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軸機械手使用
你是想知道三軸機械手的使用范圍還是使用操作呢?如果是需要三軸機械手,不知道適不適合用在自己的生產線上,建議找工業機器人廠家,像博立斯、康道都有數控車床機械手、上下料機械手、多軸機械手、關節機器人、沖壓沖床機械手等,結合自己的生產線定製比較好。、
三軸機械手的工作原理:
機械手:mechanical hand,也被稱為自動手,auto hand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勞動以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能在有害環境下操作以保護人身安全,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冶金部門。
機械手主要由手部、運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手部是用來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據被抓持物件的形狀、尺寸、重量、材料和作業要求而有多種結構形式,如夾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運動機構,使手部完成各種轉動(擺動)、移動或復合運動來實現規定的動作、改變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勢。運動機構的升降、伸縮、旋轉等獨立運動方式,稱為機械手的自由度。為了抓取空間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體,需有6個自由度。自由度是機械手設計的關鍵參數越多、自由度越多,機械手的靈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廣,其結構也越復雜。
三軸機械手控制器各功能鍵
3.1 緊急停止按鍵:按此鍵切斷電源,立即停止全部的動作,接觸緊急停止,將開關按照標識方向旋轉解鎖後,電源開關,電源開關OFF後再次設定為ON;
3.2 動作可能鍵:手動操作時,邊按此鍵及各手動操作鍵,進行機械手動作。如果過分按動作可能鍵,將不能進行手動操作。
3.3 電源:將電源設定為ON/OFF的狀態。
3.4 停止:自動運轉中,連續步進進給操作中,按此鍵,機械手停止。
3.5切換運轉:表示運轉模式畫面。
3.6復位:報警燈顯示時,清除報警;另外從各畫面返回到運轉模式畫面。
3.7 菜單:想要顯示菜單畫面時,按此鍵。
3.8 幫助:表示各設定畫面或操作畫面中的幫助。
3.9取出側 落下側:按取出側,走行軸往產品成型側行走;按落下側,走形軸往遠離產品成型側行走。
3.10 Z+:使機械手向下行走, Z-:使機械手向下行走;Y+:使機械手沿著動模方向運動,Z-:使機械手沿著定模方向運動。
3.11 姿態 復歸/動作:使夾具板姿勢動作,復歸。
3.12 回轉 復歸/動作:使夾具板回轉動作,復歸。
3.13 夾具 開/閉:使夾具開,閉。
3.14 步進 進/退:和自動運轉相同順序,執行1個步進的前進,返回動作。 四、操作步驟 4.1開機
4.1.1控制開關轉向「ON」。
4.1.2不使用機械手而用半自動生產時,控制開關轉向「ON」,或由技術人員將離線信號短接。
4.1.3將注塑機的機械手功能打開:托模—功能—機械手選擇使用。
4.2 檢查並確認氣壓
4.2.1檢查氣源、氣壓是否達到5kg/cm2以上。
4.2.2檢查各功能鍵顯示燈是否正常。
4.3選擇夾具
4.3.1根據製品側有無水口選擇夾具或吸盤。
4.3.2根據製品形狀、大小、重量等選擇吸盤規格、數量。
4.4裝夾具、吸盤
4.4.1換裝夾具
4.4.2副臂側夾具不使用時,關閉副臂使用開關。
4.5 確定開模位置
4.5.1調整開模位置,為節省時間,調至最小開模為宜。
4.5.2調整頂針頂出長度,頂針不宜頂得過長,能順暢頂出脫落即可。
4.6製品頂出,但不讓製品脫落。
4.7設定取出待機位置
4.7.1 在軸設定選項里,找到取出待機位置。
4.7.2讓機械手座架緩慢下降,選擇合適的待機位置,並記憶該位置
4.8 設定取出夾具位置。
4.8.1 將夾具或吸盤貼住產品,調整吸盤或夾具螺絲確定左右位置,以能適應產品形狀為佳(即調好吸盤吸住產品的位置),並記憶該位置。
4.9設定滑移位置
根據製品的結構,設定滑移位置,以便機械手安全的將產品取出,並記憶該位置。
4.10 設定取出上升位置
機械手將產品從模具中拉出後,調整機械手製品前後位置,以便機械手安全的上升,並記憶該位置;
4.11設定產品裝箱1位置
