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流體力學綜合實驗中,所測得的壓強可以有多種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哪幾種,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
有絕對壓力Pa,相對壓力P,大氣壓力Po。Pa=P+Po。相對壓力又稱為表壓力,將常說的壓力。
2. 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較好的專業,就業率分別如何
2007年招生專業介紹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電氣設備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電力生產過程和輸配電技術,能勝任電氣技術類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發電廠、供電企業、電力建設企業、電力檢修企業及其它工礦企事業單位從事電氣工程施工、檢修、運行、維護、管理等崗位。
主要課程:電工基礎與測量、電子技術、電機運行與維護、電力系統分析、電氣設備及運行、發電廠動力部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安全用電技術等。
主要實踐環節:電工基本技能實訓、電機檢修實訓、電子技能實訓、低壓配電工程實訓、電氣控制實訓、變電站運行模擬實訓、電氣二次接線實訓、發電廠運行模擬實訓、企業崗位實訓等。
證書:電工證書;電力行業特有工種變電站值班員或發電廠電氣運行值班員證書。
供用電技術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供用電技術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供用電業務的基本技能,熟悉供配電系統和用電技術,能勝任供用電技術類崗位的高技能人才。面向供電企業和工礦企事業單位供配電系統的施工、檢修、運行、維護、管理崗位,以及供電企業的電力營銷崗位。
主要課程:電工基礎與測量、電子技術基礎、電機與拖動、電能計量、安全用電技術、供配電系統、供用電設備、供配電系統繼電保護、用電檢查與電力法規、用電業務等。
主要實踐環節:電工技能實訓、電子實訓、電機檢修實訓、電能計量實訓、配電工程實訓、裝表接電實訓、用電業務實訓、企業崗位實訓等。
證書:電工證書、電力行業特有工種裝表接電工證書。
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與運行維護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高壓輸配電線路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輸配電系統和施工技術,能勝任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崗位的高技能人才。面向電力行業送變電企業、供電企業和大型工礦企業從事高壓輸配電線路的施工、檢修、運行、維護、管理等崗位。
主要課程:電工學、工程制圖與CAD技術、工程力學、土力學、機械基礎與施工機械、電力工程、高電壓技術、線路測量、線路運行、線路檢修、線路設計與施工、工程項目管理與概預算。
主要實踐環節:鉗工實訓、電工技能實訓、線路測量實訓、線路登高訓練、線路綜合技能實訓、企業崗位實訓等。
證書:電工證書、電力行業特有工種送電線路工或配電線路工證書。
電廠熱能動力裝置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熱能動力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火力發電廠、熱電廠進行熱力設備安裝、檢修、調試、維護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熱力系統和熱力設備,能勝任熱能動力類崗位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發電廠、電力建設公司、電力檢修公司及大型企業熱力設備及系統的安裝、檢修、調試、維護與管理等崗位。
主要課程:工程制圖與CAD、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泵與風機、機械原理及零件、鍋爐設備及系統、汽輪機設備及系統、熱力發電廠等。
主要實踐環節:水泵檢修實訓、管閥檢修實訓、部件測繪與CAD、金工實習、鉗工實習、火電廠模擬運行實訓、企業崗位實訓。
證書:鉗工證書、制圖員職業資格證書、火電廠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火電廠集控運行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集控運行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大型火力發電廠、大型熱電廠熱力設備運行、維護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熱力設備運行,能勝任發電廠運行管理崗位的高技能人才。面向大型發電廠、熱電廠、熱力公司的生產運行、設備維護和管理等崗位。
主要課程:熱工基礎、電工基礎、鍋爐設備及運行、汽輪機設備及運行、電氣設備及運行、熱工儀表與自動調節、計算機控制系統、單元機組集控運行等。
主要實訓:過程式控制制設計與調試實訓、電工實習、火電廠300MW模擬實訓,流化床鍋爐模擬運行實訓,企業崗位實訓。
證書:制圖員職業資格證書、火電廠特有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城市熱能應用技術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熱能應用技術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供熱與空調設備的安裝與檢修、運行維護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熱力生產過程和運行技術,能勝任安裝、檢修、運行、管理等崗位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熱電廠、供熱公司、居民小區和大型企業的物業公司、建築安裝公司、供熱設備生產廠等運行、維護和管理崗位。
主要課程設置:工程制圖與CAD、熱工基礎,流體力學泵與風機、鍋爐與鍋爐房設備、供熱工程、空調原理及設備、工業通風、給排水工程等。
主要實訓項目:金工實習、鉗工實習、管閥檢修實訓、流化床鍋爐模擬運行實訓、供熱設備裝配實訓、空調設備系統設計與安裝調試實訓。
