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請分析作答:(1)若要探究光
(1)甲和乙構成對復照試驗,變數是光制照,探究的是光照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甲和丙可構成一組對照試驗,實驗的變數是植物,可證明在有光條件下氧氣是有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
(2)氧氣有助燃的特性,甲裝置試管中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衛生香復燃,說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
(3)分析表中的結果,得出的結論是: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產量,可以採取的措施是適當增加光照強度.
(4)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進行,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丁裝置研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擾,應對該裝置進行遮光處理,一段時間後,玻璃管中紅墨水向右(或右方)移動.
(5)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呼吸作用的表達式是:有機物+氧氣
線粒體 |
2. (2013懷化)張明同學為了探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廣口瓶內盛有少量澄
(1)實驗前要將裝置放到黑暗的環境中,無光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內不能消耗瓶中的二容氧化碳,就不會干擾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加明顯. (2)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實驗中廣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的產生了較多二氧化碳.而在黑暗的環境中植物因為沒有光是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只進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出二氧化碳,故石灰水渾濁是由於植物呼吸作用釋放出較多的二氧化碳的緣故. (3)瓶子是密封的,二氧化碳已經被澄清石灰水吸收 光合作用缺少二氧化碳,不能產生澱粉. (4)該實驗設計的不足是沒有對照組.改進這個實驗,可以再設置同樣一組裝置,然後不讓其見光.這樣就形成了以光為變數的對照實驗.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2)渾濁;二氧化碳(或CO2); (3)不變藍;光合作用缺少二氧化碳,不能產生澱粉;(4)缺少對照實驗(或對照組或對照).
3.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用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請你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回答:
(1)水分以氣體狀抄態通過葉片表襲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實驗過程中,裝置中的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的水蒸氣會凝結在塑料袋的內壁上.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放出氧氣的過程,甲圖將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2-3小時,意思是讓裡面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然後用試管收集裡面的氣體後取出試管,將一支帶火星的木條伸進試管內,結果木條復燃了,我們知道氧氣有幫助燃燒的特性,因此證明此氣體是氧氣.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放出氧氣的過程,前提條件是在光下,無光則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將透明塑料袋換成黑色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實驗中試管收集的氣體是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小水珠;蒸騰作用 (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3)塑料袋改用不透光的(或裝置移到暗室中);二氧化碳 |
4. 為探究夏季晴朗天氣條件下,某種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情況,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1)圖乙中,cg(也就是從早上8點到18點)段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所以植物一直釋放氧氣,所以氣體的體積一直增大. (2)c點所示條件下,氧氣的釋放速率為0,說明光合作用強度等於呼吸作用強度,所以該植物葉肉細胞產生和消耗氧氣的具體部位依次是葉綠體的類囊體、線粒體內膜;圖乙中a點和b點只進行呼吸作用,影響呼吸作用強度的因素是溫度,所以圖乙中a點高於b點的原因是點溫度相對較低,呼吸作用較弱. (3)在中午由於溫度高,蒸騰作用強,植物為了降低水分的流失,氣孔關閉,導致二氧化碳的供應不足,影響了暗反應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e與f相比,e時刻C3的合成速率慢. (4)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氧氣抑制增加,說明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強度,而增加的速率減慢,所以只能是圖中的de或fg段. 故答案為: (1)18(g) (2)葉綠體的類囊體、線粒體內膜 a點溫度相對較低,呼吸作用較弱 (3)慢 溫度過高引起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 (4)de或fg
5. (2009資陽)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時,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他們
(1)甲葉把主葉脈切斷,由於葉脈中有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這樣甲葉的A處就得不到從根運輸來的水分了,因此在甲葉的A、B兩處就形成以水分為惟一變數的對照實驗組,實驗的結果是B部分變藍,而A部分不變藍,說明B部分的葉片進行了光合作用製造了澱粉,而A部分因為沒有水分,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現象a說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2)乙葉處遮光,和甲B處不遮光,這樣就形成以光照為惟一變數的對照組,而實驗的結果是B部分變藍,說明見光的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了澱粉,而未見光的部分乙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未製造澱粉.現象b說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3)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在取下罩在乙葉片上的口袋時,發現口袋內壁上有水珠出現.因此水珠是由植物葉片的蒸騰作用形成的. (4)步驟③將裝置放於黑暗中處理24小時,原理是在黑暗處,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同時葉片里的篩管也能將葉片內的澱粉運走. 故答案為:(1)水(2)光(3)蒸騰作用(4)③
