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爐煉鋼的全過程
你這是個很專業的問題,並不是多少句話可說清的,就我知道的說一點。首先明確高爐就像大海一樣,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是為它准備的,這其中包括燒結系統,煉焦系統,回轉窯系統,豎爐系統,噴煤系統。
高爐生成鐵水後將鐵水轉到煉鋼廠房,放到轉爐內加廢舊鐵和吹氧氣除碳,之後連鑄鑄成鋼坯,在轉到軋鋼生成成材。
燒結系統主要原料是鐵精粉,這其中也加入一些輔助原料像生石灰,焦粉等。
豎爐系統的原料和燒結的差不多,主要區別就是它生成球狀的,而燒結的生成類似煤渣狀的。
煉焦系統主要原料想你也知道就是煤炭了。它生成的煤氣供燒結,輸爐,回轉窯,煉鋼,煉鐵軋鋼使用。
回轉窯系統的原料是生石灰通入煤氣燒灼成熟石灰。
噴煤系統是一個輔助系統,主要目的是減少再高爐煉鐵的過程中使用焦炭的量
對了,在煉鋼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制氧系統為其服務。
② 高爐對風口裝置的要求有哪些
高爐風口中套拆卸裝置的製作方法
高爐風口中套拆卸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於高爐風口拆卸裝置,特別是一種高爐風口中套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在高爐大中修更換中套時,或者是在生產中出現中套破損需要更換中套時,其檢修作業方法是使用一種拉桿以人力驅動滑錘,撞擊拉桿的方式將中套拉出;若此法不能使中套取出,就選擇用氧燒法,將中套燒損,使其軟化體積變小後,將其拉出。這兩種方法都會對中套造成損傷,致使中套無法二次使用,而且此方法需要較多人力(至少需要6-7人),消耗較多材料(吹氧管,焦炭,氧氣)和時間(一般4小時以上),其次如氧燒作業,較容易燒損大套,使事故進一步擴大,造成經濟和人力方面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爐風口中套拆卸裝置,其結構合理,操作簡單,易於加工,在保護好高爐中套的情況下,可以方便的將其由大套內部拆出,減少勞動力,提高勞動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爐風口中套拆卸裝置,兩端具有外螺紋的兩根外螺紋桿的一端分別與相對應的內螺紋桿相配合,內螺紋桿的外端固接著掛鉤朝外的桿頭,在兩根內螺紋桿的內側面上分別設置著開口相對應的對稱滑槽,活動頂板與對稱的滑槽相配合,壓板和固定頂板分別通過設置的通孔與兩只外螺紋桿的另一端動配合,在伸出固定頂板的外螺紋桿上通過墊板配合安裝著螺母,在壓板與固定頂板之間配合安裝著千斤頂,千斤頂的頂部與固定頂板的底面相配合,千斤頂的底座與壓板上設置的凹台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通過裝置組合,螺紋桿與千斤頂配合,達到省力的作用,其通過以下結構完成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的:加工拉桿的桿頭,此桿頭外形呈7字狀, 7字狀前端平面加工平整,確保與中套前端面均勻壓住,斷面的面積要適宜大,防止受較大的力後有較大的受力面積,以此保護中套的前端面。7字狀彎頭處要有足夠的厚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強度。後端桿加工成外螺紋狀,具有安裝功能。內螺紋桿的兩端加工成內螺紋,螺紋深度合適,將內螺紋一端旋入7字狀的外螺紋,並且旋緊,另外內螺紋桿的外端設置溝槽,溝槽為通槽,槽深為10mm,槽寬為6mm。外螺紋桿的兩端加工成合適尺寸長度的外螺紋,將外螺紋桿的一端旋入內螺紋的另一端,旋緊防止旋入尺寸不足,受力不夠脫落。內外螺紋桿的一端加工成內螺紋,另一端加工成外螺紋,外螺紋桿的另一端旋入內外螺紋桿的內螺紋內部,並且旋緊。這樣本實用新型的的關鍵部件拉桿就組裝成功了,具有其功效的要求通過敘述可知,此桿具有可方便拆卸及組裝之功效,螺紋尺寸必須具有可受較大拉力,不易損壞的要求。
活動頂板外形呈梯形狀,板厚為5mm,梯形上下底寬可根據中套內徑及拉桿安裝完畢後的具體尺寸加工,但其兩端必須安裝入內螺紋桿的外端設置溝槽內,並且可在其溝槽內前後滑動。活動頂板的長底中部設置頂桿把手,便於在使用時安裝活動頂板。
