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械制圖一定要滿足三視圖的規則么 為什麼有些工程師畫的圖就不滿足
機械制圖畫圖,只要視圖能以一面表達所有數據及內部結構信息,就不需要遵循三視圖的規則,比如:球體,不管從左視圖,還是從前視圖,府視圖里看,都是一個形狀,一個尺寸,
就可以避免那些煩鎖,復雜的兩個視,若是在生活當中,遇到這樣的零配件加工,裝配,更是只要能夠傳遞設計人員的意圖就行了,不一定非要三視圖。有時只要一個剖視圖就行。
❷ 為什麼機械制圖中,要用三視圖,而不是多視圖,說的詳細點
所謂三視圖,是說在X,Y,Z三個方向的投影視圖,並非說只有正視圖、左視圖、俯視圖三個視圖。
我們所處的物理空間只有這三個方向,當然就只有三視圖了。其中左、右視圖為X方向,俯、頂視圖為Y方向,而正視圖和後視圖為Z方向。而左右、俯頂、前後只不過是在各自坐標上的正負朝向而已。
至於旋轉視圖,方向視圖,只不過是旋轉、傾斜坐標系的結果,其本質還是一樣的。
當你感覺僅用正視圖、左視圖、俯視圖還不能表達詳盡,可以用剖視圖、旋轉視圖、方向視圖、局部放大視圖等方法表達完善,但這些技術手段並未改變三視圖的原理和本質。
❸ 機械制圖三視圖怎樣區分
按照國家標准,通常三視圖規定左上角為主視圖,主視圖右側為左視內圖,主視圖下方為俯視圖。三容個視圖應嚴格對應,保證每一條線,每一個面乃至點在長寬高三方向嚴格對應。很多零件因為結構並不復雜,往往只使用2個視圖,回轉體零件經常只畫一個表達側面的主視圖。而如果零件足夠復雜,三視圖還不足以表達清楚結構,還可以添加仰視圖、右視圖和後視圖,形成6面投影結構,但圖的位置擺放也是有嚴格要求的。此外,為了說明零件的具體結構,還經常在基本視圖的基礎上在周圍添加局部放大圖、局部視圖、剖視圖等。
簡單講,從位置和尺寸上可以區分三視圖。通常主視圖會選取表達信息較多的投影方向(當然也要看繪圖者的習慣或者其他需要)
❹ 機械制圖裡面的三視圖不會怎麼辦
機械制圖其實很簡單,對於初學者來說,缺乏空間想像,總是感覺困難。對於制圖的基本原理認真學習,就沒那麼困難了。基本制圖原理「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是畫「三視圖」時應該注意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之間的長、寬、高的對應相等關系。
①「長對正」指的是主視圖和俯視圖的長度是相等的,所以長相等並且畫的時候要對正;
②「高平齊」指的是主視圖和左視圖的高度是相等的,所以高相等並且畫的時候要對齊;
③「寬相等」指的是左視圖和俯視圖的寬度是相等的,所以寬相等並且畫的時候要等寬。
希望能幫助你。
❺ 機械圖紙上一般都是用三視圖看的嗎(沒標注的我情況下)
機械圖紙的視圖多少以簡潔並能表達清楚而決定,如軸、盤類零件及裝配圖,一般只需一個主視圖即可,實際生產中這樣的圖紙佔多數;一般也只需二個視圖(主視圖加俯視圖或主視圖加左視圖)就能表達清楚;相應比較復雜的則需要三視圖及四視圖,甚至加局部視圖。原則是能表達清楚的情況下,視圖越少越好。
❻ 機械設計三視圖是
能夠正確反映物體長、寬、高尺寸的正投影工程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三個基本視圖)為三視圖,這是工程界一種對物體幾何形狀約定俗成的抽象表達方式。
❼ 機械的工程圖與三視圖有區別嗎
當然有咯。機械制圖比三視圖要求的更加詳細。三視圖只是顯示3個面。而工程圖卻要把所以重要的細節全部凸顯出來表達
❽ 請問機械制圖中的三視圖是什麼意思
能夠正確反來映物體長、寬、自高尺寸的正投影工程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三個基本視圖)為三視圖,這是工程界一種對物體幾何形狀約定俗成的抽象表達方式。
特點:
一個視圖只能反映物體的一個方位的形狀,不能完整反映物體的結構形狀。三視圖是從三個不同方向對同一個物體進行投射的結果,另外還有如剖面圖、半剖面圖等做為輔助,基本能完整的表達物體的結構。
(8)機械裝置不是零件三視圖擴展閱讀
圖線的畫法:
1、同一圖樣中同類圖線的寬度應基本一致,虛線、點畫線、雙點畫線的線段長度和間隔應各自大致相等,在圖樣中要顯得勻稱協調。
2、繪制點劃線時,首末兩端及相交處應是線段而不是短劃,超出圖形輪廓2~5mm。在較小的圖形上繪制點劃線和雙點劃線有困難時,可用細實線代替。
3、虛線與虛線相交,或與其他圖線相交時,應以線段相交,當虛線為實線的延長線時,應留有間隙,以示兩種不同線型的分界線。
❾ 機械制圖中的三視圖是指什麼
能夠正確反映物體長、寬、高尺寸的正投影工程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三個基本視圖)為三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