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實訓是什麼
繼電保護裝置操作、接線;電力系統綜自軟體的操作、組態;相關的通訊設備操作等。
②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都學些什麼課程
主要課程:電路、電機學、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內力容系統穩態分析、電力系統暫態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力系統自動化。
主要實踐環節:金工實習、機械制圖、電子技術綜合實驗、電力系統潮流離線計算、專業綜合實驗(動模實驗)、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踐、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發電廠、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等方面的設計和運行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畢業後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特點:
1、學科性:方向正對國家定位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學科。
2、專業面寬:專業既涉及電力系統高壓技術,網路分析,設備運行與選擇,又涉及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自動化裝置、通訊、綜合自動化等弱電自動控制的內容,做到強電與弱電相結合,設計與施工相結合控制運行與管理相結合。強調技術基礎,注意能力培養。
3、適應性、兼容性強。在確保基礎扎實的前提下,可根據市場經濟的需要在熱能動力、通訊、用電管理和遠動化等方面調整和拓寬其專業方向,以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材的需求變化。
③ 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領域有哪些方向
(一)當今電力系統的自動控制技術正趨向於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優化、適應化、智能化、協調化、區域化發展。2、在設計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對多機系統模型來處理問題。3、在理論工具上越來越多地藉助於現代控制理論。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機、電力電子器件和遠程通信的應用。 (二)整個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發展則趨向於
1、由開環監測向閉環控制發展,例如從系統功率總加到AGC(自動發電控制)。2、由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擴展,例如從EMS(能量管理系統)到DMS(配電管理系統)。3、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一體化發展,例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4、裝置性能向數字化、快速化、靈活化發展,例如繼電保護技術的演變。5、追求的目標向最優化、協調化、智能化發展,例如勵磁控制、潮流控制。
2由開環監測向閉環控制發展,例如從系統功率總加到AGC(自動發電控制);由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擴展,例如從EMS( 能量管理系統)到DMS(配電管理系統);由單個元件向部分區域及全系統發展,例如SCADA(監測控制與數據採集) 的發展和區域穩定控制的發展;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一體化發展,例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裝置性能向數字化、快速化、靈活化發展,例如繼電保護技術的演變;追求的目標向最優化、協調化、智能化發展,例如勵磁控制、潮流控制;由以提高運行的安全、經濟、效率為目標向管理、服務的自動化擴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④ 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包括哪些類型的裝置
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包括:
同步發電機的自動調節勵磁裝置
1 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版統
2 同步發電機勵磁方式和勵權磁調節方式
3 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中的可控整流電路
4 半導體勵磁調節器工作原理
5 勵磁調節器的靜特性調整及並列運行發電機間無功功率的分配
6 同步發電機繼電 強行勵磁
7 同步發電機的滅磁
8 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舉例
電力系統頻率和有功功率自動調節
1 電力系統功率-頻率特性
2 電力系統調頻方式與准則
3 電力系統的經濟調度和自動調頻
輸電線路的自動重合閘
1 輸電線路自動重合閘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2 單側電源線路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
3 雙側電源線路三相自動重合閘
4 自動重合閘和繼電保護的配合
5 綜合自動重合閘簡介
⑤ 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有哪些
電磁繼電器
⑥ 電力監控後台系統和電力綜合自動化系統什麼區別
綜合自動化系統就是將變電站的二次設備(包括儀表,信號系統,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和遠動裝置)經過功能的組合和優化設計,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和通信設備及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對全變電站的主要設備和輸配電線路的自動監視,測量,自動控制和微機保護以及與調度通信等綜合性的自動化功能。
綜合自動化實現的原則
一是中低壓變電站採用自動化系統,以便更好地實施無人值班,達到減人增效的目的; 二是對高壓變電站(220kV及以上)的建設和設計來說,是要求用先進的控制方式,解決各專業在技術上分散、自成系統,重復投資,甚至影響運行可靠性。
電力監控系統以計算機、通訊設備、測控單元為基本工具,為變配電系統的實時數據採集、開關狀態檢測及遠程式控制制提供了基礎平台,它可以和檢測、控制設備構成任意復雜的監控系統,在變配電監控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可以幫助企業消除孤島、降低運作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加快變配電過程中異常的反應速度。
變電站綜合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實現對變電站二次設備(包括繼電保護、控制、測量、信號、故障錄波、自動裝置及遠動裝置等)的功能進行重新組合、優化設計,對變電站全部設備的運行情況執行監視、測量、 控制和協調的一種綜合性的自動化系統。通過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內各設備間相互交換信息、數據共享,完成變電站運行監視和控制任務。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替代了變電站常規二次設備,簡化了變電站二次接線。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提高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向用戶提供高質量電能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功能的綜合是其區別於常規變電站的最大特點,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 以數據通訊為手段,以信息共享為目標.基本特徵
