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一篇關於起重機的英語介紹,用於畢業論文,最好有漢語翻譯的!!謝咯
Crane is a kind of lifting machinery, is a for loop, intermittent movement. A cycle of workincludes: extract from extract ground to bring up the proct, then move to the designated placedown the items, then the reverse movement, the fetching device back in situ, so as to carry out the next cycle.
起重機屬於起重機械的一種,是一種作循環、間歇運動的機械。一個工作循環包括:取物裝置從取物地把物品提起,然後水平移動到指定地點降下物品,接著進行反向運動,使取物裝置返回原位,以便進行下一次循環。
少不少 少的話追問 別忘了財富值
⑵ 簡易起吊裝置如何省力
利用拱桿原理,省力多少,看支點在哪。
⑶ 起重機的起吊裝置上運用了什麼機械原理
吊臂採用的是液壓杠桿原理,起重線是滑輪原理,原理都是簡單的,但學要細節的結構輔助
⑷ 減速機起吊裝置位置
定位銷為安裝方便 箱座和箱蓋用圓錐定位銷定位並用螺栓連接固緊。
起蓋版螺釘為了便於揭權開箱蓋 常在箱蓋凸緣上裝有起蓋螺釘。
起吊裝置為了便於吊運 在箱體上設置有起吊裝置箱蓋上的起吊孔用於提升箱蓋箱座上的吊
鉤用於提升整個減速器。觀察孔打開觀察孔蓋板 通過觀察孔可以檢查齒輪嚙合情況及向箱內注油平時用於觀察齒輪嚙合情況,螺塞箱座下部設有放油孔 換油時通過放油孔排放污油和清洗劑平時用螺塞堵住。
油標為了便於檢查箱內油麵高低 箱座上設有油標。
通氣器減速器工作時由於箱內溫度升高 空氣膨脹壓力增大為使箱內。受熱膨脹的空氣能自動排出以保持箱內壓力平衡不致使潤滑油沿剖分面等。處滲漏因此在箱蓋上的觀察孔蓋板上裝有通氣器
⑸ 如何用滑輪設計一個簡單省力的起重裝置
一個滑輪不可以
你這個就是個簡單的倒鏈
一般用於起重
省力是肯定省的 不過根據W=FS
可以知道 省功就要費距離。
⑹ 設計題目: 設計用於帶式運輸機上的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
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傳動裝置分析設計
一、 課程設計的目的
1、通過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綜合運用機械設計課程和其它有關選修課程的理論和生產實際知識去
分析和解決機械設計問題,並使所學知識得到進一步地鞏固、深化和發展。
2、學習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通過設計培養正確的設計思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進行機械設計基本技能的訓練,如計算、繪圖、查閱設計資料和手冊,熟悉標准和規范。
二、 已知條件
1、展開式一級齒輪減速器產品。
3、動力來源:電壓為380V的三相交流電源。
4、原始數據 在任務書上。
5、使用期:10年,每年按365天計。
三、 工作要求
1、畫減速器裝配圖一張(A0圖紙);
2、零件工作圖二張(傳動零件、軸、等等);
3、對傳動系統進行結構分析、運動分析並確定電動機型號、工作能力分析;
4、對傳動系統進行精度分析,合理確定並標注配合與公差;
5、設計說明書一份。
四、 結題項目
1、檢驗減速能否正常運轉。
2、每人一套設計零件草圖。
3、減速器裝配圖:A0;每人1張。
4、零件工作圖:A3;每人2張、齒輪和軸各1張。
5、課題說明書:每人1份。
五、 完成時間 共4周
參考資料
【1】、《機械設計》張策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2】、《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陸玉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3】、《機械制圖》劉小年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4】、《課程設計圖冊》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計 算 及 說 明 結 果
一、 減速器結構分析
分析傳動系統的工作情況
1、傳動系統的作用:
作用:介於機械中原動機與工作機之間,主要將原動機的運動和動力傳給工作機,在此起減速作用,並協調二者的轉速和轉矩。
2、傳動方案的特點:
特點:結構簡單、效率高、容易製造、使用壽命長、維護方便。由於電動機、減速器與滾筒並列,導致橫向尺寸較大,機器不緊湊。但齒輪的位置不對稱,高速級齒輪布置在遠離轉矩輸入端,可使軸在轉矩作用下產生的扭轉變形和軸在彎矩作用下產生的彎曲變形部分地抵消,以減緩沿齒寬載荷分布有均勻的現象。
3、電機和工作機的安裝位置:
電機安裝在遠離高速軸齒輪的一端;
工作機安裝在遠離低速軸齒輪的一端。
圖一:(傳動裝置總體設計圖)
初步確定傳動系統總體方案如:傳動裝置總體設計圖所示。
計 算 及 說 明 結 果
二、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一)、選擇電動機
1、選擇電動機系列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條件,選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封閉式扇式結構,即:電壓為380V Y系列的三相交流電源電動機。
2、選電動機功率
(1)、傳動滾筒所需有效功率
(2)、傳動裝置總效率
(3)、所需電動機功率
3、確定電動機轉速
型 號 Y160L-4 Y180L-4 Y200L-8 Y160MZ-2
額定功率KW 15 15 15 15
電機滿載荷 轉速 轉/分 1460 970 730 293
滾筒轉速 轉/分 38.2 38.2 38.2 38.2
總傳動比 39.20 25.39 19.11 76.72
2 2 2 2
..............................................................
