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船舶電氣控制技術和船舶裝置維修那個好
一:個人認為船舶電氣控制技術專業更好!
二,船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技術版(Ship Electr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培養目標:本權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船舶電氣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技能,主要在船舶製造、運輸及其配套企業的生產一線從事船舶電氣設備安裝、調試、維修保養等工作的的高技能型人才。
主幹課程:電工基礎、電子技術、船舶結構與設備、船舶電力拖動及電氣控制、PLC應用技術、變頻器應用技術、船舶電站、船舶信號與系統、船舶電工工藝、單片機應用技術等。
三。1、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簡介
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主要培養適應船舶自動化和信息化的要求,熟練掌握電氣技術、電子技術、控制技術以及網路技術等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工程素質和實際技能,滿足國際海事組織STCW國際公約中規定的「電氣、電子和控制工程」、「維護和修理」和「船舶操作控制和船上人員管理」等職能要求,既能夠勝任現代船舶電子電氣裝置的管理、維護和修理等任務,又能夠從事船舶電子電氣工程領域的產品研發、工程設計、監造、技術支持等工作的復合型船舶工程技術類人才。
『貳』 大連海事大學的新專業船舶電子電氣工程簡介
船舶上的電氣,船電,和其他船舶相關知識。工作主要跑遠洋運輸船(船員),負責船舶電氣部分;也可以找陸上工作,但薪水可能差船員5~10倍。如果想出海,就業不用愁,沒有吃苦耐勞,熱愛祖國海洋事業的心,那就要慎重考慮了。還告訴你一點,以前海事有這個專業,最後歸輪機部負責了,就取消這專業。隨著現代自動化技術在船舶的應用,和無人機艙的大量出現,海事又重新開設這專業。 (遠洋電機員滿18月後的待遇在15000人民幣左右,外派可能多一倍。但還要慎重考慮,本人讀輪機,不願意出海,寧願在陸上掙3000)
『叄』 在船舶電氣設備中有哪些重要設備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船舶工業發展迅速,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了電氣設備自動化水平及整體性能,通過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結合我國具體國情自主創新,設備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標准。本文簡要分析了船舶電氣設備自動化現狀及發展趨勢,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關鍵詞:船舶電氣 自動化 發展趨勢0機械與工藝實踐研究表明,在船舶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可以促使航運經濟效益得到提升,航運安全得到保證,勞動環境及勞動生產率等得到提升與改善。特別是進入新時期之後,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國船舶工業電氣設備自動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更加緊密的結合機電設備,船舶機電合一目的得到實現。一、船舶電氣設備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現狀分析(一)廣泛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現階段,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日趨成熟,也開始將計算機技術廣泛運用到船舶電氣自動化控制領域中。研究我國船舶電氣自動化發現,基本上能夠全局實現計算機自動化控制駕駛室、機艙以及貨物裝卸等諸多方面。(二)船舶自動化體系結構和功能研究發現,船舶綜合自動化技術將多種系統綜合起來,包括機艙自動化、航行控制自動化、機械操作自動化、貨物裝載自動化等方面,從結構組成角度來講,則可以劃分為工作母站、分控制系統及工作分站;通常情況下,在機艙總控制室設置一個工作母站,在駕駛室設置另一個,兩個工作母站互相獨立運行,單獨操作及同時操作都可以滿足。船舶類型及自動化程度的不同,也有差異化的分控制系統,一般來講,包括自動導航系統、冷藏集裝箱控制系統、泵閥控制系統等方面。(三)信息交互將先進的信號傳輸技術配備於工作母站及所有分控制系統中,構建一個系統完善的綜合信息交互網路,將一定數量的工作分站嵌入到網路內部,從而有效監測與操控各個設備。同時,所有的工作分站又分別發揮控制窗口的作用,聯網於上位船舶對外通訊設施,船舶之間與船案之間的信息交互藉助於數據傳輸及電子郵件的方式實現,促使船舶能夠更加安全可靠的航行,設備更加穩定高效的運行。二、船舶電氣自動化應用關鍵技術在船舶控制領域中應用自動化技術,主要是通過若干個關鍵自動化技術所體現的,首先是在軸帶發電機及電力推進系統中應用電力電子技術,其次是在主機控制系統中應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且將人工神經網路故障診斷系統運用了過來。