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面上升;①2H
2 O
2 
2H
2 O+O
2 ↑;②液體被壓入乙中,過氧化氫分解反應放熱,使乙中溫度升高回,達到白磷著火點;
(2)能與稀硫酸或硫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沉澱.
④ 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探究產物中是否有乙烯生成
(1)乙抄醇在濃硫酸做催化劑和脫水劑的作用下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
(2)濃H2SO4具有強氧化性,能將乙醇氧化成碳,根據SO2具有還原性,也能與溴水反應使溴水褪色,據此即可解答;
(3)在Ⅰ和Ⅱ之間增加圖2裝置,A裝置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目的是為了除去反應生成的SO2和CO2,B裝置盛有品紅溶液目的是為了檢驗SO2是否除盡;
(4)反應生成的乙烯與試管中的溴水加成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油狀物質;如果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物含有HBr,溶液酸性增強;
(5)廢液溫度較高,應該冷卻後再處理,燒瓶中含有濃硫酸,具有腐蝕性,所以要進行處理.

⑤ 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k1,k2,k3。均已關閉。 實驗2中,當B中液面不在變化時,測得B中
(160+15)/350=50%完全反應,A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消耗,A的體積減少量就是二氧化碳的體積=160+15(氫氧化鈉溶液在A中所佔的體積)。
⑥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目的:①粗略測定加熱2g高錳酸鉀樣品所收集到的氧
(1)熟記常用儀器的名稱可知①為試管;②為量筒
(2)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鐵和氧氣點燃生成四氧化三鐵.故答案為:2KMnO4△ | .
⑦ (7分)某興趣小組同學利用下圖裝置進行相關實驗。 【實驗1】模擬煉鐵實驗①若樣品為氧化鐵,則A中的實
【實驗1】①紅色固體逐漸變為黑色 3CO + Fe 2 O 3 CaCO 3 ↓+ H 2 O ②沒有尾氣處理裝置 【實驗2】①裝置B不能將反應產生的CO 2 全部吸收 ②Fe 3 O 4 ; Fe 2 O 3 、FeO; Fe 3 O 4 、Fe 2 O 3 、FeO(此空2分)
⑧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c表示止水夾).請按要求填空:(1)利
(1)B裝置為塊狀不溶於水的固體和液體反應製取氣體的裝置,並不用加熱,中學化學中常見的有:H2、CO2、H2S等,故答案為:H2、CO2、H2S等; (2)實驗室製得的氯氣中有雜質氣體水蒸氣和氯化氫氣體,要進行乾燥的氯氣不具備漂白性的驗證試驗,再進行實驗Ⅰ才能得到結論;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形成鹽酸,鹽酸也能和碳酸氫鈉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不一定是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的酸性,故答案為:不合理,沒有事先證明乾燥的氯氣無漂白性;不合理;製取的氯氣中含有HCl氣體,HCl溶於水後能與碳酸氫鈉粉末反應產生氣泡; (3)驗證Cl-和Br-的還原性強弱可根據反應Cl2+2Br-=2Cl-+Br2設計實驗,在A裝置中制備氯氣,生成的氣體通入到裝有溴化鈉溶液的C中,如燒瓶中有黃綠色氣體生成,試管中溶液由無色變為橙色,可證明氯氣的氧化性強於溴, 故答案為:在甲、乙、丙中分別裝入濃鹽酸、二氧化錳、溴化鈉溶液;燒瓶中有黃綠色氣體生成,試管中溶液由無色變為橙色,可證明氯氣的氧化性強於溴; (4)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與銅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故答案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5)濃硝酸與銅反應生成的二氧化氮收集於試管丁中,裝置驗證NO2與水的反應,要先關閉a、b,然後用微熱法使試管中氣體逸出,NO2與水接觸後即可引發燒杯中的水倒流入試管丁中, 故答案為:a、b;c;雙手緊握(或微熱)試管丁,使試管中氣體逸出,NO2與水接觸後即可引發燒杯中的水倒流入試管丁中; (6)NO2和O2混合氣體的試管倒立於水中,發生反應:4NO2+O2+2H2O=4HNO3 最後剩餘氣體可能為氧氣,也可能是NO氣體,設NO2和O2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0mol, 若剩餘氣體為氧氣,設參加4NO2+O2+2H2O=4HNO3 反應消耗的氧氣為x,則有消耗的NO2為4x,即:5x=9mol,x=1.8mol.即氧氣為2.8mol,V(NO2)=7.2mol; 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為7.2molNO2與2.8molO2的質量之和為7.2mol×46g/mol+2.8mol×32g/mol=420.8g,平均摩爾質量 =42.08g/mol,平均分子量42.08; 若剩餘氣體為NO氣體,試管9/10充滿水,則剩餘1molNO,根據3NO 2+H 2O=2HNO 3+NO,說明過量的NO 2為3mol,反應4NO 2+O 2+2H 2O=4HNO 3消耗的氣體總體積為7mol,設反應消耗的氧氣為y,則有消耗的NO 2為4y則有5y=7mol,y=1.4mol,即此時氧氣為1.4mol,V(NO 2)=8.6mol; 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為8.6molNO 2與1.4molO 2的質量之和為8.6mol×46g/mol+1.4mol×32g/mol=440.4g,平均摩爾質量 =44.04g/mol,平均分子量44.04; 故答案為:42.08或44.04.
⑨ 小剛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c表示止水夾)。請按要求填空: (1)若用二氧化錳和濃
(1)→F→G→C→E(2)H 2 、CO 2 、H 2 S等(3)Cu+4HNO 3 (濃) = Cu(NO 3 ) 2 +2NO 2 ↑+2H 2 Oa 、b ; c雙手緊握(或微熱)試管丁使試管中氣體逸出,NO 2 與水接觸後即可引發燒杯中的水倒流入試管丁
與利用圖中裝置進行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暖氣流量表閥門
發布:2025-10-10 22:46:11
瀏覽:346
自動爬樹裝置
發布:2025-10-10 20:45:57
瀏覽:414
測溫計五金件
發布:2025-10-10 20:29:53
瀏覽:8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