) 所設置的冷卻管道直徑小,間距太大,所以造成如圖2-27(d) 所示較大的型腔表面溫度變化,溫差接近8℃。通常,冷卻管道與型腔壁的距離太大會使冷卻效率下降,而距離太小又會造成冷卻不均勻。經驗得知,一般冷卻管道中心線與型腔壁的距離應為冷卻管道直徑的1~2倍,冷卻管道的中心距約為管道直徑的3~5 倍。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如果模具結構允許,則可以考慮將冷卻管道孔徑盡量設大,冷卻迴路的數量也盡量設多一些。
6.應加強澆口處的冷卻。一般的,在注射成型過程中,熔體充填模具型腔時澆口附近的溫度最高,距澆口越遠則溫度越低,故在澆口附近應加強冷卻。可將冷卻管道的迴路入口設在澆口處,這樣,冷卻水會首先通過澆口附近,再流向澆口遠端。冷卻管道人口的選擇如圖2-28 所示,其中圖(a)為側澆口冷卻迴路的布置,圖(b)為多個針點式澆口冷卻迴路的布置。在實際生產中,為了不影響操作,通常將入口與出口水管接頭設在注射機背面的模具一側。
7.應避免將冷卻管道開設在聚合物熔體熔合部位。如前所述,當採用多澆口進料等情形時會產生熔接線。為保證熔接線處的材料較好的熔合,熔接線處的溫度不應過低,應盡可能不在熔接線部位開設冷卻管道。
8.在設計冷卻系統時,需要考慮材料的特性。對於收縮率較大的材料,應盡量沿製件的收縮方向設置冷卻管道。
9.採用多而細的冷卻管道比採用獨根而直徑大的冷卻管道好。因為多而細的冷卻管道擴大了模具溫度調節的范圍,但管道過膝會容易發生堵塞,一般管道直徑取8~25mm。
10.模具出入水口之間的水溫差異應盡可能較小。通常,對於精密模具,該溫差應在2℃以內,普通模具也不要超過5℃。如果出入水間溫差較大,將會使模具的溫度分布不均勻,尤其是流程較長的製件更為明顯。為使製件的冷卻速度大致相同,可根據製件的結構特點、材料特性及製件壁厚等合理確定冷卻管道的排列形式。比如,在如圖2-29 所示的模具型腔中,採用圖(a) 所示的排列方式將比圖(b) 所示的排列方式更利於型腔的冷卻。為了說明這一問題,現進行個簡單平板製件進行數值模擬,如圖2-30 所示為該製件在兩種不同冷卻管道布置下得到的最終製件變形量(翹曲) 結果。這里注意,為利於結果的顯示,冷卻管道只顯示了製件的一側,另一側的管道是對稱分布的。在圖2-30(a) 中,管道沿製件長度方向開設,最終管道長,但開設數量少,而圖(b)所開設的管道沿製件寬度方向,管道短,數量多,最終的翹曲結果可知,按圖(b)開設的管道方式優於圖(a)方式。
11.在模具設計中應該考慮水路的密封問題,冷卻管道盡量避免通過鑲塊或模板接縫,如果必須通過鑲塊或模板接縫時,必須在鑲塊或接縫處設套管以達到密封的效果。
12.在模具總體結構設計時應給冷卻管道留出足夠的空間。為達到冷卻效果,通常冷卻管道就直接布置在成型零部件上。冷卻管道整個迴路不應存在水滯流或產生迴流的部位。在實際生產中,還應考慮節約用水的問題。
❻ 攪拌罐的加熱裝置或冷卻裝置
一般是抄使用單位根據物料是襲否加熱或乾燥或冷卻而定。在定製范圍內,溫度應為200℃以下,使用壓力低於0.1Mpa。加熱方式可根據使用單位的生產條件而定。加熱方式有熱油等介質循環和直接電加熱兩種。熱油等介質循環是導熱油在另配置的加熱罐內加溫到一定溫度後,通過熱油泵進行輸送循環;直接加熱是夾套上直接安裝電加熱管,使導熱油加熱到所需溫度(溫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冷卻循環是採用水在夾套內外循環,使物料在一定的溫度下不產生結塊或粘性。也可根據用戶要求增加盤管等形式進行加熱或冷卻。
(註:一般使用加熱或冷卻介質是採取低管口進,高管口出的原理)
❼ 導熱油加熱器中導熱油的冷卻裝置
1.風冷式冷卻是通過冷水機的製冷循環冷卻水來實現製冷功能的,由於本身帶著的風扇和空氣進行換熱,故風冷式冷冷卻也藉助風扇、防塵網等散熱部件來進行散熱。
風冷式冷卻可以控溫的同時性能穩定,佔用空間小,方便移動,操作簡便。
2.水冷式冷卻則是通過冷水機的製冷系統冷卻循環水,再通過水泵以及冷卻水路輸送給設備。
水冷式冷卻受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是需要企業有良好優質的水源供循環冷卻,由於配有水塔的原因,水冷式冷冷卻佔用面積較大,安裝維護工作量較大。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❽ 冷卻裝置的組成
