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哪裡有加工中心斷刀檢測設備出售用的是三菱系統。
最好聯系機床的製造廠家,因為系統原因,外加的設備很難和機床配合的很好,只有自己的和自己的才是原配,機床廠家有這種裝置的,可能比較貴。
2. 數控加工中心斷刀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案
斷刀多發生在鑽頭、絲錐、鉸刀,而盤銑刀面加工類幾乎不涉及到斷刀,盤銑刀的真正需求點在磨損。
因此我們要把斷刀和磨損這2個需求點分開來看。大眾、賓士、寶馬、保時捷這種汽車行業大客戶加工汽車發動機缸體缸蓋所使用的加工中心一般都是GROB格勞博,那麼他們用的什麼方法來避免斷刀、刀具磨損?
推薦你了解一下這幾個品牌:德國BK Mikro 比卡米克羅、Artis 馬波斯、MCU德國、Digital Way 法國。
簡答講,如果你只需要解決斷刀,那麼自行網路或者優酷或者QQ視頻去了解BK Mikro;如果你要想監控刀具磨損那麼則去咨詢Artis或者Ditital Way。
說一說實際使用中這些系統存在的問題:①BK Mikro德國,加工中心刀庫內斷刀檢測,GROB格勞博標配的斷刀檢測方案,是的,沒錯,是標配。你去大眾、賓士、寶馬等等生產車間去看,每台都裝了。只要你機械設計沒有問題不幹涉、安裝支架做的好牢靠不亂晃、裝配師傅責任心強裝配正確,它就沒問題。但BK Mikro只負責檢測鑽頭、絲錐類的小直徑刀具不能檢測盤銑刀。②Artis、MCU、Digital Way這三種均屬於叫做主軸功率負載監控系統。標配的最多的是Artis,因為和BK Mikro一樣歷史悠久,所以裝配的相對多。這類主軸負載監控系統,最大的問題就是誤報警。比如:不同供應商發來的同一型號工件,存在工差、軟硬的差別。在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人家各種東西都標准化了,因此發給你的工件毛坯幾家供應商的都差不多。這樣反應到你波形上來也就差別不大。同時還有車間溫度、車間地板水泥厚度抗震能力、等等等。各方面綜合影響,結果就是你波形波動大,導致你上個月生產正常不報警,這個月換批料或者環境發生變化,或者搞不清為什麼,就誤報警了。這個不展開寫,太多了。
3. 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裝置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加工中心有是由基礎的數控銑床發展而來,它綜合了數控銑床的所有的特點和功能,與數控銑床不同的是加工中心擁有自動換刀裝置,能實現在加工時自動換刀功能。而數控銑床則沒有自動換刀裝置,不能實現自動換刀功能,這就是數控銑床與加工中心的區別所在。
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裝置的組成:
加工中心的自動換刀裝置是由刀庫、機械手臂和驅動機構等部件組成,刀庫是存放著加工時所需要的刀具。刀庫的類型有很多,主要是根據形狀來分類有斗笠式刀庫、圓盤式刀庫和鏈條式刀庫等多種類型的刀庫,這些刀庫的容量幾把到幾百把刀具。在市場上常見加工中心使用的刀庫有斗笠式刀庫和圓盤式刀庫這兩種,而鏈條式刀庫由於價格昂貴所以沒有什麼廠家使用。
加工中心的換刀方式:
1、斗笠式刀庫的換刀方式:
斗笠式刀庫的換刀方式比較簡單,這類刀庫沒有機械手臂,所以不需要使用機械手臂來完成換刀。其刀庫的換刀方式是這樣的:刀庫向主軸移動來實現換刀。此類具有性價比高、維護方便、結構簡單等優點,而缺點就是換刀速度慢。
2、圓盤式刀庫的換刀方式:
圓盤式刀庫的換刀方式比較復雜,主要是由機械手臂來完成換刀動作,由機械手從刀庫取出刀具180°旋轉裝入主軸中完成換刀。此類刀庫具有換刀速度快的優點,其缺點就是結構復雜,維修不便,而且故障率高。
盡管這些刀庫的換刀方式、選刀方式、刀具結構等各不相同,但都是由數控系統來控制的,由電機、氣壓或者液壓和機械手來實現刀具的選擇與交換。
4. FANUC設置了斷刀檢測程序,現在需要把M400這代碼插入要加工的程序段中,要求寫在換刀前,插入
MasterCAM
系統預設的後處理文件為
MPFAN.PST
,適用於
FANUC
(發那科)數
控代碼的控制器。其它類型的控制器需選擇對應的後處理文件。
由於實際使用需要,
用預設的後處理文件時,
輸出的
NC
文件不能直接用於加工。
原因是:以下內容需要回復才能看到
⑴進行模具加工時,
需從
G54
~
G59
的工件坐標系指令中指定一個,
最常用的是
G54
。部分控制器使用
G92
指令確定工件坐標系。對刀時需定義工件坐標原點,
原點的機械坐標值保存在
CNC
控制器的
G54
~
G59
指令參數中。
