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學萬花筒」字體設計方案
花了點時間畫了一個字體設計方案,希望能給到參考。如圖:
⑵ 杭州萬花筒廣告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萬花筒廣告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06月0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無內容 一般經營項目:廣告的設計、製作等。
法定代表人:吳俊
成立時間:2013-06-03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560030701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拱墅區富強路37號2幢二層228室
⑶ 萬花筒的含義!!
萬花筒的含義就是:
利用光的反射來成像的,這種成像原理我國遠古時代的古人就已掌握。古書《莊子》里就有「鑒止於水」的說法,即用靜止的水當鏡子。
萬花筒里的圓筒形玩具,兩頭鑲著玻璃,筒的內壁裝著玻璃條組成的幾面鏡子,筒的一端放著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碎玻璃。向著亮處轉動圓筒,由於鏡子的反射作用,可以從筒的另一端看到各種圖案。
萬花筒美妙的奧秘就蘊藏在它設計精妙的鏡體結構和流動圖案當中。就像萬花筒的英語名稱KALEIDOSCOPE一樣,集合了希臘語的KALOS(美麗),EIDOS(形狀)和SCOPE(觀看)等美麗的詞彙,將它最主要的特點都概括出來。
(3)萬花筒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1、萬花筒誕生於19世紀的蘇格蘭,由一名研究光學的物理學家發明。2~3年後,幾乎同一時期傳到了中國和日本。19世紀初葉,中國的很多玩具進入日本時、其中也包括了萬花筒。當時,作為利用光學的游戲,新鮮而有趣,萬花筒成為糖果店吸引孩子的招牌玩具。
2、不用萬花筒通常使用的鏡片,只裝有帶切口的玻璃片。透過它所看到的景色,同樣的圖像會變成無數多個。這是在萬花筒誕生之彰就有的視覺玩具,玻璃片多是被切成格子狀的,也有的是切成龜甲狀或只是縱向切割。
3、萬花筒原理認為萬花筒內有一定數量的彩色玻璃片,同一萬花筒中這些碎片的數量和質量是不變的,但只要轉動萬花筒,使碎片發生新的組合,就會有無窮的新圖案和新花樣。廣告創意就是將散亂無序的材料賦予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段,進行有目的的組合,產生各種各樣新的想法。
⑷ 萬花筒的原理
萬花筒
萬花筒是一種光學玩具,只要往筒眼裡一看,就會出現一朵美麗的「花」樣。將它稍微轉一下,又會出現另一種花的圖案。不斷地轉,圖案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叫「萬花筒」。
萬花筒的圖案是如何來的呢?原來是靠玻離鏡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一個三棱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經過三面玻璃鏡子的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萬花筒的原理在於光的反射,而鏡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來成像的,這種成像原理我國遠古時代的古人就已掌握。古書《莊子》里就有「鑒止於水」的說法,即用靜止的水當鏡子。據說真正的萬花筒玩具是英國物理學家大衛·布爾斯答於1816年發明的,而我國民間也很早就有了這種玩具,而且有創新,生產出了許多新型的萬花筒。