根據工藝要求將機械手取出的產品放置在要求位置,並記憶該位置。 4.12設定產品裝箱2位置
4.12.1打開模式功能,將裝箱位置2選擇。
4.12.2按工藝要求將機械手取出的產品放置在要求位置,並記憶該位置。 4.13 步進測試確認
4.13.1使用步進測試檢驗每個動作行程是否OK,需由工藝人員、技術 人員確認。 4.14 時間調整
4.14.1設置每個銜接動作切換速度及時間。 4.14.2完全開模時,機械手快速下降。
4.14.3頂出時機械手快速前進並吸住或夾住產品。 4.14.4機械手快速後退,頂針退回。
❷ 換刀裝置中常用的雙臂機械手有哪幾種手爪結構他們在換刀過程中要完成那些基本動作
雙臂單爪換刀機械手和鏈式刀庫自動換刀裝置設計(自動換刀機械手設計) 加工中心是現代機械加工中用得最多的設備之一,
而自動換刀裝置作為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一直處在不斷改進之中。
設計一台小型加工中心的刀庫及自動換刀裝置。
首先,主要針對目前機床上常用的幾種類型的刀庫(鼓盤式刀庫、鏈式刀庫、格子盒式刀庫等)進行了比較分析,
最終選用鏈式刀庫結構,
選擇伺服電機驅動,
採用蝸桿蝸輪裝置減速,
並完成了鏈條的選擇和鏈輪的設計計算。
另外,選擇雙臂單爪機械手結構,
對其運動作了詳細的分析,
最終將換刀運動分解為手臂的伸縮,
手架的伸縮和回轉三個動作。
全部採用液壓系統進行控制。
在合理選用液壓缸之後,
繪制出了液壓系統控制圖、
機械手動作原理圖,
基本完成了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工作。
❸ 什麼是機械手,他的結構是怎麼樣的
機械手是一種能自動化定位控制並可重新編程序以變動的多功能機器,它有多版個自由度,可用來搬權運物體以完成在各個不同環境中工作。
機械手由執行機構、驅動-傳動機構、控制系統、智能系統、遠程診斷監控系統五部分組成。驅動-傳動機構與執行機構是相輔相成的,在驅動系統中可以分:機械式、電氣式、液壓式和復合式,其中液壓操作力最大。
❹ 助力機械手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助力機械手系統組成:
1.一套完整的中運助力機械手裝備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平衡吊主機、抓取夾具(或機械手)及安裝結構。zy15
2.機械手主機是實現物料(或工件)在空中無重力化浮動狀態的主體裝置。
3.機械手則是實現工件抓取,並完成用戶相應搬運和裝配要求的裝置。
4.安裝結構則是根據用戶服務區域及現場狀況要求以支撐整套設備的機構。
助力機械手主機
a)可實現不同重量物料的重力平衡狀態,適用於物料的精確移載操作。
b)空載、滿載及處理不同工件時,系統可感知其重量變化,並實現載荷在三維空間中的浮動狀態,便於精確定位。
c)全程平衡、運動順滑等特點,使得操作者可以很便捷地實現工件的搬運、定位、裝配等操作。
d)剛性手臂可使機械手帶工件越過障礙;水平臂可滿足物料在相關場所進行橫向放入、橫向取出等動作要求。
e)系統可始終保持機械手頭部的水平,發揮高作業性。
f)關節剎車裝置,具有多個回轉關節,以實現廣域范圍內的物料取置;配備有剎車裝置,操作者可在操作過程中隨時中斷機械手的運動。
助力機械手控制系統
a)設置有元件保護盒,
以保護主要精密氣動元器件,避免操作時意外撞擊及灰塵沉積。氣路排布完全按豐田AMS標准執行,方便維修。
b)系統配備二聯件、單向閥和儲氣罐,為系統提供持續穩定的壓縮空氣,當主供氣源意外斷氣時,可提供一定時間的安全保障,並使系統有足夠的動力完成本次操作或將工件卸載。
助力機械手系統安全
a)配備有負載顯示器,指示負載狀態,告知操作者:此時物料是否可被提起或被卸載。當系統處於負載狀態時,顯示器呈紅色。
b)配備有負載壓力表,指示壓縮空氣工作狀況。
c)配備有安全誤操作保護裝置,防止誤動作對人身或設備造成傷害;在操作者未對安裝狀況進行確認前,即工件未安裝到位前,如果工人誤操作松開按鈕,工件不能被卸載(限於動力夾具)。
d)系統配備了失氣保護裝置,當主供氣源意外斷氣時,主機臂桿不能動作,機械手停止作業,避免意外的傷害。
e)設備配套安全控制系統,在操作時,系統不會因為誤動作,而突然改變負載或空載壓力,因此機械手不會因此快速上升或下降而對人身、設備和產品造成傷害。
以上由山東@中運物流集團提供zy15
❺ 三自由度機械手的三自由度機械手的基本形式