冷卻系統由水泵、散熱器、冷卻風扇、節溫器、補償水桶、發動機機體和氣缸蓋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屬裝置等組成。汽車發動機上採用的水冷系大都是強制循環式水冷系,利用水泵強制水在冷卻系中進行循環流動。
冷卻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汽車冷卻系統的組成:
1、水泵:對冷卻液加壓,保證其在冷卻系統中循環流動。汽車發動機廣泛採用離心式水泵。
2、散熱器:由進水室、出水室及散熱器芯等三部分構成。冷卻液在散熱器芯內流動,空氣在散熱器芯外通過。熱的冷卻液由於向空氣散熱而變冷,冷空氣則因為吸收冷卻液散出的熱量而升溫,所以散熱器是一個熱交換器。
3、冷卻風扇:當風扇旋轉時吸進空氣,使其通過散熱器,以增強散熱器的散熱能力,加速冷卻液的冷卻。
4、節溫器:是控製冷卻液流動路徑的閥門。它根據冷卻液溫度的高低,打開或者關閉冷卻液通向散熱器的通道。
5、補償水桶:當冷卻液受熱膨脹時,部分冷卻液流入補償水桶;而當冷卻液降溫時,部分冷卻液又被吸回散熱器,所以冷卻液不會溢失。
❾ 超高溫高壓失水儀研發設計思路
在泥漿液柱壓力和儲層壓力之間的壓差作用下,泥漿循環時的返流和鑽柱旋轉時的旋流會產生動態濾失,這種流動對井壁過濾面產生沖刷作用,影響了滲濾的過程。此外,還有鑽井時鑽柱旋轉對泥餅的壓實與刮切作用、劃眼時破壞了老泥餅,重新開始新的滲濾過程、在起下鑽過程中,井內液柱壓力激動對泥漿滲濾的影響等。如果我們要模擬所有的這些因素來進行研究,則不僅難以實現,而且不容易得到規律性的結果。因此我們在研究中,把在鑽井過程始終存在的比較有規律的泥漿沖刷作用和壓差作為主要的影響因素來進行模擬。
6.3.1 儀器功能設計
1)動態模擬方式:為了真實模擬鑽進過程中鑽井液在井下的流動狀態,使鑽井液在井筒上返流動過程中既存在鑽柱旋轉剪切下的周向運動,又存在環空軸向上返運動,呈現復合流態。需設計攪拌器,使其在實驗過程中攪拌鑽井液,維持鑽井液的復合流動狀態,同時攪拌器的攪拌速度能實現無級調速。鑽井環空剪切速度一般為200~300r/min,考慮到井下復雜情況及實驗要求,設計轉速調節范圍應為0~1200r/min。
2)實驗溫度和壓力:為真實模擬井底環境,儀器設計工作溫度需達到300℃以上,工作壓力需達到20MPa以上。而且在低溫、低壓、中溫、中壓、高溫、高壓三種復合溫壓條件下,均能夠對壓力和溫度進行精確控制。
3)功能:根據高溫深井鑽井液測試要求,該儀器應具有高溫高壓動態濾失實驗的功能,能夠在模擬鑽井液旋轉剪切和循環剪切的動態流動條件下,進行高溫高壓濾失實驗。
6.3.2 儀器結構
1)動力傳動組件:由電機、皮帶輪、橫梁、鎖緊手柄、皮帶罩等組成,是儀器的動力傳動系統。
2)主機:主機由底座、外殼、加熱系統等組成。
3)實驗釜體(壓濾器):材質為不銹鋼、哈氏合金,鈦,鉭,鎳等,帶自密封及C環的鉗形閉合方式,簡易安全;高溫高壓釜體(容積為300~400mL、承壓40MPa)、過濾介質(採用人造岩心濾筒)、緊定螺釘等組成。帶加熱裝置和冷卻裝置。濾液接收器能承受10MPa壓力(圖6.4)。
4)加壓穩壓系統:包括氮氣瓶、泵、儲油罐、壓力轉換器及管線。是一個高壓減壓裝置,高壓經減壓穩壓,以提供實驗所需壓力;管匯組件由調壓手柄、高壓膠管、壓力表、放氣閥等組成。可供壓力為100MPa。
5)攪拌裝置:磁力驅動攪拌器,在負載情況下轉速為0~1200r/min,攪拌軸裝有單個波形葉片,用不銹鋼或耐腐蝕材料做成(圖6.5)。
圖6.4 高溫高壓反應釜
圖6.5 磁力攪拌
6.3.3 工作原理
該儀器在模擬井下作業的實際狀況而確定的參數進行工作的,它是將鑽井液通過加熱套部件加溫並恆定於某一溫度,其間由變速電機按規定的轉速帶動傳動軸不停地攪拌,並由減壓穩壓裝置提供壓力作用於鑽井液上,模擬現場工作狀態,獲其濾失量。如被溫度大於90℃時為防止液體蒸發,應採用回壓裝置。
❿ 為什麼擠出機中既有加熱裝置又設冷卻裝置
顧名思義,加熱裝置是將材料加熱到熔融狀態以便擠出,但機器不可能一直這樣加熱下去,所以還需要關鍵時刻用冷卻裝置來適量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