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論文

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13 19:14:57

① 從哪能找到電力系統自動化論文

如果你有華北電力大學的朋友,估計可以找到,那裡有這樣的專業,而且他們的碩士論文都會印出來放在圖書館里,也有電子版的,不過要拿出來看,估計要復印的,電子版的也只能在學校內部網才可以看.

② 能給我一篇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的論文嗎 謝謝了 實在不會寫啊

我這邊有現成的 還沒有投稿 但是需要付費哦 需要可以聯系下

③ 求助,一篇關於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實習報告

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實習報告
詳細資料 我這有.

④ 求一篇(電力系統自動化畢業論文) 急

電力系統自動化論文: http://www.lwtxw.com/html/41/

⑤ 尋找電力系統及自動化論文一篇

五. 無功補償
無功補償應根據分散補償和集中補償相結合原則進行配置,二次側功率因數應根據用戶性質測定。根據《電力系統電壓質量和無功電力管理規定》的要求,在最大負荷時,一次側不應低於0.95。
《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要求,110kV變電所無功補償一般取主變容量的1/4~1/6,實際上城區內10kV線路較短,且大部分為電纜網,無功容量較充足,因此以補償主變損耗為主。變電所無功補償為主變容量的8%~15%即可,當採用高阻抗變壓器時需取較大值,投切時,10KV電壓波動約為1.5%,滿足小於2.5%的要求。
六. 10kV中性點運行方式
長期以來,我國10kV配電網大部分採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它的最大優點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並不中斷向用戶供電。隨著配電網的擴大,電纜線路的增多,電網對地電容電流大幅度上升,直接威脅著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根據《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電容電流超過10A時中性點應改為消弧線圈接地。九三年起為配合變電所無人值班,國內研製了多種自動跟蹤消弧線圈補償裝置,其原理大同小異,基本上都在原調匝式消弧線圈的基礎上增加控制裝置,由於其原理相對簡單,可以運行於全補償狀態,工藝要求低,因此目前市場佔有率較高,其它還有調隙式、直流偏磁式、調容式等,均由於各種原因難以進入實用狀態。順便說一下,目前有廠家在消弧線圈調諧裝置中附加接地檢測裝置,其原理與出線保護裝置中的接地檢測裝置是一致的,但使用時二次電纜需增加很多,不宜採用。
消弧線圈的調節採用微機自動跟蹤補償裝置。當主變無中性點引出時,結合變電所的所用電,在10KV母線上設置接地(曲折)變壓器。
近年來,國內各大城市10kV中性點改用電阻接地的越來越多。採用電阻接地,單相接地故障時動作於跳閘,健全相過電壓倍數可限制在2.8倍以下,進一步降低弧光過電壓,電網可採用絕緣水平較低的電氣設備,提高設備運行條件和提高人身安全。目前中性點電阻值大致有5.77Ω(上海)、10Ω(北京、廣州)、16Ω(深圳),電阻值大小取值各有利弊,從各地運行情況來看,都是可行的。但在以架空線為主的電網中應慎用電阻接地。
七. 過電壓保護
根據《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變電所應設有防止直接雷和雷電波侵入的過電壓保護措施。全戶內變電所採用屋頂避雷帶防直擊雷,屋頂避雷帶採用-40×4鍍鋅扁鋼或8圓鋼,半戶內變電所設獨立避雷針對主變進行保護。
八. 接地
變電所接地方式以水平接地體為主,輔以垂直接地極,主接地網採用-50×6鍍鋅扁鋼,布置上盡量利用配電樓以外的空地,深埋接地極。變電所主接地網的接地電阻應不大於0.5歐姆。考慮到微機保護監控系統對接地要求較高,二次設備室及10kV二次電纜溝接地採用25×4銅排。當110kV採用GIS時,110kV配電裝置室也需採用銅排接地。
九. 防污等級
