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牛頓環實驗
1.牛頓環的原理和空氣劈是一樣的,只是牛頓環的「劈」的上表面的玻璃是曲面,這就造成了干涉條紋內輸外密。
2.如何判斷:從環外往圓心看,往圓心裡凸的,待測面是凸起的,往圓外凸的,待測面是凹的
3.原理相同,不同的是牛頓環的空氣劈的上表面是曲面,不是線性變化的。
Ⅱ 等傾干涉條紋為什麼內疏外密
因為,等傾干涉相鄰條紋的間距為:
eN=(f/2n0)√(nλ/(h(N-1+ε))),其中f是透鏡的焦距,n0是介質的折射率,空氣中等於1。n是玻璃磚的厚度,λ是波長,N是從中心數向外弟幾個圓環,ε是中心干涉級多餘部分。那麼可見,當圓環數N越大,eN越小,也就是條紋間隔越小,條紋間隔越小,條紋越密集!當然N越大的意思就是中心算起,越靠外邊!具體這個公式怎麼來的,請參考石順祥《物理光學與應用光學》光的干涉一章!
Ⅲ 邁克爾遜等傾干涉圓環為什麼內疏外密
圖片中顯示了為什麼內疏外密。主要取決於d、傾斜角等等。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Ⅳ 邁克爾遜干涉儀思考等傾干涉為什麼是內疏外密
這個問題對大部分一年級本科生都有一定難度。
等傾干涉光程差為2dcosx,其中d為空氣膜厚度,x為入射角。為使理解容易,不妨假定d=50個波長(lambda,記為l)。現在考慮明紋,即當光程差為100lcosx=kl時,對於垂直入射即x=0,中心處的干涉級數為100。容易知道周圍各環(明紋)的干涉級次依次為99,98,97,……(僅當級數小於等於100,x才可能取得實數值)。x越大,級數越小。可以算出對應的x角分別為8.1,11.5,14.1°,級數越小(越靠外)角度差越小,表明條紋越密。樓主還可以嚴格證明試試看,不過證明涉及的計算比較復雜,這里就不給出了。
Ⅳ 為什麼牛頓環的干涉條紋是中疏邊密
因為上方是凸透鏡,距離中心越遠,與底部平板玻璃的間隔增加的速度(不是間隔本身而是間隔增加的速度)就越快,即,每增加一個波長的光程差,需要的半徑增加量就越少,條紋就越細密。
牛頓環裝置是由一個曲率半徑相當大的平凸透鏡放在一平板玻璃板上組成的。平凸透鏡的凸面與平板玻璃之間的空氣層厚度從中心接觸點到邊緣逐漸增加。
若將單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到牛頓環裝置上,則經空氣層上、下兩表面反射的兩束光就產生光程差,它們在平凸透鏡的凸面相遇後,將產生干涉。當用顯微鏡觀察時,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中心是暗斑,而周圍許多明暗相同、間隔逐漸減小的同心環。
(5)本實驗裝置中牛頓環為何內疏外密擴展閱讀:
牛頓環應用
判斷透鏡表面凸凹、精確檢驗光學元件表面質量、測量透鏡表面曲率半徑和液體折射率。
在加工光學元件時,廣泛採用牛頓環的原理來檢查平面或曲面的面型准確度。
應用於光譜儀、把復合光分離成單色光的組成。
Ⅵ 為什麼牛頓環的干涉條紋是內疏外密
牛頓環實際上是等傾干涉條紋,越到凸透鏡外緣斜率變化越大,於是條紋越密集
Ⅶ 如何用劈尖干涉的特點解釋牛頓環為什麼內疏外密
劈尖的干涉條紋由空氣膜上下表面距離的變化率決定,牛頓環實驗所用的實驗晶體的下表面是弧形的,就是說空氣膜的上表面是弧形的,越靠近邊緣空氣膜厚度的變化越劇烈,條紋密度也就越大,呈現出牛頓環內疏外密的干涉條紋。 在學習中可以將劈尖條紋和地理學上的等高線類比,越陡的地方條紋越密集
Ⅷ 為什麼牛頓環的干涉條紋是內疏外密的
牛頓環實際上是等傾干涉條紋,越到凸透鏡外緣斜率變化越大,於是條紋越密集
Ⅸ 干涉條紋的疏密與什麼有關,牛頓環為什麼內疏外密啊
楊氏雙縫:x=L*波長/d(d兩孔間距,L孔屏距離)
牛頓環:
在牛頓環的示意圖上,B為底下的平面玻璃,A為平凸透鏡,其與平面玻璃的接觸點為O,在O點的四周則是平面玻璃與凸透鏡所夾的空氣氣隙。當平行單色光垂直入射於凸透鏡的平表面時。在空氣氣隙的上下兩表面所引起的反射光線形成相干光。光線在氣隙上下表面反射(一是在光疏媒質面上反射,一是在光密媒質面上反射)。
相干加強條件:2d=k*波長
d(n+1)-d(n)=波長,圖中d從o向外不斷增大,越向外,d(n+1),d(n)間距越小
因此牛頓環內疏外密。
Ⅹ 用劈尖干涉的特點解釋牛頓環為什麼內疏外密
劈尖的干涉條紋由空氣膜上下表面距離的變化率決定,牛頓環實驗所用的實驗晶體的下表面是弧形的,就是說空氣膜的上表面是弧形的,越靠近邊緣空氣膜厚度的變化越劇烈,條紋密度也就越大,呈現出牛頓環內疏外密的干涉條紋。 在學習中可以將劈尖條紋和地理學上的等高線類比,越陡的地方條紋越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