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展示藝術設計的基本原則
1、採用動態的、序列化的、有節奏的的空間展示形式
前面提到展示空間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所以在空間設計上採用動態的、序列化的、有節奏的展示形式是首先要遵從的基本原則,這是由展示空間的性質和人的因素決定的。人在展示空間中處於參觀運動的狀態,是在運動中體驗並獲得最終的空間感受的。這就要求展示空間必須以此為依據,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觀眾的參觀流線,使觀眾在流動中,完整地、經濟地介入展示活動,盡可能不走或少走重復的路線,尤其是不在展示的重點區域內重復,在空間處理上做到尤如音樂旋律般的流暢,抑揚頓挫分明有致。使整個設計順理成章。在滿足功能的同時,讓人感受到空間變化的魅力和設計的無限趣味。
2、在空間設計中考慮人的因素,使空間更好的服務於人展示空間的基本結構由場所結構、路徑結構、領域結構所組成,其中場所結構屬性是展示空間的基本屬性。因為場所反映了人與空間這個最基本的關系。它體現了以人為主體。通過中心(亦即場所)、方向(亦即路徑)、區域(亦即領域)協同作用的關系「力」,即「突出了社會心理狀態中人的位置」。是人賦予了展示空間的第四維性,使它從虛幻的狀態通過人在展示環境中的行動顯現出實在性,同時人在對這種空間的體驗過程中,獲得全部的心理感受。「人」是展示空間最終服務的對象,所以人做為高級動物在精神層面上的需求是展示設計必須滿足的一個方面。
展示設計需要滿足人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需求,這是在進行展示空間分析時的基本依據。人類需要舒適和諧的展示環境,聲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豐富的展示內容,安全便捷的空間規劃,考慮周到的服務設施等等,這些都是人類在精神上對展示設計提出的要求。這就需要設計師仔細地分析參觀者的活動行為並在設計中以科學的態度對人機工程學給以充分的重視,使展示空間的形狀,尺寸與人體尺度之間有恰當的配合,使空間內各部分的比例尺度與人們在空間中行動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適宜、協調,這是最基本的空間要求。同時人們應該是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進行活動,如果不能創造一個給人以心理上親近溫暖感覺的空間,那即便是利用了最先進展示手段的環境也只是冷冰冰的機械組成的沒有生機的軀殼。一個充滿人性化的展示空間才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設計。
3、以最有效的空間位置展示展品
展品是展示空間的主角,以最有效的場所位置向觀眾呈現展品是劃分空間的首要目的。邏輯地設計展示的秩序、編排展示的計劃、對展區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間達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因此,設計師中必須將空間問題與展示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考慮,不同的展示內容有與之相對應的展示形式和空間劃分。
4、保證展示環境的輔助空間和整個空間的安全性
在一些大型的展示活動中,可能包括各種儀器、機械、裝備及模型等需要消耗能源的設備。這些設備的運行大都需要一定的動力支持,如電力、壓縮空氣、蒸汽等,這些輔助設施也都需要佔據一定的空間,而且必須考慮將這些設備的空間與展示環境隔離開,以防止雜訊、有害氣體的污染,並做好安全防範。考慮好對這些輔助空間的處理是順利完成整個展示活動的保障。
❷ 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考慮,廚房的設計原則有哪些
按照人們炊事勞動空間尺度和人體工程學的要求,廚房不能過於狹長,應有一最小寬度。而住宅廚房寬度的確定,與廚房內部各種設計的布置形式有關,不同布置形式要求廚房最小寬度可參見下表來確定:
廚房布置形式 廚房的最小寬度 廚房的最小長度
單面布置 1.40米 2.30米
雙面布置 1.70米 1.70米
L形布置 1.70米 2.00米
U形布置 2.20米 1.60米
當然以上只是一些設計上尺寸,位置的規范。那對根據實用性來說,廚房設計有三個原則
一、廚房設計細節越來越講究
二、廚房設計要滿足實用功能
三、廚房設計要簡約干凈順暢
❸ 人機工程學中,一般以什麼視野為依據設計視覺顯示器
傳統的驗光方法只能得到眼睛的屈光狀態的一個平均值,也就是說用一個鏡片校正眼睛回的所有屈光異常答;而波前像差技術可以針對視野范圍內的每一個點進行屈光檢測,用幾個甚至幾十個鏡片矯正眼睛的屈光異常。您好 在水平面內的視野是:雙眼視區大約在左...