(一)電力電子技術在船舶電氣自動化控制中應用電力電子技術,可以從軸帶發電機及電力推進兩個方面來理解。船舶運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節能設施為軸帶發電,通過主機主軸驅動作用,同步運轉軸帶發電機及主機,結合主機運行及海洋狀況控制軸帶發電機。可以用直流傳動及交流傳動來劃分電力推進模式,科學技術的革新,交流推進技術逐步取代了直流推進,無換向交流電動機推進裝置最為廣泛運用。(二)自動監測報警系統在船舶自動化進程中,最為核心的內容為機艙自動檢測報警系統,通過應用本系統,輪機值班員不需要巡迴檢測船舶主要設備的運行情況,且能夠自動報警和記錄列印;一般可以劃分為計算機檢測控制系統與常規儀表檢測兩個類型,從技術、功能角度來講,計算機檢測技術比傳統儀表檢測具有較大的優勢,特別是應用了 DCS原理及人工智慧,更加體現了計算機檢測優勢。(三)PLC技術現階段,逐漸興起了 PLC急速,其具有一系列優勢,如邏輯運算能力較強、編程模式難度較小以及結構比較的簡潔等,被廣泛運用到工業領域,也應用到船舶自動化控制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運用於船舶中的 PLC技術,對其環境適應性有較高要求,需要能夠適應惡劣的海洋狀況,抗震、防潮功能等較為優越;操作維護起來比較簡單,目前,電站自動化控制、起貨機變速控制等運用到船舶自動化系統中,且具有不錯的效果。三、船舶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發展趨勢(一)監控綜合化研究發現,現階段船舶電氣設備的通用化、模塊化以及系列化目標已經實現,具體實踐中,可以靈活組態,藉助於觸摸屏及控制屏幕的控制按鈕,可以有效完成船舶的大量控制功能;這些基礎技術,促進了系統監控綜合化的實現。此外,因為有著不同的需求、先進程度以及性能水平等,在未來發展中,綜合監控系統必然會取代單機單獨控制系統,通過運用綜合監控模式,多重冗餘系統能夠成功構建,促使系統、船舶的可靠穩定性得到提升。(二)系統網路化現階段,在船舶自動化控制領域中,已經開始廣泛運用數字化技術及現場匯流排技術,且不斷成熟與提升,未來船舶發展將會採用集成化及網路化程度更高的現場匯流排技術,本技術能夠促使控制系統與現場模塊的雙向信息交互有效實現。一般情況下,會將雙層網路運用過來,分別為信息採集傳輸網路和控制信號傳輸網路,雙冗餘設計控制網路,促使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得到保證。同時,為了分散誤差與危險,會用若干個子網來劃分系統,這些子網之間有密切關系,但是卻互相獨立,藉助於網路互聯技術,有效聯接這些子網;如果有故障出現於一個子系統中,不會對其他子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連鎖反應問題不會出現。在信息採集控制角度,各個子系統具有密切聯系,促使總系統的高效性與全局性得到增強,同時,將設備網路冗餘設計運用到系統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系統的性能與生命力。而應用的 HMI,因為具有圖像展示及控制功能,可以促使系統的人性化、便捷化程度得到增強,數字化自動化技術逐步取代傳統繁瑣的人工操作,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此外,電氣自動化的發展與革新,研發利用了新一代大功率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船舶設備的可靠性與節能性將會提升。四、結語綜上所述,時代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革新,我國將會進一步發展提升電力自動化控制技術,那麼隨之發展船舶自動化技術,在提升自動化及智能化程度的基礎上,貫徹綠色環保理念,創新我國船舶生產與應用,促使全船智能管理得到實現,保證船舶運行的經濟性、安全性與可靠性。
『肆』 自動化技術在船舶工程中的應用
1. 機艙自動化發展歷史及現狀
艦艇裝備武器、觀導、通信系統的自動化、電子程式控制化是衡量艦艇現代化程度的主要尺度,而機艙自動化是當代艦船共同研發的課題。然而,由於艦船使用任務的差異,受其戰術技術要求或和技術經濟指標的制約,在船舶自動化設計上也會有不同的定位和取向。
艦艇機艙自動化設置的目的在於避免和防止船員判斷和操作失當,貽誤戰機,其次為減輕船員大量重復體力消耗,進而提高其戰鬥力和生命力。民用船舶機艙自動化除安全可靠因素外,尤以追求船舶運行的經濟性為目的。
從本世紀50年代機電設備單元(或單機)自動化在艦船上大量採用,1961年日本建成「金華山丸」號,實現機艙集中控制和駕駛室遙控主機,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自動化船。60年代中期發展無人值班機艙,出現了第二代自動化船,如1964年日本為丹麥建造的「賽靈月」號(SELEM DAM)65型油船。該船除了機艙集中控制和駕駛室遙控主機外,還有火災探測及自動滅火裝置。在機艙、駕駛室和船員居住區之間設有通信和報警裝置。其後,各國船級社陸續出台了滿足不同程度自動化分級的一人或無人值班機艙船舶的技術標准,從而使艦船機艙自動化納入規范化。
2. 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歷史與發展
