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學實驗室的開放日,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下面幾種實驗裝置,進行氣體製取和性質的實驗.(F裝置
(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製取氧氣,屬於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A,氧氣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驗滿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觀察到木條復燃則滿了;
(2)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可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形成鹽酸,酸性溶液可使石蕊變紅,所以將製得的H2通入F裝置,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可能是H2中混有了氯化氫氣體,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反應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3)二氧化碳可與鹼性溶液反應,所以可與飽和石灰水或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與食鹽水不反應;而同溫度下,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遠遠小於氫氧化鈉,所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更徹底,效果更好;
(4)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 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和酸可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要重新得到二氧化碳,可向反應後的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或稀硫酸;
(5)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二氧化硫有毒,所以從環保角度考慮,可在集氣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等,若用G裝置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部破裂,是因為實驗前在集氣瓶底未放水或沙子;
故答案為:(1)A;木條復燃;
(2)氯化氫;Zn+2HCl═ZnCl2+H2↑;
(3)C;
(4)稀鹽酸(或稀硫酸);
(5)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集氣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氫氧化鈉溶液(合理均可);瓶底未放水或鋪細沙.
② 實驗室開放日,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出如下實驗裝置對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產物
(1)在酒精燈火焰處加金屬網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溫度;
(2)根據題目中的信息「發現試管中的黑色固體物質變紅」,則推測該紅色物質是銅,故其化學式為Cu.若已知一氧化碳的特徵反應是使浸有磷鉬酸溶液的黃色氯化鈀試紙變成藍色.根據結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產物中既有CO也有CO2」,則推測觀察到裝置B中的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裝置B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3)根據題目中的信息:「①木炭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直接發生反出產生CO;②反應中的C+2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