❹ 人體工程學及其設計為什麼都要「以人為中心」
人體工程學及其設計都要「以人為中心」的原因:
為了克服軟體產品中的拙劣設計而發展起來的。通過強調那些將要使用軟體的人們的需求和能力,軟體產品的可用性和可理解性確實得到了提高。
人體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也稱人類工程學、人體工學、人間工學或工效學(Ergonomics)。工效學Ergonomics原出希臘文「Ergo」,即「工作、勞動」和「nomos」即「規律、效果」,也即探討人們勞動、工作效果、效能的規律性。人體工程學是由6門分支學科組成,即:人體測量學、生物力學、勞動生理學、環境生理學、工程心理學、時間與工作研究學。人體工程學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❺ 試驗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什麼三個基本原則是什麼
實驗設計的三個要素
作為一種特定的研究方式,實驗法有著三對基本要素。分別是:
·實驗組與控制組;
·前測與後測;
·自變數與因變數。
任何一項實驗研究,一般都會涉及到這些基本要素。可以說,實驗研究的這三種基本要素,構成了實驗研究所具有的獨特的語言。
(1)自變數與因變數
自變數是引起其他變數變化的變數,故也稱作原因變數。而因變數則稱作結果變數。在實驗研究中,自變數又稱作實驗刺激(experimental stimulus),而因變數則往往是研究所測量的變數。實驗研究的中心目標是探討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其基本內容是考察自變數對因變數的影響,即考察實驗剌激對因變數的影響。與一般意義上的自變數有所不同的是,實驗中的自變數通常都是二分變數,即它通常只有兩個取值:有和無,即給予實驗刺激或不給予實驗剌激。
(2)前測與後測
在一項實驗設計中,通常需要對因變數(或結果變數)進行前後兩次相同的測量。第一次在給予實驗剌激之前,稱為前測(pretest)。第二次則在給予實驗剌激之後,稱為後測(posttest)。研究者通過比較前測和後測的結果,來衡量因變數在給予實驗刺激前後所發生的變化,反映實驗刺激(自變數)對因變數所產生的影響。這種測量既可以是一次問卷調查,也可以是一項測驗。
(3)實驗組與控制組
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是實驗過程中接受實驗剌激的那一組對象。即使是在最簡單的實驗設計中,也至少會有一個實驗組。控制組(control group)也稱為對照組,它是各方面與實驗組都相同,但在實驗過程中並不給予實驗刺激的一組對象。控制組的作用是向人們顯示,如果不接受實驗刺激那樣的處理,那麼將會怎樣,與實驗組形成比較。在實驗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不僅觀察接受刺激的實驗組,同時他們也觀察沒有接受實驗剌激的控制組。並通過比較對這兩組對象的觀察結果,來分析和說明實驗刺激的作用和影響。
試驗設計的三個基本原則
(1)設置重復:同一處理在試驗中出現的次數稱為重復。重復的作用有二,一是降低試驗誤差,擴大試驗的代表性;二是估計試驗誤差的大小,判斷試驗可靠程度。
(2)隨機化:試驗單元的分配和各個試驗進行的次序都是隨機確定的,這個原理稱為隨機化。隨機化是試驗分析使用數理統計方法的基石。隨機排列是指處理安排到哪一個試驗單元是隨機的,不應受人的主觀意識所影響。
(3)局部控制:是將整個試驗空間分成若干個各自相對均勻的局部,每個局部叫做一個區組。將要比較的全部或部分處理安排在同一區組中,從而增加區組內處理間的可比性,這種用區組來控制和減少試驗誤差的方法,叫做局部控制。
❻ 顯示器的設計原則是什麼
()顯示器可覺察性、可辯性。
(2)信息數量不宜過多。
(3)考慮人接受信息能力的特性。
(4)同種類的信息應盡量用同樣的傳遞方式。
(5)符合習慣。
