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壓泵怎麼放氣
液壓泵放氣的方法,將出油口的管接頭松開半圈,用手晃動油管,邊開車邊晃,上油後會有內呲呲的聲容音,這就是放出氣的聲音,等到沒有呲呲聲音後,大量的油從接頭湧出時擰緊接頭即可。
如果是液壓設備上的油缸在運動時出現了爬行現象也需要放氣,正常的液壓系統或液壓設備都會有一個放氣閥,放氣閥的位置應在液壓油缸或油管的最高處,因為氣體總是在最頂面存留。
⑵ 分液漏斗的放氣如何操作
分液漏斗是用普通玻璃製成,有球形、錐形和筒形等多種式樣,規格有50、100、150、250毫升等。球形漏斗的頸較長,多用做制氣裝置中滴加液體的儀器。錐形分液漏斗的頸較短,常用做萃取操作的儀器。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將漏斗頸上的旋塞芯取出,塗上凡士林,鼎姬尺肯侔廄躊詢穿墨插入塞槽內轉動使油膜均勻透明,且轉動自如。然後關閉旋塞,往漏斗內注水,檢查旋塞處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漏斗內加入的液體量不能超過容積的3/4。為防止雜質落入漏斗內,應蓋上漏鬥口上的塞子。放液時,磨口塞上的凹槽與漏鬥口頸上的小孔要對准,這時漏斗內外的空氣相通,醫強相等,漏斗里的液體才能順利流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熱。漏斗用後要洗滌干凈。長時間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處擦拭乾凈,塞芯與塞槽之間放一紙條,以防磨砂處粘連。
⑶ 拖拉機液壓轉向系統怎樣放氣
一般液壓轉向拖拉機的轉向器都是開芯式的,液壓油一直在管路內流動,有氣也會在循環過程中,回到液壓油箱內,不會有問題。
有氣體又不易排出的是在前驅動橋轉向油管和轉向油缸內,可以熱車情況下,把轉向打到一端,然後將前驅動橋上油缸與油管的接頭松開,放氣。再把轉向打到另一端,再放氣,即可。
(3)液壓傳動裝置的放氣如何操作擴展閱讀:
一、轉向系統:忌方向打死(特別是大油門操作時)。打死方向,會造成恆流泵內部缺油發熱,閥芯卡滯,嚴重時會造成斷軸、開裂等現象。
二、液壓系統:空車無負載(農機具),忌大油門時快速操作多路閥。
大油門時快速操作多路閥,會造成瞬間背壓上升,給恆流泵造成更大的掃膛量,影響恆流泵使用壽命,嚴重的會造成恆流泵斷軸、開裂。
特別提示:
如果私自調節安全閥,當閥的開啟壓力過大時,會使泵的壓力達到極限,導致齒輪泵損壞,影響整體液壓系統正常使用。
⑷ 簡述液壓機構排空氣的方法和步驟
排除液壓制動系統中的空氣,一般需要兩個人配合進行,一人在駕駛室內踩制動踏板,一人進入機車底下,做排除空氣工作。
1、打開制動液儲油罐的蓋子,擦凈蓋子周圍灰塵,加足制動液。
2、取下某一輪制動分泵放氣螺塞上的防塵套,准備好扳手。
3、駕駛室內的人踩制動踏板,注意踩下時要快,放鬆時要慢,連續幾次踩動後,踩下制動踏板保持不動。此時,車底下的人用扳手擰松分泵放氣螺塞 (約擰出全部螺紋的1/4~1/2),此時制動液在總泵活塞的作用下,擠出制動系中的空氣。隨著制動系統中空氣排出,踏板就會松動,但這時仍應踩著踏板不 放,以免空氣從放氣處進入制動系。等放氣螺塞擰緊後,再松開踏板。以上操作反復進行,直到制動系油路中空氣排完為止。
4、用上述排氣的方法排除其他輪子制動分泵的空氣。
空氣排除後,儲油罐中的制動液面會下降。如制動液面低於儲油罐容量的1/2或者低於下刻線時,應加註制動液到規定的液面高度。
2.