三、 裝配圖設計
(一)、裝配圖的作用
作用:裝配圖表明減速器各零件的結構及其裝配關系,表明減速器整體結構,所有零件的形狀和尺寸,相關零件間的聯接性質及減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減速器裝配、調試、維護等的技術依據,表明減速器各零件的裝配和拆卸的可能性、次序及減速器的調整和使用方法。
(二)、減速器裝配圖的繪制
1、裝備圖的總體規劃:
(1)、視圖布局:
①、選擇3個基本視圖,結合必要的剖視、剖面和局部視圖加以補充。
②、選擇俯視圖作為基本視圖,主視和左視圖表達減速器外形,將減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裝配關系集中反映在一個基本視圖上。
布置視圖時應注意:
a、整個圖面應勻稱美觀,並在右下方預留減速器技術特性表、技術要求、標題欄和零件明細表的位置。
b、各視圖之間應留適當的尺寸標注和零件序號標注的位置。
(2)、尺寸的標註:
①、特性尺寸:用於表明減速器的性能、規格和特徵。如傳動零件的中心距及其極限偏差等。
②、配合尺寸:減速器中有配合要求的零件應標注配合尺寸。如:軸承與軸、軸承外圈與機座、軸與齒輪的配合、聯軸器與軸等應標注公稱尺寸、配合性質及精度等級。查文獻【2】P121
③、外形尺寸:減速器的最大長、寬、高外形尺寸表明裝配圖中整體所佔空間。
④、安裝尺寸:減速器箱體底面的長與寬、地腳螺栓的位置、間距及其通孔直徑、外伸軸端的直徑、配合長度及中心高等。
計 算 及 說 明 結 果
(3)、標題欄、序號和明細表:
①、說明機器或部件的名稱、數量、比例、材料、標准規格、標准代號、圖號以及設計者姓名等內容。查GB10609.1-1989和GB10609.2-1989標題欄和明細表的格式
②、裝備圖中每個零件都應編寫序號,並在標題欄的上方用明細表來說明。
(4)、技術特性表和技術要求:
①、技術特性表說明減速器的主要性能參數、精度等級、表的格式可查文獻【2】例題,布置在裝配圖右下方空白處。
②、技術要求包括減速器裝配前、滾動軸承游隙、傳動接觸斑點、嚙合側隙、箱體與箱蓋接合、減速器的潤滑、試驗、包裝運輸要求。
2、繪制過程:
(1)、畫三視圖:
①、繪制裝配圖時注意問題:
a先畫中心線,然後由中心向外依次畫出軸、傳動零件、軸承、箱體及其附件。
b、先畫輪廓,後畫細節,先用淡線最後加深。
c、3個視圖中以俯視圖作基本視圖為主。
d、剖視圖的剖面線間距應與零件的大小相協調,相鄰零件剖面線盡可能取不同。
e、對零件剖面寬度 的剖視圖,剖面允許塗黑表示。
f、同一零件在各視圖上的剖面線方向和間距要一致。
②、軸系的固定:
a、軸向固定:滾動軸承採用軸肩和悶蓋或透蓋,軸套作軸向固定;齒輪同樣。
b、周向固定:滾動軸承採用內圈與軸的過渡配合,齒輪與軸除採用過盈配合還採用圓頭普通平鍵。可查文獻【2】P85
(2)、潤滑與密封
①、潤滑:
齒輪採用浸油潤滑。當齒輪圓周速度 時,圓柱齒輪浸入油的深度約一個齒高,三分之一齒輪半徑,大齒輪的齒頂到油底面的距離≥30~60mm。軸承潤滑採用潤滑脂,潤滑脂的加入量為軸承空隙體積的
計 算 及 說 明 結 果
採用稠度較小潤滑脂。
②、密封:
防止外界的灰塵、水分等侵入軸承,並阻止潤滑劑的漏失。可參考文獻【2】P111。
(3)、減速器的箱體和附件:
①、箱體:用來支持旋轉軸和軸上零件,並為軸上傳動零件提供封閉工作空間,防止外界灰砂侵入和潤滑逸出,並起油箱作用,保證傳動零件嚙合過程良好的潤滑。
②、附件:
包括窺視孔及窺視孔蓋、通氣器、軸承蓋、定位銷、啟箱螺釘、油標、放油孔及放油螺塞、起吊裝置。