(6)重要的顯示器放在醒目的位置上。
通常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液晶會沿著溝槽配向,由於玻璃基板配向溝槽偏離90°,液晶中的分子在同一平面內就像百葉窗一樣一條一條整齊排列,而分子的向列從一個液面到另一個液面過渡時會逐漸扭轉90°,也就是說兩層分子的排列的相位相差90°。
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式為向列(nem 不同種類的顯示器 atic)液晶,分子形狀為細長棒形,長寬約1-10nm(1nm=10Am)。
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和關的作用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以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
(6)顯示裝置的人體工程設計原則擴展閱讀
關於筆記本電腦與液晶顯示器,以往的筆記本電腦中都是採用8英寸(對角線)固定大小的LCD顯示器,基於TFT技術的桌面系統LCD能夠支持14到18英寸的顯示面板。
CRT顯示器的調控方式從早期的模擬調節到數字調節,再到OSD調節走過了一條極其漫長的道路。
模擬調節是在顯示器外部設置一排調節按鈕,來手動調節亮度、對比度等一些技術參數。由於此調節所能達到的功效有限,不具備視頻模式功能。另外,模擬器件較多,出現故障的機率較大,而且可調節的內容極少,所以已銷聲匿跡。
數字調節是在顯示器內部加入專用微處理器,操作更精確,能夠記憶顯示模式,而且其使用的多是微觸式按鈕,壽命長故障率低,這種調節方式曾紅極一時。
OSD調節嚴格來說,應算是數控方式的一種。它能以量化的方式將調節方式直觀地反映到屏幕上,很容易上手。OSD的出現,使顯示器得調節方式有了一個新台階。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大多採用此調節方式,同樣是OSD調節,有的產品採用單鍵飛梭,如美格的全系列產品,也有採用靜電感應按鍵來實現調節。
❼ 依據人體工程學所做的設計應符合那些要求
人體工學所做的設計,應符合舒適的基本要求
❽ 下面哪一項不符合視覺顯示裝置使用的工效學
現代人機系統中進行人機對話的裝置。簡稱VDT。它由輸入信息的鍵盤和輸出信息的陰極射線管組成。也稱為視覺顯示裝置(VDU)。根據操作活動的特點,可將VDT分為對話型、輸入型和檢索型3類。隨著VDT應用范圍的擴展,人們越來越關心由此帶來的許多心理學和工效學問題,因此視覺顯示裝置的工效學研究便成為一個十分活躍的領域,其主要研究內容有字元與顯示器設計、鍵盤設計和工作台設計。字元與顯示器設計的研究涉及字元亮度、對比度、字元格式、刷新頻率、眩光控制、符號顏色、字元行/列間距和觀察距離等因素,以及它們對人的視覺功能和疲勞的影響。鍵盤設計涉及擊鍵反饋、鍵觸發力量、鍵的行程、鍵的間距、鍵的大小、鍵盤高度和鍵盤傾斜度等。一般說,擊鍵應有觸覺和聽覺的反饋。鍵盤的布局也是鍵盤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工作台設計要保證VDT中各要素,如屏幕、鍵盤、文件、文件架和椅子等,安放在操作員能夠自由支配的位置。工作姿勢不好會容易疲勞和影響健康。人體測量和生物力學的研究表明,靜態姿勢是不自然的。動態就座,如大約每5分鍾換一次姿勢,就能消除由於姿勢緊張帶來的不適症狀。VDT工位的設計必須保證容易改變工作姿勢。工作面高度、鍵盤厚度和鍵盤傾斜度是相互聯系的。一般要求是在前臂水平時肘關節成90度左右,前臂向下傾斜時肘關節應大於90度,前臂向上傾斜時肘關節應小於90度。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使用分離式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