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圖表示測量種子萌發必需條件的實驗裝置,每個燒杯中均放有10粒種子,B、D、E燒杯中的濾紙保持濕潤.據
(1)實驗過程中一粒種子發不發芽具有偶然性(這一粒種子可能已經不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或過度休眠),只用一粒種子實驗結果就不準確,因此放入的種子越多實驗就越准確.例如:放入10粒種子.燒杯中水較多而且水是燒開後再冷卻的水,目的是減少或除去水中的氧氣.因為高溫下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大降低,所以高溫可減少水中的氣體.
(2)有題目可知,只有B、D滿足了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而光並非種子萌發的必需條件,所以B、D中的種子將萌發.
(3)某人根據圖E得出結論,光照對種子的萌發是必需的,那是他只看到了E裝置中的種子沒有萌發.而忽略了D裝置,D裝置種子在暗處也萌發.可說明光並非種子萌發的必需條件.
(4)若要將種子郵寄給遠方的朋友,防止其萌發,就要盡量排除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種子袋應採取密封防止水分與空氣(氧氣)進入,破壞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兩條件;乾燥破壞適量的水分的條件;低溫破壞適宜的溫度這一條件;充二氧化碳或氮氣,或真空包裝是破壞充足的空氣這一條件.
故答案為:
(1)排除偶然性,增加結論的可靠性(若種子數目少,其意外死亡的種子,會影響實驗結果);減少或除去水中的氧氣
(2)B、D
(3)D裝置;D裝置種子在暗處也萌發
(4)密封;乾燥;低溫;充二氧化碳或氮氣;或真空包裝
㈡ 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1)該實驗中的變數是______.(2)每個實驗裝置中均放入10隻鼠婦.每分
(1)該實驗的題目是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變數是有無光照,在設計實驗時,要給鼠婦提供明亮和陰暗兩種環境.觀察鼠婦對環境的選擇,就是形成以光照為惟一變數的對照實驗組. (2)每個實驗裝置中放入10隻鼠婦,每分鍾統計一次明亮和陰暗土壤中的鼠婦數目,統計一次容易產生誤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導致產生偶然現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情況.多實驗幾次,然後取平均值,可以減少誤差. (3)影響鼠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外,還有水分、溫度、空氣等因素對鼠婦生活都有影響.如果「探究土壤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則實驗中的變數是土壤濕度,需要給鼠婦提供的兩種環境是潮濕和乾燥. (4)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故答案為:(1)光照;(2)數目;平均;(3)土壤濕度;明亮;陰暗;(4)觀察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 |
㈢ 如果在做實驗中每個實驗裝置放入10隻鼠婦,每分鍾統計一次在明亮和陰暗土壤里的鼠婦數目,
如果在做實驗中每個實驗裝置放入10隻鼠婦,每分鍾統計一次在明亮和陰暗土壤里的鼠婦數目,統計十次,十次統計數的(平均 )值。
㈣ 將某種綠色植物的葉片,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在10 ℃、20 ℃的溫度條件下,分別置於5 klx、
[答案]D
[解析]從題中左圖可知,20 ℃和10 ℃的呼吸速率分別為2÷2=1(mg/h)和1÷2=0.5(mg/h),A錯誤;在10℃、5 klx的光照下專凈光合速屬率=6÷2=3(mg/h),每小時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呼吸速率+凈光合速率=0.5+3=3.5(mg),B錯誤;比較5 klx光照下積累的有機物量即比較凈光合速率,10 ℃和20 ℃的凈光合速率分別是3(mg/h)和4÷2=2(mg/h),C錯誤;在20℃、10 klx光照下,凈光合速率=10÷2=5(mg/h),每小時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呼吸速率+凈光合速率=1+5=6(mg),D正確。
㈤ 下圖表示探究種子萌發環境條件下的實驗裝置,每個燒杯均放有等量的乾燥種子(10粒),並提供相應的環境條
如果只探究「光抄照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那麼變數就是光照,所以設置有光和無光兩種實驗環境,並保證水分、溫度和空氣等種子萌發適宜的條件,所以實驗設計為:在相同的兩個燒杯中分別放等量潮濕的棉花,再將相同數量的種子放在上面,一個燒杯放在25℃的光下,一個燒杯放在25℃的黑暗環境中,觀察兩組種子的萌發情況. 故選:B |
㈥ 將某種綠色植物的葉片,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在10℃、20℃的溫度條件下,分別置於5klx、10klx光照
A、由左圖可知,該葉片20℃時的呼吸速率是10℃時的2倍,A正確;
B、該葉片在10℃、5klx的光照內下,每小時光容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量是6÷2=3mg,該條件下每小時呼吸作用消耗氧氣量是1÷2=0.5mg,因此每小時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是3.5mg,B錯誤;
C、由圖縱坐標「氧氣的釋放量」可代表光合作用有機物的積累量,因此該葉片在5klx光照下,10℃時積累的有機物比20℃時多,C正確;
D、該葉片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時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量是10÷2=5mg,D正確.
故選:B.
㈦ 圖中研究種子發芽環境條件的實驗,燒杯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10粒
(1)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 (2)A和B,變數是水;B和C,變數是空氣;B和D,變數是光;D和E,變數是溫度。以上四組任選一組作答。 (3)B和D
㈧ 第五空丙裝置左移原因中甲實驗裝置設計如下:錐形瓶內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燒杯,杯中插
袁隆平
㈨ 該說的每個裝置中都放有10粒種子而不是2粒種子原因是
(1)1粒種子數量太少,會有偶然性,實驗誤差較大,實驗結果不能說明一般性.所用種子的數量要多.因此「每個燒杯放入10粒種子而不是1粒種子」,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減小誤差.
(2)C裝置水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層,其作用是隔絕空氣.
(3)B和C兩個裝置種子數量、水、溫度、光照都相同,B裝置有充足的空氣,C裝置沒有充足的空氣.因此B和C是一組對照實驗,它們之間的唯一變數是充足的空氣.
(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唯一不同的變數是光照,其它條件都相同,因此應選擇BD裝置進行實驗觀察.
(5)B和E兩個裝置有兩個變數溫度和光照,因此B和E不能構成一組對照實驗,原因是有兩個變數,變數不唯一.
故答案為:(1)避免偶然性,減小誤差
(2)隔絕空氣
(3)充足的空氣
(4)BD
(5)不能; 因為有兩個變數
㈩ 下圖表示探究種子萌發所需環境條件的實驗裝置,每個燒杯均放有等量的乾燥種子(10粒),並提供相應環境條件
(1)使實驗的結果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2)隔絕空氣,盡量避免空氣對實內驗的影響 (3)第四組和容第五組為對照組,唯一的變數是溫度 (4)應選擇第二組和第四組裝置觀察 (5)預測第二個裝置中的種子萌發,它滿足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