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CO還原Fe₂O₃的實驗,開始時要先通入CO,把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再加熱,以防發生爆炸,
操作:
用試管收集尾部排出的氣體,將集滿氣體的試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立即移近酒精燈火焰,點燃。
現象與結論:
如果聽到的尖銳的爆鳴聲,則表示玻璃管內空氣尚未排盡
如果聽到「噗」的聲音,則表示玻璃管內空氣已經排盡
思路:就是驗純
Ⅱ 有個實驗題證明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是吸入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
如果連A的那個管插入液面,B在液面上
1)關閉,打開
2)打開,關閉
3)B》除去空氣中的CO2,A》驗證二氧化碳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
Ⅲ 為了測定人體新陳代謝呼出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某學生課外小組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過量NaO
(1)吸氣時,空氣進入錐形瓶Ⅱ,在加入呼吸口,此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錐形瓶Ⅱ中的氫氧化鈉吸收,防止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測定,
故答案為:除去吸人空氣中的CO2;
(2)不需要測定吸入氣體的體積,從F中進氣,又馬上進入瓶Ⅱ,又與水接觸,從E管排出的氣體通常用排水法測量氣體的體積,含有水蒸氣又溶於水中,不影響測量結果,不需要增加乾燥管,故選D;
(3)可增大氣體與溶液的接觸面積,使氣體中的CO2被充分吸收,故答案為:可增大氣體與溶液的接觸面積,使氣體中的CO2被充分吸收;
(4)瓶I溶液增重ag為二氧化碳的質量,物質的量為
,標准狀況下二氧化碳的體積為
×22.4L/mol,呼出氣體的總體積為(bL+
×22.4L/mol),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為
,
故答案為:
;
(5)猛吸時會把瓶1中的NaOH溶液吸人口中,猛呼時會把瓶II中的NaOH溶液吹出瓶外,會造成不安全後果,將實驗裝置改進把ab處各放一個止水夾,
故答案為:把ab處各放一個止水夾.
Ⅳ 根據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用排空氣法收集CO2可選用______裝置(用編號回答),其原因是
(1)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2)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應選固體加熱型,故選A;據反應原理寫出方程式2KMnO4
△ | .
Ⅳ 老師在課堂上演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以便排出裝置中的空氣,然後加熱,反應
(1)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可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式是:3CO+Fe2O3 高溫 | .
Ⅵ 人體排出的CO2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產物
(1)你的題是不是錯了,我當時做的是這一步中的現象是左瓶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啊!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很低,不至於讓澄清石灰水渾濁。 (2)如果打開了a,那麼呼出的氣體從a進入一部分,b的現象會不明顯。 (3)如果按照我說的第一部的現象,應該好理解了吧,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太低,不能讓澄清石灰水渾濁,而呼出的氣體卻可以,不就是新陳代謝產生的嘛。
Ⅶ 人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排出CO2等氣體.但人體排出的CO2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
(1)甲瓶處是空氣的進入端,要證明呼吸作用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就要從吸入的氣體中除去二氧化碳,以防止它干擾產物的判斷,由於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所以可以吸收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呼出的氣體進入丙後,由於澄清的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如氣體中有二氧化碳,則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 (2)甲瓶中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為: (1)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驗證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 (2)CO2+2NaOH═Na2CO3+H2O;
Ⅷ 為什麼要排除實驗裝置內的空氣如何排除
因為空氣中的成分會影響反應,故需要排隊實驗裝置內的空氣。 一般可以通入對反應影響的氣體,可以排隊裝甲置中的空氣。
Ⅸ 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的實驗中短子是
把空氣和收集到的呼出的氣體各100毫升,通過飽和的石灰水,看剩下的氣體的體積.實驗結果,空氣少了一小部分,呼出的氣體說的比較多.分析~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排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較大,多出的這部分就是新陳代謝的產物.
Ⅹ 人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設計實驗說明
把空氣和收集到的呼出的氣體各100毫升,通過飽和的石灰水,看剩下的氣體的體積。 實驗結果,空氣少了一小部分,呼出的氣體說的比較多。 分析~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排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較大,多出的這部分就是新陳代謝的產物。
與co2排代實驗裝置中空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讀機械表
發布:2025-10-10 18:15:51
瀏覽:734
暖氣片幾種閥門
發布:2025-10-10 16:44:03
瀏覽:9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