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參考文獻
[1]弗化奇A P.牛頓力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王龍甫.彈性理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3]Da Vinci L.Testing the strength of iron wiresof variouslengths(Notebook,ca.1500).In:ParsonsWB.Engineersand Engineering in Renaissance.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1939.661
[4]Hudson J A.Rock engineering systems: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Ellis Horwood Limited.1992.4~5
[5]Galileo G.Two New Science.New York:Macmillian,1933.1~300
[6]Hudson J A,Crouch S,Fairhurst C.Soft,Stiff and Servo-controlled Testing Machines.Eng.Geol.,1972,6(3):155~189
[7]Von Karman.Festigkeitsversuche unter allseitigem,Druck.Zeitschr.Ver.Dentsch.Ing.,1911,55:1749~1757
[8]郭惠豐,傘桂蘭.粗晶大理岩的三軸殘余強度及蠕變原因.地下空間,1999,19(5):699~701
[9]Mogi K.Effect of the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on rock failure.J.Geophys.Res.,1967,72(20):5117~5131
[10]Akai K,Mori H.Study on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a sand-stone under combined compressive stresses.Trans.Jpn.Soc.Civ.Eng.,1967,147:11~24
[11]Mogi K.Failure criteria of rocks(study by a new triaxial compression technique).J.Soc.Material Sci.Jpn.,1971,20:143~150
[12]Shimada M.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cks under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Netherlands:A A Balkema,2000.4~16
[13]Griggs D T.Hydrolytic weakening of quartz and other silicates.Geophys.J.R.Astr.Soc.,1967,14:19~31
[14]Tullis T E,Tullis J.Experimental rock deformation techniques.In:Hobbs B E,Heard H C.Mineral and Rock Deformation:Laboratory Studies.Geophysics.,1986,Monograph.36:297~324.(Washington D C:American Geophysics Union.)
[15]Kern H,Karl F.Eine dreiaxial wirkende Gensteinspresse mit Heizvorrichtung.Bergbauwissenschaften,1969,19:90~92
[16]Kern H.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experimentally deformed limestone,marble,quartzite and rock salt at differenttemperature and states of stress.Tectonophysics,1977,39:103~120
[17]Carter N L,Christie JM,GriggsD T.Experimental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quartz.Journal of Geology.1964,72:687~733
[18]Shimada M.The method of compression test under high pressure in a cubic press and the strength of granite.Tectonophysics,1981,72:343~357
[19]Cook N G W,Hojem JP M.A rigid50-ton compression and tension testing machine.South Africa Mech.Eng.,1966,16:89~92
[20]Wawersik W R,Fairhurst C.A study of brittle rock fracture in laboratory compression experiments.Inter.J.Rock Mech.Min.Sci.,1970,7(6):561~575
[21]尤明慶.岩樣單軸壓縮的失穩破壞和試驗機載入性能.岩土力學,1998,19(3):43~49
[22]葛修潤,任建喜,蒲毅彬等.煤岩三軸細觀損傷演化規律的CT 動態試驗.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99,18(5):497~502
[23]王恩元,何學秋.煤岩變形破裂電磁輻射的實驗研究.地球物理學報,2000,43(1):131~137
[24]肖紅飛,何學秋,馮濤等.煤岩動力災害力電耦合.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
[25]Yasuhara H,Marone C,Elsworth D.Fault zone restrengthening and frictional healing:the role of pressure.Journal ofGeophysical research,110,B06310,doi:10.1029/2004JB003327
[26]岳中琦.岩土細觀介質空間分布數字表述和相關力學數值分析的方法、應用和進展.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26(5):875~888
[27]秦四清,李造鼎,張倬元等.岩石聲發射技術概論.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
[28]First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Quarterly of the Corolado School of Mines,1956,51(3):Foreword
[29]馮樹仁,佘詩剛等譯,葛修潤校(布雷迪 B H G,布郎 E T著).地下采礦岩石力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0
[30]鄭穎人,沈珠江.岩土塑性力學原理.重慶: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學報,1998
[31]李通林,譚學術,劉偉.礦山岩石力學.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1.217~222
[32]謝和平.岩石和混凝土損傷力學.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0
[33]華安增,張子新.層狀非連續岩體穩定學.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7
[34]徐小荷,余靜.岩石破碎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86
[35]范廣勤.岩石流變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3
[36]繆協興,陳智純.軟岩力學.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5
