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室測定滲透系數的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室測定滲透系數的裝置如圖所示

發布時間:2021-03-06 16:49:37

⑴ 地下水均衡要素的測定方法

地下水均衡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測定各均衡要素,這里以潛水均衡要素的測定為例,說明測定地下水均衡要素的常用方法。

(一)潛水儲存量變化量(μΔh)的測定方法

潛水儲存量變化量(μΔh)是潛水位變化值Δh與水位變動帶岩層的給水度(或飽和差)μ的乘積。潛水位變化值Δh一般由觀測孔直接觀測確定。因此,確定潛水儲存量變化量的關鍵就是測定給水度(或飽和差)μ值。確定給水度μ的常用方法簡述如下。

1.實驗室測定

對於鬆散岩層,一般可取原狀土樣,在實驗室用給水度儀測定給水度μ值,即先讓試樣筒飽水,而後再釋水(退水),則試樣的給水度μ=試樣釋水體積(V)/試樣體積(V土)。本方法的優點是成本低,測試簡便,缺點是試樣體積小,代表性差。

2.根據抽水前後包氣帶土層天然濕度的變化確定給水度μ值

對包氣帶分段(段長為ΔZi),分段測定其天然濕度,據包氣帶中非飽和水流的運移和分布規律可知,抽水前包氣帶內土層的天然濕度分布應如圖6-2中的oacd線所示,然後抽水,使潛水面下降(下降值為Δh),再次測定整個深度內土層的天然濕度值。由圖6-2可知,抽水後,潛水面由A下降到B(下降值為Δh),故毛細水帶將下移,由aa′段下移至bb′段,此時的土層天然濕度分布線則變為圖6-2中的oabd。對比抽水前後的兩條濕度分布線可知,由於抽水水位下降,水位變動帶將會給出一定量的水,按水均衡原理,抽水前後所測包氣帶內濕度之差,應等於潛水位下降Δh 時包氣帶(主要是毛細水帶)所給出之水量,此值即μΔh,除以Δh即為給水度μ,即按下式計算給水度μ:

為越流系數(1/d);Δt為計算時段(d)。

(六)潛水溢出或泄流量(WS)的測定

潛水溢出或泄流量是均衡地段內流出地表的潛水量。流出形式一般為泉、泉群、地下河等。一般用堰測法直接測定,並求出均衡期內的平均流量,最後換算成水層厚度(mm)。

⑵ 實驗二 達西滲透實驗

1.實驗目的

1)通過穩定流條件下的滲透實驗,進一步加深理解線性滲透定律———達西定律。

2)加深理解滲透流速(v)、水力坡度(I)、滲透系數(K)之間的關系,並熟悉實驗室測定滲透系數(K)的方法。

2.實驗內容

1)了解達西滲透實驗裝置(圖B-2、圖B-3)。

2)驗證達西滲透定律。

3)測定不同試樣的滲透系數。

3.實驗原理

在岩石空隙中,由於水頭差的作用,水將沿著岩石的空隙運動。由於空隙的大小不同,水在其中運動的規律也不相同。實踐證明,在自然界絕大多數情況下,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運動服從線性滲透定律:

圖B-2 達西儀裝置圖(底部進水)

水文地質學概論

式中:Q為滲透流量,m3/d或cm3/s;K為滲透系數,m/d或cm/s;ω為過水斷面面積,m2或cm2;Δh為上、下游過水斷面的水頭差,m或cm;L為滲透途徑的長度,m或cm;I為水力坡度(或稱水力梯度), ;v為滲透流速,m/d或cm/s。

利用該實驗可驗證達西線性滲透定律:Q=KωI或v=KI。其主要內容為:流量(Q)(或v)與水力坡度(I)的一次方成正比。在實驗時多次調整水力坡度(改變水頭),看其流量(Q)(或v)的變化是否與水力坡度一次方成正比關系。