3、完成裝配圖:
(1)、標注尺寸:可參考文獻【2】P147,標注尺寸反映其的特性、配合、外形、安裝尺寸。
(2)、零件編號(序號):由重要零件,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編號,並對齊。
(3)、技術要求:參考文獻【2】P147
(4)、審圖
(5)、加深
四、零件圖設計
(一)、零件圖的作用:
作用:
1、反映設計者的意圖,是設計、生產部門組織設計、生產的重要技術文件。
2、表達機器或部件運載零件的要求,是製造和檢驗零件的依據。
(二)、零件圖的內容及繪制:
1、選擇和布置視圖:
(1)、軸:採用主視圖和剖視圖。主視圖按軸線水平布置,再在鍵槽處的剖面視圖。
(2)、齒輪:採用主視圖和側視圖。主視圖按軸線水平布置(全剖),反映基本形狀;側視圖反映輪廓、輻板、鍵槽等。
計 算 及 說 明 結 果
2、合理標注尺寸及偏差:
(1)、軸:參考文獻【4】,徑向尺寸以軸線為基準標注,有配合處徑向尺寸應標尺寸偏差;軸向尺寸以軸孔配合端面及軸端面為基準,反映加工要求,不允許出現封閉尺寸鏈。
(2)、齒輪:參考文獻【3】:徑向尺寸以軸線為基準,軸孔、齒頂圓應標相應的尺寸偏差;軸向尺寸以端面為基準,鍵槽尺寸應相應標出尺寸偏差。
3、合理標注形狀和位置公差;
4、合理標注表面粗糙度;
5、技術要求;
7、標題欄:參考文獻【2】
五、設計小結
這次關於帶式運輸機上的兩級展開式圓柱斜齒輪減速器的課程設計是我們真正理論聯系實際、深入了解設計概念和設計過程的實踐考驗,對於提高我們機械設計的綜合素質大有用處。通過三個星期的設計實踐,使我對機械設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為我們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機械設計是機械工業的基礎,是一門綜合性相當強的技術課程,它融《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公差與配合》、《CAD實用軟體》、《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手冊》等於一體。
2、 這次的課程設計,對於培養我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設計思想;訓練綜合運用機械設計和有關先修課程的理論,結合生產實際反系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鞏固、加深和擴展有關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 在這次的課程設計過程中,綜合運用先修課程中所學的有關知識與技能,結合各個教學實踐環節進行機械課程的設計,一方面,逐步提高了我們的理論水平、構思能力、工程洞察力和判斷力,特別是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我們以後對專業產品和設備的設計打下了寬廣而堅實的基礎。
4、 本次設計得到了指導老師的細心幫助和支持。衷心的感謝老師的指導和幫助.
5、 設計中還存在不少錯誤和缺點,需要繼續努力學習和掌握有關機械設計的知識,繼續培養設計習慣和思維從而提高設計實踐操作能力。
由於版面有限,,不能粘貼太多信息,,如果需要可留郵箱,包括裝配圖、零件CAD圖,說明書,,全套模板發給你。。。。。。。。。。。。。採納後既發,記得留郵箱!!!!
