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有類似於波浪能發電機製作的畢業論文,急需!!!
本裝置固定在海岸邊後,一個波浪涌來,裝置內水位瞬間增加後,浮箱內因受到海水的浮力而容上升,帶動齒條運動,將海洋表面波浪涌動時具有的動能和勢能首先轉換為機械能。齒條的運動又帶動齒輪轉動,機械能驅動發電機軸轉動發電,從而將波浪的動能和勢能轉化成電能。當該波浪涌走後,裝置的內水位迅速下降,浮箱和支架自身的重力勢能使得浮箱和齒條向下運動,帶動發電機軸的反向轉動,再次產生電能。涌來一個波浪,裝置進行一個循環的運動。整個循環過程都可產出電能。 該發明的目的是低成本、高效的利用波浪能發電,開發清潔的新能源,減少人類對礦物能源的依賴,同時也利於環保。
❷ 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的鷹頭有什麼改進
大規模波浪能發電的成本還難與常規能源發電競爭,但特殊用途的小功率波浪能發電,已在導航燈浮標、燈樁、燈塔等上獲得推廣應用。
在邊遠海島,小型波浪能發電已可與柴油發電機組發電競爭。
❸ 如何利用海浪進行發電
要利用海浪發電,關鍵是要探索海浪運動變化的規律,及時准確地將海浪能「收集」起專來,加以利屬用。這就要求人們設計和試驗的波力發電裝置必須能充分地將大面積的波浪能加以吸收,並集中轉換成機械能,再帶動發電機運轉發出電來。同時要求發電裝置堅固結實,以抗禦海浪的沖擊。為研究這種裝置,許多海洋科學家進行了長期反復的探索和實驗。早在1799年法國人就開始設計研製波能轉換裝置,通過100多年的試驗,終於在1911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波浪發電裝置。1965年,波能發電裝置作為導航及燈塔的工作用電開始在實際中運用。
❹ 怎樣利用波浪能發電
波浪能是抄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襲能和勢能。波浪的能量與波高的平方、波浪的運動周期以及迎波面的寬度成正比。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穩定的一種能源。波浪能是由風把能量傳遞給海洋而產生的
❺ 波浪能與海流發電之間存在什麼聯系
即使在晴朗無風的日子裡,海面也是動盪不定的,波浪不停地拍打著海岸。波浪是由風吹海水而引起的。波浪能主要是由風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運動而產生的能量。波浪能是巨大的,一個巨浪就可以把13噸重的岩石拋出20米高。一個波高5米、波波浪發電示意圖
長100米的海浪,在一米長的波峰片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像整個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該是多麼驚人。波浪能發電是利用波浪的推動力,使波浪轉化為推動空氣流動的壓力來推動空氣渦輪機葉片旋轉而帶動發電機發電。波浪發電設計方案最多,但是因為波浪能源分散,本身破壞力大,開發技術到現在為止還不成熟。據計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達700億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為20億~30億千瓦,每年發電量可達9萬億度。
我國對波浪能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在1975年曾研製成一台1千瓦的波力發電浮標。80年代以來該項研究獲得較快發展,我國成功研製航標燈用波能發電裝置,並根據不同航標燈的要求,開發了一系列產品,與日本合作研製的後彎管型浮標發電裝置,已向國外出口,該技術屬國際領先水平。1989年,我國第一座波力電站在南海大萬山島建成,裝機容量3千瓦。2000年,我國首座岸式波力發電工業示範電站——廣東汕尾100千瓦岸式波力發電站建成,標志著我國海洋波力發電技術已達到實用化水平和推廣應用的條件。
我國波力發電雖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微型波力發電技術已成熟,小型岸式波力發電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我國波浪能開發的規模遠小於挪威和英國。
大洋中的海水從來都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像陸地上的河流那樣,長年累月沿著比較固定的路線流動著,這就是「海流」。不過,河流兩岸是陸地,而海流兩岸仍是海水,在一般情況下,用肉眼是很難看出來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流,有幾百公里寬、上千公里長、數百米深。大洋中的海流規模非常大。由於海流遍布大洋,縱橫交錯,川流不息,所以它們蘊藏的能量也是可觀的。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洋流,在流經北歐時為1厘米長的海岸線上提供的熱量大約相當於燃燒600噸煤的熱量。據估算世界上可利用的海流能約為0.5億千瓦,而且利用海流發電並不復雜,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
