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密立根怎樣精確的測定了電子的電荷值
關鍵是要能精確地測定單個電子的電荷值。這項任務落到了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R.A.Millikan)的肩上。密立根是芝加哥大學教授。他和以測量光速著稱的邁克耳遜是同事。1906年,這時密立根已38歲,有一天在學校的討論會上他給師生們做了關於湯姆生發現電子的介紹性報告,為了准備這篇報告,他仔細讀了湯姆生1897年的論文,深深地被這項工作所吸引。報告會後他就和研究生一起重復H.A.威爾遜的平板電極法實驗,由於密立根採用鐳作為電離劑,代替了X射線,電離的效果比較好,得到e=1.34×10的-19次方庫。這個結果受到物理學家盧瑟福的贊許,盧瑟福向他指出,如果能防止水的蒸發,也許e值還可增大。
⑵ 電子所帶的電荷量(元電荷)最先是由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測出的.密立根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個很小
(1)帶電油滴處於靜止狀態,受力平衡,重力與電場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電場力方向豎直向上,而電場線方向豎直向下,所以油滴帶負電. (2)由平衡條件得:mg=qE,得q=
故答案為:負;8.01×10 -9 C. |
⑶ 密立根測定元電荷的實驗
B 解析 分 析: 庫侖扭秤實驗測量了萬有引力常量,密立根油滴實驗測量了元電荷電量,用DIS描繪電場的等勢線實驗,測量了等勢線的分布特點,奧斯特電流磁效應實驗說明電流能產生磁場,所以選B, 考點: 考查了物理學史 點評: 最此類問題關鍵是多積累,多記憶,
⑷ 如圖所示為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量油滴所帶電荷量裝置的截面圖,兩水平旋轉的平行金屬板間距離為d。油滴
解:(1)油滴速度為![]() |
⑸ 密立根油滴實驗為什麼可以測電荷量
油滴的重量不一樣啊…重力與電場力平衡,每次的重力不一樣,相當於外界條件變了,不能平均…
⑹ 電子所帶的電量(基元電荷-e)最先是由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測出的.密立根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個很
(1)帶電油滴處於靜止狀態,受力平衡,重力與電場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油滴帶負電,則電場力方向豎直向上,所以電場線方向豎直向下.
(2)由平衡條件得:mg=qE,得q=
mg |
E |
4ρgπr3 |
3E |
4ρgπr3 |
3E |
⑺ 如圖所示為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量油滴所帶電荷量裝置的截面圖,兩塊水平放置的金屬板間距為d.油滴從噴
(1)油滴速度為v 1 時所受阻力f 1 =kv 1 , 油滴向下勻速運動時,重力與阻力平衡,則有f 1 =mg, m=ρV=
則解得 k=
(2)設油滴所帶電荷量為q,油滴受到的電場力F 電 =qE=q
油滴向上勻速運動時,阻力向下,油滴受力平衡,kv 2 +mg=q
則油滴所帶電荷量q=
答:(1)k的大小為
(2)油滴所帶電荷量為
|
⑻ 最早測定元電荷電量的科學家是______,庫侖研究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的裝置是______
最早測定元電荷電量的科學家是密立根,庫侖研究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的裝置是扭秤裝置.
故答案為:密立根,扭秤裝置.
⑼ 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最先測出了電子的電荷量,被稱為密立根油滴實驗.如圖,兩塊
(1)平行金屬板板間存在勻強電場,液滴恰好處於靜止狀態,
電場力與回重力平衡,則有答
mg=qE=
qU |
d |
mgd |
U |
mgd |
U |
⑽ (2013高淳縣模擬)電子所帶的電荷量(元電荷)最先是由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測出的.密立根設計的實驗裝
(1)帶電油滴處於靜止狀態,受力平衡,重力與電場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電場力方向豎直向上,而電場線方向豎直向下,所以油滴帶負電.
(2)由平衡條件得:mg=qE,得q=
mg |
E |
1.57×10?14×10 |
1.9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