典型的橫行式自動取料機械手,其運動由X,Y,Z3個相互垂直方向的直線運動組合而成,也稱為三自由度平移機械手。(1)運動形式橫行式自動取料機械手的手臂結構與搖臂式機械手的手臂結構是類似的,所不同的是橫行式自動取料機械手的運動全部為直線運動,在結構上更具有代表性,如圖3所示。橫行式自動取料機械手的結構分為X軸、Y軸、Z軸3部分,主要在空間運動距離較大的場合使用;而搖臂式機械手則將其中一個直線運動用更簡單的擺動運動所代替。(2)運動過程分析這種機械手在結構上主要是將X軸、Y軸、軸(主手、副手)、底座等4部分採用模塊化的方式通過直線導軌機構搭接而成,其中X軸、Y軸、Z軸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進行搭接連接。直線導軌機構不僅是運動導向部件,各部分結構的連接也是通過直線導軌機構來實現的。這種機械手的運動過程如下:動作1當執行下降取料命令後,機械手抓取裝置沿Z軸方向垂直下降,如圖3中軌跡1所示,抓取裝置包括吸盤、氣動手指和杠桿機構等;動作2機械手抓取鍍件後沿Z軸反向回到原點,如圖中軌跡2所示;動作3機械手抓取鍍件沿Y軸方向移動,如圖中軌跡3所示;動作4根據運動需要,機械手抓取鍍件沿X軸方向移動,實現跨距轉移,如圖中軌跡4所示;動作5當鍍件運行到釋放點上方時,機械手執行下降命令沿軌跡5下降至釋放點釋放鍍件,完成一次鍍件的轉移;動作6、動作7、動作8這幾個動作沿上述運動軌跡反向運行,回到原點位置,進人待料狀態,等待下一次取料循環。這種橫向移動,根據控制和運行的要求,X軸、Y軸、Z軸的運動可以同時進行。
❻ 注塑機機械手都有哪些機構組成
注塑機機械手的機構組成:
一、執行系統機構
機械手的執行機構分為手部、手臂、軀干;
1、手部
手部安裝在手臂的前端。手臂的內孔中裝有傳動軸,可把運用傳給手腕,以轉動、伸曲手腕、開閉手指。
機械手手部的構造系模仿人的手指,分為無關節、固定關節和自由關節3種。手指的數量又可分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可根據夾持對象的形狀和大小配備多種形狀和大小的夾頭以適應操作的需要。所謂沒有手指的手部,一般都是指真空吸盤或磁性吸盤。
2、手臂
手臂的作用是引導手指准確地抓住工件,並運送到所需的位置上。為了使機械手能夠正確地工作,手臂的3個自由度都要精確地定位。
3、軀干
軀干是安裝手臂、動力源和各種執行機構的支架。
二、驅動系統機構
機械手所用的驅動機構主要有4種: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機械驅動。其中以液壓驅動、氣壓驅動用得最多。
1、液壓驅動式
液壓驅動式機械手通常由液動機(各種油缸、油馬達)、伺服閥、油泵、油箱等組成驅動系統,由驅動機械手執行機構進行工作。通常它的具有很大的抓舉能力(高達幾百千克以上),其特點是結構緊湊、動作平穩、耐沖擊、耐震動、防爆性好,但液壓元件要求有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密封性能,否則漏油將污染環境。
2、氣壓驅動式
其驅動系統通常由氣缸、氣閥、氣罐和空壓機組成,其特點是氣源方便、動作迅速、結構簡單、造價較低、維修方便。但難以進行速度控制,氣壓不可太高,故抓舉能力較低。
3、電氣驅動式
電力驅動是機械手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特點是電源方便,響應快,驅動力較大(關節型的持重已達400kg),信號檢測、傳動、處理方便,並可採用多種靈活的控制方案。驅動電機一般採用步進電機,直流伺服電機(AC)為主要的驅動方式。由於電機速度高,通常須採用減速機構(如諧波傳動、RV擺線針輪傳動、齒輪傳動、螺旋傳動和多桿機構等)。有此機械手已開始採用無減速機構的大轉矩、低轉速電機進行直接驅動(DD)這既可使機構簡化,又可提高控制精度。
4、機械驅動式
機械驅動只用於動作固定的場合。一般用凸輪連桿機構來實現規定的動作。其特點是動作確實可靠,工作速度高,成本低,但不易於調整。
其他還有採用混合驅動,即液-氣或電-液混合驅動。
三、控制系統
機械手控制的要素包括工作順序、到達位置、動作時間、運動速度、加減速度等。
機械手的控制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兩種。
控制系統可根據動作的要求,設計採用數字順序控制。它首先要編製程序加以存儲,然後再根據規定的程序,控制機械手進行工作。
程序的存儲方式有分離存儲和集中存儲兩種。分離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分別存儲於兩種以上的存儲裝置中,如順序信息存儲於插銷板、凸輪轉鼓、穿孔帶內;位置信息存儲於時間繼電器、定速回轉鼓等;集中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全部存儲於一種存儲裝置內,如磁帶、磁鼓等。這種方式使用於順序、位置、時間、速度等必須同時控制的場合,即連續控制的情況下使用。