實驗時,可直接測定流量(Q)、過水斷面面積(ω)和水力坡度(I),從而可求出滲透系數(K)值

室內測定滲透系數,主要採用達西儀。其實驗方法有兩種:①達西儀由底部供水,出水口在上部(圖B-2)。實驗過程中,低水頭固定,調節高水頭;②達西儀是由頂部供水,水流經砂柱,由下端流出(圖B-3)。實驗過程中,高水頭固定,調節低水頭,即調節排水口的高低位置。由底部供水的優點是容易排出試樣中的氣泡,缺點是試樣易被沖動。由頂部供水的優缺點與前一種正好相反。本實訓以頂部供水的達西儀為例進行介紹。

4.實驗儀器及用品

1)達西儀(圖B-3)。

2)量筒(500mL)1個。

3)秒錶。

圖B-3 達西儀裝置圖(頂部進水)(編號說明見圖B-2)

4)搗棒。

5)試樣:①礫石(粒徑5~10mm);②砂(粒徑0.6~0.9mm);③砂礫混合(①與②混合)樣。

5.實驗步驟

(1)實驗前的准備工作

1)測量:分別測量金屬圓筒的內徑(d),根據 計算出過水斷面面積(ω)和各測壓管的間距或滲透途徑(L),將所得ω、L數據填入表B-2中。

2)裝樣:先在金屬圓筒底部金屬網上裝2~3cm厚的小砂石(防止細粒試樣被水沖走),再將欲實驗的試樣分層裝入金屬圓筒中,每層3~6cm厚,搗實,使其盡量接近天然狀態的結構,然後自上而下進行注水(排水管2和水源5連接),使砂逐漸飽和,但水不能超出試樣層面,待飽和後,停止注水。如此繼續分層裝入試樣並飽和,直至試樣高出上測壓管孔3~4cm為止,在試樣上再裝厚3~4cm小礫石作緩沖層,防止沖動試樣。

3)調試儀器:在每次試驗前,先給試樣注水,使試樣全部飽水(此時溢水管7有水流出)待滲流穩定後,停止注水。然後檢查3個測壓管中水面與金屬圓筒溢水面是否保持水平,如水平,說明管內無氣泡,可做實驗。如不水平,說明管內有氣泡,需排出。排氣泡的方法是用吸耳球對准水頭偏高的測壓管緩慢吸水,使管內氣泡和水流一起排出。用該方法使3個測壓管中水面水平,此時儀器方可進行實驗。

以上工作也可由實驗室教師在實驗課前完成。

(2)正式進行實驗

1)測定水頭:把水源5與排水管2分開,將排水管2放在一定高度上,打開水源5使金屬圓管內產生水頭差,水在試驗中從上往下滲透,並經排水口流出,此時溢水管7要有水溢出(保持常水頭)。當3個測壓管水頭穩定後,測得各測壓管的水頭,並計算出相鄰兩測壓管水頭差,填入表B-2中。

2)測定流量:在進行上述步驟的同時,利用秒錶和量筒測量時間(t)內排水管流出的水體積,及時計算流量(Q)。連續兩次,使流量的相對誤差小於5%(相對誤差(δ)= ,Q1、Q2分別為兩次實驗流量值,取平均值填入表B-2中。

表B-2 達西滲流實驗報告表

3)按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調節排水管口的高度位置,改變Ⅰ、Ⅱ、Ⅲ3個測壓管的水頭管讀數。重復步驟1和2,做2~4次,即完成3~5次實驗,取得3~5組實驗數據。

實驗過程中注意:①實驗過程中要及時排除氣泡,並保持常水頭;②為准確繪制v-I曲線,要求測點分布均勻,即流量(水頭差)的變化要控制適度。

(3)資料整理

依據以上實驗數據,按達西公式計算出滲透系數值,並求出其平均值,填入表B-2中。

6.實驗成果

1)提交實驗報告(表B-2)。

2)抄錄其他小組另外兩種不同試樣的實驗數據(有時間時,可自己動手做)。在同一坐標系內,以v(滲透流速)為縱坐標,I(水力坡度)為橫坐標,繪出3種試樣的v-I曲線,驗證達西定律。

復習思考題

1.當試樣中水未流動時,3個測壓管的水頭與溢水口水面保持在同一高度,為什麼?

2.為什麼要在測壓管水頭穩定後再測定流量?

