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製取so2的裝置,收集so2的裝置可用
A.實驗室一般用75%硫酸和亞硫酸鈉反應制備二氧化硫,硫酸濃度不能太大或太內小,故A正確;
B.二氧化硫具有容漂白性,可使品紅褪色,可完成實驗,故B正確;
C.二氧化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長導管進氣,故C錯誤;
D.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且裝置可防止倒吸,可完成實驗,故D正確.
故選C.
㈡ SO2被空氣氧化生成SO3是個放熱的可逆反應.實驗室根據該反應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來制備SO3固體.請完成
(1)凡是有到導氣的實驗裝置,都需要進行氣密性檢驗(特別是有毒氣體通過的裝置),這一步驟在安裝好整個裝置之後,裝入葯品之前進行.所以,實驗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實驗中A裝置製取SO2,制備原理本質為:SO32-+H+=SO2↑+H2O,反應通常加熱進行,便於SO2逸出,所以加幾滴水的作用是水與濃硫酸作用放熱,有利於SO2的放出,
故答案為:水與濃硫酸作用放熱,有利於SO2的放出;
(3)實驗過程用到加熱操作以及氣體易溶於水的要防倒吸,實驗中B裝置通過加熱制備O2並將其通入溶液,要防止因反應容器內壓強銳減而造成液體倒吸入熱的反應容器內.所以小試管C的作用是緩沖、防止D中的液體倒吸到B中,故答案為:緩沖、防止D中的液體倒吸到B中;
(4)氣體SO2和O2在E試管中以Cr2O3作催化劑、加熱條件制備SO3,並且SO3易吸水.為實驗安全、防止催化劑中毒以便得到SO3固體,進入E試管的氣體應乾燥.氣體SO2和O2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生成SO3,為充分反應、原料利用充分,防止浪費.進入E試管的氣體要充分混合,氣流不能過快.所以,裝置D的作用是①乾燥SO2和O2②使SO2和O2混合均勻③通過觀察控制氣體比例和氣流速度,故答案為:乾燥SO2和O2;使SO2和O2混合均勻;③通過觀察控制氣體比例和氣流速度;
(5)實驗取用或制備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質,要採取必要的防水措施,保證達到實驗目的.SO3易吸水,所以裝置G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氣進入與SO3反應.
故答案為:防止外界水蒸氣進入與SO3反應.
㈢ 二氧化硫的實驗室製取方法
用品:圓底燒瓶(250ml)、玻璃導管、滴液漏斗、雙孔塞、集氣瓶、玻璃片、量筒、玻璃棒。亞硫酸鈉、濃硫酸、氨水、大燒杯、品紅溶液、紅色鮮花、藍色石蕊試液。
原理:實驗室里一般用銅跟濃硫酸或強酸跟亞硫酸鹽反應,製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跟水化合生成亞硫酸,很不穩定,易分解。二氧化硫還能跟某些有色物質化合生成無色物質,具有漂白性。
准備和操作:
1.二氧化硫的製取亞硫酸鹽跟硫酸反應可製得較純的二氧化硫。例如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在一個250毫升的圓底燒瓶里盛亞硫酸鈉14克,分液漏斗里盛濃硫酸,裝置如圖7-70所示。(見圖)
實驗開始時,將濃硫酸逐滴加入燒瓶里,立即有二氧化硫氣體發生,不需加熱。當亞硫酸鈉全部被酸浸濕而發生氣體的速度減慢時,可以微微加熱,以加速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硫容易跟水反應,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玻璃棒蘸氨水放在瓶口,如果出現濃厚的白煙,表示二氧化硫已收集滿。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勿使它逸散出來污染空氣。
好像也只有這個方法值得的氣體比較純~ 銅和濃硫酸反應也行,但不純~
②製取少量純度不高的SO2時,可以用銅與濃H2SO4共熱或用燃燒硫粉的方法來製得。 Cu+2H2SO4(濃)(加熱)=CuSO4+2H2O+SO2↑
㈣ Ⅰ、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SO2的制備及性質探究實驗,裝置如圖(a為活塞,加熱及固定裝置已略去)①連接儀器
Ⅰ、①裝置是制備氣體的反應,連接好裝置需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再加入試劑發生反應;
故答案為:檢驗裝置氣密性;
②銅和濃硫酸加熱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2H2SO4(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