叉車液壓系統中排除空氣的方法:
1)排除叉車液壓系統的空氣時,將推薦使用的液壓油注入至標尺規定的油位,注油時應提起起升油缸。
2)排除叉車液壓系統的空氣時,使叉車的載荷達到額定載荷的1/10-1/8,擰鬆起升缸上的放氣螺塞,再將叉架起升、落下數次,直到放氣螺塞處沒有氣泡時為止,然後擰緊放氣螺塞。
3)排除叉車液壓系統的空氣時,將傾斜油缸前傾、後仰至門架兩最大限度數次,即可排除傾斜缸內的空氣。
液壓制動系統必須排凈空氣後,方可正常使用。應先檢查系統內管路連接是否良好,並在制動主缸貯液室內加足制動液,擰緊加油口蓋後再按以下方法排出空氣。 (1)單迴路液壓制動系統空氣的排除
1、常規排氣法:一人在駕駛室內連續多次踏、抬制動踏板、使踏板逐漸變硬,升高至一定程度後,踏住不動。另一人按先排後輪、後排前輪即先遠後近的方法逐一將輪缸放氣螺釘稍微旋松,使夾有氣泡的制動液湧出。此時,踏板位置下降,若空氣未予排凈,需擰緊放氣螺釘,再次踏動踏板,使其發硬,並踏住踏板不動,然後再擰松放氣螺釘,直至放氣螺釘處流出的制動液成一直線狀、且無氣泡時再擰緊放氣螺釘即可。
為避免浪費制動液,可用一塑料管套放在放氣螺釘處,將塑料管插入瓶中。若在排氣過程中,主缸內油麵下降過多時,應及時予以補充
對裝有真空增壓器的液壓制動系統,放氣時應在發動機正常低速運轉下進行,不能熄火放氣,且應先放出輔助缸內的空氣。
2、余壓排氣法:是利用液壓制動系統的殘余壓力進行排氣的一種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
A:檢查主缸內油麵,不足時加添。將制動踏板踏到底,待制動液完全充滿輪缸時,抬起踏板,停留5~10s,再重復操作。
B: 慢踏快抬制動踏板1~2次,間隔3~5s,待完全抬起後,擰松輪缸放氣螺釘,用制動系內殘存的150~200kPa壓力排氣,隔1~2s,擰緊放氣螺釘,連續1~2次,一個輪缸內的空氣可排放干凈,再依次排放其他輪缸的空氣。
此法的優點是:制動系統內壓力低,氣體不會變成小氣泡滲入制動液內,
便於排出,且一人可操作,省時、省力、節約制動液。
(2)雙迴路液壓制動系統排放空氣的方法
若檢修某一迴路時,只需對某一迴路的輪缸排除空氣,未檢修的另一回
路不必排氣;但放氣後踏板制動感到過軟時,則需對整個系統排放空氣。
排氣方法與單迴路相似,即以制動主缸為中心,先遠後近。 (3)排放空氣的注意事項
1)添加制動液時,不要搖晃制動液瓶,防止空氣混入制動液中。 2)從放氣螺釘處回收的制動液不能立即加入貯液室中,需經4~5天靜
置後方可使用。
3)不能用擰松輪缸油管接頭的方法來排氣,必須從放氣螺釘處排出。若
放氣螺釘折斷,應予修理或更換輪缸。
⑸ 液壓油缸如何排氣
排氣:液壓系統一般不設排氣,利用油箱就可排氣,油運轉中會把氣帶回油箱,而油箱是專可與大氣相屬通的。氣自會從油中溢出。
