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預應力錨具的試驗檢測方法及錨具的選擇
1.硬度檢測。2.靜載實驗。常規檢測硬度范圍檢測(普遍採用)
硬度檢測:應從每批中抽取5%的錨具且不少於5套,對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試驗,對多孔夾片式錨具的夾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個零件測試3點,其硬度應在設計要求范圍內,如有一個零件不合格,則應另取雙倍數量的零件重做試驗,如仍有一個零件不合格,則應逐個檢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貳』 預應力鋼筋需做哪些檢測項目
預應力鋼筋需要進行的力學性能試驗項目:
1)拉伸試驗(最大力、規定非比例延伸率、最大力總伸長率)、彈性模量
2)松馳率
3)疲勞及偏斜拉伸試驗
4)靜載試驗
相關標准代號:
1)GB/T14370-2007《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
2)GB/T5224-2003《預應力混凝土用鋼較線》
3)GB/T14370-2007《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
4)GB/T10120-1996《金屬應力鬆弛試驗》
5)GB/T228.1-2010《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
(2)反拉法預應力檢測裝置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受拉會有裂縫,雖然不影響安全,但是感觀不好。採用先給鋼筋施加拉力,然後澆築混凝土,待強度達到要求松開鋼筋,使鋼筋回縮,與正常使用荷載的拉力抵消(先張法)後張法則是澆築混凝土預留孔洞,成型後加受拉力的鋼筋,然後用器械錨固在構件兩頭。
在普通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中,由於混凝土極限拉應變低,在使用荷載作用下,構件中鋼筋的應變大大超過了混凝土的極限拉應變。
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的鋼筋強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採用高強度鋼筋是不合理的。
為了充分利用高強度材料,彌補混凝土與鋼筋拉應變之間的差距,人們把預應力運用到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去。亦即在外荷載作用到構件上之前,預先用某種方法,在構件上(主要在受拉區)施加壓,構成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
當構件承受由外荷載產生的拉力時,首先抵消混凝土中已有的預壓力,然後隨荷載增加,才能使混凝土受拉而後出現裂縫,因而延遲了構件裂縫的出現和開展。
『叄』 預應力鋼絞線退張應注意些什麼需要些什麼設備及工具
注意事項:
1、在工程施工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學習有關先張梁的技術及安全規定。在每次張拉前要安排專人進行鋼絞線、千斤頂、張拉台座、橫梁等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進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3、張拉操作前,周圍應設置的警戒標志,並設專人照應現場安全。台座兩端兩外側鋼絞線45度夾角輻射的扇形危險區。張拉和錨固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側面安全處,嚴禁圍觀和閑雜人員進入張拉操作區,以防鋼絞線崩斷夾具滑脫傷人。
4、張拉操作人員不宜頻繁更換,應保持相對穩定和訓練操作。
5、臨時用電要求一律用「三相五線」制配線,每個臨時配電板(箱)必須全部安裝靈敏漏電保護器。
6、各種電動機機械必須有接地裝置。定期檢查,確保無故障後方能開動使用。遇停電或下班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電機機械嚴格按「一機一閘制」
接線。
7、現場施工期間,必須將施工設備電源、照明電源、辦公用電源以及電燈電源分別設置電盤作出標識。拆接電源時,由專職電工負責,其他人員不準任意拆接。
8、
遇暴風雨、雷襲、濃霧和
6
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施工作業。
施工方法