其中插銷板使用於需要迅速改變程序的場合。換一種程序只需抽換一種插銷板限可,而同一插件又可以反復使用;穿孔帶容納的程序長度可不受限制,但如果發生錯誤時就要全部更換;穿孔卡的信息容量有限,但便於更換、保存,可重復使用;磁蕊和磁鼓僅適用於存儲容量較大的場合。至於選擇哪一種控制元件,則根據動作的復雜程序和精確程序來確定。
對動作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求教再現型控制系統。更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數字控制系統、小型計算機或微處理機控制的系統。
控制系統以插銷板用的最多,其次是凸輪轉鼓。它裝有許多凸輪,每一個凸輪分配給一個運動軸,轉鼓運動一周便完成一個循環。
注塑機專用機械手是能夠模仿人體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對其進行自動控制使其按照預定要求輸送製品或操持工具進行生產操作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注塑機械手是為注塑生產自動化專門配備的機械,它可以在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改善勞動條件和安全生產;提高注塑成型機的生產效率、穩定產品質量、降低廢品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等方面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❼ 用伸縮桿很容易實現三爪機械手的手爪抓取,如果用舵機怎麼實現爪子的張開和抓取
方法是一樣的。需要設計旋轉關節結構。通過舵機轉動帶動機構收縮。這樣就可以抓取和放鬆了
❽ 三軸機械手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三軸機械手的工作原理:
機械手:mechanical hand,也被稱為自動手,auto hand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勞動以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能在有害環境下操作以保護人身安全,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冶金部門。
機械手主要由手部、運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手部是用來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據被抓持物件的形狀、尺寸、重量、材料和作業要求而有多種結構形式,如夾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運動機構,使手部完成各種轉動(擺動)、移動或復合運動來實現規定的動作、改變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勢。運動機構的升降、伸縮、旋轉等獨立運動方式,稱為機械手的自由度。為了抓取空間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體,需有6個自由度。自由度是機械手設計的關鍵參數越多、自由度越多,機械手的靈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廣,其結構也越復雜。
❾ 機械手都有哪些結構組成
機械手主要由執行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手部是用來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據被抓持物件的形狀、尺寸、重量、材料和作業要求而有多種結構形式,如夾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運動機構,使手部完成各種轉動(擺動)、移動或復合運動來實現規定的動作,改變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勢。運動機構的升降、伸縮、旋轉等獨立運動方式,稱為機械手的自由度。
為了抓取空間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體,需有6個自由度。自由度是機械手設計的關鍵參數。自由度越多,機械手的靈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廣,其結構也越復雜。一般專用機械手有2~3個自由度。控制系統是通過對機械手每個自由度的電機的控制,來完成特定動作。同時接收感測器反饋的信息,形成穩定的閉環控制。控制系統的核心通常是由單片機或dsp等微控制晶元構成,通過對其編程實現所要功能。
