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航空航天地面實驗裝置

航空航天地面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03-10 01:56:07

❶ 航空中頻電源的研製廠家

四川桉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航空直流電源、航空中頻電源、航空靜變電源、航空特種電源、航空電氣檢測裝置、機場直線加電系統、電源管控系統以及飛機地面自動供電系統等航天、航空、航母領域的相關配套保障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公司注冊於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市天府新區,集科研、質量、生產、綜合管理等為一體。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公司團隊均為多年從事航空電源、飛機地面非標檢測設備、自動測控系統、飛機地面供電系統的研發和生產的專業人員。公司現有美國製造的FLUKE數字萬用表、FLUKE鉗形表、存儲示波器,國內生產的失真儀、相位測試儀、相序表以及公司自行研製的AHZL系列主控板綜合試驗設備、AHSZ系列主控板綜合試驗設備、AHDZ系列主控板綜合試驗設備、28V2000A、36V/50KVA、200V100KVA、270V100KVA負載櫃等設備,滿足產品設計、生產、檢驗、試驗的需要。近年來,公司陸續研發了28V100A、200A、300A、500A、800A、1000A、1300A、1600A、2000A航空直流電源;270V10KVA、270V20KVA、270V50KVA、270V80KVA、270V100KVA、270V120KVA、270V150KVA、270V180KVA、270V200KVA航空直流電源;36V400HZ300VA、1KVA、3KVA、5KVA、10KVA、15KVA、20KVA、30KVA三相航空中頻電源;200V400HZ300VA、1KVA、3KVA、5KVA、10KVA、15KVA、20KVA、30KVA、45KVA、60KVA、90KVA、120KVA、150KVA、180KVA、200KVA三相航空中頻電源;115V400HZ100VA、500VA、1KVA、5KVA、10KVA、20KVA、30KVA、50KVA、60KVA單相航空中頻電源以及靜止變流機試驗器、前輪轉彎系統綜合試驗系統、火警控制盒試驗器、防撞燈測試儀、電子負載、試驗負載等60多種飛機地面非標檢測設備。公司研製的產品主要用於保障航天、航空、航母領域設備的地面通電檢查、起動所需的外部地面電源以及航前、航後檢查所需的地面檢測設備。產品廣泛應用於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森警、民航、通航等的各大機場、飛機製造廠、飛機總裝廠、航修廠、試飛站、起飛線、停機坪、特設樓、發射塔、航母、船舶、科研所、科研院校、飛機電氣維修中心。公司遵循「以先進技術和誠信服務提供顧客滿意的產品」為宗旨,以「技術創新、誠信服務、客戶滿意、科學管理」為質量方針,竭誠為廣大用戶服務,公司的飛躍離不開您的支持。提取碼:lk3s

❷ 什麼是地面,航空,航天遙感求解!

我是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行業的,這三種方式的區別在於感測器架設。先說一下遙感,再說區別。
遙感是利用遙感器從空中來探測地面物體性質的,它根據不同物體對波譜產生不同響應的原理,識別地面上各類地物,具有遙遠感知事物的意思。
地面遙感 ground remote sensing,其感測器設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車載,船載, 手提,固定或活動高架平台等。
航空遙感( aerial remote sensing;airborne remote sensing),主要是利用各種飛機、飛艇、氣球等作為感測器運載工具在空中進行的遙感技術。
航天遙感(space remote sensing),主要指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以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太空梭、火箭等航天飛行器為平台的遙感。
希望有所幫助。

❸ 關於航空航天的知識、趣聞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一些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間技術

1. 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國共研製並發射了47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0%以上。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研製並發射的6顆通信、地球資源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運載火箭。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51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自1985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以來,已將27顆外國製造的衛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63次發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連續21次發射成功。

3. 航天器發射場。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器發射場既可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完成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測控。中國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測控網,包括陸地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圓滿完成了從近地軌道衛星到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衛星到試驗飛船的航天測控任務。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具備國際聯網共享測控資源的能力,測控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5. 載人航天。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志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空間應用
中國重視研製各種應用衛星和開發衛星應用技術,在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研製和發射的衛星中,遙感衛星和通信衛星約佔71%,這些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家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國外各種應用衛星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1. 衛星遙感。中國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衛星遙感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在氣象、地礦、測繪、農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國家遙感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中國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等機構,以及國務院有關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國科學院的衛星遙感應用研究機構已經建立起來。這些專業機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了氣象預報、國土普查、作物估產、森林調查、災害監測、環境保護、海洋預報、城市規劃和地圖測繪等多方面、多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特別是衛星氣象地面應用系統的業務化運行,極大地提高了對災害性天氣預報的准確性,使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經濟損失有了明顯的減少。

