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小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過程中果蠅正常存活).實驗開始時,打開軟
A、實驗對照組應將裝置中的果蠅幼蟲換成等質量的死幼蟲,並將該裝置置於相同的環境版中,重復上述實驗,A錯誤權;
B、在20~30min內氧氣消耗為130-70=60mm,故10min內的氧氣吸收速率為60mm÷10min=6.0mm/min,B錯誤;
C、圖中X可能是NaOH,NaOH能吸收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故有氧呼吸過程消耗氧氣導致試管內氣壓降低,液滴應該左移,C正確;
D、X換成清水,充氮氣也不能測定無氧呼吸速率,因為果蠅幼蟲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不產生CO2,無論是否進行無氧呼吸液滴都不會移動;D錯誤.
故選:C.
2. 某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所 用毛細管橫截面積為1 mm2,
[答案]B
[解析]圖中X為NaOH溶液,用以吸收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軟管夾關閉後液滴將向左移回動,A錯誤;在20~30 min內氧氣的平答均吸收速率為(130-65)/10=6.5 mm3/min,B正確;如將X換為清水,並將試管充入N2無法測定果蠅幼蟲無氧呼吸速率,因為果蠅幼蟲無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氣也不產生二氧化碳,液滴不會移動,無法觀察,C錯誤;增設的對照實驗應該將果蠅加熱變成死果蠅,並將該裝置置於相同的環境中,D錯誤。
3. (2013上海模擬)某同學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所用毛細管橫截面積為1mm2,實
A、圖中X為NaOH溶液,NaOH的作用是吸收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軟管夾關閉後液滴將向左移動回.所以A描述錯誤.答
B、20min~30min內毛細管中液滴移動的距離變化是130-65=65mm,體積變化是65mm×1mm2=65mm3,平均吸收速率為6.5mm3/min.所以B描述正確.
C、若將試管充入N2,將X換為清水試管中積累了大量二氧化碳和N2,抑制了果蠅的無氧呼吸.所以C描述錯誤.
D、增設的對照實驗應是不加果蠅,並將該裝置置於相同的環境中.所以D描述錯誤.
故應選B.
4. 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開始時,打開軟管夾,將裝置放入25℃
(1)果蠅有氧呼吸會消耗氧氣,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因此要測定果蠅呼吸速率,需排除內二氧化碳容的干擾,因此X的作用是吸收細胞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應為NaOH;果蠅細胞呼吸消耗氧氣並產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因此容器中氣體總量減少,壓強減小,毛細管內的液滴向左移動.
(2)由表格中數據可知,在20min~30min內,液滴移動的距離是130-65=65mm,毛細管橫截面積為1mm2,則氧氣減少的體積是65mm×1mm2=65mm3,因此在20min~30min時氧氣的平均吸收速率為65mm3÷10min=6.5mm3/min.
(3)果蠅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不會產生氣體,因此無法測定果蠅無氧呼吸速率.
(4)溫度等環境因素會影響液滴的移動,因此為校正環境因素引起的影響,應增加一對照實驗:將活的果蠅換成死的果蠅,其他條件保持不變.
故答案應為:
(1)NaOH左
(2)6.5
(3)果蠅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不能產生氣體
(4)將活的果蠅換成死的果蠅,其他條件保持不變
5. 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用下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開始時,打開軟管夾,將裝置放入25
(1)分析實驗裝置可知,X的作用是吸收細胞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該物質是NaOH,由於細回胞呼吸消耗氧氣答釋放二氧化碳,釋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試管中的氣壓下降,毛細管內的液滴向左移動.
(2)由表格實驗數據可知,在20min~30min內,液滴移動的距離是130-65=65mm,毛細管橫截面積為1mm2,所以氧氣減少的體積是65mm×1mm2=65mm3,在20min~30min時氧氣的平均吸收速率為65mm3÷10min=6.5mm3/min.
(3)此實驗沒有對著實驗,應設置一對照實驗消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可以增加一相同的實驗裝置,將活的果蠅換成死的果蠅作為對照.
故答案應為:
(1)NaOH左
(2)6.5(3)將活的果蠅換成死的果蠅,其他條件保持不變
6. 某同學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鐵跟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並繼續研究鐵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質.請回答下列
(1)鐵與水蒸氣反應會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g)=Fe3O4+4H2,故答案為:3Fe+4H2O(g)=Fe3O4+4H2;
(2)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有三價鐵離子,說明硬質試管中固體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KSCN溶液未變紅色,說明無三價鐵離子,一定有Fe3O4和Fe,
故答案為: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Fe3O4和Fe;
(3)鐵單質能將三價鐵離子還原成三價鐵離子離子方程式,Fe+2Fe3+=3Fe2+,故答案為:Fe+2Fe3+=3Fe2+;
(4)滴入NaOH溶液時,生成的白色沉澱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該反應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為:4Fe(OH)2+O2+2H2O═4Fe(OH)2,故答案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5)鐵單質能將三價鐵離子還原成二價鐵離子,Fe2+具有還原性,Fe2+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故答案為:還原;Fe2+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
7. 某同學在常溫下用下圖所示實驗來證明泥土中有微生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兩個試管里分別有澄清石灰水,一個里放強烈泥土,一個里放未加熱泥土.
2天後預計能觀察到的是實驗現象是( 放未加熱泥土的石灰水變混濁)
該實驗能證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會釋放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與石灰水中的Ca(OH)2發生反應,生成CaCO3沉澱,溶液變混濁 )
8. 某同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不同濃度2,4-D溶液對大豆種子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結果如下表所示。
(1)2,4-D溶液處理過的大豆種子有氧呼吸消耗O 2 ,放出的CO 2 被NaOH溶液吸收,左側瓶內氣體體積減小,氣壓下降,有色液滴左移 (2) ![]() (3)小 |
9. 認真分析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甲裝置可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若此裝置需要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