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鐵絲生銹的實驗燒杯中放紅色的水的作用
取廢舊鐵絲剪成幾小片,並用稀鹽酸浸泡片刻。用稀鹽酸浸泡的目的:除去鐵絲表面的鐵銹。
將上述經處理後的鐵絲放入錐形瓶中,加入3~2mL的濃食鹽水潤濕鐵絲,塞緊橡皮塞,一段時間後,可觀察到的現象是鐵絲生銹,導管中的紅墨水會上升。
對此現象,你的解釋是錐形瓶中的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生銹,生銹時消耗了錐形瓶中的氧氣,氣壓減小,在外界九氣壓的作用下,導管中的紅墨水會上升 。
常用的除銹方法
有化學除銹、電化學除銹、噴砂除銹、手工除銹和滾光除銹等。
①化學除銹。又稱浸蝕、酸洗。利用酸性溶液(或鹼性溶液)與金屬表面銹層發生化學反應使銹層溶解、剝離而被除去。
②電化學除銹。分為陽極除銹法和陰極除銹法。陽極除銹法,利用陽極的電化學溶解和化學溶解及氧氣泡析出時對銹層的機械剝離作用進行除銹。由於氧氣泡大而稀少,剝離作用不強,零件容易產生過腐蝕現象。
2. 鐵絲燃燒集氣瓶中水的作用______;硫燃燒瓶中水的作用______
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瓶中放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而鐵絲燃燒時盛氧氣的集氣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瓶底引起集氣瓶底炸裂;
故答案為:防止生成物熔化濺落炸裂瓶底;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3. 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中的水的作用是
給燃燒後飛漸落下的鐵屑降溫,從而防止燙裂集氣瓶。因為集氣瓶是玻璃做的,容易被燙壞,而燃燒後的鐵屑高達兩千多度,一旦落到集氣瓶底,很容易就把集氣瓶燙壞。而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可以很好的吸收鐵屑的溫度,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
4.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水的作用
(1)細鐵絲在氧氣里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事先在集氣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連接橡膠塞和玻璃導管時,玻璃導管的一端沾少量水的作用是潤滑;
(3)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事先在集氣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吸熱降溫減壓,以防膠塞被沖開.
故答案為:(1)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2)潤滑;(3)吸熱降溫減壓,以防膠塞被沖開.
5. 在鐵釘銹蝕的過程中水的作用
探究鐵釘銹蝕的條件 探究目標:①鐵釘銹蝕需要哪些條件?②什麼條件下銹蝕速率較快?③能否設計對比實驗加以證明? 實驗方案:取6根鐵釘,6支幹凈的試管及其它材料,准備如下: 試管(1)放入一根鐵釘,再注入蒸餾水,使鐵釘和空氣及水接觸;試管(2)的試管底放入乾燥劑,再放入鐵釘,用棉花團堵住試管口,使鐵釘和乾燥空氣接觸;試管(3)先放入一根鐵釘,趁熱倒入煮沸的蒸餾水(趕出原先溶液在蒸餾水中的空氣)浸沒鐵釘,再加上一層植物油,使鐵釘不能跟空氣接觸;試管(4)中放入鐵釘注入食鹽水,使鐵釘和空氣及食鹽水接觸;試管(5)放入相連的鐵釘和鋅片,注入自來水,浸沒鐵釘和鋅片;試管(6)放入相連的鐵釘和銅絲,注入自來水浸沒鐵釘和銅絲。 實驗現象和結果:把6支試管放在試管架上,幾天後觀察鐵釘被腐蝕的情況。其中(2)(3)(5)試管內的鐵釘未被腐蝕。從鐵釘被腐蝕的情況可知引起和促進鐵釘腐蝕的條件是: 水、空氣、電解質溶液,不活潑金屬雜質的存在。 分析:此對比實驗方案實際是利用原電池形成的條件及原理解釋金屬腐蝕速率問題。由於(2)(3)兩個試管不具備構成原電池的條件,不能發生電化腐蝕,所以暫未被腐蝕。而試管(5)盡管具備構成原電池的條件,但Zn比鐵活潑,在原電池中做負極,使鐵變成鐵離子的反應難以發生,所以鐵也暫未被腐蝕。引起和促進鐵釘被腐蝕的條件是:水、空氣、電解質溶液和不活潑金屬雜質的存在。
6. 鐵絲燃燒實驗中加水或細沙的作用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四氧化三鐵,生成物如果直接落到瓶底,會炸裂瓶底,而放入水或細沙都可以避免該情況的出現;硫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種大氣污染物,能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所以加入水可以防止二氧化硫氣體逸出污染空氣,但改用細沙不能起到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用.
答:鐵絲的燃燒實驗中細沙可以代替水,而硫的燃燒實驗中細沙不可以代替水,因為此處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氣,而細沙不能吸收二氧化硫.
7. 鐵絲燃燒實驗水的作用
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種大氣污染物,所以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集氣瓶底部加有少量的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集氣瓶底部加有少量的水是:防止濺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所以紅磷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集氣瓶底部加有少量的水目的是: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化學方程式為:3Fe+2O2=點燃=Fe3O4。
點評:
本題考查了鐵絲、硫粉、磷與氧氣反應實驗注意事項生成物的性質等知識,難度不大,應加強實驗的學習,提高實驗的能力。
金屬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1)與鐵的反應:3Fe+2O2=點燃=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2)與鉀的反應:K+O2=2K2O,鉀的表面變暗。
(3)與鈉的反應:2Na+O2=Na2O2,產生黃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淡黃色粉末。
(4)與鎂的反應:2Mg+O2=點燃=2MgO,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
(5)與鋁的反應:4Al+3O2=點燃=2Al2O3,發出明亮的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6)與銅的反應:2Cu+O2=2CuO,加熱後亮紅色的銅絲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物質。
8. 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
樓主這是初中化學問題啊,跑錯板塊了吧,鐵絲燃燒時產生的火星溫度太高濺落底部後會炸裂集氣瓶的,水的作用就是降溫保護集氣瓶
9.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集氣瓶中的少量水作用是______.
鐵絲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溫度很高,直接濺落瓶底會炸裂瓶底,故在瓶底盛少量水.
故答案為: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
10. 鐵絲燃燒裝水原因
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為了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集氣瓶里預先要裝少量的水或細砂;粉燃燒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為防止污染空氣,該實驗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答案:防止生成物受熱熔化後濺落下來炸裂瓶;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