3.三種試樣的v-I曲線是否符合達西定律?試分析其原因。

4.比較不同試樣的滲透系數(K)值,分析影響K值的因素?

5.在實驗過程中為什麼要保持常水頭?

6.將達西儀平放或斜放進行實驗時,其實驗結果是否相同?為什麼?

⑶ 實驗二 達西滲流實驗

一、實驗目的

1. 通過穩定流滲流實驗,進一步理解滲流基本定律———達西定律。

2. 加深理解滲透流速、水力梯度、滲透系數之間的關系,並熟悉實驗室測定滲透系數的方法。

二、實驗內容

1. 了解達西實驗裝置與原理。

2. 測定 3 種砂礫石試樣的滲透系數。

3. 設計性實驗: 橫卧變徑式達西滲流實驗。

三、達西儀實驗原理

達西公式的表達式如下:

水文地質學基礎實驗實習教程

式中: Q 為滲透流量; K 為滲透系數; A 為過水斷面面積; ΔH 為上、下游過水斷面的水頭差; L 為滲透途徑; I 為水力梯度。

式中各項水力要素可以在實驗中直接測量,利用達西定律即可求取試樣的滲透系數 (K) 。

四、實驗儀器和用品

1. 達西儀 (見圖Ⅰ2-1) 。

2. 試樣: ①礫石 (粒徑為 5 ~ 10 mm) ; ②粗砂 (粒徑為 0. 6 ~ 0. 9 mm) ; ③砂礫混合 (試樣①與試樣②的混合樣) 。

3. 秒錶。

4. 量筒 (100 mL,500 mL 各 1 個) 。

5. 計算器。

6. 水溫計。

圖Ⅰ2-1 達西儀裝置圖

五、實驗步驟

1.測量儀器的幾何參數(實驗教員准備)。分別測量過水斷面的面積(A),測壓管a、b、c的間距或滲透途徑(L),記入表格「實驗二達西滲流實驗記錄表」中。

2.調試儀器。打開進水開關,待水緩慢充滿整個試樣筒,且出水管有水流出後,慢慢擰動進水開關,調節進水量,使a、c兩測壓管讀數之差最大;同時注意打開排氣口,排盡試樣中的氣泡,使測壓管a、b的水頭差與測壓管b、c的水頭差相等(實驗教員准備,學生檢查)。

3.測定水頭。待a、b、c三個測壓管的水位穩定後,讀出a、c兩個測壓管的水頭值(分別記為Ha和Hc),記入實驗記錄表中。

4.測定流量。在進行步驟3的同時,利用秒錶和量筒測量t時間內出水管流出的水體積,及時計算流量(Q)。連測兩次,使流量的相對誤差小於5% ,取平均值記入實驗記錄表。

5.由大到小調節進水量,改變a、b、c三個測壓管的讀數,重復步驟3~4。

6.重復第5步驟2~4次,即完成3~5次試驗,取得某種試樣3~5組數據。

7.換一種試樣,選擇另外一台儀器重復上述步驟3~6進行實驗,將結果記入實驗記錄表中。

8.按記錄表計算實驗數據,並抄錄其他實驗小組不同試樣的實驗數據(有條件的,可用3種試樣做實驗)。

9.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實驗過程中要及時排除氣泡。

2)為使滲透流速-水力梯度(v-I)曲線的測點分布均勻,流量(或水頭差)的變化要控制合適。

六、實驗成果

1.提交實驗報告表,即達西滲流實驗記錄表。

2.在同一坐標系內繪出3種試樣的v-I曲線(實驗二用紙),並分別用這些曲線求出滲透系數(K),與根據實驗記錄表中的實驗數據計算結果進行對比。

七、思考題(任選2題回答)

1)為什麼要在測壓管水位穩定後測定流量?

2)討論3種試樣的v-I曲線是否符合達西定律?試分析其原因。

3)將達西儀平放或斜放進行實驗時,結果是否相同?為什麼?