6. 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三個裝置:植物、培養液、隔板、光
(1)實驗前要對植物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澱粉,如果葉片內殘留有以前光合作用製造的澱粉,實驗結果就會不明顯,為了排除原有澱粉的干擾,放到黑暗片一晝夜,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澱粉,原來的澱粉消耗完後,就不會干擾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加明顯. (2)甲組裝置與乙組裝置的區別是甲裡面是清水,乙裡面是氫氧化鈉溶液,由於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沒有此功能,故甲、乙兩裝置內甲裡面有二氧化碳,乙裡面沒有二氧化碳.因此甲、乙兩裝置中葉片所處的環境,惟一變數是二氧化碳,故甲組與乙組起對照作用.所探究的問題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須的原料嗎? (3)由於乙裝置,使植物所處的環境沒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裝置內的植物由於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製造有機物澱粉,因此遇碘不能變藍色.從光合作用的表達式:二氧化碳+水 光能 |
7. 為探究夏季晴朗天氣條件下,某種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情況,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1)甲圖內有二氧化碳緩沖液,二氧化碳含量充足,此時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強度和溫度,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植物的氧氣釋放量為零,這樣的點在乙圖中有兩個,甲裝置刻度管中的有色液滴右移到最大值的時刻是光合積累量最大的時刻,對應乙圖的18點. (2)光照後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細胞中開始產生[H]的結構是葉綠體中類囊體的薄膜;圖乙中a點和b點只進行呼吸作用,影響呼吸作用強度的因素是溫度,所以圖乙中a點高於b點的原因是點溫度相對較低,呼吸作用較弱. (3)在中午由於溫度高,蒸騰作用強,植物為了降低水分的流失,氣孔關閉,導致二氧化碳的供應不足,影響了暗反應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e與f相比,e時刻C3的合成速率慢. (4)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氧氣抑制增加,說明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強度,而增加的速率減慢,所以只能是圖中的de或fg段. (5)丙裝置遮光處理,沒有光照,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此時測定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將甲裝置刻度管上讀取的數據-丙裝置刻度管上讀取的數據. 故答案為: (1)光照強度、溫度18(或g) (2)葉綠體中類囊體的薄膜 呼吸速率較低(或呼吸較弱、與呼吸有關的酶活性較低),耗氧量較少 (3)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減少) (4)de或fg (5)測定呼吸速率-
8. 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 (1)暗處理:把盆栽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 部分光照: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 幾小時後,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 (2)開啟抽氣泵後,玻璃瓶內的空氣減少,外界空氣通過裝有濃氫氧化鈉的玻璃瓶再進入有葉片的玻璃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所吸收,玻璃瓶中的葉片就得不到二氧化碳;玻璃瓶外葉片可以正常的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玻璃瓶內外的葉片是一組對照實驗,瓶外的葉片是實驗組,瓶內的葉片是對照組,變數是二氧化碳. (3)脫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於觀察到澱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 (4)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片顏色變化.B葉片分沒有變藍色,A葉片變成藍色.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還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澱粉,該實驗還說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黑暗(暗)有機物(澱粉)(2)對照二氧化碳 (3)水葉綠素(4)不變澱粉二氧化碳
9. 某同學設計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將裝置置於陽光下,其餘條件相同)的裝置(如圖所示),請你預測,數天
A、B、C、D都是密閉的透光裝置. A、碳酸氫鈉溶液不穩定,經陽光照射受熱後,能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A裝置內的植物生長茂盛.該項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周圍的二氧化碳,B裝置內的植物引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植物體生長不茂盛.該項不符合題意. C、澄清的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C裝置內的植物引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植物體生長不茂盛.該項不符合題意. D、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能產生二氧化碳,數天後,D裝置內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全部吸收,植物體再不能得到足夠的二氧化碳,生長不茂盛.該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與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來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購機工具箱
發布:2025-10-08 16:35:58
瀏覽:720
電療儀器指哪些
發布:2025-10-08 14:24:30
瀏覽: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