壓板的外形呈「凹」字形,下端面的加工平面具有一定的平整度,與風口大套外加工面相壓,中部凹陷處作為千斤頂的底座支撐面。兩端凸起處各開2個孔,孔徑大於內外螺紋桿和外螺紋桿的外徑,使內外螺紋桿和外螺紋桿可由2個孔內自由穿出。
固定頂板製作成長方體,兩端開孔,孔徑大於內外螺紋桿和外螺紋桿的外徑,使內外螺紋桿和外螺紋桿可由2個孔內自由穿出。底部加工時找平,作為千斤頂頂部的頂緊面。
螺母及墊板和千斤頂裝置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壓緊裝置,與其他裝置配合使用。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操作簡單,易於加工,在保護好高爐中套的情況下,實現了方便的將其由大套內部拆出,減少了勞動力,提高了勞動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高爐風口中套拆卸裝置,如圖1所示,兩端具有外螺紋的兩根外螺紋桿5的一端分別與相對應的內螺紋桿2相配合,內螺紋桿2的外端固接著掛鉤朝外的桿頭1,在兩根內螺紋桿2的內側面上分別設置著開口相對應的對稱滑槽,活動頂板3與對稱的滑槽相配合,壓板6和固定頂板7分別通過設置的通孔與兩只外螺紋桿5的另一端動配合,在伸出固定頂板7的外螺紋桿5上通過墊板8配合安裝著螺母9,在壓板6與固定頂板7之間配合安裝著千斤頂10,千斤頂10的頂部與固定頂板7的底面相配合,千斤頂10的底座與壓板6上設置的凹台相配合。活動頂板3的形狀呈梯形板,在活動頂板3的長底中部設置著把手4。
通過加工拉桿的桿頭1、內螺紋桿2、外螺紋桿5、內外螺紋桿進行組裝拉桿,拉桿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的關鍵部件,此桿具有可方便拆卸及組裝的功能,螺紋尺寸具有可受較大拉力,不易損壞的功能。
將組裝好的拉桿從壓板6的2個孔內穿入,將拉桿的桿頭2「外形呈7字狀」的前端平面與中套前端面均勻壓住後,安裝活動頂板3使其兩端安裝入內螺紋桿2的外端設置溝槽內,並且使用小錘敲擊頂桿把手沿溝槽內向前滑動,直至頂緊於中套內表面。
將壓板6穿入內拉桿前端的外螺紋桿5和外螺紋桿3。壓板6下端面的加工平面具有一定的平整度,與風口大套外加工面相壓。
固定頂板7穿入內外螺紋桿和外螺紋桿。將千斤頂的底座放入壓板6的「凹」字形中部凹陷處,千斤頂頂部的頂緊面與固定頂板的底面壓緊。
由內外螺紋桿穿入墊板8並且旋入螺母,緊固螺母,兩個螺母的壓緊力均勻、平衡。
啟動千斤頂裝置,使千斤頂的頂桿伸長,頂出力驅動拉桿向前位移,拉桿的桿頭與中套前端面均勻壓住後,在受力得作用下向外移動,從而達到中套加工面與大套加工面的分離。
③ 高爐煤氣為什麼要做除塵
高爐煤氣是高爐冶煉過程的副產品,你應當了解高爐的工藝吧,我就不多說了,
從高爐爐頂出來的煤氣含有大量粉塵(粉塵由焦末、礦末組成),不能直接使用,因為含塵煤氣會堵塞煤氣管道、燃燒裝置的燒嘴等,同時高溫燃燒情況下會軟熔粘結在換熱裝置上,導致熱效率降低,損壞設備等,所以,高爐煤氣需要經過除塵後才能二次利用。
④ 高爐短時間休風不點火能不能更換風口小套
高爐短時間休風不點火是更換風口小套的。
因高爐換風口裝置而休風是,一般需要在正常休風後打開倒流休風閥便可以進行換套作業。只有在長期休風,或者休風期間爐頂有作業活動時才需要進行爐頂點火,防止煤氣中毒
⑤ 高爐除塵有哪幾種
高爐除塵選擇設備 可以有以下幾種分類:
機械振動類:用機械裝置(含手動、電磁或氣動裝置)使濾袋產生振動而清灰的布袋除塵器,有適合間隙工作的非分室結構和適合連續工作的分室結構兩種構造形式的布袋除塵器。
分室反吹類:採取分室結構,利用閥門逐室切換氣流,在反向氣流作用下,迫使濾袋形縮癟或鼓脹而清灰的布袋除塵器。
噴咀反吹類:以高壓風機或壓氣機提供反吹氣流,通過移動的噴咀進行反吹,使濾袋變形抖動並穿透濾料而清灰的布袋除塵器(均為非分室結構)。
振動、反吹並用類:機械振動(含電磁振動或氣動振動)和反吹兩種清灰方式並用的布袋除塵器(均為分室結構)。
脈沖噴吹類:以壓縮空氣為清灰動力,利用脈沖噴吹機構的瞬間內放出壓縮空氣,誘導數倍的二次空氣高速射入濾袋,使濾袋急劇鼓脹,依靠沖擊振動和反向氣流而清灰的布袋除塵器。
高爐除塵
⑥ 高爐煉鐵中什麼叫風口灌渣如何處理
高爐煉鐵進風口主要作用是:保證高爐鼓風機送出的高壓風經熱風爐加熱後通過高爐各風口均勻地進入爐缸,使焦炭劇烈燃燒產生熱量保證高爐爐缸內有足夠的溫度,使爐料熔化、直接間接還原等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順利進行。