等級證書:鉗工資格證書、鍋爐運行或檢修工資格證書、火電廠特有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電氣自動化技術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自動化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自動化裝置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工業電氣生產行業管理和運行過程,能勝任生產自動化領域的一線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面向工業企業電氣自動化設備及其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和技術管理以及供配電系統的安裝、運行、調試、檢修和運行維護等崗位。
主要課程:電工基礎、電機與拖動、自動控制理論、自動檢測技術、工業電氣控制及PLC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供配電技術、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過程式控制制、交直流傳動控制系統等。
主要實踐環節:電工工藝與內線工程實訓、單片機應用技術實訓、電機檢修實訓、PLC電氣控制技術實訓、電動機控制綜合實訓、低壓配電工程實訓、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實訓。
證書:維修電工證書、電力行業特有工種變電檢修工證書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計算機網路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技能,熟悉IT行業網路工程、系統集成的技術和基層用電管理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信息系統的維護與管理、網站設計與維護、辦公自動化等工作,能夠勝任計算機網路領域一線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面向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維護與管理技術、兼顧微機軟硬體維護、資料庫維護、網站建設和網頁設計、辦公自動化等崗位。
主要課程:電工基礎、電子技術、程序設計語言(C、C#.NET、Java)、數據結構、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廣域網技術(路由器和交換機配置)、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網路安全、資料庫應用技術、腳本語言和網頁設計、用電信息管理系統。
主要實踐環節:計算機應用基礎及辦公自動化、微機組裝與維修、AutoCAD、區域網技術與組網工程、綜合布線、網站建設和維護、Web應用程序開發、大型資料庫的管理與維護、計算機病毒防治與數據恢復。
證書:中級計算機調試工證書、微軟MAC、MCP、MLC認證、Autodesk公司AutoCAD初級工程師認證。
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發電廠方向)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自動化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自動化專業設備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電力生產過程,能勝任生產過程自動化領域一線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面向電力行業熱工自動化方面的設計、安裝、檢修、維護等崗位;以及工業企業自動化生產、管理及開發等崗位。
主要課程:電工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介面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熱工測量及儀表、熱工自動控制設備、熱工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及系統、開關量控制技術及應用、電廠熱力設備及系統。
主要實踐環節:電工電子技術實訓、控制電機綜合實訓、單片機應用技術實訓、PLC應用實訓、控制系統模擬實訓、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調試實訓、300MW模擬機組實習、DCS控制系統實訓、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實訓。
證書:維修電工證書、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工證書、熱工程式控制保護工證書。
市場開發與營銷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市場營銷管理理論,掌握市場開發與市場營銷實踐及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市場開發與營銷實踐及管理的高技能人才。面向各類工商企業或相關行業,從事市場營銷與策劃、市場開發與分析、市場營銷管理業務等崗位。
主要課程: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市場營銷與營銷管理、市場調查與預測、促銷與分銷技術、商務寫作與商務禮儀、廣告學與廣告策劃、常用機電設備概論、辦公自動化設備與應用技術、機電產品市場開發與營銷策劃、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基礎、組織競爭與法律法規、機電產品營銷實務及案例等。
主要實踐環節:推銷與分銷實訓、商務談判訓練、營銷策劃實訓、企業管理實習,工商企業認識實習、課程實訓、崗位實訓、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實習報告)撰寫等。
證書:國家認可的高級營銷員職業資格技能證書。
物業設施管理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物業管理和房地產經營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從事物業基本設施管理及房地產經營開發的基本技能,熟悉物業管理和房地產經營管理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物業管理公司、房地產企業、城市社區服務機構以及市政工程及基礎設施管理部門,從事物業管理、物業經營、房地產開發、房地產咨詢、房地產企業發展策劃等崗位。
主要課程:物業管理概論、物業基本設施、物業軟體管理系統、電工基礎、物業與房地產基本法規、物業會計與稅務、建築識圖與制圖基礎、物業設備維修與預算、消防知識與設備、社區工作與服務、小區規劃與綠化、智能監控與網路技術概論、房地產經營開發與管理等。
主要實踐環節:物業管理認識實習、電工電子實訓、物業管理實務實訓、鉗工與管道工實訓、水暖空調設備維護實訓、物業財務實訓、建築電氣維護實訓、畢業論文(實習報告)撰寫。
證書:國家認可的高級物業管理員職業資格技能證書。