4)比較不同試樣的K值,分析影響滲透系數(K)的因素。

水文地質學基礎實驗實習教程

實驗二 達西滲流實驗記錄表

水文地質學基礎實驗實習教程

實驗一用紙

實驗二用紙

附 設計性實驗

橫卧變徑式達西滲流實驗

一、實驗目的

1. 測定穩定流、變過水斷面條件下砂性土的滲透系數。

2. 通過實驗加深對穩定流條件下達西定律的理解,加深理解滲透流速、過水斷面、水力梯度和滲透系數之間的關系。

二、設計性實驗內容 (供參考)

1. 將兩個砂樣柱裝同一種砂樣,求取砂樣的滲透系數。

2. 將兩個砂樣柱分別裝兩種砂樣,求取兩種砂樣的滲透系數。

三、實驗儀器與用品

1. 橫卧變徑式達西滲流儀 (圖Ⅰ2-2) 。

2. 不同粒徑的砂樣。

圖Ⅰ2-2 橫卧變徑式達西滲流儀裝置圖

四、橫卧變徑式達西滲流儀簡介

本儀器主體結構包括橫卧變徑式有機玻璃試樣柱兩個,可升降的供水裝置以及測壓板。每一個試樣柱上設有兩個測壓點與測壓板相連,可以測定試樣土層對應點的測壓水頭,了解同一砂樣柱或不同砂樣柱的水力梯度變化特徵。儀器通過升降裝置可調節供水裝置 (穩定供水箱) 水位,通過進水開關控制流量大小。

五、設計實驗要求

1. 查閱相關文獻,實驗前詳細地寫出一種砂性土滲透系數測量的實驗方案。

2. 根據實驗方案設計實驗記錄表格,要求表達直觀,內容齊全,有利於計算分析。

3. 根據設計方案自己動手裝樣與實驗,實驗中詳細記錄實驗步驟、數據和現象。

4. 對實驗數據、計算結果和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必要的討論,並撰寫實驗報告。報告內容包括: 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內容、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成果。

⑷ 滲透系數的測定方法

滲透系數的測定方法主要分「實驗室測定」和「野外現場測定「兩大類。
1.實驗室測定法
目前在實驗室中測定滲透系數 k 的儀器種類和試驗方法很多,但從試驗原理上大體可分為」常水頭法「和變水頭法兩種。
常水頭試驗法就是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保持水頭為一常數,從而水頭差也為常數。 如圖:
試驗時,在透明塑料筒中裝填截面為A,長度為L的飽和試樣,打開水閥,使水自上而下流經試樣,並自出水口處排出。待水頭差△h和滲出流量Q穩定後,量測經過一定時間 t 內流經試樣的水量V,則
V = Q*t = ν*A*t
根據達西定律,v = k*i,則
V = k*(△h/L)*A*t
從而得出
k = q*L / A*△h=Q*L /( A*△h)
常水頭試驗適用於測定透水性大的沙性土的滲透參數。粘性土由於滲透系數很小,滲透水量很少,用這種試驗不易准確測定,須改用變水頭試驗。
變水頭試驗法就是試驗過程中水頭差一直隨時間而變化,其裝置如圖:水從一根直立的帶有刻度的玻璃管和U形管自下而上流經土樣。試驗時,將玻璃管充水至需要高度後,開動秒錶,測記起始水頭差△h1,經時間 t 後,再測記終了水頭差△h2,通過建立瞬時達西定律,即可推出滲透系數 k 的表達式。
設試驗過程中任意時刻 t 作用於兩段的水頭差為△h,經過時間dt後,管中水位下降dh,則dt時間內流入試樣的水量為
dVe = -a dh
式中 a 為玻璃管斷面積;右端的負號表示水量隨△h的減少而增加。
根據達西定律,dt時間內流出試樣的滲流量為:
dVo = k*i*A*dt = k*(△h/L)*A*dt
式中,A——試樣斷面積;L——試樣長度。
根據水流連續原理, 應有dVe = dVo,即得到
k = (a*L/A*t)㏑(△h1/△h2)
或用常用對數表示,則上式可寫為
k = 2.3*(a*L/A*t)lg(△h1/△h2)
2. 野外現場測定法
滲水試驗(infiltration test)一般採用試坑滲水試驗,是野外測定包氣帶鬆散層和岩層滲透系數的簡易方法。試坑滲水試驗常採用的是試坑法、單環法、和雙環法。 是試坑底嵌入兩個鐵環,增加一個內環,形成同心環,外環直徑可取0.5米, 內環直徑可取0.25米。試驗時往鐵環內注水,用馬利奧特瓶控制外環和內環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上,(例如10厘米)。根據內環取的的資料按上述方法確定鬆散層、岩層的滲透系數值。由於內環中的水只產生垂直方向的滲入,排除了側向滲流帶的誤差,因此,比試坑法和單環法精確度高。內外環之間滲入的水,主要是側向散流及毛細管吸收,內環則是鬆散層和岩層在垂直方向的實際滲透。
當滲水試驗進行到滲入水量趨於穩定時,可按下式精確計算滲透系數(考慮了毛細壓力的附加影響):K(滲透系數)= QL/ F(H+Z+L)。
式中:
Q-----穩定的滲入水量(立方厘米/分);
F------試坑內環的滲水面積(平方厘米);
Z-----試坑內環中的水厚度(厘米);
H-----毛細管壓力(一般等於岩土毛細上升高度的一半)(厘米);
L-----試驗結束時水的滲入深度(試驗後開挖確定)(厘米)。

