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己用硫磺製取硫酸要什麼儀器
可以這樣反應,把硫磺燃燒,產生二氧化硫,再溶於雙氧水 建議不要製取,只是個原理而已
② 某化學研究小組在探究硫燃燒的實驗時,設計了如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為:①將燃燒匙內的硫點燃後
(1)可燃物的燃燒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和可燃物本身的性質等有關. (2)由分析可知:①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②氣球的作用:防止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氣中. (3)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質量守恆定律,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故答為(1)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2)吸收有害氣體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氣中; (3)S+O 2 SO 2, 或2NaOH+SO 2 =Na 2 SO 3 +H 2 O |
③ (4分)用如圖裝置做硫燃燒的實驗。 (1)硫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劇烈的原因是 。(2)觀察到實驗
⑴空氣抄中氧氣濃度比純氧中濃度低襲⑵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降溫, 隔絕氧氣
④ (4分)下圖是硫燃燒的實驗裝置。 (1)硫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的原因是 氫氧化...
(1)空氣中氧氣含量沒有氧氣中高;SO2+2NaOH=Na2SO3+H2O; (2)隔絕空氣,降低溫度,內低於可燃物的容著火點
⑤ (2013工業園區二模)如圖是我市某校學生設計的「硫燃燒現象及酸雨危害模擬實驗」裝置圖.實驗是操作步
A、因為整個密閉系統中含有空氣,不是純凈的氧氣,所以硫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不是藍紫色火焰.錯誤. B、氫氧化鈉屬於強鹼,能夠很好地吸收二氧化硫.正確. C、A裝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相當於分液漏斗,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正確. D、模擬的酸雨能使植物枯黃,其中的亞硫酸能和鋅、鎂反應生成氫氣,所以鋅粒、鎂片表面產生氣泡.正確. 故選:A.
⑥ 收集硫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的裝置
SO2的實驗室製法
(1)反應原理:Na2SO3+H2SO4(濃)=Na2SO4+H2O+SO2↑
(2)實驗裝置:制Cl2裝置(但不需加熱)
(3)注意事項:
①由於SO2易溶於水,所以應選用濃H2SO4和Na2SO3(s)反應,反應是在固體和液體之間進行的,且不需加熱反應就能順利進行,故可採用不加熱制Cl2裝置.通常Na2SO3(s)為粉末狀,為控制反應速率,濃H2SO4應從分液漏斗中逐滴滴下.
②濃鹽酸是不能採用的,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常溫常壓下,質量分數最大的濃鹽酸為45%的濃鹽酸),否則會有大量的SO2溶解在水中.
③18.0 mol·L-1的濃H2SO4(即質量分數為98%的濃H2SO4)也不能採用,因為其中缺少水分,硫酸並未電離,仍以分子形式存在,而Na2SO3(s)與H2SO4的反應是在H2SO4電離成離子的狀態下才能順利進行的.故通常採用體積比為1∶1的濃H2SO4.
④Na2SO3(aq)不宜採用,因為其中含有大量水,開始階段主要生成HSO
⑦ 下圖是硫燃燒的實驗裝置。 (1)硫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氫氧化
(1)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比純氧中濃度低;2NaOH+S0 2 =Na 2 S0 3 +H 2 0 (2)隔絕空氣,同時可以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內
⑧ 如圖是我市某校學生設計的「硫燃燒現象及酸雨危害模擬實驗」裝置圖.實驗是操作步驟為:①連接儀器,裝好
A、「酸雨」中的酸可以腐蝕綠葉,使葉片發黃;鎂和鋅與「回酸雨」中的酸反應生成氫氣,答故A描述正確; B、用NaOH溶液可吸收剩餘的SO 2 氣體,防止SO 2 氣體產生污染,故B正確; C、A裝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是隨時添加液體,相當於分液漏斗,故C正確;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而不是產生大量白煙,故D錯誤. 故選D |
⑨ 若收集一瓶氧氣,供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使用最好選擇氣體收集裝置中的( )什麼,為什麼
E 集氣瓶底部要留少量水
與硫磺燃燒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