會計電算化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培養具備會計電算化的理論知識,掌握會計和電算會計、會計流程、會計實務和相關管理基本技能,熟悉會計電算化等會計業務管理,能勝任各種企事業單位的經濟分析、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會計、統計、出納等會計崗位,以及從事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相關業務崗位。
主要課程:會計學原理、統計學、計算機語言、計算機網路技術、會計軟體實用技術、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股份制企業會計、財務會計、高級會計、經濟分析和審計、電算會計、西方財務會計、會計核算、會計實務、稅務申報、財務管理等。
主要實踐環節:企業納稅申報實地考察、銀行結算程序的實地參觀、校內手工會計模擬實習、會計電算化綜合實訓、計算技術等級測評及考試、企業單位頂崗實習和畢業論文(調查或實習報告)撰寫。
證書:國家認可的電算會計員(會計電算化)或會計員(會計從業資格)及用友ERP職業資格技能證書。
3.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的實驗室建設
是根據地質工程、環境工程、以及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要求而設立的專專業基礎實驗屬室。實驗室主要為學生開設流體靜力學、流體動力學和多孔介質滲透動力學實驗等內容,目的為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實驗室主要儀器設備有:滲透儀、水靜壓強儀、流體力學綜合實驗台、雷諾儀以及非穩定流達西儀、能量方程儀、流態演示儀和無壓條件下滲流實驗裝置,自動化水位監測系統裝置。水動力學實驗室(1)主要為流體力學實驗;水動力學實驗室(2)主要為滲流力學實驗。
實驗室承擔以上三個專業本科生實驗教學,為開設的《工程流體力學》、《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質學基礎》等課程服務。
除完成日常教學工作外,本實驗室還開設《地下水動力學開放性實驗》,通過該項實踐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對地下水滲流運動基本規律敏銳觀察和分析力,也為啟迪新思想,創建新方法,造就高素質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4. 考哈工程的核專業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05年月12日,是國內重點高校設立的第一個「核學院」,也是國內最早設置核專業的高校之一。1959年「哈軍工」成立了核動力裝置專業,專業任務為我國培養核動力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設計開發和運營等專門人才。
學院現設有「核工程與核技術」、「核反應堆工程」、「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核技術」、「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擁有「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核能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 「核能科學與工程」、「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核技術及應用」、「核燃料循環與材料」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核能科學與工程」、「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國防特色重點學科,「核反應堆工程」、「核技術」、「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3個本科專業是國防特色緊缺專業。擁有國家外國專家局、教育部「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本科實驗教學中心等,實驗室總面積1萬余平方米。學院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研成果34項。目前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計劃、國防基礎和國防預研等高水平研究課題多項,科研經費總額超過1億元。
在長期的教學科研過程中,學院匯聚與培養了一批知名的核動力專家和優秀的年輕學者,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奮發向上、團結協作的高水平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總數88人,其中通過實施「111引智計劃」聘請國外知名學者11人,外聘兼職教授1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際學術大師1人;專職教師6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4人,擁有首批國防科技工業創新團隊1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多人在國家級學術組織和專家組中任職。
學院與日本的京都大學能源學院、日本岡山大學、丹麥技術大學、挪威能源技術研究院IFE(OECD NEA Halden項目)等達成合作研究、互換研究生的協議,能夠為學生提供出國學術交流和開展國際合作研究的條件。國家原子能機構(CAEA)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共同實施IAEA-CAEA核能教育項目,為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培養核專業人才。
學院秉承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大學至真、大工至善」的校訓,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工作,按照「寬視野、厚基礎、能力強、素質優」的要求,努力培養「思想品質好,辨識能力強、掌握核科學知識」的創新型人才。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862人,留學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182人。學院已培養畢業生2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800餘人,研究生300餘人;畢業生中80%以上在我國核能開發領域從事設計開發、生產運行和管理工作,許多人已是我國核科技發展的骨幹,為我國核動力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並對我國核動力技術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100%,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學院發展目標是成為國內一流的核科學與技術領域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地,成為核科學與技術領域基礎性與創新性研究的基地之一。