⑸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

1 黃白色火焰,放熱,冒白煙
2 燒杯中的水通過導管倒吸到廣口瓶中
3 空氣中氧氣佔五分之一
4 (1)氮氣不支持燃燒 (2)氮氣不可燃
5 實驗中集氣瓶氣密性保持良好 否則影響實驗結果

⑹ 實驗室測定土的滲透系數方法,從原理來講可分為 和 兩種

從試驗原理上大體可分為」常水頭法「和」變水頭法「兩種!

另請參考:
滲透系數的測定方法主要分「實驗室測定」和「野外現場測定「兩大類。
1.實驗室測定法
目前在實驗室中測定滲透系數 k 的儀器種類和試驗方法很多,但從試驗原理上大體可分為」常水頭法「和」變水頭法「兩種。
常水頭試驗法 就是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保持水頭為一常數,從而水頭差也為常數。 如圖:

[常水頭法測滲透系數k]

試驗時,在透明塑料筒中裝填截面為A,長度為L的飽和試樣,打開水閥,使水自上而下流經試樣,並自出水口處排出。待水頭差△h和滲出流量Q穩定後,量測經過一定時間 t 內流經試樣的水量V,則
V = Q*t = ν*A*t
根據達西定律,v = k*i,則
V = k*(△h/L)*A*t
從而得出
k = V*L / A*△h*t
常水頭試驗適用於測定透水性大的沙性土的滲透參數。粘性土由於滲透系數很小,滲透水量很少,用這種試驗不易准確測定,須改用變水頭試驗。
變水頭試驗法 就是試驗過程中水頭差一直隨時間而變化,其裝置如圖:
[變水頭法測滲透系數]

水從一根直立的帶有刻度的玻璃管和U形管自下而上流經土樣。試驗時,將玻璃管充水至需要高度後,開動秒錶,測記起始水頭差△h1,經時間 t 後,再測記終了水頭差△h2,通過建立瞬時達西定律,即可推出滲透系數 k 的表達式。
設試驗過程中任意時刻 t 作用於兩段的水頭差為△h,經過時間dt後,管中水位下降dh,則dt時間內流入試樣的水量為
dVe = -a dh
式中 a 為玻璃管斷面積;右端的負號表示水量隨△h的減少而增加。
根據達西定律,dt時間內流出試樣的滲流量為:
dVo = k*i*A*dt = k*(△h/L)*A*dt
式中,A——試樣斷面積;L——試樣長度。
根據水流連續原理, 應有dVe = dVo,即得到
k = (a*L/A*t)㏑(△h1/△h2)
或用常用對數表示,則上式可寫為
k = 2.3*(a*L/A*t)㏒(△h1/△h2)