根據《高壓架空線路和發電廠、變電所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准》,戶外電氣設備取污穢等級2級,爬電比距2.5CM/kV。對於戶內設備,該標准中沒有規定,但參照《高壓開關設備的共用訂貨技術導則》,可取瓷質材料1.8CM/kV,有機材料2.0CM/kV。當戶外設備戶內安裝時,可取2.2CM/kV。
十. 保護監控
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與常規變電所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二次監控設備必須滿足現場無人值班要求,目前採用微機保護基本上沒有多大疑義了,而監控方式通常有兩種模式:
1. 採用綜合自動化系統
2. 採用常規二次保護加RTU
應該說,兩者都能滿足無人值班的要求,後者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但採用綜合自動化系統技術上更先進,集成化程度更高,更易於做成面向對象的層次結構,從技術上講是發展方向。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綜合自動化設備性能日趨穩定,價格逐漸下調,應作為新建變電所的首選系統,而後者可以作為老變電所改造用。
採用綜合自動化,就應該採用分布式結構(10kV保護裝置安裝在開關櫃上),以充分發揮其功能,減少二次電纜,降低造價,但分布式保護裝置應解決配電裝置室的散熱通風及電磁干擾問題。
作為無人值班變電所,所內不宜設置固定的計算機監視設備(後台機),但應設置能與現場維護調試用攜帶型計算機相適應的硬、軟體介面。
另外,為了運行維護方便,變電所遙測、遙信、遙控量和當地顯示量應按《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規程》進行設置,加以統一化、標准化。
十一. 交流所用電和直流系統
1. 交流所用電
變電所宜設置二台所用變壓器,容量為80~100KVA。當變電所設置三台主變時分別接入#1、#3主變低壓側母線,設置二台主變時則分別接入其低壓側母線。所用電採用中性點直接接地TN系統,額定電壓380/220V,採用單母線分段接線。
2. 直流系統
直流電源宜採用一組220V蓄電池,容量應滿足全所事故停電2h的放電容量,一般為100AH,單母線接線。蓄電池組宜採用性能可靠、維護量少的蓄電池,如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等。直流系統應具有自動調節功能,充電裝置實現智能化實時管理,並應設置一套微機直流接地監測裝置。
十二. 建築物
變電所所址標高應高於頻率為2%洪水位,變電所土建應採用聯合建築並按最終規模一次建成,建築物的建築風格、外牆面裝修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內裝修應簡化實用。建築物不宜設通長窗,如城市規劃要求或採光需要底層可設置假窗或高窗。變電所的防震、消防、通風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按無人值班要求變電所附房應從簡設置,110kV變電所規模為二台主變時建築面積應控制在700M2(主變放戶外)及900M2(主變放戶內),佔地面積1600 M2,三台主變時建築面積應控制在1200M2(主變放戶外)及1500M2(主變放戶內),佔地面積1900 M2。
十三. 結論
1. 變電所主接線應力求簡化,宜優先採用線路變壓器組接線。
2. 中等城市變電所宜設置二台主變,大城市可設置三台主變。
3. 為保證10KV母線電壓在合格範圍內,應採用有載調壓變壓器。
4. 變電所無功補償宜取主變容量的8%~12%,當採用高阻抗變壓器時需取較大值。
5. 變電所優先採用半戶內布置(主變布置在戶外)。
6. 110kV應盡量採用裝配式結構,慎用GIS。
7. 10kV以架空線為主的系統中性點應採用消弧線圈接地,消弧線圈的調節採用微機自動跟蹤補償裝置。全電纜網系統中性點採用低電阻接地。
8. 新建變電所監控裝置應優先採用綜合自動化系統,保護裝置應採用分布式結構。
9. 直流系統宜設一組100AH蓄電池組,交流所用電宜設置二台,所用變壓器應與接地變相結合。。
10. 建築物裝修應簡單實用,布置上盡量減少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

⑥ 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畢業論文哪位高人有急!!

