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小強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通過實驗記錄並繪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間關系的圖
(1)因為當u=2f,v=2f,此時物距和像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分析曲線圖可知u=2f=20cm,則f=10cm;
(2)凸透鏡成像實驗利用了光的折射,光線經過凸透鏡到達光屏上;
(3)當u=5cm<f=10cm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只能用眼睛觀察,操作是移去光屏,從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所成的像.
故答案為:
(1)10;(2)折射;(3)移去光屏,從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所成的像.
8.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小強採用了如圖所示裝置:在實驗過程中有些實驗環節會造成誤差,請針對以
根據實驗的原理,觀察裝置:分析小強測定的數據比實際數據偏小,原因主要有版以下幾個原因:權①注射器的前端、玻璃管比較細,不利於銅絲與注射器里的氧氣反應,應緩緩推拉注射器活塞,②為了耗盡注射器里的空氣中的氧氣,加入的銅絲的量必須是足量的,③裝置的氣密性必須好等.
(1)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氣中的氧氣能充分與銅絲反應,在實驗加熱過程中,應緩緩推拉注射器活塞;反之,則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若讀數時沒有待試管冷卻至室溫,則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3)若加入銅粉量太少,氧氣沒有被充分消耗,則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4)若裝置漏氣,則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故答案為:(1)<,(2)<,(3)<,(4)<.
9. 小強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測得的數據如下表:
(1)在測繩端拉力時,需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測力計;
(2)由表中實專驗數據可知,第一屬次實驗,
有用功W有用=Gh=4N×0.1m=0.4J,
總功W總=Fs=2N×0.3m=0.6J,
滑輪組效率η=
×100%=
×100%≈66.7%;
(3)由圖示可知,實驗a、c所提升的重物相同而動滑輪的重力不同,由1、3兩次實驗數據可知: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自重有關.
(4)分析第1、2次實驗數據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5)分析第3、4次實驗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
故答案為:
(1)勻速;
(2)0.6;0.4;66.7%;
(3)1、3;
(4)增加物重;
(5)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10. (2010·遼寧鞍山,18)(5分)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小強採用了如圖所示裝置:在由兩個注射器組
(5分)(1)使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 (2)2Cu+O 2 加熱 2CuO (3)<①②③ (4)通過化學反應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種成分,再測量混合物在反應前後體積(或質量)的變化,從而得出該種成分的含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與小強在用該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裝置和電路設計
發布:2025-10-10 04:19:59
瀏覽:168
軸承粘度多少
發布:2025-10-10 03:23:38
瀏覽: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