⑺ 84式搶救車起吊裝置由什麼組成
84式搶救車起吊裝置用來更換坦克火炮炮塔總成、發動機、變速箱等以及許可的野外修理吊裝任內務容。起吊裝置由基臂、伸縮臂、回轉盤、捲筒、制動器、吊鉤組、鋼繩等組成,以液壓操作可實現回轉、變幅、伸縮和卷揚4個動作。
⑻ 求一份畢業設計論文,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現在要畢業論文!我實在沒招了,所以求助大家幫忙!
EQ3090自卸車的總體設計
注塑模具鬧鍾後蓋設計
轎車的制動系統設計
拉式膜片彈簧離合器設計
液壓伺服系統設計
雙梁起重機畢業設計論文
轎車機械式變速器設計
墊片級進模設計
外罩塑料模設計
推動架的鑽床夾具設計
透明塑料盒熱流道注射模設計
數控機械設計論文
汽車起重機主臂的畢業論文
汽車覆蓋件及塑料模具設計
拉式膜片彈簧離合器
礦石鏟運機液壓系統設計
機械手夾持器畢業設計論文及裝配圖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畢業論文
立體車庫設計
滑座裝配設計
自動導引小車(AGV)系統的設計
重慶長安CM8後地板工位焊裝夾具設計
變速撥叉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工藝裝備設計
撥叉(CA6140車床)夾具設計
油壺蓋塑料成型模具設計
400型水溶膜流研成型機設計
推動架夾具設計
基於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型的手機外型快速設計
某高層行政中心建築電氣設計
螺旋輸送機設計
卷揚機傳動裝置設計
帶式輸送機畢業設計
沖壓模具設計
catia逆向車模處理與Proe實體重建
超精密數控車床關鍵部件的設計
注塑模-圓珠筆筆蓋的模具設計
電機炭刷架冷沖壓模具設計
數控多工位鑽床設計
柴油機噴油泵的專用夾具設計
齒輥破碎機詳細設計
齒輥破碎機詳細設計
帶式二級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
帶式輸送機的PLC控制
典型零件的加工藝分析及工裝夾具設計
電子鍾後蓋注射模具設計
風力發電機設計論文
攻絲組合機床設計
鼓式制動器畢業設計
花生去殼機畢業設計
活塞結構設計與工藝設計
靜扭試驗台的設計
礦井水倉清理工作的機械化
冷沖模設計
普通卧式車床數控改造
傳動剪板機設計
汽車差速器及半軸設計
切管機畢業設計
清車機畢業設計
清新劑盒蓋注射模設計
雙螺桿壓縮機的設計
提升機制動系統
填料箱蓋夾具設計
洗衣機機蓋的注塑模具設計
銑床的數控x-y工作台設計
液壓控制閥的理論研究與設計
鑰匙模具設計
軸向柱塞泵設計
組合件數控車工藝與編程
五金-沖大小墊圈復合模
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斗式提升機設計
提升機制動系統設計
雙螺桿壓縮機的設計
液壓起重機液壓系統設計
FX2N在立式車床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萬能銑床PLC控制設計
⑼ 08年說12年6月新版《起重機設計手冊》出版,怎麼還沒出版
已經出版,
本書分上、下兩卷。第一篇至第四篇為上卷。第五篇至第七篇(含附錄)為下卷
【目錄】
上卷
第一篇起重機設計總論(分主編:張質文、王少華、徐格寧)
第一章起重機分類及主要性能參數(張質文、王少華
第一節起重機分類
第二節起重機主要技術參數及其選擇
第二章起重機工作級別(徐格寧、張質文)
第一節起重機整機的工作級別
第二節起重機機構的工作級別
第三節起重機結構件或機械零件的工作級別
第四節起重機分級舉例
第三章計算載荷和載荷組合(徐格寧)
第一節載荷的分類
第二節載荷的計算
第三節金屬結構的設計方法、載荷情況和載荷組合
第四節起重機械設計的載荷、載荷情況與載荷組合
第四章靜強度和疲勞強度設計計算(張質文、王少華)
第一節設計計算方法
第二節起重機機械設計的載荷、載荷情況和載荷組合
第三節起重機通用機械零件的靜強度設計計算
第四節起重機通用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設計計算
第五章起重機的可靠性設計方法(王少華、張質文)
第一節起重機的現代設計方法
第二節起重機的可靠性設計