大哥,給你找了一下,只看到兩個相關的,你看看有用不羅。
1、
電力變壓器保護[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論文]
http://www.docment.cn/soft/1/17/6066.html

電力變壓器保護[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論文]目錄摘要ⅠABSTRACTⅡ1緒論11.1課題背景11.1.1設計題目11.1.2畢業設計原始資料11.1.3待保護變壓器的在系統中的連接情況11.1.4設計...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745
KB
日期:2008-10-18
2、
地方電力網規劃(畢業設計)
http://www.docment.cn/soft/1/13/2301.html

地方電力網規劃(畢業設計)目錄第一章電力電量平衡51.1.系統最大供電負荷計算51.2.工作容量計算51.2.1.水電工作容量的計算51.2.2.火電廠工作容量的計算71.3.備用容量的計算81.3....
類別:畢業設計
大小:1.24
MB
日期:2008-04-30
參考資料:
http://www.docment.cn

⑦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大全(158個)

繼電保護的概述

⑧ 誰能幫我寫一篇8000字左右的 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畢業論文

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在太陽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裡,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衛星。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月球直徑約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當於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察月球時,以為發暗的地區都有海水覆蓋,因此把它們稱為「海 」。著名的有雲海、濕海、靜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脈,那裡層巒疊嶂,山脈縱橫,到處都是星羅棋布的環形山。位於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公里,可以把整個海南島裝進去。最深的山是牛頓環形山,深達8788米。除了環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脈。高山和深谷疊現,別有一番風光。

月球的正面永遠向著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邊沿附近的區域因天秤動而中間可見以外,月球的背面絕大部分不能從地球看見。在沒有探測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幾乎沒有月海這種較暗的月面特徵。而當人造探測器運行至月球背面時,它將無法與地球直接通訊。

月球約一個農歷月繞地球運行一周,而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對於背景星空,月球圍繞地球運行(月球公轉)一周所需時間稱為一個恆星月;而新月與下一個新月(或兩個相同月相之間)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朔望月較恆星月長是因為地球在月球運行期間,本身也在繞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因為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它的公轉周期是完全一樣的,地球上只能看見月球永遠用同一面向著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個力矩的影響引致自轉速度減慢,這個過程稱為潮汐鎖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轉的角動量轉變為月球繞地公轉的角動量,其結果是月球以每年約38毫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同時地球的自轉越來越慢,一天的長度每年變長15微秒。

月球對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現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圍繞地球的軌道為同步軌道,所謂的同步自轉並非嚴格。由於月球軌道為橢圓形,當月球處於近日點時,它的自轉速度便追不上公轉速度,因此我們可見月面東部達東經98度的地區,相反,當月處於遠日點時,自轉速度比公轉速度快,因此我們可見月面西部達西經98度的地區。這種現象稱為經天秤動。

嚴格來說,地球與月球圍繞共同質心運轉,共同質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徑的2/3處)。由於共同質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圍繞共同質心的運動好像是在「晃動」一般。從地球北極上空觀看,地球和月球均以迎時針方向自轉;而且月球也是以迎時針繞地運行;甚至地球也是以迎時針繞日公轉的。

很多人不明白為甚麼月球軌道傾角和月球自轉軸傾角的數值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其實,軌道傾角是相對於中心天體(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轉軸傾角則相對於衛星。

月球的軌道平面(白道面)與黃道面(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保持著5.145 396°的夾角,而月球自轉軸則與黃道面的法線成1.5424°的夾角。因為地球並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較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斷進動(即與黃道的交點在順時針轉動),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期間,白道面相對於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傾斜於黃道面)的夾角會由28.60°(即23.45°+ 5.15°) 至18.30°(即23.45°- 5.15°)之間變化。同樣地,月球自轉軸與白道面的夾角亦會介乎6.69°(即5.15° + 1.54°)及3.60°(即5.15° - 1.54°)。月球軌道這些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地球自轉軸的傾角,使它出現±0.002 56°的擺動,稱為章動。

