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探究酵母菌無氧呼吸將實驗裝置密封一段時間然後再與澄清石灰水相連以保證檢測到二氧化碳由無氧呼吸產生
王老師給你解釋下這個問題:
這個實驗目的有二,為了證明酵母菌可以呼吸產生內酒精和有容氧無氧呼吸時產生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而不是說的要討論這部分二氧化碳到底是無氧呼吸還是有氧呼吸產生。所以,個人覺得你執著這個問題,似乎沒有意義。
⑵ 如圖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實驗裝置.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相同適宜的條件下,測定兩
A、因為有氧呼吸能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釋放大量的能量,而無氧呼吸不內能將有機物徹底氧容化分解,只能釋放少量的能量,所以測定兩裝置的溫度:T甲>T乙,A正確;
B、若將裝置甲改放成等量破碎的酵母菌細胞,細胞的完整性遭到破壞,代謝變慢,溫度降低,B正確;
C、葡萄糖液煮沸冷卻後加入的目的是排除溶解氧,避免水中氧氣干擾實驗結果,C正確;
D、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沒有ATP的合成,D錯誤.
故選:D.
⑶ 實驗小組為探究「乳酸菌無氧呼吸是否有氣體產生」,設計如下圖所示的兩個實驗裝置,兩裝置均置於25℃的恆
A、乙裝置中應該加入與甲等量的不含乳酸菌的培養液,A錯誤;
B、實驗使用的培內養液容需要煮沸冷卻處理,煮沸的目的是對培養液進行滅菌,排除其他微生物呼吸對實驗結果的干擾,B錯誤;
C、25℃恆溫的目的既可以控制環境溫度變化對實驗的影響,也保證了乳酸菌發酵的較適宜的溫度,C錯誤.
D、由於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沒有二氧化碳,因此最可能的實驗結果是兩個燒杯液面基本無變化,D正確.
故選:D.
⑷ 呼吸作用酵母的有氧無氧呼吸裝置實驗題目
(1)裝置一和裝置二形成對比實驗.
(2)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能檢測無氧呼專吸產生的酒屬精,有酒精存在時,其顏色由橙色變為灰綠色.乙裝置酵母菌培養液上方空氣中有氧氣存在,要探究酵母菌無氧呼吸方式,需要將B瓶靜置一段時間以消耗其中的氧氣,再連通澄清石灰水即可.
(3)有氧呼吸能將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其總反應式為:C 6 H 12 O 6 +6O 2 +6H 2 O→6CO 2 +12H 2 O+能量.葡萄糖在細胞內氧化與在體外燃燒相比較,突出的不同點有:溫和條件下細胞內氧化反應緩慢,有多個中間步驟,能量是逐步釋放出來的.
故答案為:
(1)對比
(2)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灰綠色B瓶靜置一段時間即可將氧氣消耗掉,此時再連通澄清石灰水即可.
(3)C 6 H 12 O 6 +6O 2 +6H 2 O→6CO 2 +12H 2 O+能量 溫和條件下細胞內氧化反應緩慢,有多個中間步驟,能量是逐步釋放出來的
⑸ 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實驗中,無氧呼吸的裝置裝配好後,立即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是否正確
不正確,應該等反應錐形瓶中的氧氣消耗完後再連接。 否則,澄清石灰水變混濁後,不知這是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公碳還是無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結果。
⑹ 如圖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實驗裝置.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裝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
A、裝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襲CO2,避免對實驗的干擾,A正確;
B、裝置乙中酵母菌產生的CO2可通過導管進入C,但酵母菌產生的酒精保留在B瓶中,所以裝置乙應在B而不是C處檢測是否有酒精生成,B錯誤;
C、裝置乙應讓B先反應一會,消耗掉瓶中的氧氣後再連接,C正確;
D、黑暗或光照對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沒有明顯的影響,所以兩個裝置不需要在黑暗條件下進行實驗,D錯誤.
故選:BD.
⑺ 下圖是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的實驗裝置圖 A瓶內NaOH的作用是什麼
除去空氣中的CO2,防止對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產生干擾。(因為你說不清D中的沉澱是因為空氣中有CO2還是C中有氧呼吸產生的)
B瓶是為了檢驗CO2是否除盡,並不是用來吸收CO2的!
⑻ 生物周測試:33.如圖是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裝置來甲接橡皮球,按壓時就自通入了空氣,是有氧呼吸的。
裝置乙是密閉的,所以是探究無氧呼吸的。
A錯。這里是探究酵母菌呼吸,和光照沒半毛錢關系。
B對,因為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酒精具有揮發性,就有部分到Ⅲ處了。
C錯,裝置A中NaOH是要吸收空氣中的CO2,以保證C瓶中的完全是酵母菌呼吸產生的。
D錯,有氧呼吸釋放CO2比無氧呼吸快,是C比較快變黃。
⑼ 高中生物,探究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實驗
碳酸氫鈉是用來平衡裝置中的二氧化碳的量而使用的。
⑽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中,無氧呼吸的裝置封閉一段時間後再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怎樣保證
封閉靜置一段時間就可以讓酵母菌通過有氧呼吸利用完瓶內的氧氣,也就是說把裝置靜置一段時間後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就可以了,這時O2已被消耗完,不會有你說的顧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