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激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激光器發出一束直徑很小的紅色激光進入一個一端裝有
(復1)利用激光製做雙縫干涉實驗,說明激光具有相乾性. (2)圖丙中游標卡尺的讀數為11mm+0.1×4=11.4mm,圖丁中游標卡尺讀數為16mm+0.1×7=16.7mm.實驗時測量多條干涉條紋寬度的目的是減小測量的偶然誤差. 根據 △x= λ 得, λ= = =6.6×10 -7 m. (3)藍光的波長比紅光短,根據 △x= λ ,知屏上相鄰兩條紋的距離將減小. 故答案為:(1)相干(2)11.4,16.7,減小測量的偶然誤差(或提高實驗的精確度)6.6×10 -7 m(6.3×10 -7 m~6.6×10 -7 m)(3)變小 |
B.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激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激光器發出的一束直徑很小的紅色激光進入一個一端
(1)該實驗是來利用雙自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說明激光發生干涉現象.
(2)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為8mm,游標讀數為0.1×5=0.5mm.所以游標讀數為8.5mm,即為第1個和第4個光點的距離.
則相鄰兩個光點的距離b=
mm=2.83mm,代入λ=
=6.2×10
-7m.
故本題答案為:(1)干涉(2)8.5,6.2×10
-7m.
C.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激光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激光器發出一束直徑很小的紅色激光進入一個一端裝
(1)圖中游標卡尺的讀數為15mm+0.02×1=15.02mm,
(2)△x=
=2.31mm
根據公式△x=
λ得:λ=
=6.6×10
-7m
故答案為:(1)15.02(2)2.316.6×10
-7
D. wgl-6型氦氖激光器模式分析實驗裝置怎麼使用
氦氖激光器(helium-neonlaser) 一種能連續運轉的氣體激光器。工作物質為氖氣。1961年由傑文研製成功。圖1所示為常見的內腔式結構氦氖激光器。諧振腔、放電管和激勵電源是這種激光器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直流高壓使由鋁筒陰極發射出來的電子加速,使它在氣體放電管內向陽極運動。高速電子與氦原子相撞,使基態氦原子躍遷到21S0態和23S1態。圖2為氦和氖的能級圖。氦的21S0和23S1能級的能量為20.61和19.82電子伏特,分別與氖的3S和2S能級的能量接近,因此很容易使氦的能量轉移到氖原子。於是在氖原子的3S—3P、3S—2P、2S—2P等三對能級間可形成粒子數反轉,實現波長為3.39、0.6328和1.15微米的三條激光譜線。這些激光的下能級都不是氖原子的基態,氦氖激光器是一種四能級系統。
E.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激光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激光器發出的一束直徑很小的紅色激光進入一個一端
(1)雙縫的縫間距離為d,雙縫到感光片的距離為L,感光片上相鄰兩光點間的距離為△x,則光的專波長λ=
=
由游標卡屬尺的讀數原理知第1到第4個光點的距離是8.6mm.
由題意知:b=
mm,d=0.22mm,L=1.0000m
所以波長為:λ=
=
=6.3×10
-7m.
(2)藍光波長小於紅光波長,由λ=
知:變小.
故答案為:(1)
,8.6,6.3×10
-7;(2)變小.
F. 中國能造出同等規模的美國激光核聚變實驗裝置嗎
美國造的不清楚,我只知道中國的激光技術並不落後,絕對排在世界前兩名。中國很多高新技術都是所謂的「起步晚,起點高」,不過激光技術例外。激光技術在美、俄、中等國家起步時間相差無幾,不存在落後。
G. 請問可以用哪個軟體畫光纖激光器實驗裝置圖
實驗課本上一般都有抄實驗裝置圖,你要先熟練掌握單個儀器的畫法。
然後呢,在做實驗時,首先確定實驗所需儀器,接著按照儀器連接順序自下而上、自左向右畫出實驗裝置即可。
因為化學實驗裝置圖一般只要求畫平面的,所以難度不是很大。要想使圖畫美觀,還是建議對單個實驗儀器畫法多加練習。排版時候,注意在紙張上安排得當,這樣畫出來就間接、美觀。
H.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激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激光器發出的一束直徑很小的紅色激光進入一個一端裝有
(1)光的干涉現象說明光具有波動性.
(2)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為8mm+0.1×6mm=8.6mm,則相鄰條紋的間距△x=
mm=2.87mm,
根據△x=
λ得,波長λ=
=
≈6.3×10
-7m.
(3)如果實驗時將紅激光換成藍激光,則波長減小,根據△x=
λ得,相鄰兩光點的距離將變小.
故答案為:(1)波動;(2)8.6;6.3×10
-7;(3)變小.
I.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激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激光器發出的一束直徑很小的紅色激光進入一個
(來1)光的干涉現象說明光具源有波動性.
(2)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為8mm+0.1×6mm=8.6mm,則相鄰條紋的間距△x=
mm=2.87mm,
根據△x=
λ得,波長λ=
=
≈6.3×10
-7m.
故答案為:(1)波動;(2)8.6;6.3×1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