白道面與黃道面的兩個交點稱為月交點--其中升交點(北點)指月球通過該點往黃道面以北;降交點(南點)則指月球通過該點往黃道以南。當新月剛好在月交點上時,便會發生日食;而當滿月剛好在月交點上時,便會發生月食。

月球背面的結構和正面差異較大。月海所佔面積較少,而環形山則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懸殊最長和最短的月球半徑都位於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徑長4公里,有的地方則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窪地)。背面未發現「質量瘤」。背面的月殼比正面厚,最厚處達150公里,而正面月殼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滿月時亮度平均為 -12.7等(見)。它給大地的照度平均為0.22勒克斯,相當於100瓦電燈在距離21米處的照度。月面不是一個良好的反光體,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餘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約為 6%。月面高地和環形山的反照率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隨而變化,下表[]以滿月亮度為100,列出不同月齡時的亮度值。從中可以看出,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降低到-183℃。這些數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溫度。用射電觀測可以測定月面土壤中的溫度,這種測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很少變化,這正是由於月面物質導熱率低造成的。

從月震波的傳播了解到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厚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佔了月球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據推測大概是由Fe-Ni-S和榴輝岩物質構成。

月球的數據資料
平均軌道半徑 384,400千米
軌道偏心率 0.0549

近地點距離 363,300千米
遠地點距離 405,500千米

平均公轉周期 27天7小時43分11.559秒
平均公轉速度 1.023千米/秒

軌道傾角 在28.58°與18.28°之間變化(與黃道面的交角為5.145°)
升交點赤經 125.08°
近地點輻角 318.15°

默冬章 (repeat phase/day) 19 年

平均月地距離 ~384 400 千米

交點退行周期 18.61 年
近地點運動周期 8.85 年

食年 346.6 天

沙羅周期 (repeat eclipses) 18 年 10/11 天

軌道與黃道的平均傾角 5°9'
月球赤道與黃道的平均傾角 1°32'

赤道直徑 3,476.2 千米
兩極直徑 3,472.0 千米

扁率 0.0012

表面面積 3.976×10^7平方千米
體積 2.199×10^10 立方千米
質量 7.349×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水的3.350倍

赤道重力加速度 1.62 m/s2 (地球的1/6)

逃逸速度 2.38千米/秒

自轉周期 27天7小時43分11.559秒(同步自轉)
自轉速度 16.655 米/秒(於赤道)

自轉軸傾角 在3.60°與6.69°之間變化 (與黃道的交角為1.5424°)

反照率 0.12

滿月時視星等 -12.74

表面溫度(t) -233~123℃ (平均-23℃)

大氣壓 1.3×10-10 千帕

月球周期
名稱 Value (d) 定義

恆星月 27.321 661 相對於背景恆星

朔望月 29.530 588 相對於太陽(月相)

分點月 27.321 582 相對於春分點

近點月 27.554 550 相對於近地點

交點月 27.212 220 相對於升交點

月球運動
月球是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徑約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徑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積有3800萬千米,還不如我們亞洲的面積大。月球的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面重力則差不多相當於地球重力的1/6。

月球的軌道運動
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圓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於天赤道,也不平行於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周期173日。月球軌道(白道)對地球軌道(黃道)的平均傾角為5°09′。

月球的自轉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恆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這種現象我們稱「同步自轉」,幾乎是衛星世界的普遍規律。一般認為是行星對衛星長期潮汐作用的結果。天平動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它使得我們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橢圓軌道的不同部分,自轉速度與公轉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與赤道的交角。

天秤動
由於月球軌道為橢圓形,當月球處於近日點時,它的自轉速度便追不上公轉速度,因此我們可見月面東部達東經98度的地區,相反,當月處於遠日點時,自轉速度比公轉速度快,因此我們可見月面西部達西經98度的地區。這種現象稱為天秤動。又由於月球軌道傾斜於地球赤道,因此月球在星空中移動時,極區會作約7度的晃動,這種現象稱為天秤動。再者,由於月球距離地球只有60地球半徑之遙,若觀測者從月出觀測至月落,觀測點便有了一個地球直徑的位移,可多見月面經度1度的地區。這種現象稱為天秤動。