1、鋼絞線下料長度鋼絞線下料前應根據台座設備的具體情況下料,下料長度在計算時考慮構件台座長度、錨夾具長度和外露長度等。下料時首先將鋼絞線拉直,然後用鋼尺量測進行下料。下料在平直的場地進行,在用砂輪機切割,切割點兩側各5cm處用鐵線綁扎緊,避免鋼絞線切斷後散頭,鋼絞線採用人工入模,穿束的順序由里向外。每根鋼絞線兩端要做出記號、編號,穿束後時應根據圖紙標識安裝塑料管進行預應力失效處理。
2、張拉程序張拉程序為0
→
初應力
→
σcon(持荷2min錨固)其中σcon為張拉時的控制應力值,包括預應力損失。
『肆』 反拉式有效預應力檢測儀用於什麼檢測錨下有效預應力,同斷面不均勻度
如果是在張拉的時候測張拉力並以此控制預應力叫錨外控制應力。但這時候預應力束是錨在千斤頂上的。拆了千斤頂,就需要把錨固點從千斤頂轉換到錨具上,這時候錨具受到預應力束擠壓出現凹陷變形等情況,實際預應力會變小,這個叫錨下預應力。
錨下應力就是張拉千斤頂張拉後停止工作時油壓表指示的數字(MPa)l例如:強度1860MPa的鋼絞線,設計按75%的使用應力,正確的錨下應力=1860*0.75=1395MPa(當然要考慮預應力損失就有減少)
『伍』 預應力鋼絞線退張應注意些什麼需要些什麼設備及工具
注意事項:
1、在工程施工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學習有關先張梁的技術及安全規定。在每次張拉前要安排專人進行鋼絞線、千斤頂、張拉台座、橫梁等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進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3、張拉操作前,周圍應設置的警戒標志,並設專人照應現場安全。台座兩端兩外側鋼絞線45度夾角輻射的扇形危險區。張拉和錨固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側面安全處,嚴禁圍觀和閑雜人員進入張拉操作區,以防鋼絞線崩斷夾具滑脫傷人。
4、張拉操作人員不宜頻繁更換,應保持相對穩定和訓練操作。
5、臨時用電要求一律用「三相五線」制配線,每個臨時配電板(箱)必須全部安裝靈敏漏電保護器。
6、各種電動機機械必須有接地裝置。定期檢查,確保無故障後方能開動使用。遇停電或下班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電機機械嚴格按「一機一閘制」 接線。
7、現場施工期間,必須將施工設備電源、照明電源、辦公用電源以及電燈電源分別設置電盤作出標識。拆接電源時,由專職電工負責,其他人員不準任意拆接。
8、 遇暴風雨、雷襲、濃霧和 6 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施工作業。
施工方法
1、鋼絞線下料長度鋼絞線下料前應根據台座設備的具體情況下料,下料長度在計算時考慮構件台座長度、錨夾具長度和外露長度等。下料時首先將鋼絞線拉直,然後用鋼尺量測進行下料。下料在平直的場地進行,在用砂輪機切割,切割點兩側各5cm處用鐵線綁扎緊,避免鋼絞線切斷後散頭,鋼絞線採用人工入模,穿束的順序由里向外。每根鋼絞線兩端要做出記號、編號,穿束後時應根據圖紙標識安裝塑料管進行預應力失效處理。
2、張拉程序張拉程序為0 → 初應力 → σcon(持荷2min錨固)其中σcon為張拉時的控制應力值,包括預應力損失。
『陸』 錨桿預應力怎麼檢測
鋼筋拉拔檢測就可以檢測出來多大力
『柒』 預應力管樁檢測方法
預應力管樁檢測方法:
(1)樁身完整性檢測
預應力管樁樁身完整性檢驗的方法中低應變反射波法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檢測方法,其關鍵一是准確採集有代表性的波形,二是對採集的波形進行科學准確的分析、判定。完整性檢測的抽檢數量:柱下三樁或三樁以下的承台抽檢樁數不得少於1根。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較低的灌注樁,抽檢數量不應少於總樁數的30%,且不得少於20根;其他樁基工程的抽檢數量不應少於總樁數的20%,且不得少於10根。
(2)管樁承栽力檢測
對單位工程內且在同一條件下的工程樁,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應採用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靜載試驗進行驗收檢測:設計等級為甲級的樁基;地質條件復雜、樁施工質量可靠性低;本地區採用的新樁型或新工藝;擠土群樁施工產生擠土效應。抽檢數量不應少於總樁數的1%,且不少於3根;當總樁數在50根以內時。不應少於2根,對上述規定條件外的工程樁,當採用豎向抗壓靜載試驗進行驗收承載力檢測時,抽檢數量宜按上述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