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古代很早就發明了齒輪傳動和皮帶傳動的裝置。在漢代古墓中,有如圖甲所示的一幅壁畫,畫中一輛
M的半徑R1大,N的半徑R2小。繩子各處的線速度相等。設M的轉速為n1,N的轉速為n2.
則有2πR1*n1=2πR2*n2
n2=(R1/R2)*n1
由於R1>>R2,所以版n2>>n1
這種紡車的權優點是人用力使M慢慢轉動,則N就可以快速轉動,用來紡線。省力、速度快、效率高。
請及時採納。有問題另行提問。《中學生數理化》團隊會隨時幫助你。祝你成功。
2. 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甲輪的軸O1和塔輪丙和乙的軸O2均為水平軸,其中,甲、丙兩輪半徑相等,乙輪半
(1)由於甲、乙兩輪是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的特點是兩輪與皮帶接觸點的線速度的大小與皮帶的線速度大小相同,故vA=vB;
(2)由於乙、丙兩輪共軸,故兩輪角速度相同,即ωB=ωC;
(3)向心加速度an=
v2 |
R |
v2 |
R |
3. 在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輪A和B同軸,A、B、C分別是三個輪緣上的質點,且rA=rC=2rB,則三質點的向心
由於B輪和C輪是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的特點是兩輪與皮帶接觸點的線速度的大小與皮帶的線速回度大小相同,答
故vC=vB,
即:vB:vC=1:1
由於A輪和B輪共軸,故兩輪角速度相同,
即ωA=ωB,
即:ωA:ωB=1:1
由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式v=ωR可得
vA:vB=RA:RB=2:1
所以vA:vB:vC=2:1:1
又因為RA=RC=2RB
由a=
V2 |
R |
4. 皮帶傳動裝置中的皮帶要緊張些 是為了加大還是減小摩擦 我不理解為什麼是加大.
緊一些就是加大壓力,在受力面積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的,摩擦越大
5. 如圖所示,在皮帶傳送裝置中,皮帶把物體P 勻速帶上,在這過程中( )
a、物體相對於傳送帶有向下運動的趨勢,故受斜向上的靜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故摩擦力對p做正功,a正確,b錯誤;
c、物體受斜向上的靜摩擦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物體對傳送帶的摩擦力斜向下,而傳送向上運動,故摩擦力對傳送帶做負功,c正確,d錯誤;
故選:ac.
6. 對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解:因主動輪的摩擦力是阻力,而從動輪的摩擦力是動力,因此:
(1)在第一幅圖內中,如容果A輪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A帶動B順時針運動,故A錯誤;
如果B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B帶動A逆時針運動,故B錯誤.
(2)在第二幅圖中,如果C輪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C帶動D逆時針運動,故C錯誤;
如果D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D帶動C順時針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望採納O(∩_∩)O~
7. 有一平皮帶傳動裝置如圖所示.已知中心距A=2500mm,小皮帶輪直徑D1=300mm,大皮帶輪直徑D2=500mm,求皮帶
8. 皮帶傳動裝置
選BD就對了
也可能A帶B順時針 或C帶D逆時針
b是主動輪B輪下端點就會皮帶一個向前的動力使皮帶綳緊內 而他的容上端點不受力 B點對A點的力只能作用與A的最下端 A的最上端也不受左右的動力力 所以AB上面是鬆弛的只靠摩擦力運動
9. 如圖所示為皮帶傳動裝置,其中P為A輪邊緣上的一點,Q為B輪邊緣上的一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若A為主動輪,則A應帶動皮帶順時針轉動,則此時P點對皮帶有向上的摩擦力,則輪上A點受向下的摩擦力;同時,Q點被皮帶帶動,故Q點受到皮帶向下的摩擦力;
若B為主動論,則D逆時針帶動皮帶,此時,Q點受皮帶向下的摩擦力,而P點受皮帶的帶動,也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故選D.
10. 如圖為皮帶傳動裝置,當機器正常運轉時,關於主動輪上A點…………高一物理
假設沒有抄摩擦力
那麼皮帶就不會逆時針轉動
所以從動輪對於皮帶的摩擦力是逆時針方向
即B逆時針
皮帶對於主動輪的反作用力就是順時針
A是順時針
從動輪的情況剛好相反
如果沒有摩擦力
從動輪就不會逆時針轉動
那麼皮帶對於從動輪的摩擦力就是逆時針方向
即D是逆時針
從動輪對於皮帶的反作用力就是順時針
即C是順時針
選AD
判斷摩擦力可以用假設沒有摩擦力來判斷運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