月食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太陽,月球,地球,行成一條直線,太陽光被月球遮住,所以每當農歷15日前後可能就會出現月食。
也就是說,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 (或幾乎) 在同一條直線,因此從太陽照射到月球的光線,會被地球所掩蓋。

以地球而言,當月食發生的時候,太陽和月球的方向會相差 180 度,所以月食必定發生在「望」(即農歷15日前後)。要注意的是,由於太陽和月球在天空的軌道 (稱為黃道和白道) 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有約 5 度的交角,所以只有太陽和月球分別位於黃道和白道的兩個交點附近,才有機會連成一條直線,產生月食。

月食分類
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種。當月球只有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時,就會出現月偏食;而當整個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之時,就會出現月全食。至於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過地球的半影區,造成月面亮度極輕微的減弱,很難用肉眼看出差別,因此不為人們所注意。

地球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軌道處,地球的本影的直徑仍相當於月球的2.5倍。所以當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月亮就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全食。而如果月球始終只有部分為地球本影遮住時,即只有部分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就發生月偏食。月球上並不會出現月環食。因為,月球的體積比地球小的多。

太陽的直徑比地球的直徑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為本影和半影。如果月球進入半影區域,太陽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這種現象在天文上稱為半影月食。由於在半影區陽光仍十分強烈,月面的光度只是極輕微減弱,多數情況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一般情況下,由於較不易為人發現,故不稱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

另外由於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這也意味著在發生月全食時,月球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內,所以不會出現月環蝕這種現象。

每年發生月食數一般為2次,最多發生3次,有時一次也不發生。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月亮不是從地球本影的上方通過,就是在下方離去,很少穿過或部分通過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況下就不會發生月食。

據觀測資料統計,每世紀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發生的百分比約為36.60%,34.46%和28.94%。

月球的構造
據猜想,月球可能是空心的。月球是冰行星,在與地球擦過時被地球吸引力,有了軌道。在探測月球時,發現月球表面有一部分是重金屬,那一部分的密度比地球大(所以月球只以一面對著地球),然而行星的核是重金屬組成的。剛才提到月球是冰行星,在被地球吸引時,表面開裂,水傾斜而出,導致地球的「諾亞洪水」,後來月核填補了此開裂,月球從此無核。再有,月球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小,說明月球內部有大量空氣存在。但這一理論有待深入考察。

月球地形
環形山
環形山這個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是月面的顯著特徵,幾乎布滿了整個月面。 最大的環形山是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千米,比海南島還大一點。小的環形山甚至可能是一個幾十厘米的坑洞。直徑不小於1000米的大約有33000個。占月面表面積的 7-10%。

有個日本學者1969年提出一個環形山分類法,分為克拉維型(古老的環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還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輕的環形山,常有「輻射紋」,內壁一般帶有同心圓狀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形(環壁較低,可能從哥白尼型演變而來 )碗型和酒窩型(小型環形山,有的直徑不到一米)。

月海
在地球上的人類用肉眼所見月面上的陰暗部分實際上是月面上的廣闊平原。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這個名不副實的名稱保留下來。

已確定的月海有22個,此外還有些地形稱為「月海」或「類月海」的。公認的22個絕大多數分布在月球正面。背面有3個,4個在邊緣地區。在正面的月海面積略大於50%,其中最大的「風暴洋」 面積約五百萬平方公里,差不多九個法國的面積總和。 大多數月海大致呈圓形,橢圓形,且四周多為一些山脈封閉住,但也有一些海是連成一片的。除了「海」以外,還有五個地形與之類似的「湖」——夢湖、死湖、夏湖、秋湖、春湖,但有的湖比海還大,比如夢湖面積7萬平方千米,比汽海等還大得多。 月海伸向陸地的部分稱為「灣」和「沼」,都分布在正面。灣有五個:露灣、暑灣、中央灣、虹灣、眉月灣;沼有腐沼、疫沼、夢沼三個,其實沼和灣沒什麼區別。