[37]何滿潮,景海河,孫曉明.軟岩工程力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8]趙陽升.岩石流體力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4
[39]李賀,伊光志,許江等.岩石斷裂力學.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88.92~97
[40]馮夏庭.智能岩石力學導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41]唐春安.岩石破裂過程的數值試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42]周維垣,楊強.岩石力學數值計算方法.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43]楊志法,王思敬,馮紫良等.岩土工程反分析原理及應用.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44]姚衛星,余新陸,顏永平.脆性材料壓拉強度比的估計.見:清華大學博士後科學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9~16
[45]王庚蓀,袁建新,吳玉山.多裂紋材料單軸壓縮破壞機制與強度.岩土力學,1992,13(4):1~13
[46]孔圓波.砂岩試樣裂紋擴展和宏觀斷裂的模型探討.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1,20(4):93~98
[47]Hoek E.Brittle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rock under compression.Inter.J.Fract.Mech.,1965,1(2):136~155
[48]俞茂宏,李躍明等.強度理論研究新進展(論文集).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
[49]楊光.關於「岩土類材料統一強度理論及其應用」一文的討論.岩土工程學報,1996,18(5):95~97
[50]俞茂宏.對「統一強度理論」討論的答復.岩土工程學報,1996,18(5):97~99
[51]卓越,梁紹暹,張善德等.礦物岩石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4
[52]衛管一,張長俊.岩石學簡明教程.北京:地質出版社,1995.10~11,106~107
[53]馬志先,吳國忠,馬紹周譯(Moorhouse W W 著).岩石薄片研究入門.北京:地質出版社,1986.187,244,309
[54]李世平,馮震海等譯(巴拉G 著).岩石各向異性——理論與實驗室試驗.見:米勒 L.岩石力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81,112~144
[55]崛部富男.岩石試料の形狀が壓縮強並びに引張さに及ぼす影響にっいて.東北礦山,1952,(7):21~24
[56]井上正康,木下重教等.岩石の壓縮強さ測定法.日本礦業會志,1968,84(965):1462~1465
[57]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 Commission on Standardization on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s.Suggeste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eformability of rock materials.Inter.J.Rock Mech.Min.Sci.,1979,16(2):135~140
[58]張劍峰等.岩土工程勘探設計手冊.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2
[5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岩石物理力學性質試驗規程.北京:地質出版社,1995
[6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水電工程岩石試驗規程.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13
[61]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工業部.煤與岩石物理力學性質測定方法.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1988
[6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15
[63]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岩石物理力學性質試驗規程.北京:地質出版社,1995.66
[64]Fairhurst C E,Hudson J A.Draft ISRM suggested method for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for the intact rock in uniaxial compression.Inter.J.Rock Mech.Min.Sci.,1999,36:279~289
[65]尤明慶,蘇承東.大理岩試樣的長度對單軸壓縮試驗的影響.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23(22):3754~3760
[66]Fairhurst C E,Hudson J A.單軸壓縮試驗測定完整岩石應力-應變全程曲線ISRM 建議方法草案.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0,19(6):802~808
[67]Kostak B,Bielenstein H U.Strength distribution in hard rock.Inter.J.Rock Mech.Min.Sci.,1971,8(4):501~521
[68]尤明慶,蘇承東,周英.不同煤塊的強度特性及回歸方法.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22(12):2081~2085
[69]山口梅太郎.花こぅ岩の強度試驗にぉける試驗片の數につぃて.材料,1966,16(160):520~528
[70]鄭雨天,傅冰駿等譯(國際岩石力學學會實驗室和現場試驗標准化委員會著).岩石力學試驗建議方法.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79
[71]Barton N.Scale effects or sample bias? In: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cale effects in rock masses.Netherlands:A A Balkema,1990.31~58
[72]Thuro K,Plinninger R J,Zäh S,et al.Scale effects in rock properties(Part1).In:Särkkä & Eloranta(eds.).Rock Mechanics-a challenge for society.Swets& Zeitlinger Lisse,2001.169~174
[73]齊慶新,毛德兵,范紹剛.直接單軸拉伸條件下煤的彈脆塑性分析.見: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81~185
[74]Okubo F,Fukui K.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s for various rock types in uniaxial tension.Inter.J.Rock Mech.Min.Sci.Geomech.Abstr.,1996,33(6):549~556
[75]王思敬,楊志法,傅冰駿.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世紀成就.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4
② 地鐵露天軌道雨天不漏電 沒有東西遮掩的地鐵軌道,在雨天時軌道為什麼不漏電的
因為絕緣效果好了,我知道南京地鐵頭頂送電的是銅軌,雖然是高壓電,它都在兩端分別做了,防電裝置,另外它有接地導線,你注意看看鐵軌連接地面的地方.