⑺ 實驗室測定給水度和垂向滲透系數

實驗室用重來力釋水試驗測自定給水度是工作中常用的方法。需要說明的是實驗室的測定方法是按照給水度的定義而設計的。這與我們前面利用動態資料求取的給水度和用抽水試驗求取的給水度有所不同的是,利用動態資料和抽水資料求給水度都是水位變動釋出的水,是一種不完全的重力釋水。因此,一般來說,實驗室方法求出的參數要略大於用動態資料和抽水試驗所求得的參數。在實際工作中應酌情處理。

實驗室用滲透儀測定垂向滲透系數,一般採用原狀土(砂和砂性土要在測筒中夯實)測定的垂向滲透系數,這也是常用的方法。但測定粘土和亞粘土的垂向滲透系數時,試驗所需要的時間較長。

⑻ 滲透系數的常用測定方法有哪些

滲透系數的測定方法主要分「實驗室測定」和「野外現場測定「兩大類。
1.實驗室測定法
目前在實驗室中測定滲透系數 k 的儀器種類和試驗方法很多,但從試驗原理上大體可分為」常水頭法「和變水頭法兩種。
常水頭試驗法就是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保持水頭為一常數,從而水頭差也為常數。 如圖:
試驗時,在透明塑料筒中裝填截面為A,長度為L的飽和試樣,打開水閥,使水自上而下流經試樣,並自出水口處排出。待水頭差△h和滲出流量Q穩定後,量測經過一定時間 t 內流經試樣的水量V,則
V = Q*t = ν*A*t
根據達西定律,v = k*i,則
V = k*(△h/L)*A*t
從而得出
k = q*L / A*△h=Q*L /( A*△h)
常水頭試驗適用於測定透水性大的沙性土的滲透參數。粘性土由於滲透系數很小,滲透水量很少,用這種試驗不易准確測定,須改用變水頭試驗。
變水頭試驗法就是試驗過程中水頭差一直隨時間而變化,其裝置如圖:水從一根直立的帶有刻度的玻璃管和U形管自下而上流經土樣。試驗時,將玻璃管充水至需要高度後,開動秒錶,測記起始水頭差△h1,經時間 t 後,再測記終了水頭差△h2,通過建立瞬時達西定律,即可推出滲透系數 k 的表達式。
設試驗過程中任意時刻 t 作用於兩段的水頭差為△h,經過時間dt後,管中水位下降dh,則dt時間內流入試樣的水量為
dVe = -a dh
式中 a 為玻璃管斷面積;右端的負號表示水量隨△h的減少而增加。
根據達西定律,dt時間內流出試樣的滲流量為:
dVo = k*i*A*dt = k*(△h/L)*A*dt
式中,A——試樣斷面積;L——試樣長度。
根據水流連續原理, 應有dVe = dVo,即得到
k = (a*L/A*t)㏑(△h1/△h2)
或用常用對數表示,則上式可寫為
k = 2.3*(a*L/A*t)lg(△h1/△h2)
2. 野外現場測定法
滲水試驗(infiltration test)一般採用試坑滲水試驗,是野外測定包氣帶鬆散層和岩層滲透系數的簡易方法。試坑滲水試驗常採用的是試坑法、單環法、和雙環法。 是試坑底嵌入兩個鐵環,增加一個內環,形成同心環,外環直徑可取0.5米, 內環直徑可取0.25米。試驗時往鐵環內注水,用馬利奧特瓶控制外環和內環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上,(例如10厘米)。根據內環取的的資料按上述方法確定鬆散層、岩層的滲透系數值。由於內環中的水只產生垂直方向的滲入,排除了側向滲流帶的誤差,因此,比試坑法和單環法精確度高。內外環之間滲入的水,主要是側向散流及毛細管吸收,內環則是鬆散層和岩層在垂直方向的實際滲透。
當滲水試驗進行到滲入水量趨於穩定時,可按下式精確計算滲透系數(考慮了毛細壓力的附加影響):K(滲透系數)= QL/ F(H+Z+L)。
式中:
Q-----穩定的滲入水量(立方厘米/分);
F------試坑內環的滲水面積(平方厘米);
Z-----試坑內環中的水厚度(厘米);
H-----毛細管壓力(一般等於岩土毛細上升高度的一半)(厘米);
L-----試驗結束時水的滲入深度(試驗後開挖確定)(厘米)。