船舶電站是船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電站自動化是船舶自動化的主要內容之一。電站運行的可靠性、經濟性及自動化程度對保證船舶安全、經濟航行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船舶向大型化和多功能化發展,對船舶電站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船舶電站在近幾十年中有了很大的發展,其發展的突出標志是自動化。
國外船舶自動化一開始大多是從電氣部分著手,從最原始的手動本地操縱進化成手動遙控操縱,再進一步發展成半自動控制,最後發展到目前的最高水平的電站全自動控制的無人值班機艙。早在60年代初期,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就有電站單元自動化裝置,如:英國的MMF自並車裝置,日本的XET自動並車裝置和XPT自動負荷分配裝置。到70年代中後期,人們在單元自動化裝置的基礎上,把它們系統地組合成成套電站自動化設備,系統可在集控室進行集中控制,如:「里言斯頓」號船上的SEPA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日本「星光」號船上電站自動化系統。隨著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和推廣應用,在80年代初期國外研製成功了微型計算機單機控制系統,如:用在我國「德大」輪上的日本大發公司配套的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廣州遠洋公司15000噸上使用的丹麥SEMCO公司的APM電動自動化系統。到80年代中後期,隨著微機網路技術的日趨成熟,國外眾多國家相繼開發研製多微機分布式網路型自動化控制系統,如:西門子、AEG等國際著名的大公司近期的產品,是目前國際上最新技術產品。
我國在船舶電站自動化方面起步較晚,而且計算機技術發展和應用落後於國際水平。因此,在電站自動化技術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前兒年,國內研製生產並投入使用的電站自動化產品,在技術上大都相當於國外六七十年代的產品,是分立元件單元化控制裝置,在測量、控制精度及性能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均不太理想。近幾年,也有不少單微機電站自動化系統,但由於其存在著一旦微機出現故障則整個電站自動化功能將全部失效等這一系統性先天不足問題,因此這一產品的推廣應用也受到限制。隨著船舶向大型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對船舶電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個高可靠性、功能齊全的網路型多微機分布式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將是未來船舶電站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3. 主機遙控系統的歷史與發展概況
艦船機艙主機遙控系統是艦船機艙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世紀60年代以前的幾十年裡,船舶機艙里只有個別的或局部的機組、系統採用自動化技術,從局部自動到全面自動化經歷了一段較長的歲月。隨著自動化裝置的設計、製造和管理各方面的日趨成熟,單項和局部的自動化逐漸增多。1961年1月,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機艙集中監視報警和主機遙控裝置的8000噸級「金華山丸」貨船,只需一人值班,船員人數減少至37人。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此後,機艙集中監視報警和主機遙控系統得以了迅速發展。70年代中期起,隨著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微機隨即被用到船上。80年代微機迅猛發展,集成度不斷提高,中央處理單元由4位、8位發展到16、32位以上。使微機在機艙集中監視報警和主機遙控系統中的應用得以迅速發展。
我國在70年代後期,緊跟世界輪機自動化發展步伐。1978年,萬噸級貨船「長順」輪使用了自行設計製造的主機遙控系統。1990年誕生了我國第一套完整的網路型微機控制主機遙控系統(CY880型)。該系統成功地安裝於我海軍某綜合補給船上。
『伍』 船舶工程系船舶電氣工程技術主要是做什麼的
本專業培養適應船舶自動化要求,熟練掌握電氣技術、電子技術(包括電力電子、通訊電子)、控制技術、計算機控制及其網路技術等先進知識,滿足國際海事組織 STCW國際公約中規定的「電氣、電子和控制工程」、「維護和修理」和「無線電通訊」三項高級海員職能要求,能夠勝任現代船舶各項自動裝置的維護和修理任務的船舶高級電子電氣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通訊電子線路、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網路應用、微機原理及應用、電機學、交流調速、船舶電站、船舶電力拖動系統、船舶機艙自動控制系統、船舶綜合駕駛台系統、船舶電子電氣工藝、船舶電子電氣專業英語等課程。