應同學的要求,簡單介紹一下核學院的師資情況,博士生導師信息轉自哈爾濱工程大學網站博導名錄
博士生導師:
姓名:張志儉
專業: 核能科學與工程
方向: 核動力運行與模擬 ;核動力安全可靠性。
簡介:男,1963年10月1日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現為中國核能學會常務理事、船用核動力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造船學會電子技術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核安全專家委員會成員。89年5月碩士畢業參加工作,92年5月任講師,94年晉升為副教授,99年任教授,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核動力運行模擬和安全可靠性研究工作,在國內雜志和重要學術會議上已發表論文19篇,撰寫6篇科技報告。共榮獲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6項,其中5項為第一完成人。95年獲中船總公司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目前主持多項國家和部委科研項目。在核動力運行與模擬、安全可靠性2個方向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
姓名:閻昌琪
專業: 核能科學與工程
方向: 核動力裝置性能
簡介:男,1955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核動力專業分委員會委員、中國核學會船用核動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核學會反應堆熱工流體專業委員會委員。1980年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核動力裝置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96年晉升為教授。曾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進修學習;瑞士的蘇黎世高等工學院學習和工作。主要的研究工作領域是:核反應堆熱工水力、兩相流動和傳熱、強化傳熱技術及應用等。近來年在強化傳熱技術等項目研究中獲得4項部級科技進步獎。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基礎研究項目"核電站固有安全性新方法研究"、"強化傳熱技術研究"、"模擬模擬器建設"。出版的著作有:《核反應堆工程原理》、《氣液兩相流》、《核能工程專業英語》、《動力工程專業英語》等。在相關的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52篇,收入EI檢索5篇。1996年被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評為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1年獲黑龍江省優秀留學歸國人員報國獎。目前從事的教學課程有:核反應堆工程、兩相流體力學、反應堆及核電站安全分析、專業英語等。指導博士研究生的專業方向是核動力裝置性能。
姓名: 韓偉實
專業: 核能科學與工程
方向: 核動力裝置設備
簡介:男,194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核學會理事、中國核教育學會常務理事、船舶工業國防科技預研艦船動力技術專業組成員、哈爾濱船大工程技術設計研究院能源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1982年畢業於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核動力裝置專業,工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核工程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承擔本科生的"反應堆熱工學"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碩士研究生的"核反應堆工程"、"核動力設備"、 "密封結構與材料"教學;博士研究生的"核反應堆工程設計"教學;長期從事船用核動力的科研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或主要科研成員從事過"核動力裝置壓力安全系統安全閥研究"、"核動力裝置造水系統水位調節器研究"、"大功率蒸汽動力裝置關鍵技術研究"、"零泄漏閥門技術研究"、"新型汽水分離技術研究"等科研工作。曾獲國家發明三等獎一項、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和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六項。主持了本校"211工程"子項目之中的"微小型核動力綜合實驗裝置"的建設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微小型核動力和超導磁流體推進。近年來,在《核動力工程》、《船舶工程》等刊物和船用核動力年會等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十多篇論文。
姓名: 夏虹
專業: 核科學技術與安全
方向: 核科學技術與安全
簡介:女,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1985年起從事核科學技術與安全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誤差理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智能儀表》、《智能檢測與數據融合》、《熱工測試技術》、《核工程檢測技術》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出版教材和學術著作各1部。在測量檢測技術方面,對相關理論及其測量方法進行了深入地研究,用自相關、互相關、極性相關等方法檢測核動力裝置中多項流的流速測量。採用多種感測器綜合檢測與數據處理方法,檢測全船的輻射劑量,解決了核輻射防護的智能監測問題。在核動力裝置的故障診斷方面,提出了基於數據融合的設備故障診斷的理論和方法。從方法論與系統論的角度建立故障診斷中數據融合的功能模型和計算模型,高度概括、抽象和反映出這種方法的本質特性和關鍵技術。