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右圖是某同學在實驗室中製取Cl2的裝置圖:(1)該裝置中的錯誤之處有二,分別是:①______②______(2)
(1)鹽酸易揮發,不能用長頸漏斗,應用分液漏斗盛裝濃鹽酸,圓底燒瓶不專能直接加熱,應屬墊石棉網,
故答案為:使用長頸漏斗;缺少石棉網;
(2)A為制備氯氣的發生裝置,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反應生成氯氣、氯化錳和水,離子方程式中難溶物和氣體應寫成化學式,
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
△ | .
㈡ (5分)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甲同學驗證燃燒的條件。取一小塊白磷放入廣口
(1)熱水氧氣(或空氣)能 (2)②③①④③錯答不得分。
㈢ 如甲圖所示,是用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g取9.80 m/s 2 )① 選出一條紙帶如乙圖所示,
①1.85J 1.68J②(a)B(b) 該同學做實驗時先釋放了紙帶,然後再合上打點計時器的開關
㈣ (13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1)甲組同學用下圖裝置製取乾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
(1)①長頸漏斗石灰石 ②裝置氣密性良好 ③ 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濃硫酸 ④若顛倒的話,出來的氣體就不幹燥了 (2)【提出猜想】 Cu 2 O和Cu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①Ⅱ Cu ②取樣,加入稀硫酸,若溶液變藍,則含Cu 2 O 【解釋與結論】4CuO+C  CO 2 ↑+4Cu 【拓展延伸】 取樣於玻璃管中,通入CO,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渾濁,則證明有氧化性(答案合理均可)。 【實驗反思】 認真分析,實驗證明
㈤ 如甲圖所示,是用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g取9.80m/s2)①選出一條紙帶如乙圖所示,其中O
①重力勢能減小量為:△Ep=mgh=1.00×9.8×0.1890J=1.85J.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版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B=權=≈1.83m/s 打B點時的動能為:EKB=mv2=×1.00×1.832J=1.68J. ②(a) 根據機械能守恆有:mv2=mgh,因此在以 v2為縱軸,以h為橫軸的圖線中,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故ACD錯誤,B正確. (b)圖線不過原點,且與縱軸有交點,說明開始時,物體已經具有了動能,因此該同學做實驗時先釋放了紙帶,然後再合上打點計時器的開關. 故答案為:①1.85,1.68;②(a)B;(b)該同學做實驗時先釋放了紙帶,然後再合上打點計時器的開關.
㈥ 某小組同學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測定某赤鐵礦中氧化鐵質量分數.取10.0g鐵礦石樣品按如圖裝置實驗
(1)由測定實驗數據,澄清石灰水增重6.6g,可知石灰水增重是因吸收了二氧化碳的質量,內即二氧化容碳的質量為6.6g, 設10.0g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為x,則 Fe2O3 +3CO 高溫 | .
㈦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1)甲組同學用如圖裝置製取乾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請回答下
(1)①頸比較長的儀器是長頸漏斗;關閉活塞,向X中加入水使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一段時間後液面保持不變說明A裝置不漏氣,在製取氣體前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否則由於漏氣收集不到氣體; ②氣體通過B裝置時發生反應的反應物是碳酸氫鈉和鹽酸,生成物是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後面標上上升符號; ③由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要得到乾燥的CO2,通過濃硫酸即可; ④若將氣體乾燥後再通過飽和NaHCO3溶液,由於碳酸氫鈉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又有水蒸氣帶出了; (2)猜想Ⅰ:紅色固體可能是Cu,可能是Cu2O,再有一種可能就是二者都有; 【實驗探究】步驟Ⅰ:反應物是銅和氧氣,生成物是氧化亞銅,用觀察法配平,反應條件是加熱寫在等號的上邊; (1)①由於Cu2O性質穩定加熱質量不變,銅加熱後變為氧化亞銅,質量發生了變化,所以若a=b說明固體質量不變,固體是氧化亞銅; ②若b>a說明固體質量增加了,一定含有銅,因為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亞銅,固體質量變大; (2)取少量紅色固體投入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後溶液呈藍色,說明紅色固體能與硫酸反應,銅與硫酸不反應,所以說明此紅色固體中含有氧化亞銅; 設氧化亞銅質量為X: Cu2O+H2SO4=Cu+CuSO4+H2O 144 64 固體質量減少80 X 質量減少1.6g 根據: = 解得X=2.88g. 故答案為:(1)①長頸漏斗;A裝置的氣密性良好;②NaHCO 3+HCl=NaCl+CO 2↑+H 2O;③濃硫酸;④若將氣體乾燥後再通過飽和NaHCO 3溶液,則又有水蒸氣帶出;(2)【提出猜想】Cu 2O和Cu的混合物;【實驗探究】4Cu+O 2△ | .
㈧ 實驗課上,老師安排了分組實驗,甲組同學製取O2,乙組同學製取CO2.(1)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
(1)常見的發生裝置有三種,①固體和固體加熱制氣體,②固體和液體不加熱,③固體和液體加熱;收集裝置常見的也有三種,①氣體不溶於水,採用排水法,②密度比空氣大,採用向上排空氣法,③密度比空氣小,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故答案為:a、b、c. (2)這是氧氣的實驗室製法之一,故答案為:2KMnO4 △ | .
㈨ 某同學用如圖1所示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在所選紙帶上取某點為0號計數點,然後每3
(1)因復為打點計時器的制使用的4~6V的交流電源,故應填甲. (2)由△s=a t | 2
㈩ 拓展延伸】乙同學用下圖測定鐵的相對原子質量,主要實驗步驟如下(必要的固定裝置已略去): ①連接裝置並
(1)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夾夾住膠管,再向a中加水,淹沒末端後,形成一回段水柱. (2)為使答測得的氣體體積更精確,記錄c中液面刻度時,除使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外,還應 放到水平桌面上(c不能取得太大). (3)如果實驗過程中,發現稀硫酸的量不足,應「中途加酸」
與取乙同學實驗1後裝置g相關的資料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