1973年,美國試驗了一種名為「科里奧利斯」的巨型海流發電裝置。該裝置為管道式水輪發電機,機組長110米,管道口直徑170米,安裝在海面下30米處。在海流流速為2.3米/秒條件下,該裝置獲得8.3萬千瓦的功率。日本、加拿大也在大力研究試驗海流發電技術。我國的海流發電研究也有樣機進入中間試驗階段。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計劃建造海流能示範應用電站,在「八五」、「九五」科技攻關中均對海流能進行連續支持。目前,哈爾濱工程大學正在研建75千瓦的潮流電站。義大利與中國合作在舟山地區開展了聯合海流能資源調查,計劃開發140千瓦的示範電站。因此要海流做出貢獻還是有利可圖的事業,當然也是冒險的事業。
❻ 波浪能與海流發電嗎
即使在晴朗無風的日子裡,海面仍是動盪不定的,波浪起伏不停地拍打著海岸。波浪是由風吹海水而引起的。波浪能主要是由風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運動而產生的能量。波浪能是巨大的,一個巨浪就可以把13噸重的岩石拋出20米高。一個波高5米、波長100米的海浪,在一米長的波峰片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像整個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該是多麼驚人。波浪能發電是利用波浪的推動力,使波浪轉化為推動空氣流動的壓力來推動空氣渦輪機葉片旋轉而帶動發電機發電。波浪發電設計方案最多,但是因為波浪能源分散,本身破壞力大,開發技術到現在為止還不成熟。據計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達700億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為20億~30億千瓦,每年發電量可達9萬億度。
我國對波浪能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在1975年曾研製成一台1千瓦的波力發電浮標。80年代以來獲得較快發展,我國成功研製航標燈用波能發電裝置,並根據不同航標燈的要求,開發了一系列產品,與日本合作研製的後彎管型浮標發電裝置,已向國外出口,該技術屬國際領先水平。1989年,我國第一座波力電站在南海大萬山島建成,裝機容量3千瓦。2000年,我國首座岸式波力發電工業示範電站——廣東汕尾100千瓦岸式波力發電站建成,標志著我國海洋波力發電技術已達到實用化水平和推廣應用條件。
我國波力發電雖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微型波力發電技術已成熟,小型岸式波力發電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我國波浪能開發的規模遠小於挪威和英國。
大洋中的海水從來都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像陸地上的河流那樣,長年累月沿著比較固定的路線流動著,這就是「海流」。不過,河流兩岸是陸地,而海流兩岸仍是海水。在一般情況下,用肉眼是很難看出來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流,有幾百公里寬、上千公里長、數百米深。大洋中的海流規模非常大。由於海流遍布大洋,縱橫交錯,川流不息,所以它們蘊藏的能量也是可觀的。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洋流,在流經北歐時為1厘米長海岸線上提供的熱量大約相當於燃燒600噸煤的熱量。據估算世界上可利用的海流能約為0.5億千瓦,而且利用海流發電並不復雜。海流發電也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
1973年,美國試驗了一種名為「科里奧利斯」的巨型海流發電裝置。該裝置為管道式水輪發電機,機組長110米,管道口直徑170米,安裝在海面下30米處。在海流流速為2.3米/秒條件下,該裝置獲得8.3萬千瓦的功率。日本、加拿大也在大力研究試驗海流發電技術。我國的海流發電研究也有樣機進入中間試驗階段。
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計劃建造海流能示範應用電站,在「八五」、「九五」科技攻關中均對海流能進行連續支持。目前,哈爾濱工程大學正在研建75千瓦的潮流電站。義大利與中國合作在舟山地區開展了聯合海流能資源調查,計劃開發140千瓦的示範電站。因此要海流做出貢獻還是有利可圖的事業,當然也是冒險的事業。