⑼ 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室測定黃鐵礦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的裝置:實驗時有如操作A.以均勻的速度不斷鼓入空氣,

()裝置圖實驗過程分析可知,是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和黃鐵礦反應生成二氧化硫,被含有澱粉的水溶液吸收,通過碘單質的溶液滴定到澱粉變藍計算生成二氧化硫的含量,實驗操作為連接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稱取研細的黃鐵礦樣品,放入硬質試管中部,不斷鼓入空氣,並將硬質試管中樣品加熱反應,用標准碘溶液滴定含澱粉的SO2的水溶液,分析標准寫出正確順序:CBDAE,
故答案為:CBDAE;
(2)裝置①中溶液是高錳酸鉀溶液與氫氧化鉀溶液的混合溶液,目的是為了吸收空氣中可能含有的二氧化硫氣體,避免對測定結果產生誤差;裝置②乾燥管中的氯化鈣是除去混有的水蒸汽,乾燥氣體的作用,
故答案為:除去空氣中可能含有的SO2等氣體;乾燥氣體;
(3)碘單質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二氧化硫為硫酸,碘單質被還原為碘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I2+SO2+2H2O=4H++SO42-+2I-
故答案為:I2+SO2+2H2O=4H++SO42-+2I-
(4)利用標准碘單質溶液滴定含澱粉和二氧化硫的無色溶液,碘單質滴入最後一滴溶液顏色由無色變化為藍色,且半分鍾內不褪色,證明二氧化硫全部反應,故答案為:當滴入最後一滴時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藍色,且半分鍾內不褪色;
(5)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標准碘溶液100mL時,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溶解需要的燒杯和玻璃棒,配製溶液需要的100ml容量瓶,轉移溶液需要的玻璃棒和燒杯,最後定容需要的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燒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6)若稱得礦樣的質量為0.0900g,消耗標准碘溶液的平均體積為22.50mL濃度為0.0500mol?L-1,碘單質物質的量=0.0500mol?L-1×0.02250L=1.125×10-3mol;依據反應定量關系計算;
I2+SO2+2H2O=4H++SO42-+2I-
1 1
1.125×10-3mol n(SO2
n(SO2)=1.125×10-3mol
則該黃鐵礦樣品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

1.125×10?3mol×32g/mol
0.09g
×100%=40%;
故答案為:40%.

⑽ 如圖所示裝置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其中有三處錯誤,請指出並加以改正.(1)______.(2)____

(1)對圖中的製取裝置來說,漏斗下端未插入到液面以下,產生的二氧化專碳氣體就會從屬長頸漏斗逸出;
故答案為:長頸漏斗下端沒有插入到液體面以下,應改為將長頸漏斗的下端插入到液面以下;
(2)錐形瓶內導管伸入過長,不利於二氧化碳氣體的收集;
故答案為:導管不應伸入錐形瓶過長,應改為導管剛露出橡皮塞為宜;
(3)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所以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不應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應改為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閱讀全文

與實驗室測定滲透系數的裝置如圖所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鄂州五金機電城 瀏覽:884
z40h16c型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830
蘋果設備管理刪除怎麼恢復 瀏覽:961
機械手錶經常走挺怎麼回事 瀏覽:668
儀表盤上出現黃色扳手是什麼 瀏覽:607
閥門廠系列化產品 瀏覽:651
如圖是實驗室製取氨氣的裝置 瀏覽:629
制砂機一套多少錢來沃力機械 瀏覽:65
閥門u開頭代表什麼閥門 瀏覽:903
砂型鑄造鑄件型腔由什麼做成 瀏覽:444
天然氣電動閥門一直響怎麼回事 瀏覽:90
水滴輪軸承有多少個 瀏覽:777
美容脫水機軸承怎麼換 瀏覽:125
滾筒洗衣機的軸承要怎麼拆 瀏覽:76
山東濰坊數控機床怎麼樣 瀏覽:756
東成電動工具維修怎麼樣 瀏覽:91
需要光合作用的裝置 瀏覽:647
費縣大陸閥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36
室外消防給水井的閥門需安裝什麼閥 瀏覽:637
軸承有絲絲聲怎麼回事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