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現在做一個傳動裝置的設計。其中,減速器那裡,帶傳動的傳動比一定要小於減速器內的齒輪傳動比嗎如圖
這樣的設計,不太合理。
1.二級減速,傳動比僅2.7,一級減速就可以實現了,何必回用二級。
2.如果,答「規定」用二級減速,皮帶傳動比3,不合理。皮帶減速後,扭矩增大,齒輪機構模數就大,尺寸、重量就大。建議此時,皮帶傳動1:1,只是起到遠距離傳動、過載保護作用。總傳動比有二級減速「實現」。
3.注意細節,同軸輸入齒輪,不能固定在軸上,是「空套」在軸上的。圖示是固定的,是不對的。
供參考。
㈡ 已直在某二級斜齒圓柱齒輪傳動中,1輪為驅動輪,3輪的螺旋線方向和轉動方向,如圖所示
斜齒在工作中有軸向推力,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不要把角度設計大了,兩側用推力軸承,關於齒的宣向,如果齒1是左旋齒2絕對是左旋,每吻合的一對齒旋向,模數,角度都一樣。
設計雙驅動式或中心驅動式齒輪傳動時,應設法採取自動平衡裝置使各對齒輪副的載荷能得到均勻分配,例如採用滑動軸承和彈性支承。
圓柱齒輪減速器有漸開線齒形和圓弧齒形兩大類。除齒形不同外,減速器結構基本相同。傳動功率和傳動比相同時,圓弧齒輪減速器在長度方向的尺寸要比漸開線齒輪減速器約30%。
(2)某齒輪傳動裝置如題擴展閱讀:
斜齒圓柱齒輪輪齒之間的嚙合過程是一種過度的過程,輪齒上的受力也是逐漸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斜齒輪適用於高速,重載情況。
重合度的增大使齒輪的承載能力提高。從而延長了齒輪的壽命。重合度主要取決於嚙合時間,而斜齒輪的嚙合時間長,接觸面積大,使應力減小。並使傳動平穩,且增加了其經濟性。
㈢ 計算題] 某齒輪傳動的小齒輪已損壞,但已知與之配對的大齒輪為標准齒輪,其z2=5
你的齒輪是模數2.5 要想知道小齒輪齒數必須要知道兩個齒輪的中心距,也就是兩個齒輪安裝軸的距離.
㈣ 機械設計題
①聯軸器蓋與軸應有間隙 ② 應設計成階梯軸 ③鍵太長 ④軸承端蓋與軸之間應有間隙 ⑤ 應有毛氈密封圈 ⑥軸承裝反 ⑦擋圈應低於軸承內圈1/3 ⑧鍵太長 ⑨ 與輪轂配合處的軸長應此輪轂2~3mm ⑩軸肩太高,軸承拆不下來 十一,軸承端蓋與箱體之間沒有調隙墊片
㈤ 某齒輪傳動裝置中有一對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正常齒)大齒輪已損壞 已知小齒輪的齒數z1=24 齒
設齒輪模數是來m,則小齒輪齒頂自圓直徑 24m+2m=78,所以齒輪模數m=3;
設大齒輪齒數是Z,則(24×3+3Z)/2=135,所以大齒輪齒數Z=66;
大齒輪:模數3,齒數66,分度圓直徑198,齒根圓直徑190.5;這對齒輪傳動比是2.75 。(書上都有公式,後面的計算並不難)。
㈥ 某傳動裝置採用一對正常齒制的外嚙合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大齒輪已經丟失。測得兩輪軸孔中心距a=112.
由齒頂圓公式復可得模數m=2.5mm 由中心距制公式可以求得齒數z2=52 大齒輪分度圓直徑d2=m×z2=130mm 齒頂圓da2=135mm 齒根圓直徑df2=136.25mm。是不是就要這些參數。因為打字麻煩,計算時省略了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