1)功能實現綜合化。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是在微機技術、數據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它綜合了變電站內除一次設備和交、直流電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設備,
2)系統構成模塊化。保護、控制、測量裝置的數字化(採用微機實現,並具有數字化通信能力)利於把各功能模塊通過通信網路連接起來,便於介面功能模塊的擴充及信息的共享。另外,模塊化的構成,方便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系統模塊的組態,以適應工程的集中式、分部分散式和分布式結構集中式組屏等方式。
3)結構分布、分層、分散化。綜合自動化系統是一個分布式系統,其中微機保護、數據採集和控制以及其他智能設備等子系統都是按分布式結構設計的,每個子系統可能有多個CPU分別完成不同的功能,由龐大的CPU群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高度協調的有機綜合系統。
4)操作監視屏幕化。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後,不論是有人值班還是無人值班,操作人員不是在變電站內,就是在主控站內,就是在主控站或調度室內,面對彩色屏幕顯示器,對變電站的設備和輸電線路進行全方位的監視和操作。
5)通信區域網絡化、光纜化。計算機區域網絡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在綜合自動化系統中得到普遍應用。
6)運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不僅表現在常規自動化功能上,還表現在能夠在線自診斷,並將診斷結果送往遠方主控端
7)測量顯示數字化。採用微機監控系統,常規指針式儀表被CRT顯示器代替。人工抄寫記錄由列印機代替。
⑦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設備包括哪些
這個面很廣,包括監控主站系統、保護測控裝置、遠傳裝置以及安全監視系統等可以進行遠內方容控制的系統。
專業點來說,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實現對變電站二次設備(包括繼電保護、控制、測量、信號、故障錄波、自動裝置及遠動裝置等)的功能進行重新組合、優化設計,對變電站全部設備的運行情況執行監視、測量、控制和協調的一種綜合性的自動化系統。它是一項提高變電站安全、可靠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向用戶提供高質量電能服務的一項措施。隨著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等高科技的飛速發展,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廣泛採用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通過後台監控機對變電站全部一次設備及二次設備進行監視、測量、記錄、並處理各種信息,對變電站的主要設備實現遠方控制操作功能。
⑧ 電力系統自動化和電力系統自動裝置是一門課么
可能不是。《電力系統自動化》教材內容主要是,電力系統運行、電壓調整、頻率調整、有功無功調整,其中有涉及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章節內容,但與「電力系統自動裝置」課程側重點不同。
⑨ 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領域,都有哪些發展方向
(一)當今電力系統的自動控制技術正趨向於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優化、適應化、智能化、協調化、區域化發展。2、在設計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對多機系統模型來處理問題。3、在理論工具上越來越多地藉助於現代控制理論。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機、電力電子器件和遠程通信的應用。
(二)整個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發展則趨向於
1、由開環監測向閉環控制發展,例如從系統功率總加到AGC(自動發電控制)。2、由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擴展,例如從EMS(能量管理系統)到DMS(配電管理系統)。3、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一體化發展,例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4、裝置性能向數字化、快速化、靈活化發展,例如繼電保護技術的演變。5、追求的目標向最優化、協調化、智能化發展,例如勵磁控制、潮流控制。
2由開環監測向閉環控制發展,例如從系統功率總加到AGC(自動發電控制);由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擴展,例如從EMS( 能量管理系統)到DMS(配電管理系統);由單個元件向部分區域及全系統發展,例如SCADA(監測控制與數據採集) 的發展和區域穩定控制的發展;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一體化發展,例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裝置性能向數字化、快速化、靈活化發展,例如繼電保護技術的演變;追求的目標向最優化、協調化、智能化發展,例如勵磁控制、潮流控制;由以提高運行的安全、經濟、效率為目標向管理、服務的自動化擴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⑩ 綜合自動化裝置是什麼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實現對變電站二次設備(包括繼電保護、控制、測量、信號、故障錄波、自動裝置及遠動裝置等)的功能進行重新組合、優化設計,對變電站全部設備的運行情況執行監視、測量、控制和協調的一種綜合性的自動化系統。通過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內各設備間相互交換信息,數據共享,完成變電站運行監視和控制任務。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替代了變電站常規二次設備,簡化了變電站二次接線。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提高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向用戶提供高質量電能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功能的綜合是其區別於常規變電站的最大特點,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 以數據通訊為手段,以信息共享為目標.
綜合自動化實現的兩個原則:
一是中低壓變電站採用自動化系統,以便更好地實施無人值班,達到減人增效的目的;
二是對高壓變電站(220kV及以上)的建設和設計來說,是要求用先進的控制方式,解決各專業在技術上分散、自成系統,重復投資,甚至影響運行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裝置,它涉及電力系統中控制、保護、監測等功能一體化自動控制設備。它由電流電壓互感器、低通濾波器、A/D模數變換器、中央處理器、光電耦合器、鍵盤、漢字液晶器、電源等部件組成。它把外部保護測量電壓、電流量經互感器、模數變換後輸入中央處理器,同時把外部電控制開入量經光電耦合器輸入中央處理器,進行邏輯判斷處理後實現過流保護、低周減載、重合閘、過欠壓保護、過負荷保護等功能控制。本實用新型還具有電路簡單、性能穩定、運行可靠、操作維護方便等特點,適合在電力系統變電站、開閉所等完成保護、控制監測等功能。(http://www.patent-cn.com/H02H/CN26383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