CNC
控制器執
行
G54
~
G59
指令時,
調出相應的參數用於工件加工。
採用系統預設的後處理文
件時,相關參數設置正確的情況下可輸出
G55
~
G59
指令,但無法實現
G54
指
令的自動輸出。
⑵
FANUC.PST
後處理文件針對的是
4
軸加工中心,而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是
3
軸
加工中心,多出了第
4
軸數據
「A0.」
。
⑶不帶刀庫的數控銑使用時要去掉刀具號、換刀指令、回參考點動作。
⑷部分控制器不接受
NC
文件中的注釋行。
⑸刪除行號使
NC
文件進一步縮小。
⑹調整下刀點坐標值位置,以便於在斷刀時對
NC
文件進行修改。
⑺普通及啄式鑽孔的循環指令在預設後處理文件中不能輸出。
使用循環指令時可
大幅提高計算速度,縮小
NC
文件長度。
如果要實現以上全部要求,需對
NC
文件進行大量重復修改,易於出現差錯,效
率低下,因此必須對
PST
(後處理)文件進行修改。修改方法如下:
1
、增加
G54
指令(方法一):
採用其他後處理文件(如
MP_EZ.PST
)可正常輸出
G54
指令。由於
FANUC.PST
後處理文件廣泛採用,
這里仍以此文件為例進行所有修改。
其他後處理文件內容
有所不同,修改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用
MC9
自帶的編輯軟體(路徑:
C:\Mcam9\Common\Editors\Pfe\
PFE32.EXE
)
打開
FANUC.PST
文件(路徑:
C:\Mcam9\Mill\Posts\
MPFAN.PST
)
單擊【
edit
】→【
find
】按鈕,系統彈出查找對話框,輸入
「G49」
。
5. 加工中心的自動換刀裝置由什麼組成
,由主軸定向機構、主軸 松刀機構、刀庫升降機構、刀庫移動機構及刀庫組 成,其特回征在於:與彈答性夾頭,連接的杠桿,鉸連在主 軸箱上,且與裝連在立往上的凸輪塊工作時相接; 安裝在立柱上的曲桿與刀庫支架連接,且設置 在與主軸箱裝連的凸輪板上;與刀庫相連的擺動臂 裝在刀庫支架上,且設置在與立柱連接的凸輪 板
6. 加中心或CNC機台加工斷刀後自動暫停或報警器裝置
這個要先解決機床可以不間斷的檢測刀具長度
7. 加工中心或CNC加工時,斷刀了,怎麼樣能讓機台自動暫停或報警
一般的機床不具備這個能力,如果只是斷刀,機床並不會停止程序,除非撞刀的力量過大,觸發了過載保護裝置,此時才會機床停止並報警。如果你非要讓機床一斷刀就報警,也不是做不到,比如你自己做一個感測器加上去,當這個感測器感應到刀具長度小於某個值時,就報警。這是我的思路。
8. 如何關閉刀具斷刀檢測
一種斷刀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和安裝在底座1上的導套2;導套2內設置有與導套2滑動連接的測頭3,測頭3和底座1之間設置有彈簧4,導套2底部的側壁上設置有用於檢測測頭3的探針5。在導套2側壁上設置有用於固定探針5的夾塊6。當設備啟動之後,刀具首先進行斷刀檢測,以便操作人員了解刀具完整情況,具體工作情況為:刀具移動到測頭3頂部的上方,刀具緩慢前進,刀具接觸並抵住測頭3,測頭3在刀具的驅動下,沿著導套2的側壁緩慢滑動,在測頭3滑動時,測頭3同時也壓縮著彈簧4,刀具運動到指定位置,當測頭3底部處的側壁被探針5檢測到之後,探針5向設備發出信號,表示刀具完整,可以繼續使用;當測頭3底部處的側壁不能被探針5檢測到之後,探針5向設備發出信號,表示刀具已經損壞,操作人員停機檢查刀具的情況;當刀具完成檢測之後,刀具脫離測頭3,彈簧4在復位狀態下帶動測頭3沿著導套2反向運動,測頭3復位。為了便於刀具抵住測頭3,測頭3的頂部處設置有用於刀具嵌入的檢測槽9。
為了防止彈簧4在復位時將測頭3頂出導套2,在測頭3底部設置有用於限制測頭3被彈簧4頂出導套2的凸塊7。為了防止彈簧4在底座1上發生偏移,底座1上設置有用於安放彈簧4的彈簧4槽。在夾塊6上設置有用於固定探針5的銷塊10,銷塊10將探針5鎖緊,探針5固定在夾塊6上,探針5相對於導套2不會發生移動,同時探針5也不會和測頭3側壁接觸不到,導致發生錯誤的信號。
9. 請求數控達人,有數控加工中心能檢測到斷刀的裝置嚒或者有專門的裝置能檢測到刀斷的么
有啊,我們復公司用的機床就有,還制有防撞功能,自動對刀功能,等等,不過是進口機床,加那些東西很貴,中國老闆都不捨得。所以即使中國會造這些設備也沒有人買。所以就沒人去費腦子開發製造了。這也是中國沒有好東西的原因啊。
10. 加工中心氣密性檢測裝置怎麼加裝
沒看明白。
不知道我有沒有講明白,有不懂的可以追問我,看到了就會繼續回答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