第三節起重機可靠性分析、維修性設計和可靠性試驗
第四節起重機結構和零件的概率設計方法
第六章起重機支承反力計算(曾佑文、王少華、景剛)
第一節支承反力計算方法
第二節輪式臂架回轉起重機支承反力的計算
第三節輪胎起重機帶載行駛時的軸負荷
第四節履帶式起重機履帶對土壤的壓力
第五節橋架型起重機支承反力計算
第七章起重機抗傾覆穩定性和抗風防滑安全性(吳曉、張宗明、劉慧彬)
第一節抗傾覆穩定性計算
第二節浮式起重機穩定性計算
第三節起重機抗風防滑安全性計算
第八章起重機常用材料(王少華、王金諾、劉慧彬)
第一節起重機常用材料種類和要求
第二節起重機常用金屬材料
第三節起重機常用非金屬材料
第四節起重機常用軋制型材
第二篇起重機金屬結構(分主編:於蘭峰、王金諾、吳曉)
第一章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計算總論(王金諾、於蘭峰、張質文)
第一節設計計算方法
第二節結構件(連接)的疲勞強度計算
第三節起重機金屬結構的載荷及許用應力
第四節軸向受力構件的計算
第五節受彎構件的計算
第六節受扭構件的計算
第二章起重機金屬結構的連接(於蘭峰、曲季浦)
第一節焊接連接
第二節螺栓連接
第三節銷軸連接
第三章橋式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計算(鄧斌、於蘭峰)
第一節單梁葫蘆橋式起重機金屬結構
第二節單梁小車式橋式起重機金屬結構
第三節雙梁小車式橋式起重機金屬結構
第四章桁架式門式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計算(王金諾、於蘭峰、許志沛)
第一節主要型式與總體布局
第二節載荷計算、內力分析及桿件設計
第三節桁架結構剛度計算和上拱設計
第四節形雙梁桁架式門式起重機金屬結構的計算
第五節四桁架式雙梁門式起重機金屬結構的計算
第六節三角形斷面桁架式門式起重機金屬結構計算
第五章箱形門式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計算(王金諾、柳葆生、於蘭峰)
第一節結構型式、主要參數和載荷計算
第二節箱形門式起重機金屬結構系統的優化設計
第三節主梁和支腿的受力分析及校核計算
第四節主梁和支腿的剛度計算
第五節造船用門式起重機金屬結構
第六章塔式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計算(吳曉、鄭榮)
第一節塔式起重機金屬結構的組成
第二節計算載荷及其組合
第三節小車變幅式臂架的設計和計算
第四節塔式起重機塔身的計算
第七章門座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胡吉全、張士鍔)
第一節門座起重機金屬結構的組成
第二節門座起重機金屬結構載荷及載荷組合
第三節臂架系統結構設計
第四節人字系統結構設計
第五節轉台
第六節門架
第八章輪式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計算(於蘭峰、王金諾、劉峰)
第一節吊臂結構的形式與分類
第二節桁架式吊臂的設計計算
第三節箱形伸縮式吊臂的設計計算
第四節箱形伸縮式吊臂的優化設計
第五節伸縮吊臂變幅機構三鉸點位置的優化設計
第六節輪式起重機轉台
第七節輪式起重機的底架
第三篇起重機機構(分主編:程文明、張質文、須雷、虞和謙)
第一章起升機構(須雷、張仲鵬)
第一節起升機構的組成和典型形式
第二節電動及液壓起升機構計算
第二章軌行式運行機構(須雷、程文明)
第一節軌行式運行機構的組成和典型形式
第二節電動及液壓軌行式運行機構計算
第三節起重機通過曲線驗算
第三章無軌式運行機構(鄧斌、程文明)
第一節輪胎式運行機構的組成和典型形式
第二節履帶式運行機構的組成和典型形式
第三節輪胎式運行機構計算
第四節履帶式運行機構計算
第四章回轉機構(侯寧、曾佑文)
第一節回轉機構的組成和典型形式
第二節回轉支承裝置計算
第三節回轉機構驅動裝置計算
第四節固定式回轉起重機的基礎計算
第五章變幅機構(陸國賢、曾佑文)
第一節變幅機構的類型
第二節普通臂架變幅機構的計算
第三節平衡臂架式變幅機構的設計
第四節平衡臂架式變幅機構的計算
第六章伸縮機構(程文明、張智瑩)
第一節臂架伸縮機構設計計算
第二節支腿收放機構設計計算