月海的地勢一般較低,類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準面低1-2千米,個別最低的海如雨海的東南部甚至比周圍低6000米。月面的返照率(一種量度反射太陽光本領的物理量)也比較低,因而看起來現得較黑。

月陸和山脈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區稱為月陸,一般比月海水準面高2-3千米,由於它返照率高,因而看來比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陸的面積大致與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陸的面積要比月海大得多。從同位素測定知道月陸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徵。

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眾多環形山外,也存在著一些與地球上相似的山脈。月球上的山脈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脈名,如阿爾卑斯山脈,高加索山脈等等,其中最長的山脈為亞平寧山脈,綿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過比月海水準面高三、四千米。山脈上也有些峻嶺山峰,過去對它們的高度估計偏高。現在認為大多數山峰高度與地球山峰高度相仿,最高的山峰(亦在月球南極附近)也不過9000米和8000米。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個,5000-6000米20個,4000-5000米則有80個,1000米以 上的有200個。月球上的山脈有一普遍特徵:兩邊的坡度很不對稱,向海的一邊坡度甚大,有時為斷崖狀,另一側則相當平緩。

除了山脈和山群外,月面上還有四座長達數百千米的峭壁懸崖。其中三座突出在 月海中,這種峭壁也稱「月塹」。

月面輻射紋
月面上還有一個主要特徵是一些較「年輕」的環形山常帶有美 麗的「輻射紋」,這是一種以環形山為輻射點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亮帶,它幾乎以筆直的方向穿過山系、月海和環形山。 輻射文長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環形山的輻射紋,最長的一條長1800千米,滿月時尤為壯觀。其次,哥白尼和開普勒兩個環形山也有相當美麗的輻射 紋。據統計,具有輻射紋的環形山有50個。

形成輻射紋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論。實質上,它與環形山的形成理論密切聯系。現 在許多人都傾向於隕星撞擊說,認為在沒有大氣和引力很小的月球上,隕星撞擊可能使高溫碎塊飛得很遠。而另外一些科學家認為不能排除火山的作用,火山爆發時的噴 射也有可能形成四處飛散的輻射形狀。

月谷(月隙)
地球上有著許多著名的裂谷,如東非大裂谷。月面上也有這種 構造----那些看來彎彎曲曲的黑色大裂縫即是月谷,它們有的綿延幾百到上千千米,寬度從幾千米到幾十千米不等。 那些較寬的月谷大多出現在月陸上較平坦的地區,而那些較窄、較小的月谷(有時又稱為月溪)則到處都有。最著名的月谷是在柏拉圖環形山的東南連結雨海和冷海 的阿爾卑斯大月谷,它把月面上的阿爾卑斯山攔腰截斷,很是壯觀。從太空拍得的照片估計,它長達130千米,寬10-12千米。

閱讀全文

與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儀表上有雪花是什麼意思 瀏覽:278
混凝土普通磚閥門井套什麼定額 瀏覽:749
機械鍵盤怎麼檢測鍵位 瀏覽:791
呼吸模擬裝置實驗結果 瀏覽:329
自行車後座的彈簧夾屬於什麼機械 瀏覽:727
電腦如何解除qq設備鎖 瀏覽:867
VIR閥門怎麼樣 瀏覽:337
東成電動工具哪裡有賣 瀏覽:280
車橋軸承溫度在什麼范圍 瀏覽:763
天王機械表時間快了怎麼調時間 瀏覽:35
哪些車能加機械增壓 瀏覽:283
現場轉播用什麼設備 瀏覽:195
160筆記本機械硬碟多少錢 瀏覽:679
晉城市五金建材市場在哪 瀏覽:23
自動滅火裝置裝哪裡 瀏覽:416
製冷設備維修電話多少 瀏覽:313
消防主機設備注冊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175
松木樁用什麼機械打 瀏覽:742
實驗室灌裝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196
鑄造的鐵錢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