⑦ 高爐煉鐵中什麼叫風口灌渣如何處理
風口灌渣就是當高爐中氧化嚴重時,風吹爐渣起泡,造成爐渣體積大幅增加而上浮,倒灌進風口。
產生原因往往是焦炭質量不好或底焦高度不足。
解決辦法:1、預防——注意焦炭質量(固定碳含量、塊度、轉鼓強度)。
2、發生後——降低風量,補層焦
⑧ 高爐煤氣的性質是
(1)高復爐煤氣中不燃成分制多,可燃成分較少(約30%左右),發熱值低,一般為3344-4180千焦/標米;
(2)高爐煤氣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因CO含量很高、所以毒性極大;
(3)燃燒速度慢、火焰較長、焦餅上下溫差較小;
(4)用高爐煤氣加熱焦爐時,煤氣中含塵量大,容易堵塞蓄墊室格子磚;
(5)安全規格規定在1米;空氣CO含量不能超過30mg;
(6)著火溫度大於700℃。
(7)高爐煤氣含有氫氣(1.5-3.0%),甲烷(0.2-0.5%),CO(25-30%),二氧化碳(9-12%),氮氣(55-60%),氧氣(0.2-0.4%);密度為1.29-1.30Kg/Nm3。
(8)高爐自動換釺裝置價錢擴展閱讀
高爐煤氣在鋼鐵廠的應用:
燒純高爐煤氣鍋爐發電技術、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和高溫蓄熱式燃燒技術的研製成功並在鋼鐵企業中的廣泛應用,為高爐煤氣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很好的途徑。
高爐煤氣除作為加熱燃料供鋼鐵廠使用外,還能用於發電等其它用途,利用好這部分副產能源不僅能降低企業的能源消耗,還將改善鋼鐵企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
⑨ 高爐煤氣爆炸極限什麼意思
可燃抄物質(可襲燃氣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或氧氣)必須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均勻混合,形成預混氣,遇著火源才會發生爆炸,這個濃度范圍稱為爆炸極限,或爆炸濃度極限。例如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的爆炸極限為12.5%~80%。可燃性混合物能夠發生爆炸的zui低濃度和zui高濃度,分別稱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這兩者有時亦稱為著火下限和著火上限。在低於爆炸下限和高於爆炸上限濃度時,既不爆炸,也不著火。這是由於前者的可燃物濃度不夠,過量空氣的冷卻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後者則是空氣不足,導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緣故。當可燃物的濃度大致相當於反應當量濃度時,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據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計算的濃度比例)。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范圍越寬、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時,其爆炸危險性越大。這是因為爆炸極限越寬則出現爆炸條件的機會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則可燃物稍有泄漏就會形成爆炸條件;爆炸上限越高則有少量空氣滲入容器,就能與容器內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條件。應當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濃度高於爆炸上限時,雖然不會著火和爆炸,但當它從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觸空氣時卻能燃燒,仍有發生著火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