萬花筒的結構與奧秘
萬花筒美妙的奧秘就蘊藏在它設計精妙的鏡體結構和流動圖案當中。就像萬花筒的英語名稱一樣∶KALEIDOSCOPE,集合了希臘語的KALOS「美麗」、EIDOS「形狀」和SCOPE「觀看」等美麗的詞彙,將它最主要的特點都概括出來。
「美麗」,當然就是指萬花筒里瞬息萬變的景色,也是萬花筒的「芯」(觀賞的標的物),這也是萬花筒製作藝術家最下工夫的地方。而且,在創作過程當中,「芯」的選擇階段是最能體會製作萬花筒的樂趣的時候。「芯」的素材非常廣泛,例如彩色玻璃、寶石、鳥的羽毛、乾花等等,凡是能夠想到的任何物品,都可以用來作為萬花筒的美麗圖案。
據萬花筒製作專家的介紹,「芯」的部分有很多類型。比如把兩片風車狀的輪子組合在一起,通過旋轉輪子而形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或者在前端裝上玻璃球,並旋轉它來觀賞身邊任何一種景物,都能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鮮構圖。而在前端部分填充進各種顏色的油的組合,並通過油的流動產生不可思議的圖案。
「形狀」,主要是指萬花筒的鏡體結構,有二鏡、三鏡、四鏡、錐形、旋轉等多種結構,讓我們看到的景象,不光有圓的甜美、多邊形的嬗變,更有煙花般的魅力四射。
中國的萬花筒
大約一百多年前,由英國人發明的萬花筒進入中國。由於當時製作材料和工藝的限制,萬花筒只能作為清王朝達官貴人的私室珍藏。隨著封建王朝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以及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萬花筒的造價也漸漸變得低廉,舊時王謝堂前燕,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時光倒退回幾十年前,在北京胡同里的小攤上,萬花筒已經是常見易得的玩具。彈球、踢毽子、跳房子、推鐵環,當然還有奇妙的萬花筒,勾畫出了多少孩子樸素而快樂的童年。在孩子們的眼中,萬花筒里的「花」,就如同梁祝化身的彩蝶、武則天眼中的牡丹、翩翩而來的百花仙子,一種「花」離去,從此幾十年難再重現。
早先的萬花筒,裡面所看到的花是剪成碎片的彩紙,透明度很差,後來有人嘗試使用更透明的彩色碎玻璃。隨著時間的推移,萬花筒裡面的「花」,變成了彩色塑料片、光滑的玻璃珠,反射用的三塊玻璃也換成了三塊鏡子。歲月變遷,製作萬花筒的材料變了,但唯一不變的,是孩子們對萬花筒中的神奇世界所傾注的熱情。
人們喜歡看萬花筒,更喜歡動手製作萬花筒。在北京東岳廟民俗運動會上,就曾出現過長約90厘米,直徑10厘米,由業余愛好者利用廢紙筒製作的萬花筒。目前,北京民俗博物館還收藏著由北京玩具協會常務理事、萬花筒愛好者李鴻寬先生製作的,長132厘米,直徑25厘米的大型萬花筒。
萬花筒 的簡易製作
用兩條長十五厘米左右、寬三厘米的鏡子條(可以到玻璃商店去買邊角料)。再剪一條和鏡子條一樣大小的紙板把它的一面塗黑。把兩條鏡子條和一條紙板按圖中的樣子組合在一起(紙板塗黑的一面應朝里),用膠布把它們貼好,再用兩條橡皮筋把它們捆牢。這就成了一個最簡單的萬花筒。
把一些彩色的紙屑、彩色玻璃珠、放在一張白紙上。通過萬花筒來觀察它們,你會看到許多星狀的圖案。旋轉萬花筒,圖案就跟著變化。
如果你沒有鏡子條,可以用玻璃條來代替,但是你應該把玻璃的一面塗黑或貼上黑紙,塗黑的一面要朝外。不過用鏡子條做成的萬花筒比玻璃條做的,看起來圖案要明亮得多。
現在你知道了:萬花筒是由兩面相交成60°角的鏡子組成的,由於光的反射定律,放在兩面鏡子之間的每一件東西都會映出六個對稱的圖象來,構成一個六邊形的圖案(如果用夾角是45°角的兩面鏡子做成萬花筒,得到的圖案就是八邊形的)。你能用光的反射定律來證明這個結論嗎?