麻煩採納,謝謝!
③ 車輛年檢下雨天可以嗎
不可以,因為下雨天會影響車輛的狀況。
拓展材料:
車輛年檢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驗車,《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1]:
第十六條:機動車應當從注冊登記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一)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二)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三)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四)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五)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營運機動車在規定檢驗期限內經安全技術檢驗合格的,不再重復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六)超過報廢年限的車輛不可以再過戶(買賣),但可以繼續使用;買賣的話可以先到車管所辦理該車的報廢單(注銷該車的檔案),然後買賣。
2014年5月17日上午,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其中規定公安、質監等政府部門不得開辦車檢機構,已開辦的,9月底前必須徹底脫鉤;自9月1日起,試行非營運轎車6年內免檢;不得指定檢驗機構,推動機動車異地年檢。
網路——車輛年檢
④ 雨天防滑鞋套需要檢測防滑度嗎
當然要檢測防滑度了,如果太滑的話,滑倒人這個東西是需要,索賠的
⑤ 下雨天電動車充電充電器如何防雨
不要在下雨的時候給電動車充電。 電動車商家出產的時候會對防水做些處理,沒有長時間在水裡,沒什麼影響。雨水含酸,對鐵會有一定的腐蝕,最好把水處理干,最好雨天換用別的交通工具比較安全可靠。
電動自行車的電瓶防雨問題一般成品車輛已經具有相應措施,如電瓶裝在電池盒內,只有充電及用電使用同一個插座的電瓶,其插座是外露的,如果要防止水滲入,可以有塑料袋臨時包紮一下,讓水往下流動即可。
1、電動車36V電瓶的「終止充電電壓」為43V左右,所以36V充電器的空載輸出電壓不應該超過終止充電電壓的。
2、終止充電電壓由充電器的控制電路控制。空載輸出電壓過高,說明控制電路存在故障需要檢修,不要勉強使用,否則會造成電瓶過量。
⑥ 雨天自動關窗系統怎麼做
1、實現功能不難,目前非智能方式及智能方式都可以實現,這個取決於布置方案及產專品成本。
2、現有市場屬感測器一般採用PCB薄銅柵格或者濕度感應模塊,這個的採用也是取決於成本。
3、一般的單片機例如arino等均可檢測感測器狀態並實現動作,非智能方式採用的是8050之類的三極體觸發。arino擴展功能非常方便,市場也有成熟的模塊可以選取。例如PM2.5的檢測模塊可以採用夏普的模塊,精度尚可,批量采購大概也就20來塊成本。
4、目前影響雨天關窗系統普及的因素有:①產品成本過高,結構復雜(市面上的關窗裝置一般幾百塊往上)②安裝困難(一般需要布設專用線路及鑽洞)③體積龐大,外觀難優化(現有產品看上去就一鐵疙瘩~~~)
5、目前的優化方向:簡化結構降低產品成本優化安裝方式
6、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大項目,窗戶的擴展貼合未來人們對環境的需求。
⑦ 防雷檢測在下雨天可以檢測嗎
防雷檢測是不能在雨雪天氣和存在凍土狀況下進行檢測的。
雨天檢測到的數值往往不準確,同時下雨天外出作業也不安全啊
⑧ 防雷地網足夠大監測電阻偏大有影響嗎
當然有影響,不能超過規范、標准規定的限值。
防雷檢測中接地電阻的重要性及其影響因素
作者: 宋威王友利張艷龍秦冬旭劉建國
