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能講解一下這個裝置是怎麼測氣體體積的么
被測氣體將左復側液體排進右制側,然後比較前後的讀數,不過有幾條需要注意:
所測量的氣體不能和裝置中液體(一般是水)發生反應,或易溶於該液體。
氣體體積易受到溫度和壓強的影響,所以讀數時注意要恢復到反應前的溫度和壓強。
讀數時視線注意要和液面最低處相平。
B. 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的兩套裝置測量所製得氣體的體積,下面有關這兩套量氣裝置的使用說明錯誤的是()
A.B裝置中廣口瓶通常復應盛滿相應的制液體,故A正確; B.A在量氣前應通過提升右則管的高度的方法使左管充滿液體而右側沒有液體,以使收集氣體時將液體壓入到右側,故B錯誤; C.A裝置收集完氣體後,在讀數前應使盛液管內的液面與集氣管內的液面相平,使兩側氣壓相同,故C正確; D.A裝置是直接根據刻度測量氣體的體積,而B裝置直接測量的是所排出液體的體積,故D正確. 故選B. |
C. 測定氣體體積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1.氣體體積的測定
(1)原理:對於難溶於水且不與水反應(或無法用試劑直接吸收)的氣體(如H2 、O2等)通常採用排水量氣法測定它們的體積,根據排出的水的體積來確定氣體的體積。
裝置(a):(1)集氣瓶至量筒之間的那段導管內液體無法讀出,使測定的氣體體積偏
小(改進方法:實驗前將導管注滿水)
(2)為保證量筒內氣體的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強相等,故量筒內外液面應相平,當量筒內液面高於量筒外液面時,應將量筒下移,反之,應上移。
裝置(b):測定氣體,應當使氣體冷卻到室溫,再調整液面使量筒內外液面相平,再讀書
裝置(c):實驗時水面要沒過漏斗頸部,量筒裝滿水,反應在漏斗中進行,生成的氣體為量筒內氣體體積
裝置(d):避免了(a)的不足,但它操作復雜。其實驗步驟:1.檢查裝置氣密性2.連接好裝置後,在量氣管內注滿水,上下移動乙管,使兩管液面相平並讀數3.反應完畢,再次上下移動乙管,使兩管液面相平並再次讀數(兩次讀數得出氣體體積)
裝置應用范圍:有氣體參與或有氣體生成的實驗。主要是測定某組分的質量分數、體積分數、確定某氣體(或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實驗關鍵:無論是直接測量法還是間接測量法,准確讀取液面是關鍵。在讀數之前,必須保證氣體的溫度、壓強均與外界相同。為此,應等所制備氣體的溫度與環境一致後,通過調節兩端液面,到兩端高度相同時再讀取體積
D. 測定氣體體積的方法和裝置(要詳細過程)
如果是難溶性氣體,可用排水法~裝置么。。。從左至右:裝滿水(瓶口稍留點空間)的洗氣瓶,導管短進長出,長的通向空量筒,短的通入氣體,排水量即氣體體積。。。
(呃。。該法屬高中化學范疇。。)
E. 詢問能測量氣體體積的裝置
如若你要在管路中記錄流過的氣體量。則可以購買氣體流量計,網上搜索有網點可以買。
實驗用則叫實驗室氣體流量計。可用玻璃浮子流量計。網上搜索有網點可以買。
F. 怎麼測量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體積實驗裝置
(1)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氫氣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
G. 測量氣體體積的裝置圖
洗氣瓶中裝滿水,氣體短進,水長出,出水接到量筒.
H. 氣體摩爾體積測定的裝置是什麼
1.實驗裝置a.取一個錐形瓶(150ml),配一個雙孔塞。其中一孔插入一根玻璃管並套上紅膠頭,另一孔插入直角導管並連接儲水瓶。 b.取一個有刻度的具支錐形瓶配單孔橡皮塞連接在儲水瓶的另一端。2.實驗方法a. 稱取0.06克鎂帶,放入錐形瓶中,在儲水瓶中加入100ml水,塞緊橡皮塞。b. 用針筒抽取稀鹽酸10ml,注入紅膠頭內,鹽酸和鎂條迅速反應,生成氫氣,氣體把儲水瓶內的水壓到具支錐形瓶內,直到反應停止,便可測得氣體的摩爾體積數。(約70ml)。
I. 測量氣體體積 裝置名稱是什麼
量氣管
J. 下面這種裝置怎麼測氣體體積啊,原理是什麼,解釋一下下面有關c裝置的這句話吧。
由於液封作用,量筒里的液體,沒有受到其他影響時,液面不會下降。
水槽里裝有能和量筒里反應的物質,兩者反應生成的氣體進去量筒後,會將量筒中的液體排出,那麼排出液體的體積就是反應生成的氣體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