⑸ 由萬花筒,能聯想到什麼藝術裝置,或者說,萬花筒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看到它會讓人想到什麼
我們就有一個藝術裝置叫萬花筒,在深圳北站
⑹ 科學小論文怎樣寫,關於萬花筒的製作
青少年科技活動充滿趣味性、探索性、好奇性和創造性,積極開展科技活動是貫徹實施以培養創新意識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科技小論文是科技活動的總結,是在科技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演繹推理、類比想像、抽象概括,從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新規律、新理論、新假設等結論。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是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索,了解和學習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科技素質和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徑。我在1997年開始從事科技活動輔導以來,就如何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點成效。在我指導學生完成的10多篇科技小論文中,獲全國二等獎1篇,廣西一等獎1篇,三等獎1篇,地、市級獎勵6篇。現將本人的膚淺認識和體會簡單介紹如下,以向同行請教。
一、提高認識,激發興趣,消除科技小論文的神秘感
首先,堅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科技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備課時,選擇教學內容要突出科技知識,並及時將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改革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重視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和科技史教育。比如在學習鐵的性質時,介紹α-Fe2O3和γ-Fe2O3在錄音材料上的重要用途,學生往往熱情高漲,感到科學技術離他們並不遙遠,從而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
其次,通過講座、板報、科技知識競賽、科技讀書筆記比賽、科技手抄報比賽等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對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巨大影響。例如,在1997年第一屆全國中師化學科普知識競賽中,我輔導的學生獲全國二等獎1人,全國三等將2人,廣西一等獎3人,二等獎5人,三等獎12人,我本人獲全國中師化學科普知識競賽優秀輔導員稱號;在2000年7月廣西首屆中師科技藝術節的各項比賽中,我輔導的學生均獲得優異成績;在2000年12月第二屆全國中師化學科普知識競賽中,我輔導的學生獲全國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8人,廣西一等獎13人,二等獎38人,我本人獲全國優秀輔導員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科技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第三,向學生介紹一些他們熟悉的短小精悍的優秀科技小論文,揭開科技小論文的神秘面紗。例如,聯系生活實際介紹獲全國一等獎的科技小論文《水浮蓮凈化污水的觀察與調查》、《銀杏快速培育的實驗》、《音樂對某些植物生長發育影響的實驗》等,聯系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變廢為寶利用柑子皮水解後進行銀鏡反應的科技小論文《柑子皮的妙用》以及《薊草可解煙毒》、《禾苗枯萎之迷》等科技小論文。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說明科技小論文的寫作並不是高深莫測、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同時也為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提供了良好的範例。
二、聯系實際,選好科技小論文的寫作題材
第一、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我們是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所以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選題,這樣才能選出學生感興趣的、能獨立完成的好題材。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學校培養的目標是小學教師。因此,我指導學生選題的要求和原則是:面向小學,立足農村,服務農村,選擇身邊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比如,我指導的獲獎科技小論文《流動灌溉——馬蹄優質高產試驗》、《龍眼罩網防果蝠實驗》、《油茶樹抵禦磚廠污染的調查》等題材都是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產生活中選擇的,其實踐結果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比如《流動灌溉——馬蹄優質高產試驗》的結果可使農民種植馬蹄每畝增收500多元,在學生家鄉已得到廣泛推廣,並於2000年8月26日被廣西科技報在第一版宣傳推廣。立足農村選擇的題材所需實驗條件簡單易行,適合學生今後在小學教學中開展科技活動。