2. 衛星通信。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通信衛星,發展衛星通信技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信、廣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在衛星固定通信業務方面,全國建有數十座大中型衛星通信地球站,聯結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衛星通信話路達2.7萬多條。中國已建成國內衛星公眾通信網,國內衛星通信話路達7萬多條,初步解決了邊遠地區的通信問題。甚小口徑終端(VSAT)通信業務近幾年發展較快,已有國內甚小口徑終端通信業務經營單位30個,服務小站用戶15000個,其中雙向小站用戶超過6300個;同時建立了金融、氣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電力、衛生和新聞等幾十個部門的80多個專用通信網,甚小口徑終端上萬個。在衛星電視廣播業務方面,中國已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電視廣播系統和覆蓋全國的衛星電視教育系統。中國從1985年開始利用衛星傳送廣播電視節目,目前已形成了佔用33個通信衛星轉發器的衛星傳輸覆蓋網,負責傳送中央、地方電視節目和教育電視節目共計47套,以及中央32路對內、對外廣播節目和近40套地方廣播節目。衛星教育電視廣播開播十多年來,有3000多萬人接受了大、中專教育與培訓。近年來,中國建成了衛星直播試驗平台,通過數字壓縮方式將中央和地方的衛星電視節目傳送到無線廣播電視覆蓋不到的廣大農村地區,使中國廣播電視的覆蓋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國現有衛星電視廣播接收站約18.9萬座。在衛星直播試驗平台上,還建立了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多媒體傳輸網路,面向全國開展遠程教育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服務。

3. 衛星導航定位。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外導航衛星,開展衛星導航定位應用技術開發工作,並在大地測量、船舶導航、飛機導航、地震監測、地質防災監測、森林防火滅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許多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在1992年加入了國際低軌道搜索和營救衛星組織(COSPAS-SARSAT),以後還建立了中國任務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飛機和車輛遇險報警服務能力。

❹ 什麼是風洞試驗

結冰風洞(英icing
wind
tunnel)是一種性能復雜的大型特種風洞,是研究飛機在結冰氣象條件下飛行時,不同部件迎風表面和探測儀器的機外感測部分的結冰形態、結冰容限及其防(除)冰技術的地面試驗設備。
實踐表明,飛機結冰是飛機安全飛行的致命弱點之一,在世界軍、民用飛機失事案例中佔60%以上。西方發達國家建成十餘座這種風洞,而我國尚屬空白;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我國風洞人就開始搜集資料,對結冰風洞進行探索性研究。
在飛機設計階段,通過結冰風洞試驗,可取得防(除)冰設計所必需的數據,即通過確定飛機各部件結冰形態的試驗,以確定結冰的冰形及其結冰區、結冰量和結冰速率,從而確定結冰容限及必須防冰的表面,為飛機防(除)冰提供安全設計的依據,確定防(除)冰系統的方案形式及最小需用功率。

飛機防(除)冰系統完成設計和研製後,可在結冰風洞進行驗證試驗,即在結冰狀態檢查系統防(除)冰功能,判斷設計的正確性、合理性,並對飛機結冰探測儀器進行驗證試驗。
通過結冰風洞還可以進行飛機結冰機理和模擬方法或縮尺定律的試驗研究,為確定縮尺模擬准則和發展數值計算方法提供依據;進行飛機防冰新概念和新型防(除)冰技術研究,可大大促進飛機防冰技術的發展。
結冰風洞試驗最重要的內容,是確定飛機的防(除)冰設計所需要的臨界冰型和結冰區的范圍,而要將臨界冰做成模型貼在飛機模型上進行風洞氣動力試驗,還要根據結冰對飛機性能的影響程度,確定該表面是否需要防(除)冰;對於確定的防冰區也要根據結冰的情況,來把握防冰的有效性和除冰時機等,因此,深入開展新概念新技術研究十分有益。
總之,結冰風洞是為保證飛機在結冰氣象條件下飛行安全、擴大現代軍用飛機在惡劣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能力,同時保障民用或通用飛機完成結冰適航合格審定、為適航取證提供依據性文件的基本試驗裝置,是新機研製、特別是大型運輸機等研製必不可少的重要地面試驗設備,所以這方面研究已愈來愈得到各國的廣泛重視。