目前正主持和參加三項」十五」國防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主持並完成了預研項目多項,其中,二項獲得原中船總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核科學與工程》、《核動力工程》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和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1985年起從事核科學技術與安全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誤差理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智能儀表》、《智能檢測與數據融合》、《熱工測試技術》、《核工程檢測技術》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出版教材和學術著作各1部。在測量檢測技術方面,對相關理論及其測量方法進行了深入地研究,用自相關、互相關、極性相關等方法檢測核動力裝置中多項流的流速測量。採用多種感測器綜合檢測與數據處理方法,檢測全船的輻射劑量,解決了艦船核輻射防護的智能監測問題。在核動力裝置的故障診斷方面,提出了基於數據融合的設備故障診斷的理論和方法。從方法論與系統論的角度建立故障診斷中數據融合的功能模型和計算模型,高度概括、抽象和反映出這種方法的本質特性和關鍵技術。目前正主持和參加三項」十五」國防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主持並完成了預研項目多項,其中,二項獲得原中船總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核科學與工程》、《核動力工程》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和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姓名:孫中寧
孫中寧,男,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實驗中心主任,院長助理。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1983-1987年在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學習,1987-1990年在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從事強化換熱技術研究,畢業後留校任教。1995-1999年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從事環隙流道自然對流沸騰換熱研究;2000-2002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從事窄環隙流道沸騰及單相對流換熱研究;2003-2004年在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從事瞬態兩相流分析。主要研究領域:反應堆熱工水力、氣液兩相流動與沸騰換熱、單相對流換熱、強化換熱技術。先後主持和參加了20餘項科研課題,獲得獲得1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和4項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餘篇,獲國家專利3項,出版國防重點教材1部。指導研究生7人,其中4人已畢業。
主要研究方向:核動力裝置性能,核動力裝置熱工水力。
姓名:彭敏俊,男,1968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核動力模擬研究中心副主任、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任中國核學會反應堆運行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核能和諧發展國際會議技術委員會(ISNPP)委員,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是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主編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 30餘篇。指導研究生19名。
主要研究方向:核動力裝置運行與模擬、核動力裝置安全性與可靠性。
曹欣榮,女,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任國家核安全與輻射環境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計算物理學會反應堆數值計算與粒子輸運專業委員會委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主要研究方向:核動力裝置運行與模擬、反應堆堆芯物理設計計算方法及模擬、核反應堆安全、核動力裝置安全性與可靠性。
高璞珍,女,1968年生,博士,教授。
主要從事核動力裝置的教學和科研工作。1992年畢業於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工程熱物理專業,獲碩士學位。2000年獲輪機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2001年去法國Grenoble 的INPG大學LEGI實驗室,進行微通道內流動與傳熱特性研究。2002年—2003年去香港理工大學進行火災安全工程合作研究。多年來主要參加核動力裝置熱工水力特性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尤其是海洋條件的影響方面。參加完成了《搖擺對自然循環能力影響的理論研究》、《海洋條件對潛艇核動力裝置熱工水力特性影響試驗研究》等多項國防項目,目前負責或者參與科研項目十多項,其中4項獲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或者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在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三十餘篇文章,其中第一作者的十多篇,被SCI索引2篇、EI索引6篇,主編教材一部《核動力裝置用泵》。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獲得國家專利1項。主持省級精品課程1項,被評為黑龍江省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個人。指導碩士研究生7人,畢業2人。
主要研究方向:核動力裝置性能,核動力裝置熱工水力。
【教授】10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孫中寧 沈明啟 張志儉 高璞珍 閻昌琪
夏虹 黃渭堂 曹欣榮 韓偉實 彭敏俊