【關鍵詞】防雷檢測;接地電阻;氣象;設備
一、接地電阻的定義
接地電阻實際指電流從接地裝置流向大地然後再流向另一接地體或向遠處擴散所遇到的電阻。接地電阻分為工頻接地電阻與沖擊接地電阻。工頻接地電阻是把接地體的流經電流作為工頻電流從而得到的接地電阻;而沖擊接地電阻是把接地體的流經電流作為沖擊電流進而得到的接地電阻值,這在有雷電電流流過的情況下非常有研究價值。我們在平時工作中測得的接地電阻值數值為工頻接地電阻值,所以通常若沒有指明是哪一種接地電阻,都是指的工頻接地電阻。我可以通過計算公式來轉換接地電阻以衡量其是不是符合規程要求。轉換計算公式為:R=ARi。
二、防雷檢測中接地電阻的重要性分析
檢測接地裝置優劣的重要指標即為接地電阻的大小,一般來說,接地電阻越小,雷電發生時,其流散的速度越快,一旦物體被雷擊中,其產生的高電位持續的時間也就越短,防雷裝置上產生的雷擊高電位也就相應的越低,降低了對人及各種設備的威脅。
根據有關的電學原理,當發生雷擊時,產生的雷電流在通過防雷裝置時,接地電阻上的高壓與接地電阻的關系呈正比,也就是沖擊接地電阻的值越小,電壓(電壓反擊跨步電壓和接觸電壓)對人或物的威脅性就越小,由此可以看出,接地電阻可作為重要指標對接地裝置的優劣進行衡量。在各類有關的防雷規范中,在用途不同時對接地電阻的要求較明確。如在《防雷技術標准規范匯編》(以下簡稱《規范匯編》)中,分別對防雷類型為一、二、三類的防雷建築物的接地電阻進行了具體規定,一、二類的電阻應小於10Ω,三類的電阻應不小於30Ω,而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不得大於4Ω。因此,應高度重視接地電阻的相關檢測工作。
目前,隨著防雷及接地技術的逐漸發展,在對接地電阻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應該對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如還需要對等電位連接措施及接地裝置的結構屬性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進行詳細檢測。根據《規范匯編》的有關規定,在土壤電阻率高的地區,對當地的經濟條件及該地區的施工難度進行綜合考慮,應重點對鐵架與霹雷針之間及公共接地系統的連接狀況進行檢查,而對於醫療設備、計算機系統就要重點考慮等電位連接狀況。
三、防雷檢測中接地電阻的影響因素及其解決對策
(一)影響因素
1.氣象條件。由於在規范匯編里沒有具體規定在進行接地電阻的檢測時應該具備的氣象條件,所以當進行實際的電阻檢測時,要對當地的氣象條件(例如濕度,溫度等)有所了解,然後根據這些來明確接地電阻和氣象條件之間存在的關聯。接地電阻和土壤的電阻率之間的關系呈正比,換句話說就是當土壤的電阻率越高,接地電阻的阻值也越大。土壤中的化學成分,相對濕度和溫度,以及土質的緊密程度等都會對土壤的電阻率產生影響,在這些因素里,會給電阻率造成最為嚴重影響的因素就是土壤的相對濕度和溫度。
2.檢測設備。在規范匯編中要求檢測的電阻是沖擊接地電阻,而在大多數的氣象台站中用的是日本生產的搖表式地阻儀,通過這種地阻儀所檢測出的叫做工頻接地電阻,與規范匯編中要求的不符合。因此在進行電阻儀的測試時,重點測試土壤中的電位梯度近似為0的地方,也就是將電阻儀放置在零點的區域內,以避免出現誤差,從而使測試出的接地電阻值更為精確和有效,但是在實際的測試中很難做到。我國大部分的防雷檢測機構在進行接地電阻的檢測時,較常使用鉗形接地電阻儀來檢測,這種電阻儀的檢測速度相對更快並且無須用到輔助接地棒,更加易於使用。在現實的接地體電阻的檢測中,不能測量出被作為測試極的接地體和要進行測試的接地體間的距離,在一些特殊情況里,這兩個接地體間的距離十分短,不能達到測量的標准,並且在還沒掌握接地裝置的內部結構的情況下,這兩個接地體己經和地下電氣溝通,在這個時候測試出的電阻值不具備可靠險,所產生的誤差也很大。
