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車載硬碟怎麼怎樣的防震結構比較好,產品結構設計
這方面做結構設計很難,因為硬碟(主要指機械硬碟)防震要求是很高的。工作環境震動頻率范圍和振幅要求很嚴格。你只能說嘗試各種減震結構,然後模擬模擬分析來確定效果。
但是實際操作防震方面主要是通過選擇減震材料(阻尼材料)來減震。再配合合適的結構。
『貳』 對一種機械裝置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論文怎麼寫(綜述性論文)
對一種機械裝置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論文怎麼寫(綜述性論文)?
的人路
『叄』 簡述基礎隔震,消能減震結構的原理,與一般抗震結構有哪些不同
基礎隔震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學者河合浩藏於1881年提出的,認為先在地基上縱橫交錯放置幾層圓木,圓木上做混凝土基礎,再在混凝土基礎上蓋房,以削弱地震傳遞的能量.1909年,美國的J.A.卡蘭特倫茨提出了另外一種隔震方案,即在基礎與上部建築物之間鋪一層滑石或雲母,這樣地震時建築物會發生滑動,以達到隔離地震的目的。
『肆』 杠桿和滑輪組合的機械裝置結構越復雜,越省力嗎 舉個例子
現實中考慮摩擦阻力,越復雜的機械機械效率越低(一樣的材料),那麼,杠桿和滑輪組合的機械裝置結構越復雜,就不一定越省力了.花在克服摩擦力做功上的力會變大.
『伍』 振動篩的機械結構有哪些組成
普通三次元振動篩由篩箱、支撐架、激振器等部分構成。
特殊振動篩的比如專:
1、超聲屬波振動篩在三次元振動篩基礎上額外有超聲波發生
2、搖擺篩因為具體是新一代的振動篩,用普通電機取代了振動電機,篩箱四周用橡膠彈簧替代了普通鋼制彈簧
『陸』 防震樓是怎樣防震的,原理是什麼
所謂免震建築法就是不使地震產生的力直接作用於建築物,以避免建築物的破壞。具體地說,就是在建築物與地基之間加進一種特殊裝置,用以吸收地震動的能量,把建築物的晃動控制在最小程度,使建築物不受損壞。這種建築結構的設想雖然早已提出,但一直未引起人們的重視。日本在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發生前,在神戶建有2棟免震樓房。阪神大地震後,神戶的這2棟免震樓絲毫無損,由此證明了這一建築技術的優越性。
地震使建築物搖晃倒塌的原因,是由於建築物直接固定在地基上的緣故。當地震能量傳向建築物時轉變成建築物的振動能。支柱和牆壁一旦吸收這種振動能就會遭到破壞。如果使建築物脫離地基,即使地基搖晃建築物也不會搖動,這一設想在現實能辦到嗎?回答是肯定的。免震抗震技術就是使用免震裝置吸收所有振動能的技術,阻止地震力進入建築物,即使進入也要把它限制在最小的程度。簡單地說,就是「不讓地震再現」。免震抗震技術具有對付大地震時晃動的功能,而且無需維護。這是一種有效的抗震方法。
首先把建築物與地基隔開,然後插入免震裝置,即在免震裝置上建造樓房。所謂免震裝置就是吸收結構和抗震結構的組合物。吸收結構是由薄鋼板與天然橡膠重合製成的,通常用於支撐建築物的重量。吸收結構如果僅僅是橡膠,其垂直方向會顯得松軟,加鋼板後起堅固壓重作用。橫向柔軟,比重適宜。在吸收結構的中心加進了鉛芯和鉛塞。鉛塞的功能主要是把地震的動能轉變成熱能,以阻止震動傳向建築物。例如鋼筋一旦彎伸就會生熱,吸收結構一變形,鉛塞也隨之變形生熱。地震時吸收結構可在水平方向柔軟地變形,以阻止地震的力直接傳向建築物,就是說,吸收結構起著緩沖地震力的作用,將地震力從1/3減至1/7,同時從第一層到樓頂的振幅也基本不變。即使遇到強震也只感覺到輕微的晃動。
對吸收結構給予地震力時,一旦出現變形很難停止其緩慢運動。盡管地震已停止,但吸收結構仍在慢慢晃動,這就是橡膠的特性。為了抑制這一晃動,就需要配合使用上述的抗震結構。在叫做抗震壁的下段安裝鐵板箱,從上段吊下來的鐵板嵌入到鐵板箱中,在其間隙處注入高粘度流體,當地震造成建築物晃動時,粘性液體能起減振的作用。它不僅能減少水平振動而且也能減少垂直振動,對減輕地震動能發揮很好的效果。抗震結構分鋼棒和鉛二種,可根據建築規模選擇使用。 吸收結構的強度非常驚人,其縱向支撐能力的強度是混凝土支柱的5倍。其水平方向的柔軟程度是以往建築物的100倍。橡膠不僅不危險反而非常安全。為了調查免震建築物的抗震性能,人們在建造的免震建築物中安裝了地震觀測系統。1992年2月2日,東京發生了地震。根據日本氣象廳的報告,這次震度為5級,屬強震。通過觀測數據充分證實了免震樓的抗震效果。在一幢用免震建築法建造的大樓中,根據地震儀的記錄,該大樓各層樓的震動為15~25伽,而其附近地表的晃動接近100伽,一般中高層建築物的頂部,搖動程度會增加2~3倍,但這座樓頂部的搖動卻降低了10%。這次地震在東京豐島區居民中心樓3層的地震儀記錄的震動為143伽,當時東京市內的27000台電梯全部停運,而該樓的一切設施卻運行正常。這次地震已充分確認了免震結構的抗震性能。1994年1月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地震(里氏6.6級)也證實了免震樓的抗震效果。在震區共有9所醫院,其中有一所醫院是免震樓房,雖然9所醫院都沒倒塌,但8所醫院都完全失去了醫院的功能,僅有免震樓醫院能正常地工作。地震時該免震樓只是緩慢輕微的搖動持續了一分鍾。
90年代以來,為提高免震裝置功能又開發出了各種支撐裝置。如控制免震裝置水平變形的「水平變形控制裝置」,當免震裝置出現水平大變形時可緩解周圍牆壁沖擊的「水平變形緩沖裝置」,以及控制地震發生時水平變形不凸出1英寸以上的「凸出防止裝置」等。這些裝置並非是安全加固裝置,而是使免震裝置在任何場合都不喪失其功能的支撐裝置。 一般情況下免震結構的建築成本高於一般樓房5%~10%,但增加了安全感,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防震樓在日本,這座樓高14層,地下2層,高約80米。建築物各樓層的主體結構構架由170張抗震壁組成。裝有超塑性橡膠減震器,可使建築物的振動衰減常數達到20%。安裝抗震壁等防震設備後,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安全系數。這座建築物已通過日本建築中心的評價和認定。
免震裝置也可用於增固舊樓,例如,用千斤頂頂起樓房,把原來的支柱去掉,插上免震裝置即可。美國已開始實施這一技術加固舊樓房。可根據現有建築物的條件施工,一些古老的建築也可以採用這一抗震技術加固。
『柒』 幾個超有趣的機械裝置,各種結構的原理,這下算
二成成親後,其妻臧姑潑辣彪悍更勝婆婆沈氏,沈氏氣病,便與二成分家,而自己生活漸難保障,此時才想起珊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