【副教授】9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俊玲 田瑞峰 孫立成 楊
明 趙強 矯彩山 曾和義 黎 華
【講師】14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建軍 劉中坤 劉春雨 劉永闊 朱海山
李希川 楊志達 周傑 郭贇 欒秀春
高楊 黃瑩瑩 曹夏昕 譚思超
【助教】4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賀 谷海峰 李偉 范廣銘
【實驗師、工程師、技師】7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文祥 王志明 許岷 成守宇
沈宇翯 張濱
初試的大學物理和基礎化學可以自選。報名的時候你可以選擇。
5. 請問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用的是哪些教材 哪個出版社的
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所用的部分課程教材及出版社信息具體如下:
1、C語言結構化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譚浩強 張基溫 唐永炎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2、工程制圖:①《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 鞏永齡主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 2003年;②《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習題集》 鞏永齡主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 2003年。
3、電路:①《電路》第四版 邱關源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4、數字電子電路及實驗:《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 康華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 第一版 王兆安 黃俊 西安交大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年 。
6、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原理》吳麒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7、信號分析與處理:《信號分析與處理》 姜常珍主編 天津大學出版社。
8、電機學:《電機學》 湯蘊璆 史乃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3年。
9、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陳伯時主編 上海工業大學。
10、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硬體技術教程——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 賈智平等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9年。
11、電氣CAD:《電氣工程CAD》 劉增良主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4年。
12、專業英語:《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李久勝主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3年。
13、工廠供電:《供電工程》 翁雙安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14、Matlab語言與系統模擬 :《MATLAB語言與自動控制系統設計》 魏克心等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15、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分析》(上、下冊) 何仰贊等編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5)流體力學綜合實驗裝置使用說明書擴展閱讀:
電氣類專業一直在高院工科專業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專業之一。對於理科生來說,這個專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每年全國畢業生規模在6萬人左右。那麼,這個專業將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它的發展空間又如何呢?
1、專業對數學基礎要求比較高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潘再平教授說,這個專業簡單說起來,是培養電氣工程師的專業,從事的行業基本上和電有關,比如電子設備設計製造、電力工程等。
潘教授說,浙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每年大約招收160位學生,再加上竺可楨學院來的同學及特長生,每年大概有180多位學生。
近三年,畢業生中讀研、出國的佔一半以上,就業的同學多數去了電力系統等大型國有企業,還有去西門子、上海電氣等電氣設備製造公司的,剩下的小部分同學去了研究所、政府部門等單位。
潘教授說,這個專業對數學基礎要求較高,課程學習負擔較重。有些課程比較抽象,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想像能力和邏輯思維。電機學、工程電磁場和模擬電子技術等課程有一定的難度。其實,在掌握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原理等基礎課程的前提下,學好這些課程並不難。
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很牛,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單中,僅次於清華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陳老師說,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確實是學校的王牌專業,每年的錄取分數線也很高,在全校所有專業中僅次於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