第四篇起重機零部件(分主編:曾佑文、包起帆、陶德馨)
第一章鋼絲繩及繩具(徐保林、張仲鵬)
第一節鋼絲繩的特性及種類
第二節鋼絲繩的選擇
第三節常用鋼絲繩的主要性能
第四節鋼絲繩端的固定和聯接
第二章滑輪與滑輪組(方忠、張仲鵬、曾剛)
第一節滑輪的構造、尺寸和型式
第二節滑輪組的構造、種類、倍率和效率
第三節驅動滑輪
第三章捲筒組(曾佑文、龐作相、曾剛)
第一節捲筒組型及構造
第二節捲筒設計計算
第三節捲筒組系列和主要零件尺寸
第四節折線繩槽捲筒
第四章吊鉤組(胡金汛、周奇才)
第一節吊鉤組種類和特點
第二節吊鉤的強度等級、起重量及材料
第三節吊鉤計算
第四節吊鉤組其他零件的計算
第五節吊鉤和吊鉤組尺寸
第五章抓鬥(包起帆、張質文、方忠)
第一節抓鬥的類型
第二節抓鬥的結構特點
第三節雙(多)繩長撐桿雙瓣抓鬥的力學分析
第四節雙繩雙顎板抓鬥的機構分析
第五節抓鬥主要特性參數及其對工作能力的影響
第六節雙(多)繩長撐桿雙瓣抓鬥的設計計算
第七節專用抓鬥特有構件的設計計算
第六章集裝箱吊具(程文明)
第一節集裝箱吊具的構造和特點
第二節伸縮式集裝箱吊具的設計和試驗
第七章制動裝置(聶春華、唐風、張質文)
第一節起重機制動技術概述
第二節起重機常用制動器結構、特點和應用
第三節起重機機構制動方式的選擇
第四節起重機機構制動裝置的選型設計
第五節起重機常用制動器設計
第六節起重機常用制動器技術參數和連接尺寸
第八章車輪、軌道和輪胎(方忠、曾鳴)
第一節車輪的種類和工作特點
第二節車輪計算
第三節車輪組尺寸和許用輪壓
第四節軌道
第五節輪胎
第九章齒輪及蝸桿傳動(張質文、曾剛)
第一節齒輪傳動在起重機上的應用
第二節行星齒輪傳動
第三節漸開線開式直齒圓柱齒輪承載能力的計算
第四節蝸桿傳動
第十章減速器(張仲鵬、曾剛)
第一節起重機用減速器的特點
第二節減速器的種類和選用
第十一章軸、心軸與軸承(周奇才、胡金汛)
第一節軸與心軸的計算
第二節軸和輪轂的聯接
第三節軸承的計算
第十二章聯軸器(曾佑文、金永懿)
第一節聯軸器的種類及特性
第二節聯軸器的選擇
第三節聯軸器性能及主要尺寸參數
第十三章緩沖器(張宗明、曾剛)緩沖器的種類及特性
第二節緩沖器的計算和選擇
第十四章防風抗滑裝置(吳宏智、張宗明、周奇才)
第一節錨定裝置
第二節止輪器和壓軌器
第三節夾軌器
第四節防風抗滑裝置的設計計算
第十五章起重機安全與輔助裝置(李學眾、張德裕、曾鳴)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超載限制器
第三節擦窗機工作機構
第四節擦窗機計算載荷及結構計算
第五節擦窗機抗傾覆穩定性計算
第十章纜索起重機(嚴自勉、徐一軍、劉建偉、戴科)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纜機的類型
第三節纜機的主要部件
第四節重型纜機的工作參數
第五節承載索的設計計算
附錄國內部分起重機企業產品概覽
附錄一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
附錄二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附錄三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附錄四武橋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附錄五撫順永茂建築機械有限公司
附錄六衛華集團有限公司
附錄七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有限公司
附錄八廣西建工集團建築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
附錄九河南起重機器有限公司
附錄十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附錄十一江蘇正興建設機械有限公司
附錄十二上海電力環保設備總廠有限公司
附錄十三馬鞍山統力回轉支承有限公司
附錄十四深圳市藍海華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附錄十五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