3.隨機因素。在實際檢測接地體的電阻值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沒有不利因素的干擾,使測量出的數據更加精確,有效。在進行接地電阻的測試時,會隨機出現一些不利因素給檢測過程帶來影響,例如檢測時使用的地阻儀在測量過程中產生的電流量較小,會使測量出的數據不夠准確。除了這些干擾因素外,還會出現一些人為因素對檢測過程造成影響,對於這些因素一定要有足夠的重視,一定要最大限度的保障測量過程不被影響因素干擾。
另外,在接地電阻的檢測中,會出現給高層建築物的防雷設備的接地電阻進行檢測的情況,在檢測時會用到很長的測試線,而這也會使檢測誤差偏大,例如一些高層建築物的防雷工程做得很好,但是在檢測接地電阻時出現了較高的誤差。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工作人員要考慮到超過標准長度的測試線所產生的電阻和感抗以及電流量帶來的干擾電動勢等因素。
(二)解決對策
1.接地電阻值在很大程度上受檢測人員的操的影響,在檢測時應注意:檢測儀的三極要在一條直線上並且與地網垂直;地網測試點和測試儀的連接線長度最好小於5m。若需加長,應把實測接地電阻值與加長線阻值相減,然後填人表格等。
2.接地電阻受檢測環境的影響較大,檢測時,接地電阻測試儀的接地引線及其他導線應將高、低壓供電線路避開,防止造成危險和干擾;若地網帶電對檢測產生影響,應其原因查明,把帶電問題解決後再測量,或者換個檢測位置測量;若在測量時因為高頻干擾、工頻漏流、雜散電流等因素,以至於接地電阻表讀數不穩定,可以把地網測試點和測試儀的連線改為屏蔽線,或選用能夠改變測試頻率、具有窄帶濾波器或選頻放大器的接地電阻表檢測,使其抗干擾的能力得以提高;按DL475-92《接地裝置工頻物性參數的測量導則》規定,當大型接地裝置或地網對角線D≥60m需要採用大電流測量,施加電流極上的工頻電流應≥30A,以排除干擾使誤差減少。
3.根據實際檢測對象對接地電阻的要求精確度選定檢測方法。通常可採用三極法,但若有較高的接地電阻精確度的要求,就必須採用四極法,並進行方位、多點測試。
4.在檢定合格有效使用期的檢測儀器才能使用,測量儀器與測試儀器要符合國家計量法規的規定,檢測儀器見《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21431―2008附錄E。同時檢測儀器的選用要依據實際檢測對象的接地方式進行,在檢測時要注意要測地網是不是單點接地,被測地線與設備是不是已連接,有沒有可靠的接地迴路,從而選擇相應的測量儀器。
5.接地電阻值的檢測應在土壤未凍結和非雨天時進行,天氣氣候條件要能夠使正常檢測得以進行。
四、結語
綜上,接地電阻是衡量防雷檢測中的接地裝置性能和防雷工程質量的主要指標,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因素對檢測數據造成干擾,從而使得檢測出的接地電阻不夠准確,真實。而接地電阻能夠達到要求,是確保防雷裝置可靠性的關鍵,因此從中可以看出,防雷檢測中接地電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應征,王揮蜃,劉春.接地電阻的測量與降低[J].移動電源與車輛,2012(01).
[2]徐傳洋.接地電阻試驗技術要點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2(24).
[3]霍廣勇,周雄偉,徐廣玲,楊新.接地電阻的測量與異常現象的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09(S1).
⑨ 關於論文的參考文獻,用[A]還是[M]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著作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屬於以上類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