❼ 波浪能的發電
波浪能發電是通過波浪能裝置將波浪能首先轉換為機械能(液壓能),然後再轉換成電能。這一技術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初,西方海洋大國利用新技術優勢紛紛展開實驗。
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廣等優點。它是一種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尤其是在能源消耗較大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能量也最大。小功率的波浪能發電,已在導航浮標、燈塔等獲得推廣應用。我國有廣闊的海洋資源,波浪能的理論存儲量為7000萬千瓦左右,沿海波浪能能流密度大約為每米2千瓦~7千瓦。在能流密度高的地方,每1米海岸線外波浪的能流就足以為20個家庭提供照明。
波浪能 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波浪的能量與波高的平方、波浪的運動周期以及迎波面的寬度成正比。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穩定的一種能源。波浪能是由風把能量傳遞給海洋而產生的,它實質上是吸收了風能而形成的。能量傳遞速率和風速有關,也和風與水相互作用的距離(即風區)有關。水團相對於海平面發生位移時,使波浪具有勢能,而水質點的運動,則使波浪具有動能。貯存的能量通過摩擦和湍動而消散,其消散速度的大小取決於波浪特徵和水深。深水海區大浪的能量消散速度很慢,從而導致了波浪系統的復雜性,使它常常伴有局地風和幾天前在遠處產生的風暴的影響。波浪可以用波高、波長(相鄰的兩個波峰間的距離)和波周期 (相鄰的兩個波峰間的時間)等特徵來描述。波浪能的大小可以用海水起伏勢能的變化來進行估算,即P=0.5TH2(P為單位波前寬度上的波浪功率,單位kw/m;T為波浪周期,單位s;H為波高,單位m,實際上波浪功率的大小還與風速、風向、連續吹風的時間、流速等諸多因素有關。)。
波浪發電是波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此外,波浪能還可以用於抽水、供熱、海水淡化以及制氫等。波浪能利用的關鍵是波浪能轉換裝置。通常波浪能要經過三級轉換:第一級為受波體,它將大海的波浪能吸收進來;第二級為中間轉換裝置,它優化第一級轉換,產生出足夠穩定的能量;第三級為發電裝置,與其它發電裝置類似。
南半球和北半球40°~60°緯度間的風力最強。信風區(赤道兩側30°之內)的低速風也會產生很有吸引力的波候,因為這里的低速風比較有規律。在盛風區和長風區的沿海,波浪能的密度一般都很高。例如,英國沿海、美國西部沿海和紐西蘭南部沿海等都是風區,有著特別好的波候。而我國的浙江、福建、廣東和台灣沿海為波能豐富的地區。
雖然大洋中的波浪能是難以提取的,因此可供利用的波浪能資源僅局限於靠近海岸線的地方。但即使是這樣,在條件比較好的沿海區的波浪能資源貯量大概也超過2TW。據估計全世界可開發利用的波浪能達2.5TW。我國沿海有效波高約為2~3m、周期為9s的波列,波浪功率可達17~39kw/m,渤海灣更高達42kw/m。
❽ 用solidworks怎麼繪制風力發電機葉片
文庫中有個文件
SoidWorks風力發電機葉片的建模方法
自己搜一下。
❾ 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的外形有什麼優勢
波浪能發電頂級技術在中國,關鍵技術問題已突破,即將進入產業化發展.目前專對波浪能儲量的屬估算是計算波浪沿海岸消散的功率,大洋的波浪具有更大的功率,開發前景相當廣闊. 海洋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已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爭相研究開發的焦點之一,搶占。
❿ 波浪能發電有什麼原理
海水受海風的作用和氣壓變化等影響,促使它離開原來的平衡位置,而發生向上版、向下、向前和向後權方向運動。這就形成了海上的波浪。波浪是一種有規律的周期性的起伏運動。當波浪湧上岸邊時,由於海水深度愈來愈淺,下層水的上下運動受到了阻礙,受物體慣性的作用,海水的波浪一浪疊一浪,越涌越多,一浪高過一浪。與此同時,隨著水深的變淺,下層水的運動,所受阻力越來越大,以至於到最後,它的運動速度慢於上層的運動速度,受慣性作用,波浪最高處向前傾倒,摔到海灘上,成為飛濺的浪花。
波濤起伏的大海,一刻也不停息地在運動。在1平方千米的海面上,波浪運動每秒鍾就有20萬千瓦的能量。因此,波浪能也是一種海洋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