本專業為海上專業,學年制,學制為4年。凡符合我校《學位條例》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凡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可以參加由國家海事部門組織的海船船員適任證書考試,取得相應的海船船員職務適任證書。 就業方向畢業後主要從事遠洋運輸工作,另外,也為修造船、船檢、船級社、海事管理、科研院所、國內同類院校的師資以及航運企業機電管理等領域輸送人才。 專業限制本專業招收思想政治素質好、熱愛遠洋運輸事業、組織紀律性強、身高l.55米以上、五官端正、無平足、無口吃、無色盲(弱)、雙眼裸眼視力均在4.8(0.6)或以上,或者一眼達4.6(0.4)、另一眼達4.9(0.8),或者雙眼裸視力均在4.6(0.4)或以上,但經矯正後(即戴眼鏡)雙眼視力均能達5.0(1.0)的身體健康學習英語的男生。肝炎病原攜帶者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檢驗陽性者請不要報考本專業。
『陸』 電氣自動化在軍艦上適用廣嗎
非常適用,是關鍵部門。
電氣自動化在船上是(船舶)自動化專業。現在的船舶基本都是無人機艙,無人駕駛。無人機艙無人駕駛並非無人,而是基本上自動化了,人作為可靠性安全性的監測與設定。
這么高度自動化的船舶,你說是不是適用非凡啊。
船舶自動化的現狀和發展
船舶自動化,是集機艙自動化、航行自動化、信息一體化、裝載自動化等於一體的多功能系統,該系統通常由二個工作母站、若干個分控制系統及若干個工作分站組成,通常一個工作母站設在機艙控制室另一個設在駕駛室。兩個工作母站完全獨立,可同時或單獨操作,並互為備用。
1.船舶導航與駕駛自動化技術
現代船舶對操縱從安全性、可靠性到航行的成本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並且引起船舶配套設備研製生產廠家的重視。20世紀70年代,國外海上自動航行系統,即初期的船橋系統(IBS)就適應用戶要求。
目前,世界上先進國家已研製推出第3代、第4代不同類型的船橋系統(IBS),其應用計算機、現代控制、信息處理等技術,將船上的各種導航、操作控制和雷達避碰等設備有機地組合起來,對導航、駕駛、機動航行、航行管理、航線計劃、避讓、輪機監控、自動監測、自動報警等功能實施控制,以最少的人力、最低的燃料消耗,實現船舶自動化航行。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完善的導航、自動操船、自動避碰、豐富的圖形界面、通信和航行管理控制自動化等多種功能,從而實現船舶航行的高度自動化,提高航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和有效性。
船舶導航與駕駛自動化系統是具有海事資料庫的支持,以及電子海圖技術與導航與駕駛控制的網路系統。
2.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及設備技術
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是集機艙動力系統及輔助系統自動控制、監測、報警等於一體化的監控系統。
機艙自動化系統包括主動力系統、發電系統等多個子系統的控制與監測,例如,主機遙控、機艙監測報警、電站管理、泵控制等,需要研究數字監控技術(包括單元系統模塊技術、電子模塊技術、系統介面模塊技術)、光纖數字傳輸技術、網路技術(包括船用光纖、現場匯流排、工業乙太網等技術)、智能柴油機電控技術、全電力電子技術、微機電技術等.
而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及設備技術是以計算機網路、現場匯流排技術為標志的集成平台管理系統IPMS技術、柴油機遙控技術、全自動電站及電能管理技術、全電力推進系統的監控技術、標准操控台的監控系統技術。
3. 船舶船岸信息一體化系統技術
船舶船岸信息一體化系統技術是為世界各海域中執行各項作業任務的船舶航行狀態的實時監視、調度、管理、指揮的大型的自動管中型民船提供船舶航行狀態的實時監視、調度、管理、指揮的大型的自動管理系統。"船舶自動報告系統"通過衛星網實時地與基地指揮台自動進行通信,構成船岸信息一體化網路,成為集導航、通信、控制為一體的船舶自動化系統。
船岸信息一體化網路使船舶自動化上升到新的台階。船舶船岸一體化網路技術和產品,目前有法國 ALSTON公司、美國SBS公司、德國MTU公司等以及國際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統、ECDIS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V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VDR船舶航行數據自動記錄器等。
4.液貨裝卸自動化系統技術
液貨裝卸自動化系統是實現後勤支持管理自動化,以及船舶裝卸與系泊自動化的主要裝置。其以資料庫為核心,將數個控制模塊集成在一起實時地模擬、檢測、控制液貨裝卸船在靜水和波浪中各種完整和破艙狀態下的靜水力、耐波性效應,自動監測控制貨油系統、壓載系統、水密門,通過高精度監測吃水和對液位遙控實施對船的浮態控制,以確保船的浮態和穩性。
『柒』 電氣自動化(船港電方向)這個專業怎麼樣是什麼職業好嗎
我認為這個專業不錯.
現在的海洋,內河船務運輸量很大,服務於船舶港口的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同樣前景很好.
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到船舶港口行業,主要從事電器電路,港口裝載,裝卸設備自動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