第二、選擇的題材要具有新穎性。選擇新穎的好題材意味著科技小論文的寫作成功了一半。我首先是在學生中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積累科技知識,引導學生用科學眼光觀察生活,大膽質疑,發現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問題,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篩選提煉論文題材,確定實踐方案。其次,還結合具體例子說明科技小論文選題的方向和規律。例如,《肉桂駁枝繁殖試驗》的「駁枝繁殖」、《人工上籬種植絞股藍試驗》的「人工上籬種植」、《生薑倒種優質高產》的「倒種」、《西瓜嫁接栽培試驗》的「嫁接栽培」、《竹蓀的室內栽培試驗》的「室內栽培」、《磁化水對幾種花卉生長發育影響的實驗》的「磁化水」等等,代表了科技小論文選題的一般方向和規律,都是優秀的選題。
第三、了解不宜選擇的題材。除了青少年科技活動規定不宜選擇的如葯物、葯理、葯效等題材外,我認為需要時間較長的、不具備實驗條件的、不符合青少年學生特點的題材也不宜選擇。
第四、選題宜早不宜遲。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開展科學實驗,查閱圖書資料以及論文的寫作修改。我指導學生寫作的獲獎科技小論文的題材一般都是學生提前1年甚至2年就選好了的。
三、明確要求,規范格式,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嚴格地說,科技小論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科技實踐活動的結晶。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據了解,許多科技小論文在各級評比中落選的原因,是內容和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數據材料不足,盡管學生和輔導員都作了大量的實踐工作。因此,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之前,必須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驟、科技小論文的選題要求、實驗數據記錄的方法和要求、寫作的格式等等。這樣才能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科學實踐活動,作好原始記錄,為科技小論文的寫作做好准備。此外,還要使學生明確一篇好的科技小論文,應該有一定數量的圖表和照片等直觀說明材料,才能更好的體現真實性,增強說服力。
四、指導學生查閱資料,分析歸納,提高科技小論文的質量
如何依據諸多個別的實驗考察的現象和數據記錄得出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結論?這是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至關重要的一步。
首先引導學生根據科技小論文的主題對實驗考察的現象和數據學會分辨取捨,去偽存真,歸納出一般結論。其次,指導學生查閱圖書資料和運用學到的科技知識進行演繹推理,從一般結論得出特殊的新觀點、新發現、新方法、新設想等。最後,指導學生運用類比思維將上述的特殊結論進行推廣,從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新結論、新規律,運用想像思維對原始的朦朧的觀點、設想進行加工、改造,突破時空限制,得出創造性的結論。這樣,既提高了科技小論文的質量,又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能力
五、刻苦鑽研,認真總結,不斷提高輔導水平
1. 刻苦鑽研,虛心請教,是提高輔導水平的主要方法
我開始從事科技活動輔導的時候,對科技活動了解甚少。由於我校將青少年科技教育定位為學校的辦學特色,濃厚的科技活動氛圍激勵我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青少年科技活動的內容、途徑和要求。尤其是我校教務科陳勇副科長和賀州市教育局原科技活動專干高興平老師的熱心指導,使我的輔導水平產生了質的飛躍。1998年我輔導學生寫作的科技小論文《流動灌溉——馬蹄優質高產試驗》獲全國二等獎。這極大地增強了我指導學生開展科技活動的信心,同時也有了更強的責任感。為了進一步提高輔導能力,我先後參加了計算機培訓和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2000年又考取了在職研究生班,現在正在學習中。
2. 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需要有熱心、耐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就拿我指導學生完成《流動灌溉——馬蹄優質高產試驗》一文來說,雖然學生在我的指導下做了大量的實踐工作,但寫出的初稿過於簡單,尚不足300字。於是,我從實驗方案的設計到實驗數據的記錄,從實驗結果的分析到圖書資料的查閱,一一指導學生改進,其間八易其稿,整個輔導過程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花費的精力決不亞於自己撰寫一篇在國家級刊物發表的學術論文。有人問我這樣做值得嗎?我笑之以答:「這是一名科技輔導員的職責。只有全身心投入輔導活動中,才有可能輔導出好成績,輔導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3. 勤於動筆,善於總結科技活動的經驗教訓
1999年,我在輔導學生科技活動中受到啟發而設計的一個創新實驗,獲全國中師化學老師實驗大賽二等獎。2000年,我將輔導學生科技活動的一點做法和經驗整理成文章參加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比賽,獲一等獎。這些成績的取得對我輔導學生科技活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是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的榜樣和動力。
總之,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是一項艱辛而又繁瑣卻富有意義的工作。教師雖然不是科學家,但應該是科學家的引路人
科技小論文精華~~~!看了這個你的論文會有很大就進步哦~~!