❺ 宇航員在太空是怎樣與地面通信的

目前,國外地面控制中心與軌道上的宇航員的話音通信,主要採取短波和甚高頻兩個頻段。短波信號是在地球電離層之間來回反射,而甚高頻信號是直線傳輸,發射機和接收機處在一條中間無障礙的直線距離上。前蘇聯「和平」號空間站的信號通過北大西洋海域的艦載無線電中繼站轉發給莫斯科控制中心,美國太空梭的信號通過太平洋海域的中繼站轉發給休斯敦控制中心。飛船和空間站一般有兩路話音傳送信道,其一是工作話音通信,其二是備用線路。前者用於完成飛行任務,後者備作緊急情況下使用。太空飛行期間,地面控制中心對飛行的指令均是通過電話傳遞的。此外,一些生活電話,如宇航員同家人對話,同社交界名人的對話亦是通過這一渠道進行的。前蘇聯宇航員克利穆克和謝瓦斯季揚諾夫在「禮炮-6」號空間站生活9晝夜的日子裡,莫斯科控制中心曾多次通過電視電話,安排他們與妻子、兒女和親人會見和對話,以排解太空生活的寂寞。克利穆克生日的那天,宇航中心安排了他與兒子米沙通電話接受了兒子的祝福。宇航員艾倫?比思、歐文.0口裡奧特、傑克?魯馬斯在天空實驗室生活期間,通過宇航局提供的專線電話,與家人相互傾訴各自的生活情況及懷念。1985年4月,美國參議員參院撥款委員會主席傑克?加思,在乘太空梭飛行期間,曾在機上接到里根總統的電話,對加思有幸參加太空飛行表示祝賀。1988年9月,前蘇聯「聯盟TM-5」號返回地面時,計算機發生故障,宇航員通過電話向地面控制中心報告故障情況,請示解決辦法。

由於太空電話是短波和甚高頻兩個頻段,使得地面一些無線電愛好者亦可通過收音機監聽天地間的對話。因此美蘇航天當局還利用許多航天愛好者的好奇心理,開辟了旁聽太空電話的特別業務。人們可通過這一電話,旁聽宇航員和地面控制中心的談話,了解太空吃飯、體育鍛煉、聊天等實況。美國旁聽電話號碼是900-410-6272,前蘇聯號碼是215-63-56。這種電話與普通電話不同。一是使用時間非常有限,它僅限於飛船或太空梭在軌道運行期間,其他時間無用;二是使用方式不同,它撥通後只能拿起電話聽筒旁聽宇航員和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非保密談話,飛行情況的保密談話不在此列,也不能同宇航員講話。三是收費標准特別,其收費標準是頭一分鍾50美分,以後每延長一分鍾再增收35美分,旁聽時間愈長,收費愈高。

太空電話使許多航天愛好者大飽耳福,也使美國航空航天和電話電報公司坐收漁利,從中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利益,其一擴大了航天活動的宣傳效果,向美國和世界各國顯示了美國的空間技術成就,這是花錢做廣告得不到的社會效益。其二,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使用太空電話的人幾天之內少則幾十萬,多則100多萬,電話電報公司從中大發其財,僅第四次飛行一次就撈回了120多萬美元,這在美國電話收.入史上是少有的。其三,培養了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美國青少年對航天活動的熱愛,激發了社會公眾對航天事業的支持。因此有人說,太空電話是美國兩公司老闆想出的保密、宣傳、賺錢一舉三得的絕招。

❻ 航空航天的故事

1992年夏,楊利偉所在部隊來到新疆某機場執行訓練任務。那天,他駕駛著戰鷹在吐魯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飛行。突然,飛機發出一聲巨響,霎時間儀表顯示汽缸溫度驟然升高,發動機轉速急劇下降!楊利偉明白,自己碰上了嚴重的「空中停車」故障,飛機的一個發動機不工作了!緊急關頭,楊利偉異常冷靜:一定要把飛機開回去!

他穩穩地握住操縱桿,慢慢地收油門,駕駛著只剩一個發動機的戰機一點點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飛機越過天山山脈,向著機場飛去。快接近跑道時,剩下的一個發動機也不工作了。他果斷採取應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順利地將完全失去動力的戰機緊急降落在跑道上。

當他從機艙出來時,飛行服已經全部被汗水濕透。戰友們紛紛圍上來同他擁抱。團長激動地當場宣布,給楊利偉記三等功一次。

中國航天勵志故事篇二
兩名航天 員在太空遨遊期間,中國航天 員中心的領導給記者講了一段故事 ——

當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遨遊太空,全程嚴格保密。他從太空歸來,降落在伏爾加河畔一個部隊的營地。著陸後,他聽到的第一句話是一位哨兵警惕的詢問:「您的證件!」