一、執行機構
機械手的執行機構分為手部、手臂、軀干;
1、手部
手部安裝在手臂的前端。手臂的內孔中裝有傳動軸,可把運用傳給手腕,以轉動、伸曲手腕、開閉手指。
機械手手部的構造系模仿人的手指,分為無關節、固定關節和自由關節3種。手指的數量又可分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可根據夾持對象的形狀和大小配備多種形狀和大小的夾頭以適應操作的需要。所謂沒有手指的手部,一般都是指真空吸盤或磁性吸盤。
2、手臂
手臂的作用是引導手指准確地抓住工件,並運送到所需的位置上。為了使機械手能夠正確地工作,手臂的3個自由度都要精確地定位。
3、軀干軀干是安裝手臂、動力源和各種執行機構的支架。
二、驅動機構
機械手所用的驅動機構主要有4種: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機械驅動。其中以液壓驅動、氣壓驅動用得最多。
1、液壓驅動式
液壓驅動式機械手通常由液動機(各種油缸、油馬達)、伺服閥、油泵、油箱等組成驅動系統,由驅動機械手執行機構進行工作。通常它的具有很大的抓舉能力(高達幾百千克以上),其特點是結構緊湊、動作平穩、耐沖擊、耐震動、防爆性好,但液壓元件要求有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密封性能,否則漏油將污染環境。
2、氣壓驅動式
其驅動系統通常由氣缸、氣閥、氣罐和空壓機組成,其特點是氣源方便、動作迅速、結構簡單、造價較低、維修方便。但難以進行速度控制,氣壓不可太高,故抓舉能力較低。
3、電氣驅動式電力驅動是機械手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特點是電源方便,響應快,驅動力較大(關節型的持重已達400kg),信號檢測、傳動、處理方便,並可採用多種靈活的控制方案。驅動電機一般採用步進電機,直流伺服電機(AC)為主要的驅動方式。由於電機速度高,通常須採用減速機構(如諧波傳動、RV擺線針輪傳動、齒輪傳動、螺旋傳動和多桿機構等)。有些機械手已開始採用無減速機構的大轉矩、低轉速電機進行直接驅動(DD)這既可使機構簡化,又可提高控制精度。
4、機械驅動式
機械驅動只用於動作固定的場合。一般用凸輪連桿機構來實現規定的動作。其特點是動作確實可靠,工作速度高,成本低,但不易於調整。其他還有採用混合驅動,即液-氣或電-液混合驅動。
三、控制系統
機械手控制的要素包括工作順序、到達位置、動作時間、運動速度、加減速度等。機械手的控制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兩種。
控制系統可根據動作的要求,設計採用數字順序控制。它首先要編製程序加以存儲,然後再根據規定的程序,控制機械手進行工作程序的存儲方式有分離存儲和集中存儲兩種。分離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分別存儲於兩種以上的存儲裝置中,如順序信息存儲於插銷板、凸輪轉鼓、穿孔帶內;位置信息存儲於時間繼電器、定速回轉鼓等;集中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全部存儲於一種存儲裝置內,如磁帶、磁鼓等。這種方式使用於順序、位置、時間、速度等必須同時控制的場合,即連續控制的情況下使用。
其中插銷板使用於需要迅速改變程序的場合。換一種程序只需抽換一種插銷板限可,而同一插件又可以反復使用;穿孔帶容納的程序長度可不受限制,但如果發生錯誤時就要全部更換;穿孔卡的信息容量有限,但便於更換、保存,可重復使用;磁蕊和磁鼓僅適用於存儲容量較大的場合。至於選擇哪一種控制元件,則根據動作的復雜程序和精確程序來確定。對動作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求教再現型控制系統。更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數字控制系統、小型計算機或微處理機控制的系統。控制系統以插銷板用的最多,其次是凸輪轉鼓。它裝有許多凸輪,每一個凸輪分配給一個運動軸,轉鼓運動一周便完成一個循環。
❿ 求氣缸式三爪機械手的solidworks裝配圖紙
可以負責的告訴你,這個有成品件賣,何必自己製作
連桿機構自己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