當液壓油缸內的油液混入空氣後,便會使活塞的動作產生爬行或顫抖等反常現象。這些反常現象一部分是由於油中的空氣影響,一部分是由於流量控制閥的跳躍現象和液壓缸的密封所引起的。特別是在機床等動力頭進給液壓缸中,排氣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一般,排氣裝置應當裝在液壓迴路的最上部,但不一定設置在液壓缸上,然而,在選定液壓油缸時,對於排氣裝置的需要與否或需要時應安置在液壓油缸的哪一部位,必須指明。還有,在鍛壓機械類設備中,液壓油缸是豎直安裝的,在這種狀況下,空氣的影響不僅導致動作速度的反常,而且往往因高壓行程的絕熱壓縮,而使密封燒壞。在這類豎直安裝的液壓缸中,為使空氣容易排出,可將排氣裝置焊接在活塞下部的缸筒處,或採用裝在活塞內部的卸荷閥,這種裝置當液壓缸到達行程終點時可使液壓裝置卸荷,又可兼做排氣裝置。
⑹ 液壓系統如何排氣
1、把液壓缸的排氣裝置打開,使液壓缸緩慢動作,同時觀察排氣裝置是否有空氣排出,直到沒有空氣為止,裝上排氣塞,反復1到3次即可。
2、有些液壓缸沒有排氣裝置,那麼只要使液壓缸全行動作3到5次即可。也可能在管路的最高點按頭打開排氣,方法和在液壓裝置上排氣一樣。
⑺ 液壓汽車離合器排氣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離合器液壓管路排氣方法有三種,即:人工排氣法、輔助排氣法機械排氣法。
1.人工排氣法:用腳踏離合器踏板,踏下抬起來反復動作,當踏下離合器踏板感覺有力時,用板手鬆開助力器放氣螺塞排氣,排氣後擰緊放氣螺塞,多次重復動作直至液壓管路中空氣排完為止。應達到的要求是連續踏動離合器踏板,這時離合器踏板應無反彈現象為符合要求,如果在踏動過程中離合器踏板存在反彈現象,說明液壓管路中有少量空氣存在,應繼續排氣至反彈現象消失。人工排氣法需要2人配台進行,費時費力,但不受條件限制,使用范圍廣。
2.輔助排氣法:用一根長度適宜的橡膠管,一端與氣源連接,一端對准儲油罐蓋上的通氣孔,利用氣壓排氣,在排氣時首先在助力器放氣螺塞上裝一根透明塑料管,塑料管另一端對准清潔的容器,空氣壓力不得大於300kPa,否則會造成儲油罐損傷。松開助力器放氣螺塞進行排氣,當排出的油液中完全沒有氣泡為止,擰緊放氣螺塞應達到的要求是連續踩動離合器踏板+感覺離合器踏板是否有反彈現象,如果存在反彈說明液壓管路空氣沒有排盡,應松開放氣螺塞繼續排氣直至反彈現象消失為止,擰緊放氣螺塞。容器內的油液可以通過儲油罐內的過濾網過濾後繼續使用,切勿將不清潔油液倒人儲油罐繼續使用,不然會造成離合器總泵堵塞形成人為故障。
3.機械排氣法:在專用離合器排氣機上進行,它有兩根長度適宜的油管。輸油管端接儲油罐口,回油管接助力器放氣螺塞,按下起動電鈕油泵工作液壓油在油泵推動下很快將液壓管路中的空氣排盡。擰緊放氣螺塞,取下油管排氣結束 在對離合器液壓管路排氣時,無論用哪一種方法,排氣結束後,儲油罐內的油量應保持罐體的4/5,不足時應及時補加。
⑻ 液壓系統如何排氣
液壓系統排氣通常指新安裝或新檢修完成後第一次動作時,要排除存在於管道中空氣。
液壓系統中空氣的存在可能引起執行機構的爬行,運動精度下降等。
排除的方法通常是把液壓缸的排氣裝置打開,使液壓缸緩慢動作,同時觀察排氣裝置是否有空氣排出,直到沒有空氣為止,裝上排氣塞,反復1到3次即可。有些液壓缸沒有排氣裝置,那麼只要使液壓缸全行動作3到5次即可。也可能在管路的最高點按頭打開排氣,方法和在液壓裝置上排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