如今,中國航天 員費俊龍、聶海勝的飛天之旅向世界全程直播。這是一次全程幾乎「透明」的飛行。傳到地面的不僅有艙內固定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還有兩名航天 員用手持DV拍攝的畫面。記者在航天 員中心的監視室,還聽到了兩名航天 員互拍時的對話:當時,費俊龍正在喝水。聶海勝一邊拍攝一邊問他:「好喝不好喝?」費俊龍俏皮地拖了一個長音——「好喝!」
這些音像素材也是航天 員中心的「獨家寶貝」。航天 員還在天上飛,他們就在編輯一本世界上第一本以《航天 員》命名的雜志,裡面的很多插圖都是兩名航天 員在天上的「互拍」,攝影署名是「費俊龍」、「聶海勝」。

同時,一張名為《太空掠影》的DVD光碟也在編輯中。封面上,費俊龍和聶海勝身穿航天 服,微笑著注視前方。背景是他們拍攝的藍色地球。一行黃字格外醒目——「本片由神舟六號飛行任務航天 員拍攝,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中國航天勵志故事篇三
周湘虎---高強度工作致左眼失明

「火箭成功首飛,覺得所有的艱辛付出和汗水都值得了,看著自己親手築起的『天梯』,自己的夢圓了!」有些靦腆的文昌航天 發射場078指揮部施工組工程師周湘虎難耐心中的激動。

2010年12月,周湘虎被指派到文昌航天 發

❼ 中國航空航天的發展史簡要的說明就可以了.

1958年4月開始興建中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指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1960年2月19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發射成功。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蘇聯「P—2」導彈首次發射試驗獲得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31分,中國「東方紅」一號飛向太空。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為法國搭載試驗裝置。這是中國打入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搭載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升空。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號搭載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三名航天員升空。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此次發射目的主要是實現下一步的月球軟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並對嫦娥三號著陸區進行了高精度成像。

神舟八號 2011年11月01日 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與組合天宮一號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任務,成為中國空間實驗室的一部分。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3名航天員進入太空,景海鵬、劉旺和劉洋(中國首位女航天員)。6月18日下午,神舟九號成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自動交會對接。6月24日,完成於天宮一號的手控交會對接,標志著中國完全掌握了載人交會對接技術。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 將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

(7)航空航天地面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嫦娥二號使命

一、配合運載火箭驗證地月轉移軌道直接發射技術;

二、驗證距月面1 0 0千米近月制動的月球軌道捕獲技術;

三、驗證1 0 0千米×15千米軌道機動與飛行技術;

四、對二期工程的備選著陸區進行高解析度成像試驗;

五、搭載輕小型化X頻段深空應答機,配合中國新建的X頻段地面測控站,試驗X頻段測控技術;

六、試驗遙測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編碼技術,月地高速數據傳輸技術及降落相機技術;

(探測使命)

七、獲取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維影像,解析度由嫦娥一號衛星的120米提高至優於10米;

八、探測月球物質成分;

九、探測月壤特性;

十、探測地月與近月空間環境。

❽ 西安西航集團航空航天地面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陝西省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鄭少平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西安市未央區北郊徐家灣天鼎大廈內
法定代表人:郭鴻生
成立時間:1991-05-31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10010011630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西安市未央區渭濱路387號天鼎大廈308室

閱讀全文

與航空航天地面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時鍾儀表盤是什麼車 瀏覽:338
找人投資開機械廠要怎麼找 瀏覽:1
閥門排氣怎麼用遙控開 瀏覽:164
軸承砍刀怎麼做 瀏覽:438
暖氣加閥門多少錢 瀏覽:902
swf是什麼閥門連接方式 瀏覽:330
管道試壓帶不帶閥門 瀏覽:866
空調製冷怎麼定溫 瀏覽:412
鑄造鋁時底部需要撒什麼 瀏覽:84
離東壩最近的五金市場 瀏覽:639
皮帶機自動液壓裝置 瀏覽:581
天津建科機械待遇怎麼樣 瀏覽:18
抓捕器材都包括哪些 瀏覽:402
水閥門打不開有什麼方法 瀏覽:804
廣場的鍛煉器材都叫什麼 瀏覽:576
數控機床中的對刀偏號怎麼理解 瀏覽:734
消防手自動狀態顯示裝置 瀏覽:237
蒸汽閥門什麼材質 瀏覽:897
泰國曼谷五金建材市場 瀏覽:114
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跳閘復位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