陳老師說:「在我們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有個『兩百』的說法,每年針對這個專業的畢業生有一百多場招聘會,來的企業都是電力行業的龍頭企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很不錯;還有就是每年有一百萬獎學金,用來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
「不過,目前讀這個專業的女生比較少,但從我們學院的情況來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女生都很優秀,我們也歡迎更多的女生報考我們專業。」
教育部公布的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在60000-65000人,近三年全國就業率區間在85%-95%之間。
2、畢業後大部分從事和「電」有關的工作
小王本科是浙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後直升浙大研究生,現在在某電力設計院工作,主要工作是給電廠或者變電站做一些電力設計的工作,工作還算輕松,加班也不多。
小劉說:「當年選這個專業,也是聽大家說就業比較好,而且我對這方面也感興趣,本科階段經常會有一些動手實驗,比如焊接電路板,還蠻有意思的。」
「大家都覺得我們這一行待遇好,以前還可以,但這幾年也一般了。不過相對其它專業,我們找工作還是相對容易的,工作也穩定,這也是這個專業比較吸引人的地方。
我們同學畢業後,主要就業方向有電網企業、發電企業、電力設計等單位,還有少部分去了電力設備製造企業,比如通用電氣、西門子集團,能進這些外企,非常不容易,收入也很好,但壓力相對較大。」
小劉本科畢業後,在東部城市的一所電力局工作,工作三年,現在的工作主要是電網調度。小王說:「我們日常的工作就是計劃檢修,事故情況下就需要隔離故障並且快速恢復送電。這些操作都是需要我們發令,現場人員再去執行。
我們的工作有時候壓力挺大的,負責監控電網運行,要是漏監一個信號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小劉說,這幾年,單位新進的大學生都是要求211、985學校畢業的,要求比較高。
對高考志願填報,一位在電力系統工作了多年的員工也給了一些建議:成績特別好的同學,可以報考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熱點地區的綜合類高校,將來畢業後不管是找工作讀研,選擇都非常多。
成績不夠拔尖的同學,如果畢業以後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可考慮東北電力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學院等學校,這些學校競爭不會那麼激烈。
6. 謝秋菊的科研成果
1、《多媒體技術及應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月第1版;
2、《數字農業(林)業技術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3、《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實驗指導》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1.電力語音充值系統呼叫處理過程的多線程實現.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8,20(1):82-84頁.
2.Delphi下利用OpenGL生成自由型曲線曲面.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8,30(3):90-92
3.虛擬農機裝配中信息交互技術的實現.現代農業科學.2009,16(4):231-282
4.基於EON的發動機機構運動模擬研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9,20(1)
5.農業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農業網路信息.2010,(6):114-116
6.黑龍江省農村電力遠程繳費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農機化研究.2010,12:215-218
7.Research on Techniques for 3D Accurate Modeling of Soybean Leaf.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2830-2833P
8.大豆葉片模型三維重建及形變技術研究.農機化研究.2011.33(9):220-223
9.黑龍江省農村電力語音服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1,8:83-86
10.網構軟體信任機制的系統動力學模型研究.系統模擬學報.2012,24(5) 1.曾參與黑龍江省教育廳「十一五」規劃課題《網路環境下的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一項,排名第二位。
2.曾參與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區域網路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案例研究》一項,排名第二位。
3.曾參與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農田作業機械虛擬模擬實驗平台建設》一項,排名第五位。
4.曾參與大慶市課題《大慶市旅遊區虛擬模擬系統構建與應用》,排名第三位。
5.主持校內教研課題《農業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6.主持校內科研課題《虛擬流體力學綜合實驗平台的設計與實現》。
7.曾參與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科技項目《水稻植質缽育乾燥裝置的研究》,排名第二位。
8.參與黑龍江省科技廳項目《溫控式高密度生物質燃料成型設備及關鍵技術研究》,排名第五位。
7. 重磅來襲:「天宮二號」科普海報集
9月15-20日,「天宮二號」——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就要擇機發射了,它安排了地球科學觀測及應用、空間科學實驗及探測、應用新技術等領域的十餘項高精尖的任務。
在發射前,讓我們先通過一組科普海報,對這些「高大上」的科學任務一睹為快吧。
如何「玩轉」以上高難度載荷任務並保障它們有序、安全地運行下去呢?這就不得不提我們的太空實驗大管家——「空間應用天地支持系統」,它是由有效載荷運控中心統籌規劃、集中管理,統一控制,天基有效載荷網路接收地面指令後,調度有效載荷有序運行,兩者構成天地一體信息大迴路平台。
針對「天宮二號」液橋熱毛細對流實驗中天地實時交互和精細控制的實驗需求和特點,空間應用中心研製了目前我國首個基於虛擬現實技術和基於高速匯流排網路的天地一體沉浸式遙科學實驗支持系統,極大提高科學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