怎樣撰寫科技小論文
科技小論文
撰寫科技小論文的方法和技巧
撰寫科技小論文的方法和技巧
科技小論文是學生科學研究的總結,而不是文學作品。小論文的寫法有一定的規范性,它包括以下內容:
1、論文題目:題目要與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對題。題目要求簡潔、新穎、吸引讀者。如《為什麼鹹蛋黃會出油?》明了,吸引讀者。研究的題目不能太大,不然無從下手。
2、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簡單說明進行該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樣想到要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寫清考察和觀察對象、實驗的材料及材料來源;採用什麼研究方法以及具體研究步驟;使用了哪些儀器等,這都要如實交代清楚,以便經得起他人的重復試驗。
4、結果:是論文的論據部分。除了用文字,還可用表格中的數據,圖片,照片,這樣具有說服力。數據的真實可靠是實驗研究的關鍵所在。
5、討論:這是論文的論證和論點部分。通過實驗得出了什麼科學結論。並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以說明。論點必須是以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為依據,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如果脫離實際,故意擴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論文的科學性,結果將是一事無成。
本次的科技小論文選題可以參考叢書的有關課題,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手段。也可圍繞自己勞技創意和製作過程等方面內容進行論述。論文的撰寫用A4紙張。
科技小論文.傳奇論文網
⑺ 1、如何利用資料庫 攝像頭動作捕捉來設計與觀眾互動的「萬花筒」或「哈哈鏡」
可利用資料庫攝像頭動物捕捉來設計與觀眾互動的萬花筒或者哈電影響設置,這樣的話,首先你要沖個變異程序的爸爸,或者從未有處理器,然後才能進行互動,互花筒,花筒,花筒,花筒
⑻ 七下科學實驗:小孔成像儀、萬花筒、雞蛋撞地球裝置、潛望鏡、望遠鏡等的製作步驟,快!
我知道望遠鏡如何製作
首先,找一塊凹鏡和一塊凸鏡,把凸鏡放在眼睛前面一點,把凹鏡放在凸鏡的前面,這樣子,透過凸凹兩鏡就可以望遠了,用東西固定住就可以了
注意:凸鏡是放大鏡,凹鏡是「縮小鏡」
⑼ 萬花筒的圖案是怎麼形成的
萬花筒的圖案是將三面成角度的鏡子放在一個圓筒里,再將花紙放在筒端的兩層玻璃間。隨著三角鏡中鏡子的角度變化,影像的數目也隨之變化;影像重疊後形成各種圖案,不停地轉動萬花筒就可以看到不斷變換的圖案,這就形成了萬花筒的圖案。
萬花筒是一種光學玩具,將有鮮艷顏色的實物放於圓筒的一端,圓筒中間放置三棱鏡,另一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圖像。萬花筒的原理在於光的反射,利用鏡把光反射來形成圖像。1817年蘇格蘭科學家和發明家大衛·布儒斯特爵士發明萬花筒。
(9)萬花筒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歷史發展:
萬花筒誕生於19世紀的蘇格蘭,由一名研究光學的物理學家發明。2~3年後,幾乎同一時期傳到了中國和日本。19世紀初葉,中國的很多玩具進入日本時、其中也包括了萬花筒。
同時由於萬花筒典型的體現了鏡子的反射,而被學校引用為教材,得到更廣泛的流傳。至此,可以說中國和日本都經歷了同樣的歷史過程。直到20世紀80年代,萬花筒在美國從玩具而升華為藝術品。
在日本,作為藝術品的萬花筒製作也從90年代開始嘗試,到現在,萬花筒藝術家們手工製作了很多精美生動的萬花筒。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由萬花筒收藏家、萬花筒製作藝術家和專銷萬花筒商店的店主集合起來,於1996年成立了日本萬華鏡俱樂部。
由俱樂部發起組織了萬花筒展,開設學習班傳授萬花筒的手工製作方法等活動。並於2000年底,成功的舉辦了充滿快樂生動的構思、具有豐富的原創性以及富於美感令人感動的萬花筒公募作品展。日本萬華鏡大獎作品展是世界上唯一的僅以萬花筒作為展品的公開招募的作品展。